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rivate Equity
icon
搜索文档
KKR首支在岸人民币基金落地上海:超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2 08:50
KKR首支在岸人民币基金落地 - KKR境内管理实体开德时璞(上海)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完成备案 基金类型为私募股权基金 标志着KKR首支在岸人民币基金正式落地[2] - 开德时璞成立于2024年12月 注册地在上海浦东 由KKR香港公司100%控股[2] - 平安资本通过旗下母基金平台出资3.27亿元人民币 占79.79% 为第一大LP[2] 基金出资结构 - 新加坡曹宝记集团通过在华平台出资0.6亿元人民币 占14.63% 为第二大LP[3] - 施罗德资本通过旗下海南三亚基金出资0.23亿元人民币 占5.58% 为第三大LP[3] - 出资结构呈现典型的外资GP加境内机构LP组合[4] 跨国PE人民币基金募集趋势 - 过去2年华平投资、汉领资本、路威凯腾、施罗德资本、亚赋资本、博枫、黑石、凯雷、CVC等全球PE巨头均已募集或正在募集人民币基金[4] - 施罗德资本自2020年以来推出至少4只人民币基金 总规模约30亿元人民币 投资组合涵盖多家中国顶级VC/PE机构[4] - 募集人民币基金已成为跨国PE的新共识[5]
Lantheus Holdings: Forget The Short Term Noise
Seeking Alpha· 2025-07-21 20:57
Lantheus股票表现 - Lantheus股票在2025年1月1日至5月期间表现强劲,但随后从108美元下跌至80美元,并在上周再次下跌[1] MMMT Wealth背景 - MMMT Wealth由Oliver创立于2023年,专注于在X和Substack上分享投资策略和股票分析[1] - Oliver拥有5年投资经验和4年CPA经验,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私募股权、对冲基金和资产管理[1] - 其分析方法侧重于从投资者电话会议、演示文稿、财务数据和新闻中获取洞察,投资视角为3-5年[1] 分析师背景 - 分析师未持有Lantheus股票或相关衍生品,且未来72小时内无计划建仓[1] - 分析内容为独立观点,未获得除Seeking Alpha外的任何报酬[1]
Royalty Pharma Appoints Carole Ho and Elizabeth Weatherman to the Company's Board of Directors
Globenewswire· 2025-07-17 20:1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宣布任命Carole Ho和Elizabeth (Bess) Weatherman为董事会成员,增强董事会实力并体现对加强公司治理的承诺 [1][5] 分组1:公司人事变动 - 公司宣布任命Carole Ho和Elizabeth (Bess) Weatherman为董事会成员,立即生效 [1] - 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表示两人的领导能力和创新热情对执行长期战略很有价值 [2] - 任命两人使公司董事会独立成员占比超90%,体现对加强公司治理的承诺 [5] 分组2:新董事会成员介绍 - Carole Ho有20年生物制药经验,现任Denali Therapeutics首席医疗官和开发主管,曾在Genentech任职,拥有哈佛大学生物化学学位和威尔康奈尔医学院医学学位 [2] - Bess Weatherman有35年医疗行业投资经验,现任华平投资特殊有限合伙人,曾担任多个重要职位,拥有曼荷莲学院英语学位和斯坦福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3] 分组3: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最大的生物制药特许权购买者和行业创新资助者 [4] - 公司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资助生物制药行业创新,现有超35个商业产品和16个开发阶段产品候选特许权组合 [4] 分组4:公司联系方式 - 公司投资者关系和通讯联系电话为+1 (212) 883-6637,邮箱为ir@royaltypharma.com [5]
基金退出业绩线上分享会即将启动
FOFWEEKLY· 2025-07-17 18:01
一级市场结构性复苏 - 2025年以来一级市场在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驱动下呈现结构性复苏迹象 [1] - 并购交易强势增长 港股IPO呈井喷式增长为退出提供新通道 [1] - 募资端数据呈现回升趋势但LP对GP的项目把控度 业绩确定性 退出路径清晰度要求更高 [1] 基金退出及业绩基准研究 - 研究解析近年PE VC基金退出规模及退出方式变化 [4] - 从年份 规模 行业等维度拆解数百支PE VC基金业绩指标 [4] - 最终形成行业基准参考 [4] LP出资诉求演变 - 重点探讨国资LP的变化与挑战 [9] - 分析财务LP的变化和需求 [9] - LP出资背后的诉求调整成为研究重点 [1] 行业活动与趋势 - FOFWEEKLY将举办线上分享会解析基金业绩指标及LP诉求调整 [1] - 2025投资机构软实力排行榜评选启动 [10] - 2025母基金年度论坛报名启动聚焦中国力量 [10] - 上市公司热衷设立并购基金成为行业新趋势 [10]
创投圈开始流行写小说
36氪· 2025-07-17 11:31
行业情绪与社交平台现象 - 社交媒体上涌现大量"创投伤痛文学",包括虚构投资故事、黑色幽默笔记和行业变迁记录,引发从业者共鸣 [2][3][4] - 此类内容成为流量密码,反映行业调整期工作压力与幸存者偏差现象 [5][7] - 活跃发声者多为面临挑战的中小GP,头部机构因业务繁忙减少公开分享 [8] 行业分化与基本面改善 - 一级市场经历至暗时刻后出现企稳回暖信号,悲观情绪与基本面改善形成反差 [9] - 2025年上半年中企境内外上市109家,同比上升32.9%,监管政策释放退出红利 [10] - 国资LP决策效率提升,返投比例优化,6月机构LP出资活跃度回升 [11] 市场结构变化与募资动态 - "耐心资本"趋势显现,多地引导基金存续期延长至15-20年,容错机制允许100%项目亏损 [12] - 部分机构逆势募资成功,如中科创星首关26亿,产业LP占比提升(朝希资本新基金产业LP占60%) [12][14] - 市场化GP职能转变,部分机构从传统VC/PE转向履行招商职责 [9] 区域机会与战略调整 - 三四线及中西部地区存在价值洼地,因外部GP不愿下沉、本土GP能力不足形成结构性机遇 [16][17] - 从业者可通过流量转化开发副业或获取资源 [18][19] - 港股IPO加速与并购窗口期开启,政策与技术革命创造战略机遇期 [20][21] 行业适应与长期展望 - 行业薪酬仍具横向优势,从业者需调整高增长期形成的预期惯性 [15] - VC行业本质是无限循环博弈,保持牌桌耐心有望获得贝塔收益 [23] - 创新持续发生,机构需快速适应变革而非宣称"行业已死" [22][23][24]
指增私募晒半年度成绩单:平均收益达17.32%
国际金融报· 2025-07-16 20:09
指数增强私募产品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705只指数增强产品平均收益达17.32%,平均超额收益14.17%,其中668只实现正超额,占比94.75% [1] - 几乎所有指数增强产品均跑赢同期对标指数表现 [1] 不同规模私募表现对比 - 大规模私募(50亿以上)267只产品平均收益18.3%,超额收益14.51%,正超额占比99.25% [2] - 中等规模私募(20-50亿)152只产品平均收益17.3%,超额收益14.37%,正超额占比96.71% [3] - 小规模私募(0-10亿)286只产品平均收益16.41%,超额收益13.75%,正超额占比89.51% [3] - 规模效益显著,规模越大表现越突出 [3] 小盘风格产品表现突出 - 76只其他指增产品和258只空气指增产品平均收益分别达20.84%和17.88%,超额收益18.05%和16.88%,正超额占比98.68%和89.92% [3] - 小盘风格主导市场,指数强势叠加阿尔法捕捉能力稳定促成佳绩 [3] 沪深300指增产品表现疲软 - 38只沪深300指增产品平均收益6.31%,超额收益6.28%,正超额占比97.37% [4] - 受沪深300指数整体疲软拖累,收益和超额收益明显落后其他产品 [4] 优异表现驱动因素 - A股市场结构性特征显著,中小盘风格占优,个股波动率提升,日均成交额高位运行,为量化策略创造理想环境 [4] - 量化指增策略凭借高频交易技术和多因子模型优势高效捕捉超额收益,数据驱动机制在震荡行情中优势明显 [4] - 监管放宽并购重组政策,重大资产重组案例增多提振市场信心并改善流动性,利好量化策略实施 [5]
返投1.2倍,这家FOF招GP (附全文)
搜狐财经· 2025-07-15 09:22
母基金基本情况 - 马鞍山市智创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总规模10亿元,运营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2年 [1] - 由安徽两江控股集团、马鞍山市高质量发展基金、江东诗航创投基金共同组建,旨在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和上下游生态圈 [1] - 通过母基金参股出资子基金及市场化直投,吸引人工智能人才和项目落地雨山区,形成省市区三级联动机制 [1] 子基金设立要求 - 组织形式必须为有限合伙制 [2] - 原则上注册在马鞍山市雨山区内 [3] - 采取分期出资方式 [4] - 存续期限不超过8年(可延期但不得超母基金期限) [6] - 单支子基金规模不低于2亿元,母基金出资比例不超过子基金实缴总额的25% [7] - 母基金可委派投决会成员或观察员,但不参与日常经营 [8] 投资领域与限制 - 聚焦人工智能主导产业及上下游,直投早期成长型企业 [9] - 子基金对单一项目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5%,原则上不成为第一大股东(并购除外) [9] - 禁止投资二级市场股票、期货、房地产、AAA以下企业债等金融衍生品 [20] - 禁止名股实债、对外担保、资金拆借等增加政府债务的行为 [20] 返投与管理费用 - 子基金投资雨山区内企业的金额不低于母基金实缴出资额的1.2倍 [11] - 投资期管理费不超过实缴规模的2%,退出期按未退出金额减半收取,延长期免费 [12] 业绩奖励机制 - 超额收益门槛收益率为6.5%(年单利),80%按出资比例分配,20%归子基金管理机构 [13] - 采用"先回本后分利"的整体分配原则 [13] 管理机构资质 - 实缴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需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质 [15] - 需在安徽省内设固定办公场所,团队至少3名具备3年以上产业投资经验的高管 [16] - 管理机构认缴出资不低于子基金规模的1% [17] 申报与决策流程 - 申报材料需提供纸质胶装版和电子版(PDF+可编辑文档) [21] - 流程包括立项、尽调、投资决策审议等环节 [22][23][24] - 失信被执行人及存在重大负面舆情的机构不予受理 [25]
TUR: Investing In The Turkish Economy
Seeking Alpha· 2025-07-14 14:45
分析师背景 - 拥有巴黎第一大学银行与金融硕士学位 在金融领域具备多元化背景 涵盖公司金融 并购和投资分析 [1] - 专注于房地产 可再生能源和股票市场领域 擅长财务建模 估值和定性分析 [1] - 在私募股权 资产管理和房地产领域有实际操作经验 致力于通过分析分享见解并与全球读者互动 [1] 披露声明 - 分析师未持有任何提及公司的股票 期权或衍生品头寸 且未来72小时内无相关建仓计划 [2] - 分析内容为独立完成 仅代表个人观点 未获得除平台外的其他报酬 [2] - 与所提及公司无任何商业关系 符合独立分析原则 [2] 平台性质 - 平台不提供投资建议 不保证未来表现 所载观点不代表平台整体立场 [3] - 平台非持牌证券交易商或投资顾问 分析师包含专业投资者和未持证个人投资者 [3]
业绩全面领跑!百亿量化私募数量首次超过主观,受高净值客户追捧
华夏时报· 2025-07-12 15:25
百亿私募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上半年百亿量化私募数量达41家,首次超过主观私募[2] - 上海蒙玺投资和北京微观博易两家量化私募管理规模突破100亿元[2] - 全市场百亿私募数量达80余家,量化占比超50%[2] 业绩表现对比 - 百亿量化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率13.54%,全部实现正收益[1][2] - 主观私募平均收益5.51%,正收益占比85.71%[1][4] - 量化+主观混合策略私募平均收益7.62%,正收益占比75%[1][4] - 百亿私募整体平均收益10.87%,跑赢沪深300指数0.03%涨幅[3] 量化私募优势分析 - 小市值行情活跃与流动性改善推动量化策略收益[4] - 量化选股策略依赖数据,在结构性行情中优势显著[8] - 部分未公开的中型量化私募产品收益达25%-30%[5] 市场资金流向 - 上半年私募新备案产品5461只,同比增长53.61%[6] - 股票量化策略产品备案1715只,占量化策略70.06%[7] - 指数增强策略备案1061只,占股票量化61.87%[7] 行业发展趋势 - 头部量化机构管理规模占行业60%,中小机构交易更活跃[5] - 全行业量化私募管理规模近1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000亿元[5] - 高净值客户加速配置量化产品,替代年化7%的理财产品[3][6] 投资方向聚焦 - 科技蓝筹(互联网/电子/汽车)和创新成长成为核心配置[8] - AI应用、上游资源、新消费、创新药、红利资产受关注[8] - 指增策略和市场中立策略持续主导量化产品线[7]
“小而美”私募股票、期货、量化半年度十强揭晓!富延、泓熙、智信融科等夺冠!
私募排排网· 2025-07-11 12:00
行业概况 - 截至2025年6月底,0-5亿规模私募机构数量达6534家,占行业总量的84.30%,构成私募行业最主要群体 [2] - 2025年上半年0-5亿私募整体收益均值为10.44%,近1年收益均值达33.15%,表现优于行业基准 [6] - "924行情"后策略表现分化:CTA策略收益弹性减弱,股票策略实现反超,主观多头成为核心驱动力 [2][4] 策略表现分析 股票策略 - 1150只股票策略产品上半年收益均值12.32%,正收益产品占比81.65%,量化多头(15.66%)显著跑赢主观多头(12.57%) [7][6] - 富延资本、沁昇基金、滨利投资位列前三,富延资本旗下8只产品平均收益领先,2024年整体收益超越沪深300指数16.03%涨幅 [8][10] - 头部机构特征: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富延资本),强调"优秀公司+合理价格+关键变化"投资理念(沁昇基金) [10]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 - 325只产品上半年收益均值6.62%,主观CTA(11.55%)表现优于量化CTA(4.49%) [11][6] - 泓熙基金、孚盈投资、水木长量位居前三,泓熙基金产品最高收益来自商品期货操作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 [12][15] - 产业背景机构表现突出:孚盈投资专注黑色系期货,核心团队具备钢铁产业从业经验 [15] 多资产策略 - 232只产品收益均值9.20%,宏观策略(10.03%)和复合策略(9.99%)贡献主要收益 [16][6] - 易则投资、数弈众城投资领跑,前者采用宏观对冲策略,后者布局多策略混合基金与可转债投资 [16][18][19] - 机构策略特征:北京大学金融背景团队主导宏观配置(易则投资),三类产品线覆盖不同风险偏好(数弈众城) [16][18] 量化基金 - 462只量化产品收益均值8.39%,智信融科、广州天钲瀚、巨量均衡基金位列前三 [20][22] - 头部机构优势:WorldQuant背景团队构建高效投研系统(智信融科),多因子量价模型捕捉个股趋势(广州天钲瀚) [23] - 技术应用:AI技术成熟推动量化策略迭代,规模与业绩同步增长 [20] 数据亮点 - 细分策略收益前三:量化多头(15.66%)、主观多头(12.57%)、主观CTA(11.55%) [6] - 管理规模分布:主观多头产品合计规模达35.26亿元,显著高于其他策略 [6] - 区域特征:杭州、上海、深圳等地机构在股票和期货策略中表现活跃 [1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