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陶瓷
搜索文档
蒙娜丽莎: 2021年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18 18:57
评级结果 - 主体信用等级维持AA-,评级展望稳定[2] - 蒙娜转债信用等级同样维持AA-[2] - 评级结果基于公司在建筑陶瓷行业的一线品牌地位和经销渠道优势[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下滑[2]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0.58亿元[2] - 2024年营业收入46.31亿元,同比下降21.7%[2] - 2024年净利润1.30亿元,同比下降59%[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07亿元,表现较好[2] 资产负债状况 - 2025年3月末总资产75.42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2.2%[2] - 2025年3月末总债务25.66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0.66%[2] - 资产负债率52.31%,较2023年下降8.61个百分点[2] - 2024年末应收账款6.56亿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升至50.86%[3] - 2024年末存货10.04亿元,库存商品账面价值6.78亿元[5] 行业环境 - 2024年全国建筑陶瓷砖产量59.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2.18%[8] - 2024年全国陶瓷生产线退出率11.75%[8] - 行业呈现"大市场,小企业"竞争格局[9] - 房地产投资下滑导致下游需求萎缩[3] 公司经营策略 - 经销渠道收入占比从2023年64.63%提升至2024年76.47%[3] - 对风险地产客户采取先款后货策略[3] - 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中小规格产品占比[3] - 2024年销售均价37.17元/平方米,同比下降6.5%[15] 产能与销售 - 2024年产能利用率72.07%,较2023年下降17.58个百分点[15] - 2024年销量12,457.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34%[15] - 拥有四大生产基地,年产能14,850万平方米[16] 同业比较 - 2024年销售毛利率27.32%,高于东鹏控股但低于马可波罗[5] - 资产负债率52.59%,高于同业平均水平[5] - 建筑陶瓷销量增速-16.34%,差于行业平均水平[5]
天安新材担保率“飙升”破100%,现金流净额呈下降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16:24
担保情况 - 公司为安徽天安、天安高分子、石湾鹰牌等子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合计总金额达2.6亿元 [2]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已达8亿元(不包含本次担保金额),占公司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的105.32% [2] - 为安徽天安向中国银行滁州分行申请贷款等业务提供担保,担保本金最高额为5000万元 [3] - 为天安高分子向邮政储蓄银行佛山市分行申请贷款等业务提供担保,担保本金最高额为2000万元 [3] - 为石湾鹰牌向交通银行佛山分行申请快易付、申请贷款等业务提供担保,担保本金最高额分别为4752万元、792万元 [3] - 控股子公司河源市东源鹰牌陶瓷有限公司为石湾鹰牌向交通银行佛山分行申请快易付、申请贷款等业务提供担保,担保本金最高额分别为7200万元、1200万元 [3] 财务状况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81.76万元,同比暴跌418.42% [3] - 2022年~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2.74亿元、1.91亿元以及1.66亿元 [6] - 2024年计提了727.75万元的信用减值损失 [6] - 公司总负债金额呈现上升趋势,天安高分子、石湾鹰牌等子公司最近一期的资产负债率突破70% [4] - 截至一季度末,企业流动负债为16.11亿元,占比高达83.87% [4] 业务情况 - 公司两大主业为建筑陶瓷和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前者与房地产深度绑定,后者客户主要为汽车企业 [3] - 汽车内饰饰面材料业务板块有所增长,但销售回款迟缓以及支付供应商到期货款的增加,致使公司现金流陷入紧张境地 [3] 现金流数据 - 2025年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5.098.66万元 [6]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57.233.10万元 [6]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0.814.86万元 [6] - 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81.76万元 [6]
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及取得七项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9 02:21
核心观点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并新增7项发明专利,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建陶行业的技术领先地位和知识产权优势 [1][2][4] - 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327项,其中发明专利414项,体现了持续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积累 [1][4] - 获奖专利"抗菌抗病毒去甲醛防污剂及制备方法、釉面砖及制备方法"具有复合功能,可应用于医疗康养、酒店等高卫生安全要求的场景 [1][2] 专利获奖情况 - 公司第四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奖专利为"抗菌抗病毒去甲醛防污剂及制备方法、釉面砖及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21 1 0815913 9),由公司及三家控股子公司共同持有 [1] - 该专利通过复合改性材料和优化配方,使釉面砖具备抗菌、抗病毒、去甲醛等多重功能,且效果持久,突破了功能单一的技术局限 [1] - 中国专利奖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授予,经院士、行业协会等多方推荐评审,代表国家级认可 [1] 新增专利与技术优势 - 近期新增7项发明专利,专利权期限均为20年(自申请日起算) [4] - 公司现有有效专利总数达1327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31 2%(414项),凸显研发成果转化能力 [1][4] - 此前已凭借"立体孔洞装饰陶瓷砖制备方法"等核心技术三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形成专利技术集群 [2] 行业地位与战略 - 作为建陶行业领军企业,公司持续强化"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地位,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 - 技术创新方向聚焦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2] - 专利布局覆盖材料配方(如抗菌防污剂)、生产工艺(如布料系统)和产品设计(如洞石瓷砖)全链条 [1][2]
帝欧家居控制权生变!“80后”资本老手朱江入局,与多名四川资本“玩家”有交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23:35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帝欧家居实控人变更为朱江、刘进、陈伟、吴志雄,四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1] - 朱江通过水华互联控制水华智云,后者为帝欧家居持股5%以上股东[1] - 截至公告日,朱江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26.46%权益比例[4] 股东增持动态 - 水华智云自2025年3月起增持1287.02万股股份及52.62万张可转债[2] - 一致行动人张芝焕增持46.40万张可转债(大宗交易)及8.44万张可转债(集中竞价)[2] - 5月21日至23日张芝焕进一步增持50.15万张可转债,水华智云及张芝焕合计权益比例达6.45%[4] 公司基本面 - 帝欧家居主营卫浴及建筑陶瓷产品,旗下拥有"帝王"洁具和"欧神诺"陶瓷品牌[5] - 受房地产行业调整影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2.58亿元(2024年末),未弥补亏损超实收股本(3.94亿元)三分之一[6] 实控人背景 - 朱江为80后资本老手,曾涉足三泰控股、三五互联、迅游科技等上市公司[1][7] - 现任琏升科技副董事长及海南巨星董事,曾担任中信证券部门经理、金鹰基金机构业务线总经理等职[8][9] - 水华互联(朱江实控)出现在迅游科技股东名单中[10] 关联资本方 - 朱江曾与唐光跃共同控制海南巨星,后者2021年受让三五互联5.81%股份[7] - 黄明良夫妇通过交易取得海南巨星控制权后,进一步拿下三五互联控制权[7] - 唐光跃为巨星农牧实控人,黄明良夫妇曾以12亿元收购泰合健康(现华神科技)[9]
胡润发布中国建陶绿色低碳产区榜,佛山居首
快讯· 2025-05-27 16:29
行业排名 - 胡润研究院联合元正文化发布《2024元正文化·胡润中国建陶绿色低碳产区榜》[1] - 榜单列出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绿色低碳表现最优的十大产区[1] - 佛山排名第一 泉州 清远 淄博和乐山位列前五[1]
帝欧家居(002798) - 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记录表
2025-05-20 17:40
公司财务情况 - 2024 年度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 5.69 亿元,较去年同期减亏 0.89 亿元,计提减值准备约 2.95 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摊销但实际无需支付的财务费用 8130.74 万元 [2] - 2025 年第一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 4407.21 万元,同比减亏,可转换公司债券摊销但无需实际支付的财务费用 1873.66 万元 [2] - 2025 年第一季度瓷砖业务毛利率 21.06%,较去年全年毛利率提升 2.89 个百分点 [3] 公司业绩驱动因素 - 公司从产品端创新提升、生产端优化降本、品控端把牢质量底线、渠道端深耕市场、客户端提升体验、品牌端积累美誉度等方面驱动业绩增长 [4] 行业情况及公司应对 - 建筑陶瓷和卫生洁具行业受宏观环境及房地产市场影响,竞争激烈,公司积极应对,推进管理变革 [5] 行业发展前景 - 随着房地产支持政策加大,市场预期改善将带动建筑陶瓷和卫浴产品需求,存量房等改造项目也是发展机会点 [6] - 2025 年国家围绕“两新两重”战略,扩内需政策包括家装厨卫“焕新”和智能家居消费补贴政策,有望释放家居建材行业消费需求 [7] - 家居建材行业集中度低,但正在加速产能迭代升级,落后产能出清,集中度或将提升 [7]
东鹏控股: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4 18:15
权益分派方案 - 以现有总股本1,156,981,158股剔除已回购股份32,367,764股后的1,124,613,39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2.50元(含税)[1] - 实际现金分红总金额为281,153,348.50元,计算公式为1,124,613,394股×0.25元/股[1] - 按股权登记日总股本折算的每股现金红利为0.2430059元/股,计算公式为281,153,348.50元÷1,156,981,158股[1] 股权登记与除权除息安排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2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5月23日[3] - 除权除息价格计算公式为股权登记日收盘价减去0.2430059元/股[2] 分派对象与方法 - 分派对象为截至2025年5月2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3] - 现金红利将于2025年5月23日通过股东托管证券公司直接划入资金账户[3] 减持价格调整 - 实际控制人承诺的最低减持价格从发行价11.35元/股调整为10.21元/股,调整公式考虑历次现金分红及股份变动[4] - 调整后最低减持价格计算公式为(11.35元/股-累计每股现金红利)÷(1+股份变动比例)[4] 其他事项 - 若实施期间股本变动,将按分配比例固定原则调整[2] - 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行权价格将同步调整,具体信息需关注后续公告[4]
东鹏控股遭两股东减持不超1688万股 产品均价下跌首季亏损3045万元
长江商报· 2025-05-12 17:26
股东减持 - 股东HSG Growth I Holdco B Ltd和上海喆德投资中心计划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1.5%的股份(约1688万股)[1] - 以5月12日收盘价6.19元/股计算,本次减持套现金额或达1.04亿元[1] 财务表现 - 2021年公司营收79.79亿元(同比增长11.46%),净利润1.54亿元(同比下降81.97%)[2] - 2022年营收69.3亿元(同比下降13.15%),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31.5%)[2] - 2023年营收77.73亿元(同比增长12.16%),净利润7.2亿元(同比增长256.63%)[2] - 2024年营收64.69亿元(同比下降16.77%),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降54.4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94亿元(同比下降1.74%),净亏损3044.99万元(同比下降164.42%)[2] 减值情况 - 2024年公司产生约1.48亿元资产减值损失,主要因处理长库龄产品改善库存结构[3] - 信用减值主要由于地产商付款不佳导致回款周期拉长,采用组合计提方式[3] - 公司预计2025年资产减值规模不会大幅变化,信用计提规模不会高于2024年[3] 业绩说明 - 净利润下滑主因行业产品价格调整传导导致产品均价同比下降[2] - 一季度属传统淡季,净利润占全年比重较低,当前波动对全年影响可控[2] - 2023年业绩改善得益于零售渠道推进及房地产"保交楼"政策带动竣工面积增长[2]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瓷砖/板、卫浴、木地板、涂料、集成墙板、辅材及整装家居等产品[1] - 通过"超会搭"空间设计和"装到家"交付服务实现产品+交付+服务全链条升级[1] - 业绩受房地产行业调整影响呈现波动[1]
破发股东鹏控股两股东拟减持 2020年上市募1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5-12 15:04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股东HSG Holdco B和上海喆德合计持有69,226,110股,占公司总股本6.1518%,计划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1.50%(即不超过16,879,592股)[1][2]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交易(不超过总股本的1.00%,即11,253,061股)和大宗交易(不超过总股本的1.50%,即16,879,592股)[2] - 减持期间为2025年6月4日至2025年9月3日,具体实施将结合市场情况、股价及股东资金需求调整[3] 公司上市背景 - 公司于2020年10月19日在深交所上市,发行总股数14,3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2.19%),发行价11.35元/股,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3]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16.23亿元,净额14.80亿元,发行费用1.43亿元(含中金保荐及承销费1.00亿元)[3][4] - 当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3]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拟用于多个产能扩建及技术改造项目,包括年产315万平方米新型环保生态石板材改造、扩建4条陶瓷生产线、年产160万件节水型卫生洁具生产线等[3]
东鹏控股:5月7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5-07 22:1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4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比下降1.74% [2][6] - 净利润同比减少,归母净利润-3044.99万元,同比下降164.42%,扣非净利润-3414.17万元,同比下降97.62% [6] - 产品均价同比下降,对当期利润造成影响,但一季度为传统淡季,净利润占全年比重较低,影响总体可控 [2] 业务发展策略 - 瓷砖大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19%,工程业务规模有所收缩 [2] - 零售门店全年净增188家,推出"奶油风""轻奢风"系列产品 [2] - 发力工长、整装等小B渠道,提升终端流量运营能力 [2] - 布局高端赛道,发布DPI CS高奢品牌战略,IW品牌升级,收购丽适岩板 [2][5] 费用管控与运营效率 - 期间费用总额同比下降11.27%,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2个百分点 [2] - 2024年期间费用整体发生额同比下降约1亿元,费用率上升主要因营业收入规模下降 [5] - 财务费用变动因资金从存款转向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利息收入减少但理财收益计入投资收益增加 [5] 行业政策与市场机会 - 家装国补政策激活瓷砖、卫浴消费需求,东鹏线上线下国补覆盖260多个地级市,线上均单值提升明显 [3] - 存量房改造装修和专业工程细分赛道带来市场机会,东鹏装配式卫浴产品、软瓷产品支持存量房改造需求 [2] - 2024年全国陶瓷砖产量59.1亿平方米,建筑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减少29家,行业集中度提升 [3]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 - 创新驱动:提供创新性产品、家装解决方案及交付服务 [4] - 精益运营:在制造、供应链及营销全价值链推动精益运营 [4] - 数字赋能: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 [4] - 绿色发展:提供低碳陶瓷产品和服务,探索节能减排新技术 [4] 行业前景 - 建陶行业面临市场需求、双碳能耗政策、跨界竞争等因素影响,同时存在存量房市场占比提升、以旧换新政策等机会 [3] - 2025年行业将加速淘汰,产业集中度提升,分化趋势明显,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升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