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就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 2025-07-15 14:35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5.4%,二季度5.2%,增速较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3个百分点 [4] - 调查失业率在5.0%-5.4%区间波动,物价低位运行但6月CPI由负转正增长0.1%,核心CPI回升至0.7% [4] -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货物贸易进出口创同期新高,外汇储备维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 [4] 经济结构优化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 [5] - 内需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8.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成为增长主动力 [5] - 货运周转量同比增长5.1%,旅客周转量增长4.9%,6月末M2同比增长8.3% [5] 投资领域动态 -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24.9万亿元,名义增长2.8%,实际增长5.3% [11] - 制造业投资增长7.5%占比25.2%,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6% [11] - 房地产投资持续下降,但新质生产力领域和民生补短板投资潜力巨大 [12] 房地产市场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降幅同比收窄15.5个百分点 [14] -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降幅收窄0.3-0.5个百分点 [14] - 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降幅收窄16.4个百分点,国内贷款同比增长0.6% [15] 新质生产力发展 -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接近2.7%,1-5月有效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12.8% [17]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收增长近10% [17]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超30% [18] 消费市场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二季度增速加快至5.4% [21] - 服务零售额增长5.3%,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2.2%,金银珠宝类增长11.3% [22] - 免签政策带动入境外国人次同比增长72.7%,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消费快速增长 [22] 价格走势分析 - 6月CPI同比上涨0.1%,核心CPI上涨0.7%创14个月新高 [35] - 上半年食品价格下降0.9%,能源价格下降3.2%,合计下拉CPI约0.4个百分点 [36] - 预计下半年价格将低位温和回升,受政策效应和假日经济支撑 [37]
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新华日报· 2025-07-15 06:02
人口老龄化现状 - 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3.1亿占全国人口22% 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占15.6% 标志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1] 居家社区养老体系 - 90%老年人首选居家社区养老模式 需破解服务碎片化与供需错配难题 [1] - 北京劲松社区采用政府引导加社会资本参与模式 改造老旧商业设施为嵌入式养老驿站 覆盖15分钟生活圈全链条服务 [2] - 推广上海家庭养老床位模式 通过适老化改造与智能设备安装提供远程监测与上门护理服务 [2] - 创新推行时间银行全国通存通兑机制 激励低龄老人参与互助照护 [2] 机构养老发展 - 公办养老机构需保障特困人员失能失智群体高龄独居老人等刚性需求群体 [3] - 深圳公建民营加市场化考核模式 通过委托专业机构运营引入服务质量动态评估机制 [3] - 支持海南三亚等气候优势地区发展旅游加养老加医疗融合业态 [3] - 建立全国统一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制度 将结果与财政补贴医保定点资格挂钩 [3] 农村养老服务 - 乡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23.81% 较城镇高出8.01个百分点 [3] - 山东菏泽成武县探索幸福院加周转房加卫生保健医养结合模式 在37个农村新型幸福院配套建设卫生室和医疗保健点 [4] - 建立农村养老志愿服务积分制 村民参与送餐助浴等志愿服务可兑换农资或抵扣合作医疗费用 [4] 政策与人才支撑 - 长期护理保险需构建个人缴费加财政补贴加福彩公益金加社会捐赠多元筹资机制 [4] - 上海试点整合医保基金扩大保障范围 建立多部门协同基金监管体系 [4] - 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推动高校与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护理专业 [5] - 将养老护理员纳入紧缺工种目录 建立与技能等级挂钩的薪酬体系 [6] 银发经济产业 - 支持适老化智能设备研发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800亿元 [6] - 试点以房养老加长期护理保险组合产品 探索养老信托等金融工具 [6] - 在海南云南等地建设养老加旅游加医疗综合体 推动与文化健身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 [6]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发布 要求加强金融审判工作 依法严惩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金融领域违法犯罪
上海证券报· 2025-07-15 02:29
金融审判工作 - 依法严惩操纵市场、内幕交易、非法集资、贷款诈骗、洗钱等金融领域违法犯罪 [1] - 加强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协同治理,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1] - 完善数字货币、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跨境金融资产交易等新兴领域金融纠纷审理规则 [1] - 健全金融领域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衔接机制 [1] 知识产权审判工作 - 加大对关键前沿领域科技创新和商业秘密的司法保护力度 [1] - 完善知识产权案件上诉审理机制 [1] - 健全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衔接机制,推动知识产权领域综合治理 [1] 法治化营商环境 - 依法严惩各类经济犯罪,包括贪污、职务侵占、行贿、受贿等腐败犯罪 [2] - 完善产权司法保护机制,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 [2] - 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依法适用财产保全和司法强制措施 [2] - 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产权、产品缺陷、环境污染等领域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2] - 健全涉企冤错案件防范和纠正机制 [2] - 强化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2] - 加强破产审判工作,推动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 [2] - 依法审理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等纠纷 [2] 民生司法保障 - 加强家事、医疗、养老、就业、消费等民生领域司法保护 [2] - 妥善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促进平等、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 [2] - 探索推进涉老矛盾纠纷的预警、排查、调解工作 [2] - 依法维护平等就业和劳动权利,严惩恶意欠薪,及时兑现农民工胜诉权益 [2] - 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司法裁判规则 [2] 专业化审判队伍建设 - 健全法官职业培训体系 [3] - 加大金融、涉外、破产、知识产权、环境资源等专业审判人才培养力度 [3]
增长14.39%!博州金融活水“贷”动消费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13 20:56
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领域及养老产业 [3] - 中国人民银行博州分行联动多部门建立项目清单,推动金融机构精准开展项目储备、对接走访和贷款营销 [5] - 博州金融机构纷纷发力,中国工商银行博州分行为温泉县某康养中心发放信用贷款,中国建设银行博州分行为博乐市某餐厅发放个体工商户经营快贷,中国邮储银行博州分行为第五师某摩托车维修店发放信用贷款 [5] 行业表现 - 截至今年5月末,博州住宿餐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39% [7] - 博乐市和瑞源商贸有限公司拓展食材配送业务,进购老年营养品和保健品等新业务稳步推进 [3] 企业案例 - 博乐市和瑞源商贸有限公司获得金融机构贷款后,业务拓展顺利,对博州的营商环境和融资环境表示满意 [3] - 新疆天莱香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员工在流水线上作业 [5]
消费动机迭代释放新经济增长潜能 五大新消费赛道活力奔涌
消费市场总体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促消费政策密集落地,消费作为经济增长核心动力作用显著 [1] - 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潮玩经济、茶饮消费、宠物经济、户外经济、银发经济等新兴经济形态崛起 [1] 潮玩经济 - 潮玩IP成为消费市场热搜焦点,如《哪吒2》周边、LABUBU、WAKUKU等 [2] - 潮玩产业2023年市场总价值600亿元,预计2026年达1101亿元,年增长率超20% [2] - 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毛绒品类收入增长1289% [2] - 国内潮玩相关企业现存2.23万家,2024年注册量9115家,同比增长30.18% [3] - 潮玩品牌占据商场一层核心位置,上海已有超350家潮玩及杂货品牌门店 [3] - 头部品牌采用"核心辐射、梯度扩张"策略,加速海外拓展 [3] 茶饮消费 - 2025年上半年古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沪上阿姨等茶饮品牌密集上市 [4] - 蜜雪冰城港股首日市值超千亿港元,霸王茶姬美股首日大涨20.53% [4] - 茶饮品牌在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店铺面积占比1.5%~2.5% [5] - 茶饮品牌加速下沉,蜜雪冰城、古茗、沪上阿姨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分别为57.4%、51.4%、50.5% [5] - 蜜雪冰城海外覆盖12个国家,门店超5000家;喜茶在7个国家布局门店;霸王茶姬海外门店同店GMV增速46.9% [6] 宠物经济 - 2023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5928亿元,同比增长20.1%,预计2028年达1.15万亿元 [7] - 国内现存宠物经济相关企业457.75万家,2024年注册164.01万家 [7] - 2025年"6·18"期间,淘宝天猫宠物类目开售100分钟成交超去年首日全天,653个品牌成交翻倍 [8] - 京东宠物业务成交用户同比增长23%,500多个品牌成交额翻倍 [8] - 上海虹桥南丰城、南京景枫中心、广州无限极广场等探索宠物友好型商场,带动客流与销售额增长 [9] 户外经济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2亿,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增幅近40% [11] - 2025年一季度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5.4% [11] - 国际户外品牌加速在中国开设首店,如格里高利、GOREWEAR、霍伽、小鹰、Goldwin等 [11] 银发经济 - 203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预计达3.7亿 [13] - 2024年康复护理、老年教育、医疗疗养等领域企业增速超30%,养老服务相关企业增速24.4% [13] - 旅居康养参与人数从2017年5026万人次增长至2024年9662万人次,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3147亿元 [13] - 2019至2024年中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占比从34.5%升至38.4% [14] - 养老公寓在城市更新推动下迎来变革,新型养老中心不断涌现 [14]
未来10年,很多赚钱商机都藏在这些新兴产业里
创业家· 2025-07-11 18:07
中日消费经济对比与启示 - 中国消费经济增速放缓,创业者寻求突围,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成为重要参考案例 [4] - 日本学者认为经济已进入"值得庆贺的高原",物质贫困基本消除,追求发展速度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5] - 日本形成"断舍离"、低欲望等消费倾向,与简约、极致的生活态度一脉相承 [6] - 三浦展将日本消费分为四个阶段:同质化、差异化、理性简约化和精神化阶段 [7][8] - 中国目前处于第二到第三消费时代之间,但第四消费时代先兆已现 [11] 老龄化社会与消费特征 - 日本60岁以上老人持有国民资产一半以上,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2021年达19%,2035年将达30% [17][18] - 日本老人平均持有3500万日元去世,显示老年人消费需求未充分释放 [16] - 中产阶级分化现象在中国上演,部分人更富,更多人走向经济实惠 [20] - 日本8成为中低收入人群,催生"新奢华产品"概念,优衣库、无印良品等低消费品牌受益 [22] - 消费降级时代催生新业态,如名创优品原型大创产业、堂吉诃德等 [24] 日本观光业成功经验 - 东京迪士尼和大阪环球影城位列全球主题公园前五,2019年入园人数均超1500万 [27] - 休闲度假产业发达,轻井泽等成为全球著名度假目的地 [29] - 农文旅产业兴旺,形成一二三产业联动格局,如MOKUMOKU农场初期投资仅200多万人民币,现年收入4亿多 [29][35] - 工业旅游特色鲜明,帮助老字号企业焕发活力 [29] - 艺术文化赋能成功案例:越后妻有、濑户内海艺术节,茑屋书店成为超级IP [29] - 传统节庆包装如京都祗园祭、大阪天神祭等吸引大量游客 [29] - 动漫IP资源丰富,大阪环球影城引进哈利波特、美少女战士等IP成为"世界最强娱乐旗舰店" [30] 观光业成功原因分析 - 2003年提出"观光立国"国家战略 [34] - 口红效应:经济不景气时休闲度假消费反而增加 [34] - 重大事件改变价值观,追求小确幸和身心健康 [34] - 家庭观念深,以家庭为核心的"微度假"业态兴旺 [34] - 精细化运营管理和工匠精神提供极致服务体验 [34] - 重视美感与设计力,形成强大软实力 [35]
实探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区:我们的养老生活可以如此精彩!
环球网· 2025-07-11 14:44
养老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需求从基础生存保障向高品质生活转变,市场对养老模式创新呼声强烈 [1] - 90后开始布局养老话题引发热议,显示养老已成为全民关注焦点 [1] - 大学生毕业生选择进入养老行业,反映行业吸引力提升 [1] 大家保险集团养老社区案例 - 天津泰安道城心社区作为首个建在文物保护建筑内的养老社区,打造"现象级"高品质养老解决方案 [1][2] - 社区提供丰富活动包括晨练、红歌排练、非遗剪纸等,每日提供超28种食材的养生美食 [2] - 社区2024年7月落成,运营一年内入住超百位长者,成为和平区医养结合标杆项目 [2][3] 医养结合与金融创新 - 社区搭载微医互联网平台并链接顶级医疗资源,实现深度医养融合 [2] - 公司发挥养老金融产品研发枢纽职能,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旅居、非遗、健康管理等创新服务产品 [2] - "服务+金融"模式获得银行、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机构高度认可 [2] 政企合作与行业影响 - 天津和平区政府将社区作为"金融助老提升行动"实践案例,肯定其对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示范作用 [3][5] - 和平区计划构建"服务+金融"养老生态体系,推动政企社协同发展 [5] - 社区开业10个月实现满住,验证城心模式市场吸引力 [5] 公司战略布局与成果 - 大家保险作为万亿资产国企险资集团,已布局城心医养、旅居疗养、居家安养等多元健康生态 [5] - 城心养老社区完成北京、上海、杭州等14座核心城市战略布局,多个项目成为当地标杆 [7] - "城心养老"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注册,覆盖8大类别服务,彰显全面布局 [7] 行业创新价值 - 项目形成可复制的"天津经验"与"大家方案",通过服务金融融合拓展养老服务边界 [8] - 模式为银发经济注入创新活力,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8]
5000亿元再贷款支持密集落地 服务消费与养老产业迎“活水”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09 00:18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最长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 [1][2] - 再贷款对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及5家系统重要性城市商业银行发放的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可按贷款本金的100%申请再贷款 [2] - 政策旨在激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1][2] 政策落地与实施进展 - 云南省金融机构已落地符合政策支持条件的相关领域贷款超10亿元,支持经营主体超300户 [3] -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累计投放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支持领域贷款64笔,金额合计7.3亿元 [3] - 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为餐饮行业客户提供1.31亿元贷款支持,累计向服务消费领域投放贷款3.4亿元 [4] - 中国银行绍兴市分行向旅游公司发放1000万元信用贷款,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向智慧养老技术服务公司发放1900万元贷款 [4] 资金投向与覆盖范围 - 再贷款支持范围涵盖六大方向: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教育、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旅游相关产业、养老产业 [4] - 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分行指导金融机构向文化传媒企业、教育机构、旅游公司、养老机构等多类主体发放贷款,利率3.28%至3.6%,期限1年至5年 [5] 行业影响与专家观点 - 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对经济增长贡献度高,再贷款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3] - 再贷款为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注入大量资金,有助于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并应对人口老龄化 [1][5] - 专家建议加强对再贷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同时金融机构应创新针对性金融产品 [5]
央地促消费政策密集出台 下半年消费需求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9
促消费政策组合拳 - 央地近期密集出台促消费政策组合拳 包括新能源汽车下乡、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达、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等 旨在激发消费潜力[1] - 政策底层逻辑聚焦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提振市场信心 通过补贴措施增加总需求 推动产业升级 增强经济向好预期[3] - 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326亿元 同比增长6.4% 创2024年以来新高 显示政策效果显著[4] 政策具体举措 - 央行等六部门推出19项金融新政 包括创新家庭财富管理产品 规范居民理财业务 提高财产性收入[2] - 商务部启动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 活动涵盖汽车换能、消费场景创新、系列活动举办等[2] - 地方层面 北京、上海、成都等地推出特色消费活动 全国暑期文旅消费季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2] - 发改委7月将下达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 制定按月/周的"国补"使用计划 保障政策有序实施[4] 资金规模与产业影响 - 下半年预计1380亿元"两新"政策资金落地 可拉动居民消费7000-9000亿元[4] - 服务消费成为新动力源 重点提振电信、医疗、养老等领域 稳步扩大服务开放[4] - 房地产政策有望进一步放松 包括购房补贴、税费减免、公积金贷款优化等[4] - 汽车、家电、通信器材、家居等领域或获更大补贴力度 专项债收储可能成为政策储备方向[5] 消费增长预测 - 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同比增长6% 下半年增速较上半年扩大1个百分点 全年较2024年提升2.5个百分点[6] - 暑期及国庆假期将带动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消费旺季[7] - 消费结构向绿色、智能、个性化发展 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健康消费等领域成未来热点[7] - 数字技术推动消费升级 智慧商圈、智能消费、定制消费等沉浸式场景将提升消费体验[7]
下半年宏观经济运行八大展望:政策加力持续释放内生性发展动能
第一财经· 2025-07-02 20:42
宏观经济政策展望 - 下半年宏观政策将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力度 推动新动能成长并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1] - 2025年赤字率安排达4% 1-5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4.2% 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16% [14] - 三季度政府债券发行将加速 超长期特别国债或增发1万亿元支持"两新"建设 [15][21] 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超13% 2025年有望突破17% [2] - 半导体产业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800亿美元 国产化率提升至50% [2] - 1-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增45% 高端新能源乘用车占比显著提升 [2] - 人工智能领域国产大模型表现优异 AI芯片性能增强推动多领域应用 [2] - 光伏产业技术持续创新 光电转换效率提升且成本下降 [2] - 2025年上半年生物医药产值预计同比增15% 创新研发与国际化步伐加快 [2][3] 消费市场趋势 - 1-5月社零总额同比增5% 较2024年底提升1.5个百分点 [4] - 下半年"以旧换新"政策将落地1380亿元 预计拉动消费7000-9000亿元 [5] - 服务消费成为新增长点 电信/医疗/养老等领域持续开放创新 [5] - 2025年社零总额预计同比增6% 下半年增速较上半年扩大1个百分点 [5] 固定资产投资 - 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3.7% 较2024年底扩大0.5个百分点 [6] - 装备制造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双位数增长 贡献率近2/3 [7] - 2025年基建投资增速预计扩大至6% 重点投向铁路/水利/数字基建 [8] - 房地产投资1-5月同比跌10.7% 全年跌幅或达10% [9][10] 外贸形势分析 - 上半年出口增速约5% 对美出口下滑但其他地区增长可观 [11] - 美国关税每加征10%或致中国出口降1.5-2个百分点 [12] - 全年贸易顺差三种情景预测:10431亿/9895亿/8464亿美元 [13] 货币政策动向 - 1-5月社融存量增速8.7% M2增速7.9% 较2024年底分别升0.7和0.6个百分点 [16] - 三季度或降准0.5个百分点 四季度可能降息0.2个百分点 [17][21] - 全年社融增量预计36万亿元 M2增速或小幅降至7.7% [18] 重点行业表现 - 半导体自主可控加速推进 AI算力需求刺激芯片增长 [3] - 光伏维持高景气度 技术进步推动成本下降与市场扩张 [3] - 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加速 集采优化推动市场整合 [3] - 房地产销售面积预计全年降5% 价格同比跌2-4%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