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生产
icon
搜索文档
战“三夏” 夺丰收
河南日报· 2025-05-26 08:00
气象服务 - 河南小麦主产区春季以来光照充足但降水偏少 黄河以北地区连续70天无有效降水 气温创1961年以来同期新高 3月中旬至5月21日降水量较常年减少60% [1] - 5月22日降水缓解部分旱情 但中西部持续干旱 5月中旬以来255站次出现干热风 影响小麦灌浆和千粒重 [1] - 预计小麦成熟期降水量高于常年 南阳信阳驻马店可能连续3天降雨 汛期降水呈"北多南少"分布 黄淮海流域洪涝风险升高 [1] 交通保障 - 全省高速公路开通1094条农机运输专用通道 累计保障6万台次跨区农机通行 减免通行费1400万元 [3] - 预计今年跨区农机运输量达14万台次 收费站实施"免费快速放行"和"容缺快速办理"政策 实现农机车辆"秒过站" [3] - 高速服务区提供"三免费三优先一优惠"服务 设立872个接待服务站 建立农机车辆事故快处快赔和故障免费拖曳机制 [4][5] 农机部署 - 全省投入联合收割机超20万台 其中6.8万台接入"河南农机云"平台 实现精准调度 [6] - 确保秋粮种植面积7600万亩以上 大豆570万亩以上 组织专家团队指导田间管理 [7] - 推进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 建设标准化收储中心 培育加工龙头企业 截至5月25日已收获小麦2312.4万亩(占比27.2%) [8] 收购收储 - 小麦最低收购价提至1.19元/斤 全省准备560亿斤仓容 2.6万台设备 农发行备500亿元贷款 [9] - 已收购新麦16.1万吨 启动市场监测日报制 成立1562支防汛队伍保障粮库安全 [9] - 统筹市场化与政策性收购 优化储备轮换节奏 加强执法监管保障农民权益 [10]
他们出生在江苏,却生来就有上海户口
虎嗅· 2025-05-23 10:57
上海飞地历史与功能 - 上海拥有11块飞地,占全国飞地总量的三分之一[6][10] - 大丰农场是上海最早的跨省飞地,1950年为解决粮食危机设立[9][12][18] - 飞地功能分为农业型(大丰农场)和工业型(梅山炼铁基地等)[25][26] - 60年代约8万上海知青参与大丰垦荒,形成主副食品供应体系[22][23] 大丰农场经济贡献 - 总面积3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徐汇区的5倍[32] - 年产粮食20万吨,占上海粮食最低保有量20%[35] - 生猪存栏100万头,占上海供应量40%[36] - 鲜奶年产量13万吨,占上海需求50%[38] - 淡水鱼产量5万吨,占上海需求31.25%[41] 产业转型与生态建设 - 光明集团整合大丰农场形成种养循环产业链[30][44] - 开发沼气发电、有机肥等生态技术处理废弃物[43] - 建成麋鹿保护区和荷兰花海等生态旅游项目[45][46] 长三角协同发展 - 盐通高铁使盐城至上海车程缩短至2小时[55] - 盐城承接上海产业转移项目182个,协议投资超800亿元[60] - 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采用"上海总部+大丰基地"模式[59] - 600多家上海企业在盐城落地,占规模以上企业合作量三分之一[57]
新华财经晚报:科技部将适时推出“创新积分制”升级版2.0
新华财经· 2025-05-22 17:56
资本市场制度改革 - 证监会将持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以增强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1] - 科技部将强化科金协同与央地联动建立多部门参与的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并开展区域创新实践[1] - 科技金融投入方式将从财政思维转向金融思维发挥财税政策对金融投资的引导激励作用[1] 科技金融与创新支持 - 科技部将适时推出创新积分制升级版20并开展数智底座建设以人工智能算法赋能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2]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规模合计2220亿元包括首批500亿元第二批1120亿元和即将批复的第三批600亿元[2] - 上海市将建立未来产业基金+高质量孵化器+概念验证中心+集聚区体系化机制并推动企业利用AI技术延伸服务链条[5]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 - 人民银行将于5月23日开展5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1][2] 对外投资与一带一路 - 今年前4月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5754亿美元同比增长75%[2] - 前4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104亿美元增长56%其中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78亿美元增长164%[2] 农业支持与灾害防控 - 财政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救灾资金14亿元支持30个省份及北大荒农垦集团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1][3] 行业标准与技术发展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团体标准首次明确定义要求离子传递完全通过固体电解质实现[4] 网络与平台治理 - 中央网信办持续加强信息推荐算法治理督促平台优化算法功能与规则以解决低俗信息加热和信息茧房等问题[1][3] - 国家医保局截至5月8日已有21个省份和新疆兵团的227个统筹区开通医保钱包实现跨省共济[3] 国际市场数据 - 英国4月公共财政借款202亿英镑超出去年同期10亿英镑[6] - 德国5月IFO商业景气指数875高于预期的874和前值869[6] - 欧元区5月综合PMI初值495低于预期的507和前值504服务业PMI初值489低于预期的503制造业PMI初值494高于预期的493[6] 金融市场表现 - 主要中国股指下跌其中上证指数跌022%至338019深证成指跌072%至1021962创业板指跌096%至204557[7] - 在岸人民币跌28点至7204离岸人民币跌50点至72074美元指数涨027%至99832[7] -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WTI原油跌145%至6068美元布伦特原油跌14%至6348美元COMEX黄金跌012%至33379美元COMEX白银跌082%至3337美元[7]
刚刚宣布,第四次延期!| 今日财讯
搜狐财经· 2025-05-21 21:59
小微企业融资支持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等8部门联合发布23项措施 从增加融资供给 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等8个方面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状况 [2] 夏粮收购情况 - 新季夏粮收购量预计达2000亿斤 其中小麦1700亿斤占产量六成 早籼稻250亿斤占产量五成 [2] 中非贸易数据 - 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 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2] 数字经济标准进展 - 中国牵头制定全球首个适老化数字经济国际标准ISO 25556∶2025 [3] 影视行业动态 - 《哪吒之魔童闹海》第四次延期至6月30日 全球票房158.58亿元位列影史第五 [3] 互联网行业监管 - 应用宝35款App因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 [11] 科技公司业绩 - 百度2025年Q1营收324.52亿元同比增长3% 调整后营业利润53.3亿元 [12] 国际经贸政策 - 欧盟解除对叙利亚经济制裁 但保留针对阿萨德政权及人权侵犯者的定向限制 [12]
“100个土豆仅25个上桌” 反浪费亟需法律约束
中国发展网· 2025-05-13 11:11
食物供应链损耗现状 - 从田地到餐桌的土豆损耗率高达75%,其中收获环节损耗2%,分拣损耗9%,储存损耗3%,包装运输损耗17%,厨房环节损耗44%,最终仅25%被食用 [1] - 全球每年约1/3食物被浪费或损失,发达国家主要源于消费端行为浪费,发展中国家因生产储运技术落后 [2] - 中国粮食全链条损失率达8%,稻谷、小麦、玉米产业链损失率分别为26%、16.7%、18.1%,稻谷因甲烷排放成为减排关键对象 [2] 环境与资源影响 - 全球生产到零售环节粮食损失13.9%,每降低1个百分点相当于增产2700万吨粮食,满足7000万人年需求 [2] - 食物浪费导致黑土地肥力下降30%,华北形成世界最大地下水漏斗群,南方稻田重金属超标面积达12% [2] - 生产被浪费的粮食消耗大量水、化肥、农药,并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2] 政策与法律进展 - 中国2021年实施《反食品浪费法》,成为全球第4个立法国家,但执行仍以宣传为主,缺乏监管和奖惩机制 [3] - 日本构建完备目标体系:2030年家庭及商业食品损失量较2000年减半,34个子行业设定食物垃圾上限 [4][5] - 欧盟要求2030年加工制造领域食物浪费减少10%,零售消费环节减少30%,2027年审查进展 [5] 国际经验借鉴 - 日本分三阶段完善立法:初期末端治理,中期引入3R原则,后期针对行业制定专门法律 [5] - 日本建立多部门协同监测体系,覆盖74个食品行业,推出循环认证制度和奖项激励国民 [5] - 法国成立反浪费联合机构,明确部门职责推动捐赠、教育等工作 [5] 餐饮业减废实践 - 餐饮环节占土豆总损耗44%,"舌尖上的骄傲"项目培训350家企业,试点城市浪费量减少30% [6] - 20家试点企业平均浪费下降22%,年节约43万份餐食,减少碳排放1140吨,食材成本率下降 [7] - "惜食魔法袋"通过余量食物盲盒模式链接商家与消费者,但面临政策界定模糊等挑战 [7] 技术与行为解决方案 - 行为设计结合法律规范、物质激励等六大杠杆,注重情感驱动和社会影响 [6] - 需建立政府层面对食物损失的调查监测体系,优化跨部门协作机制 [6] - 呼吁产学研跨界合作推动可持续生活方式普及 [7]
陕西咸阳:打好抗旱主动仗
陕西日报· 2025-05-13 10:51
旱情概况 - 今年以来咸阳市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辖区各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 [1] - 截至4月底共开动各类机井8549眼 抽水站158处 完成春灌128 86万亩次 [1] 抗旱措施 - 咸阳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指导农户 最大限度降低干旱影响 [1] - 召开抗旱保粮工作紧急会议 从5个方面细化工作安排 [1] - 制定大包抓强服务促春管行动方案 细化抗旱田管技术指导意见 [1] - 成立4个联合指导服务组 分区分类推进抗旱强春管措施落实 [1] - 结合春播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优化品种布局 推广增密度技术 [1] 各县区具体行动 - 三原县对嵯峨镇 新兴镇 陵前镇部分麦田开展喷施叶面肥及抗旱剂统一作业 [2] - 三原县修复旱腰带地区部分灌溉井 提高轻中旱麦田抗旱能力 [2] - 乾县为新阳镇等镇发放抗旱剂和抗旱灌溉水泵 水管等物资 [2] - 乾县发布当前灌水注意事项 指导群众科学灌溉 [2] - 旬邑县成功实施4轮次人工增雨作业 有效缓解旱情 [2] 后续工作部署 - 咸阳市将持续加强旱情监测研判 强化抗旱工作统筹调度 [2] - 不断增加抗旱水源供给 加强流域水资源联合调度 [2] - 组织党员干部 技术人员下沉一线 指导落实抗旱保生产措施 [2]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被指缺乏实质性内容
中国新闻网· 2025-05-12 08:27
协议核心内容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英国达成一项贸易协议,被其称为“突破性的巨额贸易协议”[1] - 协议部分撤回特定领域关税并扩大双方产品市场准入,但被媒体和学者指缺乏细节和实质性内容,更像一份“计划书”[1] - 美国白宫表示此前宣布加征的10%基准关税税率将继续实施[3] 具体关税与市场准入条款 - 美国同意将英国对美出口的首批10万辆汽车关税降至10%,超过此数量的汽车仍需缴纳25%关税[2] - 英国将为美国农民、牧场主和生产商创造50亿美元的新出口机会,其中包括超过7亿美元的乙醇出口以及2.5亿美元的牛肉等其他农产品出口[2] - 英国将美国输英乙醇的关税降至零,出口至美国的钢铁将不再被征收关税[2] - 该协议为钢铝产品建立了一个新的贸易联盟[2] 协议性质与背景分析 - 分析认为协议缺乏实质性细节,更像是一个框架协议,两国政府官员仍需在未来几个月内敲定具体条款[4] - 急于展示协议进展的做法暴露了美国政府希望在GDP增长和通胀受到冲击之前撤回关税的急切情绪[4] - 英国“脱欧”后一直在寻求属于自己的贸易协议,新政府迫切需要政绩夯实执政基础[5] 经济影响评估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美国GDP增幅预估下调0.9个百分点至1.8%,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降幅最大[4] - 纽约联储调查显示美国家庭对未来通胀预期正在飙升,同时认为未来收入增长将显著放缓,呈现经济滞胀典型征兆[4] - 专家普遍认为协议对经济发展实际意义不大,英国商品出口整体仍面临比两个月前更高的10%基础关税[7] - 英美贸易关系主要集中于服务业领域,而服务贸易并不受关税影响[7] 后续展望 - 特朗普表示与英国的协议将是接下来一系列协议的开端[7] - 特朗普的高级顾问彼得·纳瓦罗表示更多贸易协议即将到来,但需要保持耐心[7]
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点
广州日报· 2025-05-12 05:10
政策战略 - 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根基 耕地保护实现从数量管控向质量跃升的历史性跨越[1] - 通过空间重构 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支点作用[1] - 构建分区治理 分层施策与分类提升的立体化框架实现空间优化[2] 空间治理 - 宏观层面依据自然地理特征划分建设类型区 水土丰沛区侧重产能挖潜 生态脆弱区强化保护性开发 传统农区注重设施升级[2] - 中观层面形成国家基础标准+区域特色指标+地方操作细则的弹性标准体系[2] - 微观层面实施田块整合 设施配套 生态修复三位一体改造 通过土地平整打破耕作壁垒 灌排系统升级破解资源错配[2] 技术赋能 - 建设智慧灌溉 数字田管等新型基础设施 推动农田从工程化向数字化跃迁[3] - 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实现墒情感知 灾害预警 产能评估的智能联动[3] - 开发适老化交互界面降低应用门槛 使数字技术成为解放生产力的工具和培育高素质农民的载体[3] 制度创新 - 建立财政引导 金融撬动 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模式 通过专项债券 产业基金 保险产品等工具激活市场力量[4] - 推行专业管护+自主维护+数字监管的组合策略 借助确权颁证明晰责任主体 依托物联网构建智能管护网络[4] - 创新土地入股 产能托管和增值分红机制 推动农民从被动参与者转变为主动受益者[4] 发展前景 - 农业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从分散经营到系统治理 重新定义农业生产内涵与外延[5] - 永久基本农田全面高标准化将突破资源环境约束 实现质量更高 效益更好 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5] -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对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诠释 是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佳注脚[5]
今年春耕 你家农机“焕新”了吗?
证券日报· 2025-05-06 07:43
政策支持 - 国家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包含农业机械报废更新内容,要求持续实施补贴政策并加快老旧农机更新[1] - 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明确2025年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施要求[1] 金融创新 - 浙江农商银行推出"共富·农安贷",依据信用评分定制金融方案,为稻府农业授信600万元用于购置植保无人机等设备[2] - 江山农商银行提供低息贷款、免除手续费、就近办理等优惠措施,降低农户更新农机负担[3] - 常山农商银行与农业农村局数据直连,实现贷款申请与政策补贴无缝衔接,并在农机销售点设立金融服务专柜[3] 服务模式 - 银行提供"补贴+信贷"双向支持模式,覆盖政府补贴未及部分,并根据农业周期制定个性化还款计划[4][5] - 金融机构推出"无还本续贷"服务,执行"三不"原则(不抽贷、不压贷、无条件续贷)[5] - 农业银行文山分行聚焦农户多元化需求,提供灵活资金供给和适配农时的还款方案[5] 风险控制 - 银行通过贷前调查、风险评估模型、资金用途监管和贷后跟踪建立全流程风控体系[6] - 采用"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与财政部门共享数据建立白名单,另一方面优化普惠体验[7] - 江山农商银行设置贷款额度上限(发票金额70%)并引入第三方担保,防范虚高报价和资金挪用风险[7] 产品创新 - 常山农商银行推出粮食购销订单融资贷款和生态贷两款特色产品[8] - 未来计划构建"金融+产业+技术"协同网络,联合多方数据建立农业资产信用评估平台[8]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
经济日报· 2025-04-29 07:11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7.07亿 同比增长8.9% [1] - 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 同比增长5.6% [1] - 市场规模扩大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1] 政策支持与建设成效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聚焦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 [1] -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 [1] - 2023年末全国99.4%的村主要道路为水泥或沥青路 超99%通宽带 96%通自来水 [1] - 87.6%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74.5%有电商配送站点 [1]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4万亿元 质量效益提升 [2] -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村占比提高 带动村民增收 [2] - 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加快 [2] 现存短板与挑战 - 农村基础设施不均衡 教育医疗养老供给不足 [2] - 部分乡村建设同质化严重 规划缺乏传统特色 [2] - 产业融合配套不足 企业农民参与机制不完善 [2] - 乡村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2]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 - 乡村规划需突出地方特色 保持田园牧歌意境 [2] - 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如休闲农业、康养旅游等新业态 [3] - 设立产业基地吸纳本地劳动力 开展技能培训 [3] - 应用智慧农机、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业污染 [3] -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吸引科技、医疗等领域人才下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