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央厨房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预制菜的死敌不是罗永浩,是贵
搜狐财经· 2025-09-19 18:12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西贝全国370多家门店要完成九项整改,包括改用非转基因大豆油、儿童餐改为门店现场制作等,西贝还表示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 加工调整到门店现场。 实际上,这不是西贝第一次道歉了,在2020年西贝就曾因为菜品涨价而公开道歉。 这次没有涨价,西贝却仍然被消费者吐槽"贵且难吃"。为了平息争议,西贝提出了九大整改措施,但是没有调低菜品价格。应对危机,它的侧重点不是降 价,而是让消费者看到价值。 换言之,以卖方为主导的增长时期已经结束。国信证券在研究报告中提出,餐饮行业增速放缓后已全面进入"买方消费市场",消费者正在追求体验与性价 比之间的动态平衡,品牌必须主动调整方法论,响应餐饮消费的质价比需求大趋势。 价值和价格如何让消费者觉得匹配?这是很多餐饮企业都需要回答的问题。 2024年,中国餐饮行业正集体步入一个残酷的"微利时代"。《餐饮商家线上化经营:现状洞察与未来趋势思考》显示,去年餐饮行业平均净利率已压降至 15%以下,超过16%的商家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闭店潮悄然蔓延,全年餐饮业闭店数攀升至的409万家,闭店率高达61.2%,甚至超过了本就艰难的2023年。 利润越来越薄, ...
李小加:选择香港作为滴灌投资的上市地,因为「这是我的家」
新浪财经· 2025-09-18 13:47
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2025亚布力企业家论坛第21届夏季年会,于9月12日至13日在广州举行,亚布力论坛轮值主席、港交所 前CEO、滴灌通创始人李小加在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提及旗下的滴灌投资选择港交所上市的原因。 滴灌通集团旗下滴灌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滴灌投资")于今年6月18日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其按 港交所上市规则第21章申请,这也是香港市场十多年来第一个按次标准申请。 至于为什么选择香港作为滴灌投资的上市地,李小加表示:"这是我的家。"但他也透露,未来可能会考 虑美国或英国市场。 至于为什么选择21章,李小加称,"不是因为容易,而是因为它是正确的工具,可用来做正确的事情, 21章机制之下,允许公司融资成为永久资本,然后进行多元化投资。" 李小加强调,与传统赚利差的信贷模式不同,滴灌通的底层资本并非信贷,而是风险资本,与小微店主 之间是投资回报关系,"我们的资金需要先投入并完成产品打包,产品售出后资金才能回笼,这意味着 我们的资本约束是极高的。" 面对海量小微投资决策,滴灌通建立了现金权CFO AI工厂。李小加解释说,每笔投资决策只关心两个 问题:"收益够不够?管不管得住?"滴 ...
预制菜争论碰撞出什么
经济日报· 2025-09-18 06:07
近日,预制菜站上"风口浪尖",关于预制菜的争论持续发酵,引发广泛关注。这看似是一场简单的商业 纷争,实则折射出食品工业发展、餐饮模式变革与消费者诉求之间的多维深度碰撞。这场关于预制菜的 争论碰撞出了什么? 中央厨房模式为何受青睐 在此次争论中,中央厨房模式因与预制菜的概念纠缠而成为焦点。虽然2024年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 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不纳入预制菜范围, 但是这并不是消费者关注的核心。消费者更关心中央厨房是否规范、产品预制程度如何、是否安全和营 养。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洪涛介绍,连锁餐饮的中央厨房模式核心是生产"标准化半成 品""即热型成品菜",完成基础预处理,最终烹饪在门店完成,门店厨师可根据消费者需求灵活调整餐 品口味,如辣度、咸度等。常见产品有腌制好的鸡丁、切好的土豆条、封装好的火锅底料、分装好的炖 肉调料包等。 中央厨房模式为何受青睐?据了解,商场人员密集,易发生火灾,通常不允许明火存在。这是中央厨房 模式备受连锁餐饮品牌欢迎的原因之一。连锁品牌的门店大多开在商场里,中央厨房模式能将高温烹饪 环节前置,到店无需再使用大火,仅需低 ...
预制菜之王,为何没人骂?
投资界· 2025-09-17 16:21
以下文章来源于槽值 ,作者槽值小妹 槽值 . 网易文创旗下新情感消费品牌,倡导更有情调、有质感的生活方式。 快乐天堂。 作者 | 槽值小妹 来源 I 槽值 (ID:caozhi163) 这几天,又一个餐饮品牌因为"预制菜"问题被骂上热搜——西贝。 事情开始于9月10日,罗永浩发了一条微博,说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 是太恶心了"。 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则回应称,"西贝一道预制菜都没有"。 事情已经过去五天,但热度没有逐渐冷却,反而随着"使用浓缩鸡汤" "后厨有袋装冷冻 鱼" "门店厨师长没有厨师证"之类的争议浮出水面,而愈演愈烈。 评论区的网友,几乎是一边倒地声讨西贝。 西贝因为预制菜不断被骂上热搜,焦头烂额,左支右绌的时候,另一个热搜却非常耐人 寻味: 是啊,不仅没人骂,根据萨莉亚公布的财报,2024财年(截至2024年8月)财报,公司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 3%,至224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 0 8亿)。 在中国内地市场,同样实现营收和营业利润双增长,1 2个月时间录得收入超2 5亿元人民 币。 罗永浩在关于"西贝冷冻鸡汤"的微博转发语里说:"反正我们知道不是新鲜的鸡汤了,你 就卖罐头鸡汤的 ...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怎么就没人骂?
36氪· 2025-09-17 08:09
以下文章来源于槽值 ,作者槽值小妹 槽值 . 网易文创旗下新情感消费品牌,倡导更有情调、有质感的生活方式。 是啊,不仅没人骂,根据萨莉亚公布的财报,2024财年(截至2024年8月)财报,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至224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08亿)。 在中国内地市场,同样实现营收和营业利润双增长,12个月时间录得"收入"超25亿元人民币。 罗永浩在关于"西贝冷冻鸡汤"的微博转发语里说:"反正我们知道不是新鲜的鸡汤了,你就卖罐头鸡汤的价格就好了。" 这或许也是萨莉亚身为"预制菜之王"却没人骂,而西贝却遭遇声讨的原因: 萨莉亚把中央厨房的名头打在明面上,按照成本制定合理的价格,反而赢在坦坦荡荡。 文 | 槽值小妹 来源| 槽值(ID:caozhi163) 封面来源 | unsplash 西贝因为预制菜不断被骂上热搜,焦头烂额,左支右绌的时候,另一个热搜却非常耐人寻味: 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 你这西餐厅都做到人均三十五了,那还说啥了? 人均35的"意大利沙县" 很多人都是在上大学后,才在大学所在的"大城市",吃到人生中第一顿萨莉亚。 揣着为数不多的生活费,走进这家西餐厅,以为会钱包大出血,却发现萨 ...
实地探访:西贝持健康证可入厨房参观,预制菜的未来在哪里
第一财经· 2025-09-15 23:13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业内人士认为,要保证出品的稳定性,基本上连锁店肯定要从中央厨房采集,统一配送。 罗永浩与西贝之间的"预制菜大战"还未结束,9月14日晚间,因为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某个行业群内的表态截图流出,还称罗永浩为"网络黑嘴"。于是,罗 永浩表示:"贾国龙,那这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在中间再劝我的朋友,我们一律绝交吧。" 9月15日,西贝发布致歉信称,深刻意识到西贝的生产工艺与顾客的期望有较大差异,没有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与期待。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置加工工艺 调整到门店现场加工。 然而罗永浩并不买账,甚至对于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对西贝事件的发文,罗永浩称:"于总,您一直都是我非常尊敬的企业家,希望您弄清真相之前,千万 不要被损友误导,搅这个浑水,连累了您的名声。这几天的事件发酵,大家都看出来了,现在这个世界如果真有一个人想毁了西贝,那就是贾总本人。" 之后,罗永浩又发文称,决定放弃进一步追究西贝。 参观西贝厨房需持健康证 第一财经记者9月14日晚间来到数家西贝餐厅亲测,在晚餐时间看到店内客人不多,店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受预制菜风波影响,近期的客人明显减少。当 记者提出要参观西 ...
西贝“预制菜”争议引爆行业 消费者为何“谈虎色变”?
第一财经· 2025-09-13 07:11
行业争议与现状 - 预制菜行业存在标准缺失和定义模糊问题 导致消费者认知与行业实践存在矛盾 [1] - 行业缺乏统一国家标准 各地标准不一致 加剧市场混乱 [4] - 消费者对预制菜风味、营养和安全存在普遍性质疑 [5] 行业规模与发展轨迹 - 预制菜行业发展已超过20年 早期主要面向B端餐饮企业 [4] - 2014年因租金和人力成本上升 中央厨房+预制食材模式推动第一次行业增长 [4] - 疫情催生宅经济 加速预制菜在C端市场渗透 [4] - 预计2030年中国餐饮规模破10万亿元 保守按8万亿元测算 预制菜渗透率将提升至15%-20% B端规模5000亿元 C端规模2000亿元 合计7000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3% [4] 企业具体案例 - 西贝否认使用预制菜 称中央厨房仅进行原料预加工(如羊排标准切割) 门店完成烹饪工序 [3] - 西贝公布13道菜品制作过程作业指导书 并开放后厨及供应链参观 [2] - 味知香(605089 SH)作为"预制菜第一股" 近几年净利润呈现逐年下滑趋势 [4] 政策监管动态 - 六部委联合印发通知 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7]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 [7] - 日本预制菜产业拥有国家标准和高准入门槛 形成严格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7] 概念界定分歧 - 市场监管总局明确界定:净菜、速冻主食、即食食品、中央厨房配送至自有门店的半成品均不属于预制菜范畴 [8] - 中央厨房模式通过集中采购和标准化生产 降低食材损耗和运营成本 解决口味不一问题 [9] - 中央厨房实现全流程可控 更易落实卫生标准 有效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 [9]
罗永浩与西贝的预制菜争议引爆行业,消费者为何“谈虎色变”
第一财经· 2025-09-12 23:55
核心观点 - 网红企业家罗永浩与餐饮品牌西贝就预制菜使用问题爆发公开争议 罗永浩主张强制明示预制菜使用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 而西贝否认使用预制菜并准备法律维权[3][5][6] - 争议暴露预制菜行业标准缺失与消费者认知矛盾 行业缺乏统一国标 但监管部门已开始推广使用明示制度[3][8][10] - 中央厨房模式被广泛采用 但需区分"预加工原料"与"预制菜成品" 市场监管总局明确净菜、半成品等不属于预制菜范畴[6][11][13] 行业现状与发展 - 预制菜行业发展已超20年 早期以B端需求为主 2014年后因租金和人力成本上升推动中央厨房模式普及 2020年疫情加速C端市场渗透[8] - 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预计2030年中国餐饮规模破10万亿元 保守按8万亿元测算 预制菜渗透率提至15%~20%时 B端规模达5000亿元 C端预计7000亿元 复合增速13%[8] - 市场分散度加剧 盈利难度增加 行业龙头味知香近几年净利润逐年下滑[8] 监管与标准 - 2024年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10]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 未明示可能涉及消费欺诈[10] - 日本预制菜产业成熟 拥有国标和高门槛资质要求 形成严格食品安全保障体系[10] 技术模式与认知差异 - 中央厨房通过集中采购、标准化生产和统一配送 降低食材损耗与运营成本50%以上 解决口味不一问题 适配连锁餐饮规模化扩张[13] - 预加工原料(如切割羊排)与预制菜成品(熟食冷冻加热)存在本质区别 市场监管总局明确净菜、半成品、主食类产品等不属于预制菜[6][11][12] - 中央厨房实现全流程可控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30%以上 相比传统门店更易落实卫生标准[13]
京东盯上了“幽灵外卖”
经济网· 2025-07-28 14:03
京东外卖业务新举措 - 公司正式启动"菜品合伙人"招募计划 投入10亿元现金 面向全国餐饮品牌与个体厨师 为1000道招牌菜招募合伙人 [1] - 公司通过技术手段在3个月内清退了8000家无堂食门店 但仍未能完全杜绝"幽灵外卖"问题 [3] - 公司改变传统外卖平台中介模式 转向"中央厨房"模式 厨师提供配方参与研发 "七鲜小厨"负责现炒和品控 [3][4] 外卖行业现状 - 2024年中国外卖产业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元 用户规模达到6.9亿人 较上年均实现显著增长 [1] - "幽灵外卖"问题长期存在 表现为商家共用地址 使用虚假证照 藏身非正规经营场所 [3] - 消费者对外卖食品安全存在普遍担忧 行业亟需从低端向高端发展 [6] 商业模式创新 - 公司深度介入菜品制作环节 掌握供应链 确保制作地址明确和品控严格 [4] - 新模式使平台对菜品质量负责 改变传统平台仅作为信息中介的定位 [3] - 该举措可能推动行业服务升级 通过重构规则提高透明度 让消费者了解菜品来源和制作过程 [6] 市场影响 - 公司10亿元投入和1000道招牌菜目标将对外卖行业格局形成冲击 [6] - 新模式需要验证"七鲜小厨"的制作能力和厨师参与意愿 [6] - 行业需要"搅局者"来打破日趋固化的市场格局 促进服务升级与产品更新 [6]
递交港上市申请 巴奴为投资者奉上“高端火锅”
BambooWorks· 2025-06-20 10:03
巴奴上市申请及市场表现 - 巴奴已递交赴港上市申请,拟募资额有望突破1亿美元 [1] - 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至7.09亿元(去年同期5.64亿元) [4] - 客流量同比激增40%至541万人次(去年同期387万人次),翻台率从每日3次升至3.7次 [4] - 客单价同比下降5.3%至138元(去年同期148元) [4] - 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激增58%至5520万元(上年同期3500万元) [6]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中国消费者外出就餐频次增加但单次消费金额走低 [1] - 2023年餐饮业同店销售额普遍下滑,今年第一季度巴奴同店销售额逆势增长2.1% [5] - 巴奴客单价较海底捞高出约40%(海底捞97.5元 vs 巴奴138元) [1][4] - 巴奴以3.1%市占率位居高端火锅细分领域龙头,前五大品牌合计份额仅8.1% [5] 公司战略与运营模式 - 坚持高端定位同时深耕下沉市场,145家门店中近80%分布于二线及以下城市 [5] - 计划未来三年新增177家门店(2025年52家/2026年61家/2027年64家) [5] - 运营5座中央厨房,餐厅经营利润率从2023年21.3%提升至今年第一季度23.7% [6] - 中央厨房模式降低门店对设备及人力依赖,保障就餐体验稳定性 [6] 可比公司与估值参考 - 海底捞当前市盈率16倍,市销率1.74倍 [6] - 采用可比估值法,巴奴市值区间约为20亿至40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