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

搜索文档
从6到21!“苏超”赞助商扩容
金融时报· 2025-06-24 17:10
赛事热度与赞助商增长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全网话题累计播放量突破十亿次,成为现象级赛事 [1] - 赞助商数量从开赛时的6家飙升至21家,吸引伊利、京东、小米等知名品牌加入 [1] - 中国平安、新华保险成为南通赛区官方合作商,紫金保险为官方供应商,保险企业深度参与赛事 [1][2][3] 保险企业参与模式与产品创新 - 中国平安为南通队球员提供"黄金腿"保险,总保额超4460万元,覆盖比赛与训练风险 [2] - 中国平安推出"平安公众责任保险",为现场球迷提供人身意外保障,构建完整服务闭环 [2] - 新华保险通过资源支持与服务保障助力赛事,推动全民健身理念与金融服务的双向赋能 [2] - 紫金保险定制赛事综合责任险、工作人员意外险等专属方案,提供一站式风险保障服务 [3] 政策支持与行业机遇 - 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文件,明确鼓励保险业开展体育赛事保险业务,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4] - 体育赛事的高传播力与受众基础有助于保险品牌触达年轻及中年消费群体,提升品牌形象 [4] - 体育赛事独特风险特征推动保险机构开发针对性产品,如赛事取消、运动员受伤等新型保险需求 [4] 企业战略与社会责任 - 紫金保险强调赞助"苏超"契合地域文化自信,同时履行支持省内文体产业发展的社会责任 [5] - 保险企业计划将"现象级赛事"转化为"长效IP",探索体育与保险融合的长期价值增长路径 [5]
“苏超”跑出江苏“赛事+”经济新赛道
新华日报· 2025-06-24 05:58
赛事经济效应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自2025年5月10日开赛以来成为现象级社会热点,相关话题浏览量达数亿次[1] - 赛事带动"赛事+"经济新模式,拉动文化、旅游、餐饮、酒店、汽车租赁、体育用品、通信等消费链条[1] - 端午节后江苏省内景区预订同比增长305%,镇江西津渡景区夜游人数较平日增长3倍[2] - 常州赛区"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带动本地萝卜干品牌线上销量翻番,盐城赛区"观鸟+观赛"套餐预订量超2万单[2] - 主场6个城市银联异地渠道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文创产品订单量飙升[2] 消费拉动表现 - "南京盐水鸭""南通早茶""徐州烧烤"等江苏特色美食搜索量随比赛进程暴增[2] - 赛事上座率堪比职业联赛,部分赛区门票一票难求[2] - 足球成为城市消费引流渠道,实现"没有输家,只有赢家"的商业效果[2] 发展模式创新 - "苏超"展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成为拉动内需的有效手段[3] - 赛事是江苏经济文化实力的集体亮相,体现地方管理者对群众需求的精准捕捉与高效转化[3] - 2025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开展全省城市足球联赛,体现政策支持[3] - 体育赛事商业价值实现最大转化,为地方经济多元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4] 未来发展方向 - 建议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将特色元素转化为"爆款密码"[5] - 推动老旧空间改造为"活力地标",闲置存量盘活为"致富增量"[5] - 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银发经济等领域打造新场景和新供给[5]
扬州3项目入选长三角地区体育消费创新场景优秀案例
搜狐财经· 2025-06-23 23:11
长三角体育消费创新场景评选 - 江苏省体育局联合沪浙皖体育部门开展2024年长三角体育消费创新场景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旨在释放区域体育消费潜力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共87个项目入围[1][8] - 评选聚焦"体育+文旅商展"融合方向,涵盖体育赛事与文旅融合、载体空间创新、特色产品与服务创新三大领域,其中体育赛事类44个、载体空间类37个、特色服务类6个[8][9][10][11] - 采用线上地图模式展示案例成果,通过"长三角体育产业信息平台"和公众号实现可视化呈现,整合分散案例形成系统性视图[3] 扬州入选项目分析 体育赛事类 - 2024扬州鉴真半程马拉松首次市场化运作,开赛前一日带动56家A级景区游客39万人次(同比+115%),瘦西湖入园人数90635人次(同比+165%),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178万元,综合经济效应1.9亿元,拉动旅游消费6859万元[14][15] - 该赛事连续11年蝉联国际田联金标赛事,被评为"最具影响力马拉松",2024年新增"嘉年华"活动形式[14] 载体空间类 - 凤凰岛水岸运动休闲基地依托"四水交汇"生态优势,整合湿地资源打造国家AAAA级景区,兼具水利风景区、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重功能[17] - 珠湖小圳体旅融合项目占地2200亩,复刻古高邮湖景观,2024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含赛事活动3万人次),创造直接就业100个岗位,获评江苏省体育服务综合体等称号[18] 长三角体育产业协同发展 - 三省一市联合推出奥运会资格系列赛、F1中国大奖赛等44项顶级赛事,覆盖马拉松、足球、自行车等多元领域[9][10][11] - 载体空间项目呈现专业化与多元化特征,如上海翔立方体育综合体、无锡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衢州体育中心等37个项目,融合旅游、演艺、低空经济等创新业态[12][13]
探访城市体育新名片——沈阳国际泵道公园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3 13:31
项目概况 - 沈阳国际泵道公园是东北地区首个通过国际自行车联盟认证的泵道场地,占地4.58万平方米,设有9种不同类型的赛道,包括平地练习区、初级道、标准道等,满足从入门级到专业级的运动需求 [1] - 项目原址为废弃厂房区,设计师团队保留部分工业遗迹,将锈蚀钢架改造为赛道围栏,形成独特的"工业朋克"风格,并通过工业遗产展示廊将制造业历史转化为体育叙事 [4] 赛事运营 - 已承办2023年UCI泵道世锦赛预选赛、2024中国泵道联赛沈阳站比赛、2025年Velosolutions UCI泵道世锦赛中国区预选赛等多项国际赛事 [3] - 独创"赛事签证快通道"服务,为参赛外籍人员提供48小时过境免签便利 [3] 经济与社会效益 - 使周边3公里范围内的国际品牌酒店入驻率提升37% [3] - 成为极限运动爱好者的聚集地,并以体育为纽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1][7] 城市转型意义 - 将体育设施深度嵌入城市发展战略,成为后工业城市转型的参考样本 [3] - 通过改造工业锈带为运动秀场,传递城市开放包容的态度 [7]
36712人!观看人数破纪录,赞助商抢席位,“苏超”距离拿下千万元冠名商还有多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3 10:55
赛事热度与观众参与 - 常州队主场对战南京队的比赛门票预约人数达76万人,开票当日即售罄,实际上座人数达36712人,其中省外观众超1万人[1] - 原价票19.9元被抢购一空,黄牛票价格飙升至600元/张,显示极高市场需求[4] - 观众雨中观赛热情高涨,球员冒雨拼搏,拉拉队全程呐喊,现场氛围极具感染力[1][10] 赞助商增长与商业价值 - 赞助商数量从6月初的6家激增至6月21日的19家,20天内增长2倍[4][11] - 赞助商层级丰富:总冠名商江苏银行,7家战略合作伙伴包括京东、理想汽车等,5家官方赞助商新增伊利等品牌,4家官方供应商[11] - 赞助费用大幅上涨:第三等级官方赞助席位价格达300万元,总冠名赞助费用达800万元,创地方赛事新高[13] - 非传统赞助商如烧烤店、面馆等本地商家积极参与,显示赛事商业吸引力多元化[5][13] 赞助商结构与行业参与 - 国际品牌喜力啤酒首次赞助地方赛事,打破只赞助顶级赛事的惯例[11] - 乳业巨头伊利表示看重赛事"敢玩、接地气"特质,计划推出联名产品并策划线上线下互动[9][22] - 赞助商行业分布广泛:涵盖金融(江苏银行)、汽车(理想)、零售(京东)、餐饮(肯德基)、医药(花红药业)等[11] 商业潜力与行业对比 - 估算总赞助费用或达5000万元,远超同期中超的9家赞助商数量,但金额仍低于中超(冠名费亿元级)[15] - 相比马拉松赛事,足球联赛群众基础更广、时间跨度更长,具备更高商业开发潜力[14] - 赛事带动周边经济:江苏景区预订量同比增1.1倍,部分城市酒店预订量大幅增长[16] 商业模式创新与挑战 - 当前赞助形式以传统广告露出为主,缺乏深度营销联动,需开发版权、衍生品等多元收入[21][22] - 需建立长期稳定的赞助关系,解决品牌权益激活、用户深度运营等课题[18][22] - 赛事热度可持续性是关键挑战,需证明运营稳定性和竞技水平[21] 区域经济影响与复制性 - 预计整个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个主办城市增收2000多万元[16] - "川超""粤超"等模仿赛事已在筹备,但专家强调需结合本地特色而非简单复制[16] - 江苏发达的经济和交通基础设施为赛事成功提供基础条件[16]
一张门票10元的草根赛事成为新消费密码 草根“苏超”引爆经济盛宴
深圳商报· 2025-06-23 00:28
赛事表现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五轮揭幕战单场观众突破36712人 超越此前3.08万人的单场纪录 [1] - 省外观众超过1万人 全国31个省市球迷到场 [1] - 前三轮场均上座率8798人 第四轮徐州对镇江突破3万人 [5] 商业价值 - 赞助商数量暴增 官方战略合作伙伴由1家增至7家 官方赞助商由1家增至5家 官方供应商由2家增至4家 [2] - 单个赞助席位价格升至300万元人民币 京东 伊利等企业加入赞助 [1][2] - 赛事商业价值逼近职业联赛水平 赞助商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3] 经济效益 - 预计整个赛季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 平均每座城市增收2000余万元 [3] - 端午假期常州吸引15万人次跨城消费 江苏景区预订量同比激增305% [3] - 5月10日-6月15日前往江苏的航空旅客超262万人次 同比增长5% [3] 产业链影响 - 足球或体育相关产业公司股价上涨 部分出现翻倍式增长 [4] - 江苏体育用品企业注册量达3.46万家 同比增长6.35% [4] 核心竞争力 - 516名注册球员中业余选手占比94% 包括外卖员 教师 程序员等 [5] - 利用江苏各城市间差异打造"城市竞争"话题 如南京与南通的"谁是真南哥" [5] - 完备基础设施支撑 江苏县级市都拥有容纳数万人的奥体中心 [5] 未来发展 - 广东省足协计划2025赛季举办"广东省超" [6] - 江苏省推出政策措施 对吸引超40%省外观众的赛事给予奖励上浮20% [6] - 南通实施"赛事观礼+江海漫游"融合计划 常州中华恐龙园将观赛与研学游结合 [6]
体坛联播|丘索维金娜50岁摘银,王欣瑜首进草地巡回赛四强
新浪财经· 2025-06-22 22:51
体育赛事 - 50岁体操选手丘索维金娜在世界杯挑战赛女子跳马中以13.275分获得亚军,这是她50岁生日后的第一天 [2] - 丘索维金娜3月曾获体操世界杯巴库站跳马冠军,目前目标冲击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届时将年满53岁 [3] - 中国网球选手王欣瑜在WTA500柏林站1/4决赛中6比1领先时因对手退赛晋级,职业生涯首进草地巡回赛四强 [6] - 王欣瑜从资格赛连赢五场,击败两位世界前十选手,即时排名升至第39位 [6][7] - 世俱杯小组赛弗拉门戈3比1逆转切尔西,成为赛事首支对欧洲球队完成逆转的南美球队 [9] - 本菲卡在世俱杯6比0大胜奥克兰城,迪马利亚梅开二度当选全场最佳 [11] 足球转会 - 利物浦以1.25亿欧元签下22岁德国球星维尔茨,创队史转会费纪录,原纪录为努涅斯的8500万欧元 [13] 足球赛事 - 山东泰山1比3不敌成都蓉城,自2017年后首次无缘足协杯决赛,终结连续7年进决赛纪录 [15] 高尔夫赛事 - 汇丰青少年北京站女子A组崔景涵夺冠,D组王家美逆转4号种子巩佳妮成为黑马 [17][18] - 男子组杨明源、高鑫晨、邓博文、王天赫分别获得A、B、C、D组冠军 [17]
从“苏超”品读人文经济
经济日报· 2025-06-21 05:58
赛事热度与经济效益 - "苏超"第四轮比赛五场观赛球迷全部超过2万人,徐州主场达到30823人,上座人数已超越中超和日本J1联赛2024至2025赛季平均水平 [1] - 赛事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如镇江推出"输球醋饮"、扬州展示非遗漆器、宿迁使用霸王鞭鼓助威,成功激活城市文化底蕴并擦亮文旅名片 [1] - 预计"苏超"整个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平均每个城市增收2000余万元,文化认同带来的消费黏性强于简单促销 [2] 人文经济学实践 - 江苏通过"苏超"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区域文化贯通,实现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推动文化经济全面发展 [2] - 赛事以人民为中心,提供优质场地资源和优惠门票套餐,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突出"人"的价值 [1] - 其他省份可借鉴人文经济学理念,如西安打造盛唐沉浸体验、淄博深耕"齐文化",但需结合本地特色资源而非生搬硬套 [2] 文旅竞争策略 - 部分城市文旅宣传存在"脱节"现象,如过度依赖美女营销或局长代言,忽视文化基因挖掘 [3] - 成功案例显示需将城市文化基因转化为不可替代的"地域标识",如江苏通过赛事融合文化特产形成独特竞争力 [3]
蓉港联手一体 激发体育活力 “全球联动·产业互动”体育产业国际沙龙在港举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20 23:35
体育产业国际沙龙活动概况 - 活动名称为"全球联动·产业互动"体育产业国际沙龙 由中国香港和成都体育产业的50余位企业代表 专家学者及行业领袖参与 [1] - 活动聚焦体育产业促进城市发展 加强跨地区合作等议题 [1] - 主办方为每日经济新闻 承办方为每经智库香港中心 支持方包括成都市体育总会 香港商报 共佳品创 [1] 香港体育产业发展 - 启德体育园是香港城市史上最大体育基建项目 将成为第十五届全运会香港赛区主会场 [1] - 启德体育园定位为香港体育与娱乐新地标 计划通过举办国际赛事和大型文体活动提升香港国际影响力 [1] - 博普乐思公司参与启德体育园设计 融合本地文化与国际化元素 [1] 成都体育产业发展 - 成都近年举办多项国际顶级赛事 包括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2024年羽毛球汤尤杯 2024年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 [4] - 成都即将举办第12届世界运动会 吉利控股集团作为官方合作伙伴参与 [4] - 成都AG电子竞技俱乐部在全球电竞领域布局 成都在《2024年全球电竞运动行业发展报告》中位列中国城市第四 全球城市第九 [4] - 成都快乐运动体育发展集团推行"快乐运动中国计划" 通过智慧足球公园等项目推动全民健身 [4] 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 - 专家认为体育产业是推动城市经济 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6] - 体育赛事和场馆建设可提升城市国际知名度 带动旅游 消费等关联产业 [6] - 新兴运动能打破传统体育边界 为城市注入活力 香港和成都可以加强合作 [6] 活动成果与展望 - 活动为香港与成都体育产业搭建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 [6] - 主办方表示将继续举办类似高端对话活动 推动成都产业与全球对话交流 [6]
“苏超”跑出区域经济新赛道,长三角催生体育消费新场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0 21:26
苏超联赛的火爆现象 - "苏超"联赛热度席卷全国 跨年龄段人群参与讨论 甚至在非体育场景如菜市场也引发热议 [1] - 第四轮淮安vs南京比赛吸引大量非本地观众 江苏13城良性竞争形成的"玩梗文化"推动赛事破圈 [1] - 赛事周末带动江苏省旅游订单量周环比增长50% 南京订单量全国第一 苏州扬州跻身前十 [4] - 比赛期间异地消费者贡献的江苏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9% 高铁站等场景广告投放密集 [5] 群众体育赛事的经济效应 - "苏超"将参与性比赛升级为观赏性赛事 带动线上线下流量融合 强化地域认同感与城市营销 [4] - 赛事经济激活体育全产业链消费 包括场地、用品、训练等 释放被抑制的足球消费潜力 [5] - 杭州"超级星期六"采用"1+X+N"模式 涵盖企BA、村BA等多样化赛事 构建全民运动生态 [10] - 世预赛杭州主场外地球迷占比60% 直接带动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消费3.08亿元 [13] 长三角体育消费升级路径 - 浙闽赣皖四省羽毛球邀请赛吸引92支队伍400余人参赛 跨省域群众联赛兴起 [11] - 杭州推出"赛会之城"三年计划 通过赛事三进、运动嘉年华等活动推动体旅双向奔赴 [13] - 拱墅区试点"医疗+运动"双中心模式 建立运动健康门诊 28家"好社区"健康中心年内落地 [14][16] - 专家建议发挥长三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势 利用均衡消费能力打造流动观赛场景 [13] 赛事运营与商业模式创新 - 政府投资少、群众参与度高的"草根化"模式增强可持续性 需平衡政府与市场主体关系 [5][7] - 赛事需与商业业态深度结合 如打造体育特色消费商圈 开发定制化体旅融合产品 [6][7] - 杭州城市定向赛结合地铁通卡实现"跟着赛事游城市" 深度挖掘文化体育旅游资源 [12] - 华东师范大学建议探索市场化定价机制 开发赛事商业潜力以匹配提振消费背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