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

搜索文档
视涯科技科创板IPO获受理!
是说芯语· 2025-06-28 13:08
6月26日上交所公告,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视涯科技")科创板IPO获受理,公司拟募 资20.15亿元。 招股书显示, 视涯科技 是全球领先的微显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为硅基OLED微型 显示屏,并为客户提供包括战略产品开发、光学系统和XR整体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视涯科技 是全球首家基于12英寸晶圆背板实现硅基OLED微显示屏规模量产的企业,也是全球少数具备硅 基OLED"显示芯片+微显示屏+光学系统"全栈自研能力的科创企业。 视涯科技在我国硅基OLED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发挥关键作用。公司是工信部确定的国家新 型显示产业链引领企业,并受委托对硅基OLED产业牵头承担标志性产品攻关等任务,提升新型 显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IC设计是公司的另一个重要竞争力。视涯科技集聚起一支实力雄厚的研发团队,建起省、市级企 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使得企业具备了深厚的技术积累,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位。设计好的集 成电路交由晶圆厂代工,再回到视涯科技工厂进行蒸镀、封层、彩膜、模组等工序。 "硅基OLED微型显示器件下游应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将迎来高速增长期。"丰华预计,公 司 将 凭 借 硅 基 OL ...
“恶毒女配”,选择在郑州“重生”
新浪财经· 2025-06-27 13:34
微短剧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攀升至505亿元,超越全年总票房 [1] - 月活用户规模达1.73亿,同比增长率220.3% [1] - 红果免费短剧APP成为行业黑马,吸引大量平台布局:爱奇艺推出微短剧APP、优酷成立独立微短剧中心、B站升级"曦光计划"、小红书切入女频赛道 [1] 郑州短剧产业崛起 - 郑州短剧拍摄数量跑赢横店,成为全国第二大短剧制作重镇 [1] - 2024年郑州承制公司包揽男频短剧Top10中的第二三名 [12] - 郑州短剧产业采用"富士康逻辑",依托劳动力密集优势:剪辑师薪酬比北京低40%(郑州6千-1万 vs 北京过万),制作成本显著下降 [7] 产业生态与竞争优势 - 郑州具备场景多元化优势:现代化都市场景与农村/年代剧场景兼备 [7][8] - 交通枢纽地位带来取景便利:高铁1-2小时覆盖周边省会,3-4小时直达长三角/珠三角 [8] - 网文创作基础雄厚:河南网文作家数量全国第二,大量网文作者转型短剧编剧 [8] 内容趋势与用户变迁 - 付费短剧向免费短剧转型:2023年付费模式主导,2024年免费模式占比提升 [10][11] - 用户结构变化:付费用户以40岁以上为主(占比49.4%),免费模式吸引一二线年轻用户 [11] - 内容升级趋势明显:从"土味爽剧"转向精品化,女频作品成为主流(红果APP爆款多为女频) [11][12] 行业竞争格局 - 横店仍保持产业链优势:能快速响应群演调配等需求 [13] - 新竞争者涌现:重庆四月联盟/麦芽自制连续五个月霸榜,长沙于今无量制作破圈作品《好一个乖乖女》 [13] - 郑州面临人才结构挑战:科班出身从业者仅占12%,多数为广告/MCN转型人员 [13]
【IPO一线】视涯科技科创板IPO获受理 募资20.15亿元投建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等项目
巨潮资讯· 2025-06-27 11:00
公司概况 - 视涯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微显示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为硅基OLED微型显示屏,并提供战略产品开发、光学系统和XR整体解决方案等增值服务 [1] - 公司是国家新型显示产业链引领企业,致力于推动显示终端从移动计算设备向基于AI的XR设备的战略转型 [1] - 公司在我国硅基OLED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牵头承担硅基OLED标志性产品攻关等任务 [2] 核心技术 - 公司在业内率先实现全球首条12英寸硅基OLED产线的规模量产 [2] - 公司具备硅基OLED"显示芯片+微显示屏+光学系统方案"全栈自研能力 [2] - 公司自研多项核心技术包括硅基OLED强微腔技术、串扰截断技术、高光效叠层OLED全彩技术等 [2] - 公司持续推动产品性能极限突破并实现规模量产,引领产业技术发展 [2] 市场地位 - 2024年公司硅基OLED产品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二、境内第一,约占全市场出货量的35.2% [3] - 行业内已实现百万级出货的厂商仅索尼与视涯科技 [3] -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字节跳动、雷鸟、联想等,其中部分客户占2024年度全球XR市场出货量比例超80% [2] 产能建设 - 公司拟募资20.15亿元用于生产线扩建和研发中心建设 [3] - 生产线扩建项目建成后将年产能扩产至1080万块屏 [3] - 项目完成后将有利于公司满足下游需求,巩固市场地位 [3] 行业前景 - 硅基OLED显示屏将成为XR设备等AI时代新一代智能终端的核心硬件 [1] - AI产业爆发式增长催生海量信息交互需求,XR设备正成为AI端侧硬件的核心载体 [1] - 硅基OLED技术因其多项优势与AI技术革新和场景需求形成深度耦合 [1] 股权结构 - 上海箕山直接持有公司15.61%股份,通过特别表决权安排拥有54.35%表决权 [3] - 浦东海望持有公司0.46%股份 [3]
国联民生证券:2025年至今医药板块迎来复苏 关注创新药、AI和左侧资产估值修复
智通财经网· 2025-06-26 13:55
板块复苏 - 医药板块经历4年调整期后迎来复苏 2025年至今医药生物行业累计上涨4.57% 涨幅位居申万31个一级行业中第6位 [1] - 医药持仓环比上升但仍处于历史中低位 [1] - 医药多个细分板块景气度企稳向上 创新药出海案例增多 中国在全球创新药研发中地位提升 [1] - 传统药企逐渐走出存量业务困境实现创新转型 CXO和消费医疗赛道呈现温和复苏态势 [1] 趋势展望 - 增量机会来自创新药和AI带来的潜在成长性 存量机会来自左侧资产业务复苏和估值修复 [2] - 2025年预计为国内创新药授权出海重要年份 自2018年"4+7"集采后企业转型创新药7年已进入兑现期 部分先驱企业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2] - AI将全方位赋能医药产业链 在大模型平民化背景下提升药品研发、生产和医疗服务效率 [2] - 左侧资产进入温和修复期 传统药企、CXO、消费医疗等赛道存量风险逐步出清 基本面有望复苏 [2] 投资建议 - 创新药领域建议布局存量风险出清、增量产品放量且估值合理的传统药企 以及研发基础扎实、产品具备出海竞争力、2025年有出海关键进展的创新药企 [1] - 医药AI领域建议布局在数据、硬件和服务领域具备AI要素禀赋且存量业务扎实的公司 [1] - 左侧资产修复建议关注存量风险可控、估值合理、需求稳健增长的标的 主要集中在传统药企、CRO、骨科、IVD和医疗服务等赛道 [1]
CRO概念下跌0.53%,主力资金净流出47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18:30
CRO概念板块表现 - CRO概念板块整体下跌0.53%,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24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四川双马(3.14%)、翰宇药业(1.98%)、美好医疗(1.75%) [1] - 联化科技、圣诺生物、美诺华等个股跌幅居前 [1] 资金流动情况 - CRO概念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8.63亿元 [2] - 47只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联化科技净流出4.36亿元,睿智医药、药明康德、美诺华分别净流出8500.78万元、7504.65万元、4841.40万元 [2] - 主力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个股包括翰宇药业(3737.75万元)、凯莱英(1710.87万元)、四川双马(1129.04万元) [2] 个股表现及资金流向 - 联化科技跌幅最大(-9.94%),换手率21.98%,主力资金净流出4.36亿元 [2] - 药明康德上涨1.45%,但主力资金净流出7504.65万元 [2] - 翰宇药业上涨1.98%,主力资金净流入3737.75万元 [4] - 四川双马上涨3.14%,主力资金净流入1129.04万元 [4] 其他概念板块表现 - 兵装重组概念涨幅最大(8.60%),可燃冰跌幅最大(-1.25%) [2] - 互联网金融、国产航母、数字货币等概念涨幅均超3% [2] - 草甘膦、俄乌冲突概念、页岩气等概念跌幅居前 [2]
Jayud Global Logistics Receives $4.2 Million Government Subsidy for Charter Flight Operations
Globenewswire· 2025-06-25 05:08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跨境物流企业杰裕全球物流获政府3025.8086万元(约420万美元)补贴 有望提升本财年业绩 [1][3] 公司概况 - 杰裕全球物流是深圳领先的端到端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商 专注跨境物流服务 [4] - 公司依托地理优势 为海、空、陆物流提供高度支持 [4] - 公司在国内外主要交通枢纽设有物流设施 业务覆盖中国12个省份和六大洲16个国家 [4] - 公司提供跨境供应链解决方案 包括货运代理、供应链管理和增值服务 [4] 补贴情况 - 公司获深圳交通局3025.8086万元(约420万美元)政府补贴 [1] - 补贴涉及2022 - 2023年运营的两条包机航线 深圳 - 克拉克航线补贴1728万元 深圳 - 达沃航线补贴1298万元 [2][6] - 公司于2023年3月申请货运飞机新航线补贴 深圳交通局2025年3月确定补贴金额 [2] 补贴影响 - 公司董事长兼CEO表示 政府补贴认可公司包机业务战略扩张 体现其对深圳物流基础设施的价值 [3] - 补贴将对公司财务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支持跨境航空货运服务持续增长 [3] - 公司预计补贴将对本财年收入和财务结果产生积极影响 [3]
Creatd, Inc. Completes 2024 PCAOB Audit, Achieving Two Years of Audited Financials and Clearing Path Toward SEC Re-Registration and National Exchange Uplisting
Globenewswire· 2025-06-25 02:57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完成2024年PCAOB审计并提交经审计财务报告至OTC Markets,连续两年经审计财务报表已敲定,Q1 2025财务数据也已公布,公司报告工作完全合规,有望重新向SEC注册证券、重新申请在OTCQB上市并向全国性证券交易所升级 [1] 关键财务亮点 - 截至目前净股权超290万美元,较2023年增加1800万美元,其中2024财年增加1500万美元 [6] - 2024财年营收约150万美元,2025年上半年已达到该水平 [6] 2024年战略基础建设 - 2024年是公司财务复苏和长期生存能力的关键奠基期,公司克服资本受限困境,与股东和战略伙伴合作获得运营和发展资金 [3] - 公司适应微型股市场变化,通过收购互补业务并整合到共享基础设施,建立多元化业务模式,统一多项业务流程 [3] - 这种适应性策略使公司在2024年之后拥有更强大的资产负债表、更广泛的收入基础,并为重新向SEC注册和升级上市铺平道路 [4] 公司未来计划 - 公司预计将尽快重新申请在OTCQB上市,作为其资本市场合规战略的一部分 [6] 公司简介 - 公司专注于科技、媒体、航空、广告和消费领域的投资与运营,利用结构化融资和收购专长发掘和培育小市值公司机会,推动多元化业务组合的增长和创新 [5]
INVESTOR DEADLINE APPROACHING: Faruqi & Faruqi, LLP Investigates Claims on Behalf of Investors of Fortrea Holdings
GlobeNewswire News Room· 2025-06-24 23:46
诉讼调查 - 律师事务所Faruqi & Faruqi正在调查Fortrea Holdings Inc可能违反联邦证券法的行为 涉及2023年7月3日至2025年2月28日期间投资者损失超过5万美元的情况 [1][3] - 诉讼指控公司高管通过虚假或误导性陈述隐瞒关键信息 包括夸大Pre-Spin项目收入贡献和TSA退出成本节约效益 [5] - 投资者需在2025年8月1日前申请成为集体诉讼首席原告 [3] 财务问题披露 - Jefferies在2024年9月25日报告中指出Fortrea作为CRO的商业模式存在弱点 认为TSA退出的成本节约效益被高估 导致股价单日下跌12.29%至19.48美元 [6] - 2024年12月6日Baird因公司突然取消会议且业务前景不明朗 将评级从"跑赢大盘"下调至"中性" 股价下跌8.06%至21.67美元 [7] - 2025年3月3日公司披露2025年营收和调整后EBITDA目标未达预期 Pre-Spin项目生命周期末期收益低于预期 股价单日暴跌25.05%至10.38美元 [8] 业务运营问题 - Pre-Spin项目收入贡献和盈利能力低于预期 且后分拆业务未能及时弥补缺口 导致2025年财务表现持续承压 [8] - 公司此前公布的2025年EBITDA目标因TSA退出成本计算不实而被高估 影响分拆后商业模式的可行性评估 [5]
博时基金田俊维——解码“灰马股”长跑秘诀 锚定三大黄金赛道
证券时报· 2025-06-23 01:58
基金经理田俊维的投资策略 - 采用GARP策略为核心投资框架,融合价值投资与成长投资的内核,旨在规避单一策略的局限性 [1] - 投资风格强调以合理价格布局长期优质成长股,兼顾价值与成长、进攻与防御的平衡型投资框架 [2] - 投资体系持续迭代,通过拓展能力圈延伸至更多行业,并在自下而上选股逻辑中融入组合管理思维 [2] 成长性标的筛选 - 重点关注高速成长和高质量成长两类标的,保持均衡配置 [2] - 高速成长潜力公司主要参考PEG指标,以科技公司居多 [2] - 高质量成长股以消费行业优质标的居多,注重竞争壁垒 [2] - 挖掘成长本质驱动力,高速成长股筛选以产业趋势为锚,高质量成长股需深度理解企业竞争优势与行业竞争格局 [3] 左侧布局与"灰马股"策略 - 擅长左侧布局,在标的估值低位或产业拐点初期介入 [4] - 不追逐热门赛道,以"灰马股"为核心持仓,独家挖掘处于成长初期、未被市场充分认知的潜力标的 [4][7] - 左侧投资升级为"逆向投资+组合管理"复合模式,有效控制组合波动 [6] 产业趋势与投资方向 - 投资组合超额收益主要来源于个股选择,资产配置与行业配置贡献度较低 [7] - 锁定三大产业方向:数智化转型、安全与自主可控、新兴及未来产业 [7] - 数智化转型领域关注生成式AI推动的产业效率提升 [7] - 安全与自主可控方向看好电子、计算机、机械、国防等领域 [7] - 新兴及未来产业领域聚焦内需导向的科技领域 [7] 投资理念与生命周期关注 - 将产业趋势作为核心抓手,而非狭义定义为科技主题 [8] - 近年来关注企业生命周期早期阶段,集中研究新兴产业贝塔上行机会 [5] - 研究重心从衰退产业转向新兴领域,捕捉产业趋势拐点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