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油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中石化申请一种硼酸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专利,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搜狐财经· 2025-05-03 11:14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 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 院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876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9条,专利信息 1372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937个。 来源:金融界 金融界2025年5月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北京)化 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硼酸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的专利,公开号 CN119899204A,申请日期为2023年10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属于硼酸盐化合物的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硼酸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应 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苯的卤代衍生物和溶剂混合,在‑60℃至‑100℃、氮气保护下,滴加 正丁基锂溶液并反应2~24h,再加入三氯化硼溶液继续反应1~36h;2)将步骤1)得到的反应混合物升温 至常温,然后减压升温脱除溶剂,得到粗产物,将粗产物中加入二氯甲烷、以及胺类或胺的盐酸盐,搅 拌反应0.5~4h;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过滤,向滤液 ...
中石化申请含磷Beta分子筛制备专利,能制备出具有较宽范围硅铝比和较大晶粒尺寸的分子筛
搜狐财经· 2025-05-02 15:56
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制备含磷Beta分子筛的方法和制备出的分子筛"的专利,公开号CN119898795A,申请日期为2023年10月 [1] - 专利方法包括三个步骤:a 将磷源、模板剂、铝源、水和可选的碱源接触得到第一混合物 b 将硅源与第一混合物接触得到第二混合物 c 对第二混合物进行水热晶化处理和热处理 [1] - 该方法能在不使用含氟化合物的情况下制备出具有较宽范围硅铝比和较大晶粒尺寸的含磷Beta分子筛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 - 注册资本达1217.39689893亿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25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1] - 拥有45条商标信息、5000条专利信息和39个行政许可 [1]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22年,总部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 [2] - 注册资本3亿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994次 [2] - 拥有1194条专利信息和291个行政许可 [2]
中石化申请渣油加氢产物收率确定方法专利,能够准确、客观确定各渣油加氢产物的目标收率
搜狐财经· 2025-04-30 09:38
金融界 2025 年 4 月 30 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大 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渣油加氢产物收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 质"的专利,公开号 CN119886847A,申请日期为 2023 年 10 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渣油加氢产物收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 括:获取进料信息,其中,所述进料信息至少包括进料硫含量、进料残碳含量、进料镍含量、进料钒含 量、进料温度以及进料压力;将所述进料信息输入至预训练后的自编码器模型,得到所述自编码器模型 输出的多个渣油加氢产物的多个初始收率,其中,所述渣油加氢产物与所述进料信息相对应;基于各所 述渣油加氢产物的初始收率,得到各所述渣油加氢产物的目标收率。实现了能够准确、客观确定各渣油 加氢产物的目标收率。 天眼查资料显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石油、煤炭 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12173968.9893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中国 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25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 ...
A股开盘涨跌不一,上证指数跌0.08%,深证成指涨0.14%,创业板指涨0.22%。PEEK材料、AI眼镜、石油加工贸易板块涨幅居前;保险、海南、电力板块领跌。
快讯· 2025-04-30 09:29
市场表现 - A股开盘涨跌不一 上证指数跌0 08% 深证成指涨0 14% 创业板指涨0 22% [1] 行业涨幅 - PEEK材料板块涨幅居前 [1] - AI眼镜板块涨幅居前 [1] - 石油加工贸易板块涨幅居前 [1] 行业跌幅 - 保险板块领跌 [1] - 海南板块领跌 [1] - 电力板块领跌 [1]
企业竞争图谱:2025年焦炭
头豹研究院· 2025-04-29 21: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焦炭行业受国家政策和下游钢铁需求推动,市场容量快速增长 [4] - “一带一路”倡议有望拓宽中国焦炭的国际市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焦炭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链整体向好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煤焦化是以煤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高温干馏形成焦炭等产品的过程,焦炭是炼焦物料经复杂物理化学过程获得的固体炭质材料,用于炼铁、铸造等领域 [5] - 焦炭按用途分为冶金焦、气化焦和电石用焦,冶金焦多用于高炉炼铁,气化焦用于生产煤气,电石用焦用于生产电石 [6][7][8] 行业特征 - 行业准入标准提高,淘汰落后产能,产能向优势企业集中 [10] - 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未来发展重点,相关企业受政策鼓励 [11] - 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科研能力增强,实现从引进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转变 [12] 发展历程 - 萌芽期(1700 - 1799年):英国人用焦炭炼铁成功,炼焦炉出现 [14] - 启动期(1800 - 1899年):各国建炼焦炉,现代炼焦炉雏形出现,重视化学品回收 [15] - 高速发展期(1900 - 2000年):中国建焦化厂,美国焦炭产量达高峰,中国焦炭产量跃居全球第一 [16] - 成熟期(2001年至今):行业清理整顿,产量增长,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 [18] 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现状 - 上游为焦煤供应及生产商,中游为焦炭生产制造商,下游为钢铁、有色及化工等应用领域 [19] - 中国是最大焦炭生产国,产量占世界67%以上,出口量超800万吨,形成完备炼焦工业体系 [20][21] 上游环节 - 主要原材料是原煤和精煤,其质量影响焦炭性能 [23][24] - 多家焦化企业布局上游,增加抗风险能力,如美锦能源等 [25] 中游环节 - 行业属完全竞争市场,产业集中度低,有众多企业,美锦能源等是主要上市企业 [27] - 企业分钢铁联合焦化企业和独立焦化企业,独立企业在副产品加工和煤气利用上有优势 [28] 下游环节 - 约85%焦炭由钢铁行业消耗,大型钢铁企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31] - 焦炭在钢铁行业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作用 [32] 行业规模 - 2019 - 2024年市场规模从9305.3亿增长至9621.41亿,年复合增长率0.67%,预计2025 - 2029年从9692.09亿增长至10010.23亿,年复合增长率0.81% [33] - 历史规模变化原因是国家政策推动和钢铁工业发展刺激需求 [34][35] - 未来规模变化原因是“一带一路”推动出口和绿色低碳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 [36][37] 政策梳理 -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推动石化行业智能化转型和新材料产业发展 [4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改造升级化工等传统产业 [41] - 《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推进焦化行业超低排放和绿色低碳转型 [41] - 《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钢铁与多产业耦合发展,提高固废利用效率 [41] - 《焦化行业规范条件》推动焦化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41] 竞争格局 竞争格局概况 - 行业属完全竞争市场,集中度不高,分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年产量大于500万吨,第二梯队约100 - 500万吨,第三梯队为小型企业 [42] 历史原因 - 煤炭原料供应充足,技术门槛低,吸引大量中小企业,产能分散 [43] - 上市企业资金和技术实力强,产业链延展,产能和市场占有率高 [44] 未来变化原因 -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多行业低碳协同发展,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45] - 干熄焦和定制化焦炭比例上升,高品质焦炭成市场主流 [46] 企业分析 旭阳集团有限公司 - 创立于1995年,业务多元,有9个生产园区,形成三条化工产业链,运营规模2683万吨/年,有销售和供应渠道 [58] 山西阳光焦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是清洁环保型企业集团,形成煤基干馏循环经济产业链,是山西省焦化行业兼并重组主体企业 [61] 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是独立商品焦和炼焦煤生产商、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头部企业,有完整产业链,产能分别为715万吨/年和630万吨/年 [66]
企业竞争图谱:2025年焦炭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4-29 20: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焦炭行业受国家政策和下游钢铁需求推动,市场容量快速增长,未来“一带一路”倡议有望拓宽国际市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链整体向好 [4] -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焦炭生产国,炼焦技术装备出口到10多个国家,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煤化工产业 [20] - 国家政策推动焦炭行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钢铁工业快速发展刺激对焦炭的需求增长 [34][35] - “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焦炭出口,拓宽国际市场并提升全球影响力,“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提升,产业链向好 [36][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煤焦化是以煤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高温干馏形成焦炭等产品的过程,焦炭是炼焦物料经复杂物理化学过程获得的固体炭质材料,用于炼铁、有色金属冶炼等 [5] - 焦炭按用途分为冶金焦、气化焦和电石用焦等,冶金焦多用于高炉炼铁,气化焦用于生产煤气,电石用焦用于生产电石 [6][7][8] 行业特征 - 行业准入标准提高,国家推进落后炼焦产能淘汰升级,产能向优势企业集中 [10] - 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未来发展重点,国家政策鼓励相关企业发展 [11] - 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十三五”期间关键核心工艺装备实现自主创新和超越领先 [12] 发展历程 - 1709年英国人用焦炭炼铁获成功,18世纪中叶炼焦炉出现,19世纪各国建炼焦炉并重视化学品回收,20世纪焦炭生产走向大型化、现代化,21世纪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13][14][15] - 2004年国家对焦化行业清理整顿,2005年中国焦炭产量翻倍,山西成生产大省,形成“自西向东,从北到南”的贸易流通格局 [18]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焦煤供应及生产商,中游为焦炭生产制造商,下游为钢铁、有色及化工等应用领域 [19] - 中国是世界最大产焦国,2023 - 2024年产量高且出口量增加,焦化行业形成完备工业体系 [20][21] - 上游原材料为原煤、精煤,多家焦化企业布局上游增加抗风险能力 [23][24][25] - 中游属于完全竞争市场,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分钢铁联合焦化企业和独立焦化企业,后者竞争力体现在副产品加工和煤气利用 [27][28] - 下游约85%焦炭由钢铁行业消耗,大型钢铁企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焦炭在炼铁中起还原剂、发热剂和料柱骨架作用 [31][32] 行业规模 - 2019 - 2024年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0.67%,预计2025 - 2029年年复合增长率0.81% [33] - 历史规模变化因国家政策推动和钢铁工业发展刺激需求增长 [34][35] - 未来规模变化因“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出口和“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行业绿色发展 [36][37] 政策梳理 -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推动石化行业智能化转型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 [4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41] - 《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推进焦化行业超低排放和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41] - 《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促进钢铁与多产业耦合发展,提高固废资源利用效率 [41] - 《焦化行业规范条件》鼓励焦化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41] 竞争格局 - 行业属于完全竞争市场,产业集中度不高,分三个梯队企业 [42] - 历史上煤炭原料充足、技术门槛低使大量中小企业进入市场,上市企业资金技术强、产业链延展、产能高、市场占有率高 [43][44] - 未来行业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干熄焦和定制化焦炭比例上升,高品质焦炭成主流 [45][46] 企业分析 - 旭阳集团以焦炭为起点形成三条化工产业链,运营多条生产线,规模大,有销售网络和供应渠道 [58] - 山西阳光焦化集团是清洁环保型企业集团,形成煤基干馏循环经济产业链 [61] - 山西美锦能源是独立商品焦和炼焦煤生产商,氢能全产业链布局头部企业,形成“煤 - 焦 - 气 - 化”产业链 [66]
化工指数强过石油指数
中国化工报· 2025-04-29 09:59
化工行业表现 - 化工指数全部红盘报收,明显强于石油指数 [1] - 化工原料指数累计上涨2 26%、化工机械指数累计上涨3 18%、化学制药指数累计上涨3 29%、农药化肥指数累计上涨2 78% [1] 石油行业表现 - 石油加工指数累计下跌0 48%、石油开采指数累计上涨0 01%、石油贸易指数累计下跌2 87% [1] 国际原油价格 - 纽约商品交易所WTI主力合约结算价格为63 02美元/桶,较4月17日下跌2 57% [1] - 洲际交易所Brent主力合约结算价格为66 87美元/桶,较4月17日下跌1 60% [1] 石化产品现货市场 - 涨幅前五名:聚合MDI上涨6 01%、DEG上涨5 71%、纯吡啶上涨3 86%、碳酸二甲酯上涨3 10%、己二酸上涨2 84% [1] - 跌幅前五名:维生素VA下跌9 33%、液氯下跌7 57%、丙烯腈下跌7 39%、煤沥青下跌7 31%、碳黑油下跌7 19% [1] 资本市场表现 - 涨幅前五名上市化企:先达股份上涨49 54%、中欣氟材上涨40 89%、唯科科技上涨33 65%、振华股份上涨33 55%、新瀚新材上涨31 20% [2] - 跌幅前五名上市化企:金力泰下跌43 85%、国立科技下跌30 11%、ST海越下跌21 88%、返利科技下跌21 81%、怡达股份下跌21 64% [2]
产业链上的“财富魔方”
期货日报网· 2025-04-29 08:55
沥青的期现业务贯穿整个产业链,涵盖上游生产、中游贸易和下游应用等多个环节。 上游生产环节,主体多为原油、燃料油等炼厂,采用"锁原料放远期"的以产定销策略。中游贸易环节, 贸易商和期现商是主要参与者,期货交易普遍,操作包含套利和套保。下游采购环节,主体多为市政和 国家高速等大型企业,多采用买入套保策略。 总体而言,沥青期货业务在生产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沥青现货市场对金融市场的敏感度日益提 升,沥青期货市场为现货市场提供了大量对冲价格风险和投机获利的机会。 结果 2024年3—5月,市场如预期般演绎,现货稳定、期货走弱,基差逐步走扩。截至5月底,沥青现货价格 在3550元/吨附近,期货价格在3680元/吨附近。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以-140元/吨的基差报价出货 12000吨,C企业以3530元/吨的价格回购8000吨,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合计盈利近150万元,最终覆 盖交易成本并获得超额收益。C企业不仅减少了资金占用,转移了库存风险,而且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回 购了一定现货资源。 该案例展现了期货服务实体产业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实现了买卖双方的共赢,为沥青行业乃至其他行业 提供了有益借鉴。(作者单位:齐盛期货 ...
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 沪市公司合计新增74例重大资产重组
新华财经· 2025-04-28 21:46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 - 沪市公司新增74例重大资产重组(主板45例 科创板29例)及508单小规模并购 反映企业优化资源配置需求[1] - 注册制改革推动并购重组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 监管层通过明确政策与提升交易效率强化产业逻辑[1] - 近期重组案例呈现方案成熟、标的优质、产业协同突出特征 新质生产力为布局重点[1] 产业整合逻辑转变 - 市场从炒壳套利式重组转向市场化商业化逻辑 央国企案例展现政策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2] - 蓝科高新收购蓝亚检测100%股权及中国空分51%股权 实现石化设备检测与空分工程业务协同 提升国有资本效率[2] - 远达环保收购五凌电力100%股权及长洲水电64.93%股权 构建环保+水电+新能源立体架构 推动传统能源转型[3] 科技并购与新质生产力 - 沪市聚焦经济主战场与科技前沿的并购占比大幅上升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4] - 松发股份置入恒力重工100%股权 转型绿色船舶及高端装备制造 已获156艘订单(货值近千亿元) 实控人承诺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48亿元[4] - 北自科技并购穗柯智能100%股权 强化智能物流系统与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协同[4] 资本市场生态优化 - 并购重组提供多元化融资渠道(股权/债券融资) 支持企业扩产与研发投入[5] - 优质资产注入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与市场价值 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6] - 引入更多优质标的丰富投资选择 促进资本市场良性循环[6]
茂化实华: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3506.79万元
快讯· 2025-04-28 21:25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88亿元,同比下降34.00% [1] - 净亏损3506.79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4398.72万元,亏损幅度收窄 [1] 经营状况 - 公司连续两个季度处于净亏损状态,但亏损金额同比减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