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私募产品

搜索文档
越涨越赎!主观股票私募遇尴尬,资金涌入量化产品
券商中国· 2025-08-17 10:12
今年以来,A股市场表现不俗,股票私募业绩继续回暖。然而,不少主观股票私募却正遭遇越涨越赎的尴尬一幕,完 全高兴不起来。有分析人士指出,量化私募近几年明显优于主观私募,券商渠道也因业务合作主推量化,导致主观股 票私募遇冷,投资者追捧量化。 主观股票私募忙于稳客户 "现在市场越涨客户越赎回,虽然我们净值创新高了,但客户赎回也创新高了。我们最近忙着稳住老客户,同时希望借着 行情好能增加点规模。"上海某中型股票私募市场负责人向券商中国记者感慨道。 这一现象并非个例,北京某大型股票私募也表示,最近几年业绩一直不错,只是没有很拔尖,客户赎回的压力也很大, 其中大部分客户赎回产品后是去买量化。 对一些在2021年做过大规模募资的股票私募来说,眼下的确是一个关键时点。"2021年算是最近几年的市场高点,不少明 星股票私募当时发了产品,这批产品套牢很多年,现在净值慢慢回到0.9以上,有些已经回本了,这时候客户最容易赎 回。再加上量化私募产品这两年表现实在太抢眼,客户就想从主观私募产品转到量化。"某券商人士称。 午后,突然跳水!发生了什么? 最新!中美再次暂停实施24%关税90天 私募排排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8日, ...
1298只!私募证券产品7月备案创27个月新高,量化策略占比近五成
搜狐财经· 2025-08-12 12:49
私募证券产品备案市场活跃度 - 7月份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数量达1298只 环比增长18% 创近27个月新高 [1] - 年内累计备案产品总量6759只 同比激增超60% 显示市场复苏势头明显 [1] 量化策略表现 - 7月量化私募产品备案620只 占比47.77% 环比增长近20% 成为增长核心动力 [3] - 百亿量化私募主导市场 13家备案超10只产品的私募中11家为百亿量化机构 [3] - 宽德私募以31只备案量居首 明汯投资26只 世纪前沿和九坤投资均超20只 [3] 股票量化策略细分 - 股票量化策略产品占比77.10% 达478只 环比增长26.79% [3] - 指数增强产品表现突出 备案321只 占股票量化产品67.1% 环比增幅52.13% [3] 股票策略整体表现 - 7月股票策略产品备案887只 占比68.34% 环比增长24.58% 居五大策略之首 [4] - 多资产策略崛起 备案162只 占比12.48% 环比增长5.88% 成第二大策略类型 [4] 其他策略分布 -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备案125只 占比9.63% 因低相关性及高收益潜力受关注 [4] - 债券策略和组合基金策略分别备案48只和46只 提供多元化配置选择 [4] 私募机构参与情况 - 7月676家私募机构完成备案 含48家百亿私募和36家50-100亿规模私募 [4]
量化私募佣金调查:“万1.2”成行业基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0 20:42
量化私募行业佣金费率现状 - 量化私募与券商的交易佣金费率普遍在万1至万1.5之间,不同机构因规模、策略及业务关系差异显著[1] - 百亿量化私募的佣金费率普遍在万1到万1.2之间,且免收最低5元手续费[2] - 中小量化私募虽然管理规模小,但交易频率高,交易量并不小[2] - 若费率超过万1.8,往往是因为券商需额外承担产品销售对价[2] 交易佣金构成与成本分析 - 交易佣金可视为固定费率+浮动费率模式,券商的佣金成本沪市万0.541,深市万0.641[3] - 部分量化私募将流量费包含在交易佣金费率中(如万1.2),有的则单独支付[3] - 量化私募的交易佣金费率盈亏平衡点基本定在万1.2左右[3] - 券商硬件投入成本、内部考核机制差异导致最终收取的佣金费率不同[3] 量化私募佣金支出测算 - 100亿元规模的量化私募采用高频阿尔法策略(年化换手率200倍),全年交易额可达2万亿元,按万1费率计算年佣金支出达2亿元[4] - 使用算法交易服务的策略会进一步增加交易成本[4] - 中低频策略(年化换手率10~30倍)的佣金支出显著低于高频策略[4] - 2025年以来高频交易成本显著增加,监管新规使高频委托费从0.1元/笔提升至1元/笔,撤单费达5元/笔[4] 佣金返还的合规性问题 - 佣金返还是监管明确禁止的行为,违反《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和《关于调整证券交易佣金收取标准的通知》[5][6] - 返佣行为涉及重大合规风险,尤其是返至个人账户[6] - 期货市场的返佣机制是常规操作,但股票交易中人为抬高费率再私下返佣违反公平交易原则[7] 券商与量化私募的合作模式 - 券商营业部代销量化私募产品时,通常要求产品交易席位落在本营业部,交易手续费计入员工业绩指标[7] - 私募与券商签署营销服务协议后,券商基于客户资产管理规模、交易量等指标支付浮动绩效报酬[7]
创近27个月新高!指增产品环比大增超50%!7月私募备案数据出炉
私募排排网· 2025-08-09 11:05
私募证券基金备案情况 - 7月私募证券基金备案量达1298只,环比增长18%,创近27个月新高 [2] - 2025年累计备案6759只,同比增长61.39% [2] - 市场回暖驱动因素:沪指站上3600点提振信心,量化策略超额收益吸引资金流入,行业供给端优化提升竞争力 [2] 策略分布特征 - 股票策略主导:7月备案887只(占比68.34%),环比增长24.58% [3][4] - 多资产策略崛起:备案162只(占比12.48%),环比增长5.88%,成为第二大策略 [3][4] -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备案125只(占比9.63%),环比增长1.63%,与股票策略低相关性受关注 [4] - 债券策略和组合基金备案较少,分别占3.54%和3.7% [4] 量化产品表现 - 7月量化产品备案620只(占比47.77%),环比增长19% [5] - 股票策略量化产品占77.1%,其中指数增强产品321只(占67.15%),环比增长52.13% [6][7] - 量化CTA策略备案80只(占12.9%),环比增长14.29% [8] 头部机构备案动态 - 百亿量化私募领衔:宽德私募备案31只(指数增强为主),明汯投资26只,世纪前沿和九坤投资各超20只 [9][10] - 13家机构备案超10只产品,其中11家为百亿量化私募 [9][11] - 备案机构规模分布:百亿私募48家,5-10亿规模私募86家,0-5亿规模私募357家 [9]
7月备案私募产品数量创近27个月新高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22:17
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情况 - 7月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总量达1298只,环比增长18%,创近27个月新高 [1] - 2025年1-7月累计备案6759只,同比增长61.39% [1] - 量化私募产品备案620只,占比47.77%,环比增长19% [3] - 2025年1-7月量化产品累计备案3081只,占比45.58%,同比增长77.68% [3] 分策略备案表现 股票策略 - 备案887只,占比68.34%,环比增长24.58% [1][3] - 量化股票策略备案478只,占量化产品总量77.1%,环比增长26.79% [4] - 指数增强产品321只,占量化股票产品67.15%,环比增长52.13% [4] - 股票市场中性产品126只,环比下降16% [5] 多资产策略 - 备案162只,占比12.48%,环比增长5.88% [1] - 量化多资产策略备案51只,环比下降7.27% [5] - 复合策略产品31只,环比下降16.22% [5]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 - 备案125只,占比9.63%,环比增长1.63% [1] - 量化CTA产品80只,占量化产品12.9%,环比增长14.29% [4][5] 其他策略 - 组合基金备案48只,占比3.7%,环比增长14.29% [2][3] - 债券策略备案46只,占比3.54%,环比增长4.55% [2][3] 市场驱动因素 - A股市场持续向好,沪指站上3600点提振投资者信心 [5] - 量化策略产品超额收益表现突出,吸引资金大量流入 [5] - 私募行业供给端优化,头部机构竞争力提升增强投资者认可度 [6]
量化私募入市热潮,百亿量化更是备案主力,这一轮因何唱主角?
凤凰网· 2025-08-04 23:08
行业格局重塑 - 量化策略已成为私募行业主流配置力量,前7个月3081只量化产品占全市场备案总量的45.6% [1][3] - 量化产品在股票策略与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备案总量中占比均超五成,分别达到50.6%和59.8% [1][4] - 量化私募以不足主观私募三分之一的机构数量,实现产品备案总量超465只的"以少胜多" [1][6] 头部机构优势 - 百亿私募单家平均备案23.21只,是0-5亿元规模私募(1.76只/家)的13倍 [1][5] - 72家百亿私募贡献24.72%的备案总量,38家量化百亿私募更贡献超八成备案数量 [1][6][7] - 百亿量化私募单家平均备案35.26只,显著高于主观百亿私募的7.07只 [7] 策略分布特征 - 股票策略产品备案4374只占总量64.71%,量化股票策略产品占比达71.79% [3][4] - 期货及衍生品策略中量化CTA产品备案432只,多资产策略中复合策略备案197只 [4] - 量化多头产品(1389只)、股票市场中性产品(709只)构成量化股票策略主力 [4] 头部机构表现 - 宽德私募(110只)、黑翼资产(107只)成为唯二年内备案超百只产品的机构 [2][7] - 明汯投资等6家百亿量化私募备案均超50只,重阳投资是唯一备案超30只的主观私募 [2][7] - 19家备案超30只产品的百亿私募中量化机构占比达86% [7]
税优保障如何成为私募精英的“隐形铠甲”?
私募排排网· 2025-08-04 11:36
市场表现与量化私募业绩 -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上涨,量化私募成为最耀眼的投资力量,全市场私募证券产品平均收益达8.32%,股票策略私募以10%的平均收益率领跑五大策略 [1] - 量化多头策略表现尤为突出,1243只产品中93.32%实现正收益,平均收益率高达15.42%,显著领先其他股票子策略 [1] - 行业分红浪潮显现,上半年558只私募产品进行分红,占比14.09%,合计分红金额达56.55亿元 [1] 私募行业风险管理 - 私募管理人面临的核心风险包括合规监管风险、投资风险、运营操作风险、流动性错配风险、声誉风险及道德风险等,贯穿"募投管退"全流程 [3] - 职业责任险被视为风险管理战略中最基础核心的一环,能有效应对法律诉讼、监管措施及投资者赔偿请求等风险 [3] - 挑选职业责任险时重点关注保障范围是否匹配核心业务风险,包括管理责任、专业责任及犯罪防护等,同时关注赔偿限额、免赔额设置及保单回溯期等条款 [3][4] 核心团队保险配置策略 - 关键人物保险配置聚焦四类核心保障:重疾险(保额设为三倍年薪)、定期寿险(保障至60岁)、高端医疗险(全球覆盖)及储蓄型保险(用于债务隔离与现金流规划) [4] - 团体商业保险被纳入员工福利核心配置,包括团体意外险和雇主责任险,既能提供全面保障又能优化税务 [5] - 可税前列支的险种配置以税优合规为基石,补充医疗保险在工资总额5%内可税前扣除,同时满足员工医疗保障需求 [6] 不同岗位保险配置建议 - 投研岗位建议配置高端医疗险、高额定期寿险、意外险、重疾险、定额终身寿险及职业责任险,重点覆盖健康风险与职业责任风险 [10][12] - 市场人员建议配置中高端医疗险、意外险、高额定期寿险、重疾险及职业责任险,侧重应对出差频繁带来的风险 [13][14] - 其他岗位人员建议配置中高端医疗险、意外险、重疾险及长期现金流类保险,提供基础健康与收入保障 [15][16] 保险代理选择与战略价值 - 选择保险代理人时首要考量其对私募行业的专业理解,确保能精准覆盖行业特有风险,同时注重代理人职业道德 [7][8] - 保险被视为风险管理的最后一道财务防线,能有效覆盖低频高损的尾部风险,在风险降临时发挥关键作用 [8][18]
量化私募卖得最好,量化产品因何开启财富密码?
凤凰网· 2025-08-04 06:21
量化私募产品发行情况 - 截至7月30日,2025年量化私募备案产品3059只,占全市场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总量的45.7% [1][4] - 较前5月新增1129只量化产品,占比提升1.44个BP [1][4] - 百亿量化私募增至41家,首次超过主观私募(40家) [4] - 头部量化机构中黑翼资产年内备案95只居首,宽德投资(84只)、正定投资(62只)紧随其后 [5] - 7月单月宽德投资备案36只,明汯投资26只,世纪前沿21只 [4] 销售渠道与策略 - 头部量化私募通过多券商渠道同步销售,如世纪前沿A500指增覆盖中金财富、中信建投等5家渠道 [1] - 灵均投资采用AI工具赋能销售,精准匹配客户风险偏好,路演场次与响应速度行业领先 [2][8] - 部分机构调整募集节奏,如宽德投资阶段性控制规模以匹配策略承载能力 [7] 行业规模与业绩表现 - 私募行业公司数量减少533家,但规模逆势增长3500亿元 [3] - 百亿量化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率13.54%,33家全部实现正收益 [10] - 量化选股策略表现突出,前10名年内收益均超36%,孝庸资产以46.26%领跑 [11][12] 投资者教育与服务 - 灵均投资通过周报、月报透明化沟通回撤原因,强调投教前置化 [8][9] - 销售团队侧重将专业术语转化为易懂语言,如解释"基差收敛"等概念 [8] 机构差异化动态 - 磐松资产、幻方量化等头部机构年内未发新产品,幻方主动缩减资管业务规模 [7] - 部分机构转向存量产品运营,重点开发机构客户与直销渠道 [7]
量化私募卖得最好!多家销售渠道集中反馈,量化产品因何开启财富密码?
新浪财经· 2025-08-03 16:24
量化私募产品发行情况 - 截至7月30日,2025年量化私募产品备案总量达3059只,占全市场私募证券产品备案总量的45.7% [1] - 较2025年前5月,量化私募产品备案总数增加1129只,占比提升1.44个BP [4] - 百亿量化私募成为新发主力,黑翼资产年内发行97只居首,宽德投资(84只)、正定私募(61只)、量派投资(61只)紧随其后 [1][5] - 7月头部量化机构备案加速,宽德投资单月备案36只,明汯投资(26只)、世纪前沿(21只)表现突出 [4] 销售渠道与策略 - 头部量化私募采用多渠道同步销售模式,如世纪前沿A500指增在中金财富、中信建投等5家机构同步发行 [1] - 灵均投资通过高频路演(行业前列)、客户需求精准匹配、AI工具赋能销售实现高效转化 [2] - 部分机构调整募集节奏,如宽德投资6月对部分渠道产品实施阶段性募集控制以匹配策略容量 [7] 行业格局变化 - 7月百亿级量化私募数量增至41家,首次超过主观私募(40家) [4] - 行业集中度显著,66家备案超10只产品的私募中量化占31家,其中大规模机构占比达40家 [4] - 磐松资产、佳期投资、幻方量化等头部机构未发行新产品,部分公司转向存量产品持营与机构客户拓展 [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33家百亿量化私募平均收益率达13.54%,全部实现正收益,显著高于主观策略(5.51%) [10][11] - 收益分布呈现梯队化:19家收益10%-19.99%,5家超20%,稳博投资、进化论资产等位列前茅 [10] - 量化选股策略表现突出,前10名年内收益均超36%,孝庸资产(46.26%)、衍盛铭量(43.00%)领跑 [11][12] 投资者教育与服务 - 灵均投资建立透明化沟通机制,通过周报/月报同步净值表现与回撤原因分析,强调风险前置化披露 [8] - 行业注重投教转化,将专业术语如"基差收敛"转化为投资者易懂的语言以降低信息不对称 [8][9] - 量化私募在回撤期加强客户陪伴,同步应对措施与优化方向以建立长期信任 [9]
量化私募疯抢AI人才,百亿级私募全球“撒网式”布局,上半年指增平均狂赚17%
华夏时报· 2025-07-24 12:38
量化行业AI人才争夺战 - 鸣石基金发布2026年校园招聘提前批"量化开发工程师"岗位,锁定国内顶尖量化人才 [1] - 公司通过"灯塔"特招计划、创世纪AI实验室专项招聘等多渠道,面向未毕业海外留学博士、全球AI科学家展开招募 [1] - 人才被视为量化行业的基石,行业竞争加剧归根结底是对人才的全面竞争 [1][2] - 头部机构已开展全面的AI投入和布局,未来将赋能多类投研场景 [1] 鸣石基金的人才战略 - 推出"灯塔"特招计划,涉及量化因子工程师、AI量化工程师等岗位,面向海外博士在校生及国内本硕应届生 [2] - 3月发布全球AI人才招聘启事,为创世纪AI实验室招聘AI科学家 [2] - 人才引进分为"两步走":校园招聘面向海内外顶级高校多元专业人才,社会招聘聚焦投研和AI领域 [2] - 超算中心累计投入达亿元级,未来可能直接参与AI产业发展 [3] AI在量化投资中的应用 - AI从"工具"变为量化投资的"核心引擎",大模型与量化投资底层逻辑高度契合 [6] - 人工智能重新定义流程,同行专利可通过工程学方式将交易算法嵌入芯片 [6] - 量化FOF借助AI技术挖掘高频和中低频交易的联系方法 [6] - AlphaGPT系统可独立完成投资思路挖掘、代码编写、历史数据回测等任务 [3] 量化产品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备案量化私募产品2448只,占全行业44.83%,同比增67.10%,环比增116.45% [8] - 705只指数增强产品上半年平均收益17.32%,平均超额收益14.17%,94.75%产品实现正超额 [8] - 50亿元以上私募旗下267只指增产品平均收益18.30%,平均超额14.51%,正超额占比99.25% [9] - 10亿元以下私募旗下286只指增产品平均收益16.41%,平均超额13.75%,正超额占比89.51% [9] 头部机构竞争优势 - 头部机构在投研团队建设和IT基础设施方面持续投入,风险管控优势明显 [10] - 凭借品牌优势和成熟机构代销网络,持续吸引资金流入形成规模效应 [10] - 证券类私募基金规模维持5万亿元以上,年底有望重回6万亿元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