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

搜索文档
弘景光电(301479) - 2025年6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1 17:44
财务情况 - 2024 年毛利率较 2023 年下降 0.76 个百分点,一是新兴消费摄像模组销售占比同比上升 2.85 个百分点,二是智能汽车光学镜头毛利率同比下降 2.77 个百分点 [1]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7,863.99 万元,同比增长 41.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462.79 万元,同比增长 11.79%;在手订单同比增长,符合年初预计 [2] 产品特点 - 新兴消费领域,智能家居光学镜头采用玻塑混合技术,有广角、超薄和夜视效果好等特点;全景/运动相机摄像模组采用玻璃球面和非球面镜片混合技术,具备超高清、超广角、低眩光、无热化特性 [2] - 智能汽车领域,车载镜头具有高清、广角、大光圈等特点 [2] 合作情况 - 与影石创新合作模式为客户提需求,公司配合研发,参与其全系列新产品项目 [2] - 掌握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核心技术与生产工艺,为大客户部分产品配置专用、定制化生产设备,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2] 市场竞争 - 全景/运动相机产品技术门槛高,部分设备定制化,对新厂商有一定门槛 [2] - 公司将提升综合实力,保持技术、服务和产品领先性,争取更多市场份额 [2] 未来规划 - 秉承企业愿景和核心价值观,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提供光学成像与视频影像解决方案和核心器件 [2] - 关注市场趋势,加强核心技术优势,推动精密制造和精益生产,拓展营销网络 [3] - 聚焦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全景运动相机三大产品,关注人工智能硬件、机器人、工业检测与医疗等领域,培育新业务增长点 [3]
2025长春光博会开幕 中外展商携创新成果亮相
中国新闻网· 2025-06-10 16:39
长春光博会概况 - 2025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暨Light国际会议于6月10日开幕,吸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800余家展商参展 [1] - 展览内容包括6大光电产业集群15个产业方向,规划8万平方米静态展和低空飞行与无人驾驶动态展示 [3] - Light国际会议首次与长春光博会联名举办,来自26个国家的近千名院士专家出席 [6] - 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首次与长春光博会同期同地举办 [6] 长春光电产业基础 - 长春是新中国光电信息产业发源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研制出多项"中国第一"的先进仪器设备 [1] - 近年来长春光电产业快速发展,一批上下游科技企业迅速成长 [1] - 长春汽车制造业发达,为光电技术应用提供市场空间 [5] 参展技术与产品亮点 - 浙江某科技公司展示多光谱植被监测仪,单机覆盖半径2千米,1小时可巡视上万亩农田 [3] - 山东某数控设备公司展出高精度激光切割设备,误差仅0.01毫米,瞄准汽车零部件市场 [5]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展示发光学、应用光学等领域突破,并展出汽车、农业、医疗等"光+"产业化成果 [5] 行业发展前景 - 光学学科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推动行业空间扩大 [6] - 专业展会体现光电产业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3]
信濠光电: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9 19:51
权益分派方案 - 以现有总股本169,202,880股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0000元人民币(含税)[1] -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股 共计转增33,840,576股[1] - 分红后总股本由169,202,880股增至203,043,456股[1] 股权登记与除权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6日 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17日[2]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的转增股份起始交易日为2025年6月17日[2] - 现金红利将于2025年6月17日通过托管机构直接划入股东资金账户[2] 股本结构变动 - 有限售条件股份转增前35,029,575股(占比20.70%) 转增后增至42,035,490股(占比维持20.70%)[2] - 股份总数转增前169,202,880股 转增后203,043,456股[2] - 高管锁定股数量与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保持一致[2] 价格调整机制 - 承诺最低减持价格根据权益分派调整为38.65元 计算公式为(46.43元-0.05元)÷(1+20%)[3]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涉及的授予数量及价格将相应调整[3] - 按新股本摊薄计算2024年年度每股净收益为-1.74元[3] 实施规则 - 现金分红总额与转增股本总额保持固定不变[1] - 转增股份不足1股部分按小数点尾数由大到小排序派发[2] - 差异化税率适用于QFII、RQFII及各类限售股股东[1]
深圳市联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5 05:30
回购股份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4月24日通过董事会及监事会决议,批准回购部分社会公众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800万元且不超过1,500万元,回购价格上限为47.30元/股 [1] - 回购股份用途为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 [1] 回购价格调整 - 因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2025年5月28日起回购价格上限从47.30元/股调整为47.02元/股 [2] 回购进展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尚未开始实施股份回购 [2] 后续计划 - 公司将在回购期限内根据市场及公司情况推进回购,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联创光电: 关于股份回购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3 17:34
回购方案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5年1月23日召开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回购方案 并于2025年2月10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正式通过 [1] - 回购资金总额为1亿元至1.5亿元 回购价格上限为70元/股 [1] - 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 实施期限为2025年2月10日至2026年2月9日 [1] 回购实施进展 - 截至2025年5月31日累计回购11.34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0.03% [2] - 累计支付回购金额609.47万元 实际回购价格区间为53.44元/股至54.00元/股 [2] - 回购进展符合既定方案要求 公司将继续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实施回购 [2] 信息披露安排 - 公司每月前3个交易日内披露上月末回购进展情况 [2] - 公司将严格遵循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及上交所监管指引要求 [2] - 公司承诺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确保回购过程合规透明 [2]
联创光电2024年营收利润双降,董事长伍锐年薪290万元、占董监高总薪酬近半
搜狐财经· 2025-05-27 09:49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1.04亿元,同比下降4.17% [1] - 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下降27.86%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下降41.19%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5亿元,同比下降22.16% [1] - 毛利率18.17%,同比上升0.02% [2] - 净利率9.29%,同比下降3.11% [2] 费用管理 - 期间费用5.03亿元,同比减少610.35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16.19%,同比上升0.49% [2] -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4.78% [2]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81% [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25% [2]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8.38% [2] 资产状况 - 总资产81.02亿元,同比增长7.1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41.52亿元,同比增长3.65% [1] 管理层变动 - 伍锐2024年5月15日起任董事长 [3][4] - 曾智斌2024年5月13日离任董事长 [3] - 李中燈2024年5月13日离任董事 [3] - 陈长刚、付大悲2024年5月31日新任董事 [3] 高管薪酬 - 董监高报酬合计599.14万元 [3] - 董事长兼总裁伍锐薪酬290万元,占比48.40% [3] 公司背景 - 主营业务涉及半导体激光、微电子元器件、高温超导设备等 [5] - 成立于1999年6月30日,2001年3月29日上市 [5] - 注册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5]
聚焦先进材料领域强链增效 又一协同创新中心落户苏州
苏州日报· 2025-05-26 08:27
行业动态 - 高性能先进金属包装及材料产业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落户苏州 标志着苏州在先进材料领域推动协同创新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1] - 该中心是继特种电缆产业 光电产业 纳米技术应用产业领域后苏州布局的第四个重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 [1] 政策与机制 - 市市场监管局整合科研院所 产业平台载体 专业服务机构等资源力量 建设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 [1] - 构建"科技创新—专利创造—标准转化—产业发展"协同互动 深度融合的一体化发展体系 [1] - 成立全国首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必要专利研究中心 重点开展专利与标准协同 标准必要专利研究等工作 [1] 人才培育 - 立体式构建"专家智库+复合人才+全域宣贯"培育体系 组建专利和标准化专家库 [1] - 开设知识产权与标准融合创新专题课程 举办线上线下培训十余期 累计培养近500名企业技术骨干 [1] 未来规划 - 将进一步聚焦产业强链增效和发展安全 深化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联动 [2] - 通过完善协同创新发展机制 深化新质创新企业培育库 构建"标准联动专利池"等创新举措 [2] - 强化国际标准研制与海外专利布局协同 推动协同创新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制度保障 [2]
联域股份: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1 18:12
权益分派方案 - 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总股本73,20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0元(含税),共计派发20,496,000元 [1] - 分配原则为"分配比例固定",若实施前总股本变动,将以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按相同比例调整分配总额 [1] - 不实施送红股或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未分配利润余额结转以后年度分配 [1] 税务处理细则 - 境外机构(含QFII、RQFII)及持有首发前限售股的个人/证券投资基金每10股实发2.52元(税后) [2] - 个人投资者持股期限≤1个月按20%税率补缴税款(每10股补缴0.56元),1个月至1年补缴0.28元/10股,超过1年免税 [2] - 香港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部分按10%税率征税,内地投资者基金份额实行差别化税率 [2] 实施时间节点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7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5月28日 [2] - 现金红利将于除权除息日后2个月内通过股东托管券商直接划入资金账户 [2] 价格调整机制 - 权益分派实施后,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的最低减持价格将相应调整 [3] - 回购价格上限由47.30元/股调整为47.02元/股(计算公式:47.30-0.28),自2025年5月28日生效 [4] 分派对象与方法 - 分派对象为截至2025年5月27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 [3] - 现金红利通过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系统代派,股东账号包含机构投资者如深圳市联启管理咨询合伙企业等 [3]
艾比森: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1 18:12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 - 以总股本369,100,317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55,365,047.55元 [1] - 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1] - 若公司总股本或股本结构变动,将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 [1] 权益分派方案 - 以现有总股本369,100,317股为基数,每10股派1.500000元人民币现金(含税) [2] - 扣税后,通过深股通持有的香港市场投资者、QFII、RQFII及持有首发前限售股的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每10股派1.350000元 [2] - 持有首发后限售股、股权激励限售股及无限售流通股的个人股息红利税实行差别化税率征收,暂不扣缴个人所得税 [2] - 香港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部分按10%征收红利税,内地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部分实行差别化税率征收 [2] 股权登记日与除权除息日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7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5月28日 [2] 权益分派对象 - 分派对象为截至2025年5月27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 [2] 权益分派方法 - 现金红利将于2025年5月28日通过股东托管证券公司直接划入资金账户 [2] - 自派股东证券账户内股份减少导致代派现金红利不足的,由公司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2] 调整相关参数 - 除权除息参考价=除权除息日前一交易日收盘价-0.15元 [2]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完毕后,向特定对象发行的发行价格调整为7.65元/股 [3] 咨询机构 - 咨询地址为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雪岗路2018号天安云谷产业园一期 [3] - 咨询联系人为孙伟玲,电话0755-28794126,传真0755-28792955 [3]
水风光蓄一体化多能互补模式为全球绿色发展提供新范式
中国电力报· 2025-05-21 13:32
水风光蓄一体化开发战略 - 水风光蓄一体化开发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路径,旨在实现能源安全、生态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 [1] - 该模式通过统筹水电、风电、光电的时空互补性,构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体系,依托水电抽水蓄能调节风光发电波动性 [3] - 中国将水风光蓄一体化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并在雅砻江等流域开展规模化实践 [1][3] 四川省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四川省清洁能源装机占电力总装机的85%,其中水电71%、风电6%、太阳能8% [3] - 四川省规划建设金沙江上游、下游、雅砻江流域、大渡河中上游四大水风光蓄一体化基地 [3] - 雅砻江流域基地作为国家"十四五"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规划规模7800万千瓦,2035年建成后年发电量约2000亿千瓦时 [3] 雅砻江流域开发进展 - 雅砻江基地已投产清洁能源装机2100万千瓦,在建1340万千瓦,累计发电量超1.1万亿千瓦时 [4] - 锦苏特高压直流工程累计输送电量4300亿千瓦时,是"西电东送"效益最突出的线路 [4] - 目前在建项目包括372万千瓦水电站、49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及477万千瓦新能源项目,2024年预计投产337万千瓦 [4] - 未来雅砻江流域开发规模有望从7800万千瓦扩展至亿千瓦级 [4] 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 - 水风光蓄一体化面临联合调度、智能运维、电力外送通道利用率等技术挑战 [6] - 国投集团与华为数字能源成立联合创新中心,聚焦新能源电力送出与运维难题,推动系统级创新 [7] - 华为数字能源通过"技术攻关+产业落地"双轮驱动,为全球基地建设提供可复制经验 [7]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开发多能互补时空特性分析方法、集群划分技术及智能优化调度技术以解决亿千瓦级系统运行难题 [8] - 倡议强化一体化资源配置、规划布局、开发建设、联合调度和市场消纳,完善抽水蓄能政策支持 [8] - 建议深化智能建造技术研发与国际合作,将水风光蓄一体化打造为全球能源转型的"中国方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