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材料

搜索文档
头部陶瓷企业加速创新 满足“好房子”建设新需求
证券日报· 2025-08-01 23:55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好房子"首次被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推动建筑陶瓷行业转型升级 [1] - 行业以"安全 舒适 绿色 智慧"为发展方向 头部企业加速材料创新与绿色化转型 [2][3] 企业动态与产品创新 - 东鹏控股推出工程渠道产品升级方案 重点提升瓷砖防滑 防火 抗菌性能 [1] - 马可波罗开发曲面陶瓷岩板产品 拓展泛家居应用领域 同时推进生产线绿色化智能化改造 [1][2] - 蒙娜丽莎迭代釉面砖与大规格岩板 形成超薄技术壁垒 建成氨氢零碳燃烧示范线 [2]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建筑陶瓷规模以上企业993家 较2023年减少29家 生产线数量从2485条缩减至2193条 退出率11.75% [3] -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绿色化升级提升竞争力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高 [3] 技术发展方向 - 产品设计聚焦耐磨 抗污 防滑等功能性突破 同时强化美学价值 [2] - 生产工艺向零碳燃烧 智能化制造等方向演进 能耗降低与效率提升并重 [2][3]
康达新材(002669) - 2025年7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3 17:02
分组1:公司业务与市场情况 - 公司形成风电叶片材料全链条供应体系,2024年风电环氧结构胶、灌注树脂等各类产品销售总量近9万吨,2025年一季度风电结构胶销售量市占率领先 [2] - 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发展趋势向好,公司是国内早期通过国际风能权威机构德国劳埃德船级社(GL)认证之一的企业,产品可应用于百米级叶片 [2] 分组2: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在研发领域聚焦胶粘剂与特种树脂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电子科技三大核心方向并加大投入 [3]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2.0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56%;研发团队规模为376人,占员工总数的22.97% [3] - 目前,ITO靶材项目已进入试生产状态、CMP抛光液中试项目已进入内部测试阶段 [3] 分组3:公司收购情况 - 拟收购的中科华微是从事高可靠集成电路产品研发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四大产品管线,在特种装备MCU国产替代细分领域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 [4] - 中科华微被认定为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相关领域资质齐全 [4] - 本次交易的审计、评估等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5] 分组4:公司半导体领域规划 - 公司将以现有半导体材料产业为基础,通过多元化投资模式,加速向半导体产业战略转型升级 [6] - 公司立足“硬科技”,着力构建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及封装测试的产业链条 [6]
康达新材,收购
DT新材料· 2025-06-19 23:38
康达新材收购中科华微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中科华微不低于51%股权 实现控股[1] - 标的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主营高可靠集成电路产品 形成MCU 通用集成电路 高功率密度电源 SiP四大产品管线[1] - 中科华微在特种装备MCU国产替代领域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力[1] 战略布局与产业协同 - 收购是"新材料+电子科技"战略下的有序布局 旨在拓展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2] - 公司将整合现有半导体材料产业(CMP抛光液 溅射靶材 陶瓷材料 电子化学品等)加速向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转型[2] - 通过多元化投资模式 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提升持续经营能力[2] 半导体材料业务进展 - 氧化铝靶材已完成小批次验证 根据客户订单需求供货[3] - 氧化铈CMP抛光液正在开展内部测试工作[3] - 控股子公司大连齐化"年产8万吨电子级环氧树脂扩产项目"已取得环评批复 正有序推进[4] 产品与技术储备 - 氧化铝靶材可应用于IC制造领域 用于沉积绝缘层和介电层[3] - 大连齐化产品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 耐热型环氧树脂和特种环氧树脂三大系列[4] - 具体品种涵盖双酚A型液体/固体环氧树脂 溴化环氧树脂 邻甲酚醛环氧树脂等[4]
化工行业2025年下半年投资展望:基础化工行业:行业供需格局改善,成本压力缓解
东兴证券· 2025-06-06 20: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化工行业仍处低景气阶段,但全球能源类成本从高位回落,成本压力减轻,供给端投资增速放缓、部分产品产能投放趋于尾声,需求端国内制造业需求和库存周期角度看化工品需求边际改善,下半年化工行业景气度有望边际回暖 [43] - 建议重点关注供需格局有望改善、行业景气有望回升的子行业,资本开支和研发共同驱动中长期增长的龙头企业,受益于需求增加或国产替代持续推进的部分高端化工新材料 [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我国化工行业供需格局预期改善 - 2025年上半年化工行业仍处于低景气阶段,化工品价格指数小幅震荡下行,累计下滑约6% [14] - 需求端内需持续改善、出口短期下滑,国内制造业整体需求改善,截至2025年4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9%、7.2%、7.8%,出口受中美关税扰动有所下滑,4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分别为 -3.90%、-2.60%,化学纤维制造业为6.10%,随着中美关税冲突暂缓,出口有望改善 [17][23] - 供给端行业投资增速持续放缓,产能扩张有望迎来阶段性拐点,2025年4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仅增长1.30%,行业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0 - 80%左右 [29][31] - 库存端去库存周期结束,已现小幅补库,2024年下半年以来出现补库迹象,后续补库周期有望延续 [37] - 成本端能源价格有所回落,缓解成本压力,原油等大宗能源价格大概率在现有区间震荡,成本端压力同比减轻 [41] 重点关注三大投资方向 - 供需格局有望改善、行业景气有望回升的子行业,如钛白粉、添加剂(氨基酸和维生素)、化纤、制冷剂等,供给端行业投资增速放缓、部分产品产能投放趋于尾声、落后产能淘汰改造,需求端国内外需求均有改善预期 [5][47] - 资本开支和研发共同驱动中长期增长的龙头企业,2024年资本开支由“三桶油”、万华化学和几家民营大炼化企业主导,除“三桶油”外资本开支较高的有万华化学、宝丰能源等,研发费用较高的有万华化学、金发科技等 [6][48] - 国产替代需求迫切,部分化工新材料国产化进程持续推进,电子化工材料国产替代是中长期投资机会,国内企业在部分领域实现突破,高端材料仍有差距,陶瓷材料在生物医疗等新兴领域需求有望增加 [52][54] 投资策略 - 2025年下半年化工行业景气度有望改善,迎来布局机会,建议关注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的子行业、资本开支和研发驱动增长的龙头企业、受益于国产替代的高端化工新材料,推荐龙佰集团、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国瓷材料 [5][55][56]
基础化工行业2025年下半年投资展望:基础化工行业:行业供需格局改善,成本压力缓解
东兴证券· 2025-06-06 19: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化工行业仍处于低景气阶段,但全球能源类成本已从高位回落,成本压力减轻,从供给、需求、库存角度看行业已出现积极变化,展望下半年,化工行业景气度有望边际回暖 [4][43] - 建议重点关注供需格局有望改善、行业景气有望回升的子行业,资本开支和研发共同驱动中长期增长的龙头企业,受益于需求增加或国产替代持续推进的部分高端化工新材料三大投资方向 [5][44] - 推荐龙佰集团、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国瓷材料作为投资标的 [7][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我国化工行业供需格局预期改善 - 2025年上半年化工行业仍处于低景气阶段,化工品价格指数小幅震荡下行,累计下滑约6% [4][14] - 需求端内需持续改善、出口短期下滑,国内制造业整体需求改善,截至2025年4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8.9%、7.2%、7.8%;出口受中美关税扰动有所下滑,4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分别为 -3.90%、-2.60%,但随着中美关税冲突暂缓出口有望改善 [17][23][26] - 供给端行业投资增速持续放缓,产能扩张有望迎来阶段性拐点,2025年4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仅增长1.30%,行业产能利用率维持在70 - 80%左右 [29][31] - 库存端去库存周期结束,已现小幅补库,2024年下半年以来出现补库迹象,后续补库周期有望延续 [37][40] - 成本端能源价格有所回落,缓解成本压力,原油等大宗能源价格大概率在现有区间震荡,成本端压力有望同比减轻 [41] 重点关注三大投资方向 - 供需格局有望改善、行业景气有望回升的子行业,如钛白粉、添加剂(氨基酸和维生素)、化纤、制冷剂等,供给端产能扩张或迎拐点且落后产能逐步淘汰,需求端国内外需求均有改善预期 [5][45][47] - 资本开支和研发共同驱动中长期增长的龙头企业,资本开支方面2024年由“三桶油”等主导,除“三桶油”外万华化学等资本开支较高;研发费用方面除“三桶油”外万华化学等研发费用较高 [6][48] - 国产替代需求迫切,部分化工新材料国产化进程持续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拉动需求,电子化工材料国产替代是中长期投资机会,陶瓷材料在新兴领域需求有望增加 [52][53][54] 投资策略 - 2025下半年化工行业供需格局有改善预期,成本压力缓解,景气度有望改善,建议关注上述三大投资方向,推荐龙佰集团、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国瓷材料 [5][7][55]
【新材料投资】三变四坑、七大难题及投资思路(9028字)
材料汇· 2025-05-18 19:51
材料投资的变与坑 核心观点 - 材料行业具有"长积累"、"慢发展"特性,与资本追求快速回报存在天然矛盾,但近3年成为硬科技投资热点 [3] - 投资机会源于终端产业转移、国产替代需求及技术升级窗口,但需警惕行业固有属性带来的陷阱 [3][4][5][6] 投资机会 1. **终端产业转移驱动** - 中国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带动电池、半导体等材料领域发展,形成全球领先优势 [4] - 材料产业存在"粘滞效应",日本电子产业衰退后其半导体材料仍保持数十年优势 [5] 2. **国产替代动力** - 西方科技围堵推动关键材料自主可控,但需注意国产材料初期存在"更贵更差"的经济性挑战 [5] 3. **技术升级窗口** - 材料技术换代阶段为后发者提供弯道超车机会,如生物基材料、精细化工领域 [6][7] 投资陷阱 1. **"国内唯一"陷阱** - 技术带回国内易引发"进口型内卷",首批企业常面临收入与毛利双跌 [9] 2. **"第二曲线"陷阱** - 高校成果转化企业拓展新方向时,研发成本结构差异导致投入产出失衡 [10] 3. **"微创新"陷阱** - 渐进性创新易被巨头通过资本和生产优势后发制人,创业企业最佳结局多为收购 [11] 4. **"产业导入"陷阱** - 新材料需下游承担系统风险,占成本比例小时替代动力不足 [12][13] 材料投资的系统性问题 核心挑战 1. **市场空间两难** - 大材料面临化工巨头压制,小材料市场过细分且并购退出路径不畅 [18] 2. **研发商业周期割裂** - 材料商业化周期长达20-30年,"技术突破拐点"投资策略风险极高 [19] 3. **资本抢位与内卷** - 技术路径共识形成后资本提前抢位导致估值透支,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 [24] - 资本补贴缩短技术溢价窗口,迫使企业陷入价格战 [25] 4. **创始人能力要求** - 需同时具备科学家、厂长和销售三重能力,此类复合型团队罕见 [23] 平台型材料投资思路 定义与特征 - 位于产业链节点位置,可衍生多下游应用的中间体材料,如石化C3产业链中的环氧丙烷 [29][30] - 需平衡价值、壁垒与市场空间,生物基材料中HMF及其衍生物FDCA为典型平台型材料 [30][31] 投资逻辑 1. **广撒网策略** - 平台型材料对应5-10种合成物及数十种终端需求,需等待1-2个爆发点 [32] 2. **效率革新驱动** - 通过催化体系或生产模式创新降本,逐步解锁高端至大众市场 [33] - 案例:HMF成本从几十万/吨降至10万以下可切入药品包装,进一步降至3-5万拓展鲜品包装 [34] 3. **风险警示** - 过度颠覆性创新增加产业链切入难度,缺乏清晰降本路径将限制市场拓展 [37] - 当前平台型材料企业估值普遍偏高,需谨慎评估落地可能性 [37]
5位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经济日报· 2025-05-15 07:09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 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4万家 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00多家 在产业中发挥强链 固链 稳链的重要作用 [1] 生物制药行业 - 广东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临床运营资深总监夏梦莹与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领先性的创新药物 近10年为超过1 6万例肿瘤晚期患者提供治疗方案 [1] - 生物制药研发行业国际竞争激烈 团队在双抗药物研发上取得核心开发方案 [1] 工业装备制造行业 - 江苏冈田智能(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亮专注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部件刀库 主轴 转台等产品研发生产 2018年带领团队攻克链式刀库核心技术 效率大幅提升 成本大幅下降 [2] - 浙江嘉兴佳利电子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童建喜带领团队突破微波通信领域电子陶瓷材料技术瓶颈 开发出10余款陶瓷材料 应用于5G通信 网络通信 消费类电子及卫星互联网等领域 [2] 储能技术行业 - 上海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葛群团队实现液流电池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量产 建成生产全过程数智化的液流电池产线 推出液流电池脉动式系统集成线 产能效率提升数十倍 [3] 卫星技术行业 -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机热工程部杨兴德带领团队参与多颗卫星总装 实现多个"国内首颗" 在国土监测 应急救灾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3]
专精特新企业如何锻造“独门绝技”?“小巨人”企业代表分享一线故事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10:41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 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00多家,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强的特征 [1] - 这些企业在产业中发挥强链、固链、稳链的重要作用 [1] 生物医药行业创新案例 - 广东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研发两款创新药(治疗胃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临床疗效显著 [1] - 公司临床运营团队为超过1.6万例肿瘤晚期患者提供治疗方案,部分患者通过五年用药回归正常生活 [1] - 国际新药研发平均需10亿美元以上投入和10年以上周期 [1] 高端装备制造技术突破 - 江苏冈田智能自主研发数控机床刀库技术,突破国外垄断,降低链式刀库生产成本 [2] - 公司专注于细分领域技术创新,攻克刀库重要零件加工设备设计和制造难题 [2] 新材料与通信技术应用 - 浙江嘉兴佳利电子开发10余款陶瓷材料,应用于5G通信和消费电子领域 [2] - 团队6个月内完成5G基站元器件材料开发及100多款新产品研制,技术传承使试错成本降低50%以上 [2] 航天与储能技术进展 - 北京微纳星空实现国内首颗X波段商业遥感卫星(泰景四号01星)总装工艺突破 [3] - 上海纬景储能研发锌铁液流电池技术,通过创新设计解决性能与寿命问题,推动储能大规模应用 [3] - 储能行业跨界发展案例:芯片行业经验被引入能源转型领域以支持AI算力需求 [3]
5名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走专精特新之路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5-14 06:01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 中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14万家,推动产业强链、固链、稳链 [1] - 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能力强的特征,为中国制造注入创新活力 [3] 机床装备行业 - 江苏冈田智能自主研发刀库技术,通过183次试验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链式刀库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1] - 自主研发刀库技术改变了数控机床刀库依赖进口的局面 [1] 新型储能行业 - 纬景储能专注于长时储能技术,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更稳定可靠 [1] - 目标是通过技术降低新能源使用成本并提高效率 [1] 生物医药行业 - 康方生物医药研发新一代双抗药物,可同时作用于两个疾病关键靶点,突破肿瘤细胞防御机制 [2] - 双抗药物相比传统单抗药物具有更高效的治疗途径 [2] 电子陶瓷材料行业 - 佳利电子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开发10余款陶瓷材料,应用于5G通信、卫星互联网等领域 [2] - 陶瓷材料产品实现大批量应用,支持国家工程建设 [2] 卫星制造行业 - 微纳星空在卫星总装工艺方面深耕20多年,参与多颗卫星制造,应用于国土监测、减灾救灾等领域 [2] - 卫星制造技术保障国家航天事业发展 [2]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 创新是企业突破技术短板、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2][3] - 专精特新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 [3]
道氏技术(300409) - 300409道氏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8:28
公司业绩与财务状况 - 2024 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75,182.38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6.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685.73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662.33% [13] -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同比下降,陶瓷材料销售规模回落,但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提升 206.86% [2] - 2024 年经营业绩增长因三元前驱体出货量提升、阴极铜产量提升及价格维持高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减少 [17] - 2024 年 12 月 31 日存货较年初增长,主要系阴极铜产品相关原材料增长 [19] 业务布局与发展战略 - 构建“碳材料 + 锂电材料 + 陶瓷材料 + 战略资源”业务格局,朝着“固态电池全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目标发展 [5] - 以固态电池和人工智能为核心战略,推进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产业化,扩大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6][12][13] - 深化细化集团化管理,推行事业部总经理负责制,探索“AI + 材料”运用 [5] 各业务板块情况 锂电材料 - 导电剂产品供应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 [2] - 单壁碳纳米管已送样宁德时代并开展测试,形成一定产能规模,正加速产能释放和推进新产能扩建 [3][7] - 硅碳负极已形成一定产能规模,在多家电芯客户实现销售 [19] 陶瓷材料 - 作为业内头部企业,优质产品在头部陶瓷企业大规模应用,将争取提升市场份额 [9] - 建立涵盖主流产品效果的材料体系,有原创性新材料储备,每年推出差异化新产品 [9] 战略资源 - 截至 2024 年底,刚果(金)有 6 万金吨阴极铜和 0.3 万金吨钴中间品产能,预计 2025 年底达 7 - 7.5 万金吨阴极铜产能 [9][10][11] - 与 POSCO 达成长期稳定合作,当前合同执行至 2025 年 12 月 31 日,已扩展其他海外头部优质客户 [4] 定向增发与股权问题 - 提请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定向增发股票,为未来 AI 和固态电池等领域潜在投资机会预留融资窗口,增发对象未确定 [1][3] - 公司管理层和控股股东把公司利益放首位,目前资金充足,控制权稳定 [2] 市场与股价相关 - 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公司将优化业务布局,推进核心项目建设,实现公司价值和股东利益最大化 [3] - 加强信息披露及时性和合规性,加强风险控制,增强投资者信心,维护投资者利益 [8] 研发与创新 - 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的金属锂项目处于研发阶段 [2] - 二代 APU 芯片相较第一代技术可提速约 2 个数量级,将在多领域应用 [9] - 研发投入聚焦固态电池材料和 AI 核心方向,集中于单壁管、硅碳负极等新产品 [18] 其他问题 - 公司董事会秘书变更为正常人事变动,新任董秘具备任职经验和专业知识 [7] - 2024 年已实施股份回购,金额达 1.09 亿元,后续会根据情况规划 [8]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现金流管理,确保现金流安全稳定 [8] - 二代芯片由芯培森自主研发,拟由国际知名半导体 FAB 工厂代工生产 [8] - 刚果金战火区域距公司生产基地远,未对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11] - 公司出口业务集中在三元前驱体、阴极铜产品,几乎无直接对美销售收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