餐饮工业化

搜索文档
正在消失的锅气,预制菜干掉餐馆厨子了?
36氪· 2025-09-17 18:15
以下文章来源于后浪研究所 ,作者冯楚兰、方婷 后浪研究所 . 36氪旗下年轻态公众号。这位青年里边请,你被研究了。 锅气这东西,正在从餐馆里消失。 文 | 冯楚兰 张钰铮 编辑 | 方婷 封面来源 | Unsplash 为什么 "预制菜知情权" 会成为罗永浩和西贝争论的核心? 因为已经没人说得清,我们吃的菜是人炒出来还是机器调配的,当然也没人躲得过。猛火爆炒后特有的焦香,已经成了一种奢侈品,能在直播间里上下翻飞的一线厨师也在减少。 锅气这东西,正在从餐馆里消失。 图源:Unsplash 这个长期被称作伙夫的行业,为什么当时受人尊崇起来了?一是在吃喝还比较匮乏的年代,相比其他职业,当厨师能沾点荤腥,二是学厨师门槛不高,只要肯下功夫,很多农村青年都凭着这门手艺进城。 一时间,餐馆、酒楼变多了,烹饪技校也开始出现。 1988年,吴俊保比俞敏洪早几年走上创业道路,成立了新东方烹饪教育,开始逐梦"职校大王"。现在充当中流砥柱的厨师,也大都在这时入行。 图源:新东方烹饪学校官网 在预制菜还没有这么受关注的2021年,腾讯《深网》就报道过:目前国内餐饮需要厨师1200万,实际从业者(含帮厨)却不足千万。 行内人的精准吐槽是 ...
罗永浩西贝“骂战”背后:中国预制菜行业何去何从?与日本有何不同?
搜狐财经· 2025-09-17 12:42
罗永浩随后宣布,不再进一步追究西贝责任,但强调自己并非反对预制菜,而是认为餐饮企业应明确告知消费者是否使用预制 菜,不能以预制菜冒充现做菜品。这场争议虽引发公众对预制菜的广泛讨论,却未对资本市场造成明显冲击。自9月15日开盘以 来,预制菜板块股价整体上扬,得利斯涨停,味知香、三全食品、惠发食品等企业股价均有所上涨,西贝供应商千味央厨等企 业股价也呈上升趋势。 市场分析认为,预制菜板块走高或与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过审有关。该草案拟向社会公开征求 意见,可能首次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及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的信息披露要求。此前,预制菜行业因标准缺失,导致消费者与企业 认知存在差异。 2024年央视"3·15晚会"曾曝光个别预制菜厂商使用"淋巴肉"制作"梅菜扣肉",引发公众对预制菜安全性的担忧。消费者普遍担心 预制菜存在防腐剂超标、食材新鲜度不足、营养流失等问题。尽管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去年联合印发通知,将预制菜定义 为"以食用农产品为原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并明确中央厨房制作 的菜肴不属于预制菜,但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抵触情绪仍未完全消散。 中央厨房 ...
壹快评|守护百姓餐桌,拥抱“科技”拒绝“狠活”
第一财经· 2025-09-16 17:21
对于食品、餐饮行业的科技应用,我们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弃之" 预制菜风波引发公众对食品、餐饮行业"科技与狠活"的集中讨论。最初矛头多指向非法添加等"狠活", 后来逐渐演变为对食品工业中一切"科技"应用的质疑。笔者认为,这是"把污水与孩子一起倒掉"的想 法,实属反应过度。食品、餐饮行业的科技研发与应用,许多是有价值和必要的,应该理性看待,而不 是不加分辨地排斥。 在民间语境中,食品、餐饮领域的"科技"通常指现代食品工业中使用科学技术,如超高压杀菌、真空冷 冻干燥、膜分离技术、无菌包装等,旨在提升食品的安全、品质与生产效率。比较常见的有液态奶的利 乐包装、生鲜产品的冷链物流等,它们都是科技赋能美好生活的例证。 以处于舆论旋涡的预制菜为例,它鲜明体现了餐饮行业标准化、工业化生产的现实必要性。在现代生活 节奏下,要求所有餐饮完全"现炒现制",不仅面临安全卫生管控的难度,其高昂的人力与时间成本更将 推升最终售价,使得外出就餐或便捷饮食成为多数人难以负担的奢侈。预制菜通过标准化、规模化的生 产,在增强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成本,让更多人得以享受便捷、多元的餐饮体验,可取之处彰 显无遗。 "狠活"主要指那些以 ...
21社论丨以规范与透明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8:34
近日,围绕"预制菜"的争议持续发酵,引发广泛舆论关注。该事件不仅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安 全、知情权和餐饮透明度的日益重视,更折射出中国餐饮行业在工业化、标准化进程中面临的 一些认知与规范挑战。 从本次舆论双方就涉事餐厅是否使用了预制菜的争议来看,双方各执一词、舆论分歧明显。这 场争论虽是一则商业插曲,却具有显著的公共意义,相关讨论推动预制菜议题进入公众视野, 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对餐饮工业化的理性讨论,也为行业走向规范与透明提供了一次契机。 中国作为全球饮食文化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多样的烹饪方式与地域风味,消费者对"好 吃"和"吃好"的追求始终是餐饮市场的核心驱动力。然而,伴随城市化加速和生活节奏加快, 国民餐饮需求正呈现"双轨并行"态势:一方面追求更高品质、更健康的膳食;另一方面也迫切 需要便捷、高效、经济的就餐解决方案。 当前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疑虑,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首先,国家层面尚待建立从原料溯源、加 工工艺到冷链物流和标签标识的全链条标准与监管体系,也缺少涵盖原料筛选、加工工艺、营 养标识的强制性标准体系,这可能会导致一些企业操作空间大。标准与监管体系如果不完善, 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安全性、营养水平就会打问 ...
21社论丨以规范与透明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6:48
近日,围绕"预制菜"的争议持续发酵,引发广泛舆论关注。该事件不仅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情 权和餐饮透明度的日益重视,更折射出中国餐饮行业在工业化、标准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些认知与规范挑 战。 从本次舆论双方就涉事餐厅是否使用了预制菜的争议来看,双方各执一词、舆论分歧明显。这场争论虽 是一则商业插曲,却具有显著的公共意义,相关讨论推动预制菜议题进入公众视野,客观上促进了社会 对餐饮工业化的理性讨论,也为行业走向规范与透明提供了一次契机。 中国作为全球饮食文化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多样的烹饪方式与地域风味,消费者对"好吃"和"吃 好"的追求始终是餐饮市场的核心驱动力。然而,伴随城市化加速和生活节奏加快,国民餐饮需求正呈 现"双轨并行"态势:一方面追求更高品质、更健康的膳食;另一方面也迫切需要便捷、高效、经济的就 餐解决方案。 从国际经验看,预制菜已是成熟市场的主流选择。以日本为例,日本预制菜产业的渗透率达到70%,7- 11、全家的预制菜成为上班族解决一日三餐的日常选择。美国的预制菜市场渗透率也远超中国。欧美日 的发展路径表明,预制菜不是对传统饮食的否定,而是餐饮业应对高效率、快节奏社会需求的必然产 物。家庭结构 ...
以规范与透明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06:39
近日,围绕"预制菜"的争议持续发酵,引发广泛舆论关注。该事件不仅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情 权和餐饮透明度的日益重视,更折射出中国餐饮行业在工业化、标准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些认知与规范挑 战。 从本次舆论双方就涉事餐厅是否使用了预制菜的争议来看,双方各执一词、舆论分歧明显。这场争论虽 是一则商业插曲,却具有显著的公共意义,相关讨论推动预制菜议题进入公众视野,客观上促进了社会 对餐饮工业化的理性讨论,也为行业走向规范与透明提供了一次契机。 从国际经验看,预制菜已是成熟市场的主流选择。以日本为例,日本预制菜产业的渗透率达到70%,7- 11、全家的预制菜成为上班族解决一日三餐的日常选择。美国的预制菜市场渗透率也远超中国。欧美日 的发展路径表明,预制菜不是对传统饮食的否定,而是餐饮业应对高效率、快节奏社会需求的必然产 物。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及通勤时间延长等现象,共同推动了"吃饭便捷化"趋势的形成。 中国也正处于这一变革进程中。随着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人口高密度聚集于商业区,商场及写字楼因消 防限制无法使用明火,再加上午晚餐高峰时段集中出餐的压力,都倒逼企业寻求标准化、规模化的餐饮 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预制菜 ...
西贝不懂公关?罗永浩必败无疑?
搜狐财经· 2025-09-15 18:53
*此图由AI生成 作者| 史大郎&猫哥 来源| 是史大郎&大猫财经Pro 罗永浩和西贝的争端,想停都停不下来,一边骂一边讲理,只能拱火。 罗永浩激怒西贝贾老板的,不光说西贝是预制菜,还评价了四个字"太恶心了",贾老板见不得这个,亲自下场开战。 按罗永浩的说法,对方这么干,他开始也是有点懵逼的,后来都已经开始准备收手了,结果这时候贾老板发了个文,上半截说得很诚 恳,承认应对方式有问题,要做到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态度很好。 这个帽子扣得有点过了,一个顾客不满意你的服务,给了个差评,只不过他有网红效应,声量太大,就成了网络黑社会?那支持罗永浩 的人,该怎么定性呢?他们还去你店里吃饭吗? 可见贾老板真的没有get到大家不满的情绪点。 麦和肯这么多年也是这么干的,为啥没人怼? 老乡鸡也有预制菜、半成品,为啥没人喷? 单店流水六七百万的南城香也是一样的,为啥没遇到这样的事? 大学生的快乐老家萨莉亚,增速咔咔的,也没有人站出来说啊。 核心原因,还是这些家的菜品和价格是符合预期的,而西贝这些年一直被吐槽的就是贵啊,特别是当你的菜还被当成预制菜的时候,那 这情绪不得拉满? 罗永浩的性格,肯定不会善罢甘休,那就不休战 ...
这场预制菜风波,将如何重塑购物中心餐饮生态?
36氪· 2025-09-15 10:39
近日,由罗永浩和西贝引发的"预制菜"争议,已演变为一场席卷餐饮行业的深度讨论。事件的核心也已经由预制菜本身,扩大到了其背后暴露出的消费者 知情权,与连锁餐饮工业化生产的长期矛盾。 据第一财经9月13日报道,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悄然通过专家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于预制菜"身份"将有 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这场争论看似"告一段落",但其背后所隐藏的餐饮行业效率与任之间的艰难平衡仍需解决:餐饮工业化不可逆与消费者对"知情"的渴望。而填平认知鸿沟 的,一定信息透明和真诚。 而这次风波也将对餐饮业态平均超30%(其中,超过80%是连锁品牌)的购物中心而言,餐饮生态也将发生深层变化:将转向更加多元、透明和注重体 验、情绪价值的新阶段。这对于消费者、对于重视消费者的餐饮品牌、以及保持长期吸引力的购物中心来说,或许都是好事。 01. 一场关乎消费者知情权的信任博弈 西贝与罗永浩之间关于"预制菜"的公开争论,其本质并非一场简单的菜品定义之争,而是一场关乎消费者知情权的信任博弈。 事件的起因是罗永浩公开指责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而西贝创 ...
收手吧老罗,外面全是预制菜
虎嗅APP· 2025-09-14 11:12
预制菜行业趋势 - 预制菜在商场和外卖平台餐厅渗透率达90% 覆盖90%的品类 已成为餐饮行业基础解决方案 [5] - 工业化预制菜实现快速出餐 成本可控和后厨简化 解决中餐标准化难题 [5] - 餐饮工业化伴随十年商场化与外卖化浪潮 推动行业供给扩张但削弱食物个性化 [5] 消费市场矛盾 - 消费者普遍接受预制菜但反对工业品按手工品定价 形成主要市场争议点 [9] - 中国消费者整体服务付费意愿有限 劳动力供给过剩长期压制服务行业薪资水平 [9] - 下沉市场存在大量非市场化定价的家庭式店铺 通过替代效应压制外出就餐价格 [9] 行业盈利困境 - 餐饮行业整体利润率偏低 可能与统计偏差或利益分配机制有关 [10] - 餐饮IPO受限阻碍行业合规化发展 影响数据真实性 [10] - 高流动性从业人员结构最适配预制菜工业化模式 降低培训成本 [10] 差异化服务前景 - 手工现做服务需满足消费者清晰识别与付费意愿双重条件 目前实现难度较高 [9] - 一线城市与年轻代际逐步接受服务溢价 人工陪玩等细分市场已出现分化趋势 [10] - 欧美市场通过区分预制与手工定价体系实现平衡 外出就餐价格持续推高CPI [10][14] 信息化发展障碍 - 美国餐饮软件Toast服务超5万家客户 包含大量单体餐厅 信息化依赖行业盈利基础 [12] - 中国餐饮行业盈利困难导致信息化建设循环中断 [12] - 美国CPI统计体系包含预制沙拉 酱料等16个细分门类 数据基础设施完善 [14][15]
西贝日营业额骤降数百万,贾国龙坚称无预制菜,罗永浩再发声质疑
搜狐财经· 2025-09-14 00:28
经营影响 - 西贝餐饮集团全国门店日营业额在9月10日至12日期间累计下降超400万元 其中12日单日损失预计达200万至300万元[1] - 事件发酵后部分门店客流量明显下滑 企业高层正全力应对舆论危机[1] - 公司创始人承认此次争议是公司成立以来最严峻外部挑战 连续两晚未能休息[1] 争议核心 - 西贝使用预制工艺但严格区分于市场认知的"预制菜" 强调产品绝无添加剂 通过零下18度冷冻锁鲜技术保障品质[1] - 罗永浩质疑西贝未意识到问题本质 建议若堂食使用预制菜应明确标注产品属性[3] - 律师指出西贝使用的牛肉包等产品符合预制菜国家标准 企业宣称"100%无预制菜"与实际情况不符[4][5] 法律风险 - 西贝推出的"罗永浩套餐"涉嫌侵犯姓名权 即便改称"老罗套餐"亦存在法律风险[4][5] - 企业涉嫌虚假宣传 建议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4][5] - 公司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澄清争议 不会在原则问题上妥协[1] 行业影响 - 餐饮工业化被强调为行业趋势 但材料选择 加工工艺和储存条件决定产品等级[1] - 争议演变为涉及企业经营 法律合规和消费者权益的多维度讨论[4] - 餐饮行业标准化进程与消费者知情权的平衡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焦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