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式快餐
icon
搜索文档
IPO一周资讯|首家A+H双重上市的电机驱控半导体企业登陆港交所主板
搜狐财经· 2025-07-11 17:50
本周上市企业 - 定制消费品生产商迈克丽斯在美国纳斯达克IPO上市 发行162.5万股股份 募集资金650万美元 市值4896万美元 [1] - 香港建筑分包商Masonglory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发行150万股股份 募集资金600万美元 市值7042万美元 [2] - 香港财经印刷服务供应商Rich Sparkle在纳斯达克上市 发行125万股股票 募集资金500万美元 市值4588万美元 [3] - 泛亚洲人寿保险公司富卫集团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全球发售9134.21万股股票 募集资金34.71亿港元 市值483.62亿港元 [4] - 电机驱控半导体企业峰岹科技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全球发售1874.44万股股份 募集资金22.59亿港元 市值148.88亿港元 [5] - AMR仓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极智嘉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全球发售1.61亿股股份 募集资金27.12亿港元 市值192.23亿港元 [6] - 云通信服务提供商讯众股份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全球发售3044万股股票 募集资金4.13亿港元 市值17.85亿港元 [7] - 民营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商大众口腔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全球发售1086.18万股股票 募集资金2.17亿港元 市值10.22亿港元 [8] - 智能终端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蓝思科技在港股主板上市 全球发售2.62亿股股票 募集资金47.68亿港元 市值1026亿港元 [9] 本周递表企业 - 中式快餐品牌老乡鸡再次递表港交所拟主板IPO上市 2024年在中国中式快餐行业市场占有率为0.9% [10] - 锂离子电池隔膜制造商星源材质递表港交所拟A+H股上市 2024年干法隔膜市场份额全球排名第一 [11] 热点资讯 - 美股三大指数逆势上行 市场关注企业盈利与科技革新而非关税变动 [12]
老乡鸡再递表,家族企业能否赢得港股青睐?
搜狐财经· 2025-07-11 10:16
公司IPO动态 - 老乡鸡于2025年7月7日重启赴港IPO,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目标成为港股"中式快餐第一股"[1] - 2024年底至2025年上半年,餐饮行业出现上市潮,包括蜜雪冰城、古茗、霸王茶姬等多家企业已成功上市[1] - 除老乡鸡外,巴奴火锅和遇见小面也在竞逐港股IPO,分别冲刺"火锅第三股"和"中式面馆第一股"[1] 市场地位与经营数据 - 老乡鸡是中国唯一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主要中式快餐公司,2024年单店日均销售额1.51万元,平均翻座率4.4[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在中国58个城市拥有1564家门店,其中华东地区占86%[3] - 门店结构包括911家直营店和653家加盟店,一线城市以直营为主(226家),其他城市以加盟为主(521家)[4] - 2024年中式快餐连锁化率仅为32.5%,远低于西式快餐的67.9%,前五大品牌市场占有率仅3.6%[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和62.8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和4.09亿元[10]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21.20亿元(同比+9.9%),净利润1.74亿元(同比+7.4%)[10] - 直营店毛利率从2022年19.8%提升至2025年前四个月25%,加盟店毛利率从28.9%降至24%[4] - 2024年营收规模高于小菜园(52.1亿元)和绿茶集团(38.38亿元),但净利润低于小菜园(5.81亿元)[1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为家族企业,束小龙(36岁)持有70.78%股份,束文(15.02%)和董雪(6.22%)合计控制92.02%投票权[6] - 束小龙自2012年从基层做起,2024年11月接任董事长兼CEO[6] - 2022-2025年向实控人及亲属支付租赁付款累计超2000万元[7] 行业对比 - 巴奴火锅2024年营收23.07亿元(净利润1.23亿元),遇见小面营收11.54亿元(净利润6070万元)[11] - 老乡鸡门店数量(1564家)远超巴奴(145家)和遇见小面(380家)[12] - 已上市的小菜园和绿茶集团当前市值分别为114.95亿港元和58.12亿港元[12]
老乡鸡三年四闯IPO,平均年增118家门店,加盟扩张存隐忧
搜狐财经· 2025-07-10 21:20
公司上市动态 - 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3] - 此前两次冲击A股失败后转战港股,2025年1月首次递表港交所但半年后失效 [8] - 撤回A股上市申请因时间安排与战略发展不符,选择港股为接触海外投资者 [8] - 拟将IPO募集资金用于供应链布局、门店扩张、数字化升级及品牌推广 [10] 股权结构变化 - 两家早期财务投资者麦星投资和广发乾和在2023年底完成股权回购退出 [8] - 2024年1月以1.99亿元原价回购裕和投资股份,境外重组时向加华资本发行1778万股 [9] - 当前创始人家族合计持股92.02%(束小龙70.78%、束文15.02%、董雪6.22%),加华资本持股4.98% [10] - 公司估值从2021年180亿元峰值缩水至2024年85亿元 [10] 经营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5.28亿、56.51亿、62.88亿元,净利润2.52亿、3.75亿、4.09亿元 [4] - 同期毛利率20.3%、23.3%、22.8%,2025年前4个月毛利率提升至24.2% [4] - 2025年前4个月营收21.2亿元(同比+9.9%),净利润1.74亿元(同比+7.3%) [4] 门店扩张策略 - 截至2025年4月底全国1564家门店(直营911家+加盟653家),年均新增118家 [5] - 2022-2024年直营店数量从1007家缩减至914家,加盟店从118家增至565家 [5] - 2024年146家直营店转为加盟店,加盟店收入占比从8.2%升至19.3% [5] - 加盟费5万元/年,授权期5年,当前仅限江浙鄂部分区域加盟 [5] 门店运营对比 - 加盟商中50%以上为前员工转化,2025年前4个月272名前员工经营364家加盟店 [6] - 2025年前4个月直营店日均销售额1.6万元,加盟店1.24万元(低20%) [7] - 直营店翻座率4.8,加盟店3.3,差异主要因城市级别消费水平不同 [7] 行业地位 - 以0.9%市占率位列2024年中国中式快餐行业第一 [4] - 在整体快餐行业中排名第八,市占率0.5% [4]
全国门店1624家,一心想IPO的老乡鸡,能否港交所圆梦?
搜狐财经· 2025-07-09 21:28
公司IPO进展 - 公司于7月7日更新港股招股书并二次递表港交所[1] - 此前曾多次冲击A股IPO未果 包括2022年5月、10月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 2023年8月自愿撤回A股上市申请[5] - 转战港股与当前港股消费板块表现亮眼有关 今年以来蜜雪集团、古茗等多只消费股成功登陆港交所[5] 公司经营数据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拥有1564家门店(911家直营+653家加盟) 覆盖58个城市和9个省份[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总数增至1624家[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62.88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68亿元、4.03亿元和4.39亿元[3]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同比增长9.9%至21.20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9.5%至1.85亿元[3] 市场地位与产品 - 以交易总额计 2024年在中国中式快餐行业市场占有率为0.9% 排名第一[4] - 招牌产品为鸡汤及鸡类菜品 2025年前四个月直营店与加盟店人均消费额分别为28元和29.2元[4] 扩张战略与挑战 - 优势区域集中在华东市场 安徽省门店750家占总数的48%[7] - 加盟模式推动扩张提速 2022-2024年加盟店数量从118家增至565家[7] - 计划未来三年每年新开150至180家直营店 并加强供应链布局支持扩张[8]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中式快餐连锁化率仅为32.5% 远低于西式快餐的67.9%[8] - 面临米村拌饭(1855家门店)、乡村基等品牌的全国化竞争[8] - 行业正从"强区域、弱全国"向全国化发展 多个品牌突破千店规模[8]
业绩增速骤降、屡次被罚,“家族企业”老乡鸡四年五闯IPO
南方都市报· 2025-07-09 19:42
上市进程 - 公司于2024年7月7日更新港股招股书,由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此前1月3日递交的招股书已失效 [1][3] - 此次募资用途包括加强供应链布局、扩大门店网络、提升IT能力、品牌推广及营运资金等五个方面 [3] - 此前曾三次尝试A股IPO未果,2022年5月首次提交沪市主板申请,2023年8月主动撤回,转战港股主要因时间安排与战略发展不符 [3] 股权结构 - 公司为典型家族企业,束小龙(创始人束从轩之子)现任执行董事兼CEO,与胞妹束文及配偶董雪合计持股92.02% [4][5] - 束小龙于2003年创立首家"肥西老母鸡"门店,2012年更名为"老乡鸡"以拓展省外市场 [3] 经营数据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在全国58个城市拥有1564家门店,其中48%集中在安徽,加盟店数量从2022年118家增至653家,直营店从1007家缩减至911家 [7] - 2022-2024年总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和62.88亿元,增速从58.38%降至11.27% [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和4.09亿元,增速从86.67%降至9.07% [8] - 毛利率从2022年20.3%波动至2024年22.8%,显著低于同行小菜园同期66%以上的水平 [9] 单店运营 - 2024年单店日均销售额1.51万元,高于行业五大竞品1.08万元的平均水平 [10] - 平均翻座率4.4次,高于行业平均4.0次 [10] - 但直营店人均消费从2022年29.7元降至2024年27.5元,加盟店从31.5元降至28.9元 [10][11] 食品安全 - 2022-2024年间13家直营店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涉及过期食材、卫生不达标等问题,共受13项行政处罚 [1][12] - 典型案例包括上海凯旋路店因使用过期鸡油被罚没8.6万元 [12][13]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857条投诉,涉及食品卫生和服务质量等问题 [13]
老乡鸡更新招股书,中式快餐第一股真的要来了吗
和讯网· 2025-07-09 14:38
上市进展 - 公司更新港股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计划7月9日启动非交易路演,交易规模约1.5亿美元 [1] - 公司于2025年1月3日首次递交港股上市申请,7月3日失效后5天内立即更新招股书重新递交,显示强烈上市意愿 [1] 品牌发展与营销 - 公司通过2020年"土味"发布会成功破圈,实现从区域性品牌向全国品牌的转型,进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多个省份 [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拥有1564家门店(911家直营店+653家加盟店),2022-2024年平均每年新增118家门店 [2] - 2024年以0.9%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中国中式快餐行业第一 [4] 财务表现 - 2022-2025年前4个月营业收入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62.88亿元和21.2亿元 [2]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68亿元、4.03亿元、4.39亿元和1.85亿元 [2] 门店扩张策略 - 公司采取直营+加盟双模式扩张,但直营店数量持续缩减(从2022年1007家降至2025年911家),加盟店快速增加(从118家增至653家) [4][5] - 安徽省直营店数量连续下滑(606→617→460→447家),显示大本营市场趋于饱和 [5][6] - 安徽省直营店服务顾客总数在2024-2025年前4个月出现下滑 [6] 标准化与供应链 - 公司是中国首批实现全价值链标准化的中式快餐企业,唯一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7][12] - 拥有3个养鸡场、2个中央厨房和8个配送中心,实现从养殖到配送的全环节供应链 [12] - 通过自动化设备(烹饪机器人等)和标准化程序确保出品质量稳定 [12][13] 菜品与透明度 - 公开承认使用预制菜,披露菜品结构:70.6%现做、27.7%半预制、1.7%复热预制 [18] - 发布677页《老乡鸡菜品溯源报告》,覆盖1218家餐厅226个SKU,建立行业透明度标杆 [22] - 曾因食品安全问题被处罚(2022年上海店使用过期鸡油被罚8万元) [14] 行业挑战 - 中式快餐标准化难度高于西式快餐,因品类丰富、烹饪步骤复杂(如炒包菜需2步vs汉堡仅需加热) [9][10] - 多数中式餐厅选择现场烹饪而非料理包,对人员要求更高 [11] - 行业头部品牌肯德基/麦当劳门店数量已达6000-10000家,远超中式快餐 [7] 未来发展 - 公司在中餐标准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全国扩张仍面临挑战,优势区域集中在安徽及华东 [22] - 需解决跨区域增长问题以实现"中式快餐一哥"目标 [22]
“家族企业”老乡鸡再闯上市:业绩快速增长,有股东临场退出
搜狐财经· 2025-07-09 00:17
上市历程 - 公司于2025年1月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此前曾在2022年5月计划在A股上市并预披露招股书,原计划募资12亿元[1] - 2023年8月公司撤回A股上市申请,原因是预期时间与战略发展及融资计划不一致[3] - 2025年7月7日公司更新招股书再次报考港交所主板上市[1]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变动 - 2024年发生多项工商变更,注册资本从3.6亿元减少至3.39亿元,后又增至10.36亿元,最终调整为6.96亿元[6][8] - 2024年多家投资机构退出股东行列,新增AJS Family Holding Limited为股东[6] - 2024年高管团队大调整,多名董事及高管退出,仅剩束小龙和倪荣广[7] - 创始人束从轩于2023年11月退任所有职务,其子女束小龙(持股70.78%)和束文(持股15.02%)成为主要控制人[5][1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6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8%[20]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52亿元、3.75亿元、4.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7%[20]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21.20亿元,净利润1.74亿元[20] - 毛利率从2022年的20.3%提升至2024年的22.8%[21] 业务运营 - 截至2025年4月拥有1564家门店,其中直营店911家,加盟店653家[20] - 安徽省门店占比48%(750家),覆盖全国9个省58个城市[20] - 在中式快餐行业市场占有率0.9%,排名第一;快餐行业整体排名第八[20] - 拥有2个中央厨房和8个配送中心,388家门店配备自动化烹饪设备[22][23] 募资用途 - 计划用于加强供应链布局,扩大门店网络[23] - 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及数字化系统升级[23] - 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23] - 规划建设新中央厨房,设计年产能10万吨以上,预计2027年完工[23]
老乡鸡冲击港股IPO,毛利率远低于同行,客单价整体走低
深圳商报· 2025-07-08 23:0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中式快餐店品牌,以交易总额计,2024年在中式快餐行业市场占有率为0.9%,排名第一,在中国快餐行业市场占有率为0.5%,排名第八 [1]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在中国55个城市拥有1,564家门店,包括911家直营门店和653家加盟门店,覆盖9个省 [1] - 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董事长束小龙、束文及董雪合计持股占比高达92.02%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分别实现营收45.28亿元、56.51亿元、62.88亿元和21.20亿元,年内利润分别约为2.52亿元、3.75亿元、4.09亿元和1.74亿元人民币 [2] -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毛利率分别为20.3%、23.3%、23.4%和24.2%,呈现上升趋势,但明显低于同行(小菜园毛利率65%以上,乡村基毛利率超过56%) [3] - 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四个月,公司自其他录得0.8%的较低毛利率,主要由于实施品质控制政策后以较低价格出售不合规格的货品 [3] 业务模式 - 公司采用全产业链模式致其原材料成本占比长期超37%,造成毛利率偏低 [3] - 2020年正式开放加盟,加盟店数量占比超过三成,但对收入的贡献不足两成 [3] - 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来自加盟店的收入分别为1.74亿元、2.74亿元、7.17亿元以及4.09亿元 [3] 运营指标 - 加盟店毛利率明显低于直营店,由2022年的28.9%降低至2023年的23.9%,2024年进一步下降至20.1% [4] - 直营店的客单价从2022年的29.7元下降至2025年4月底的28.0元,加盟店的客单价则从31.5元降至29.2元 [4] - 2025年4月30日数据显示,安徽省内直营店翻座率为5.7,其他地区直营店翻座率4.6,安徽省内加盟店翻座率为3.7,其他地区加盟店翻座率仅为3.1 [4] 上市计划 - 公司于7月7日更新港交所招股书,此前曾在2022年5月尝试在A股上市,计划募资12亿扩建华东总部及700家新店 [1] - 2023年8月主动撤回A股上市申请,转而将目光投向港交所 [1] - 此次IPO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加强一体化供应链布局、扩大门店网络、提升信息技术能力、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等 [2] 区域表现 - 公司存在区域依赖症,安徽收入占比70.65% [1] - 省外8家子公司净亏1.62亿元 [1]
老乡鸡更新招股书:中国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今年前四个月营收超21亿元
IPO早知道· 2025-07-08 09:30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LXJ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老乡鸡),正在推进港交所主板上市进程,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2] - 2003年首家"肥西老母鸡"快餐店于安徽合肥开业,2020年开始探索加盟模式,形成"直营+加盟"门店网络 [2]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拥有1,564家门店(911家直营+653家加盟),覆盖55个城市和9个省;截至2025年6月30日增至1,624家 [2] - 是中国首批在各个核心运营环节实施标准化的中式快餐公司之一 [2] 市场地位 - 以2024年交易总额计算,在中国中式快餐行业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0.9%),在中国快餐行业排名第八(市场占有率0.5%) [3] - 2024年前四个月服务顾客9,200万人次 [3] - 以2024年交易总额计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中式快餐品牌(市场份额2.2%),约为第二大市场参与者的2.5倍 [4] - 在华东地区拥有1,345家餐厅,占餐厅总数的86.0% [4] 区域扩张 - 安徽省餐厅数量占比从2022年12月31日的59.4%降至2025年4月30日的48.0% [4] - 华东中式快餐市场规模预计将以10.3%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9年增至4,626亿元 [3] 运营效率 - 2024年单店日均销售额1.51万元,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000元以下)和五大中式快餐公司平均水平(1.08万元) [4] - 2024年平均翻座率4.4,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以下)和五大中式快餐公司平均水平(4.0) [4] 供应链优势 - 中国唯一一家全产业链布局(涵盖养鸡、中央厨房和餐饮服务)的主要中式快餐公司 [5] - 中国首家及唯一一家实施全面可追溯系统的中式快餐公司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安徽拥有3个养鸡场,2个中央厨房,全国布局8个配送中心 [5] 数字化能力 - 中国首批在全价值链采用数智化的中式快餐公司之一 [5] - 2016年和2020年分别建立内部IT中心和数字化增长部门 [5] - 构建了以"人、货、场"为核心的一体化数字系统 [5] 会员体系 - 截至2025年4月30日拥有约2,760万名注册会员(1,220万名活跃会员+50万名付费会员) [6] - 活跃会员平均下单8.4次/年,付费会员平均每月购买5.9次 [6] - 2024年注册会员及付费会员人数在中国中式快餐公司中均排名第一 [6]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和62.88亿元 [6] - 2024年前四个月营收同比增长9.9%至21.20亿元(2023年同期19.29亿元) [6] - 2022年至2024年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68亿元、4.03亿元和4.39亿元 [6] - 2024年前四个月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9.5%至1.85亿元(2023年同期1.69亿元) [6] 资本结构 - IPO前加华资本持有4.98%股份,是唯一一家机构投资方 [7] - IPO募集资金将用于供应链布局、门店网络扩张、信息技术升级、品牌推广和营运资金 [7]
老乡鸡港股NDR启幕 中式快餐第一股争夺战升级
新浪证券· 2025-07-04 17:50
上市进程 - 老乡鸡于7月9日启动港股非交易路演(NDR),标志着从材料审核转向投资者沟通阶段 [1] - 预计IPO交易规模约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亿元),最终金额将根据市场反馈调整 [1] - 公司以"LXJ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名义于1月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2] 股权结构 - 创始人家族通过境外实体合计持有公司92.02%股份(70.78%、15.02%、6.22%) [2] - 加华资本作为唯一外部机构股东持有4.98%股份 [2] - 1月份以约9827万元和5521万元回购麦星投资和广发乾和的股份,使早期财务投资者完全退出 [2] 业务模式 - 采用全产业链布局:上游拥有3个自营养鸡场,中游配备2个自动化中央厨房,下游布局8个配送中心 [2] - 安徽、上海实现当日配送,其他区域不超过两天 [2] - 2024年推出外卖专用"卫星店"模式,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年内开设50家 [6] - 外卖收入占比已达直营店收入的40%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45.28亿元、56.51亿元、46.78亿元 [3] - 同期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2.68亿元、4.03亿元、3.85亿元 [3] -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8.65亿元、11.50亿元、9.58亿元 [3] - 2024年9月底流动资产14.10亿元,流动负债20.23亿元,净流动负债6.13亿元 [4] 运营数据 - 直营店翻台率从2022年3.8次/日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4.8次/日 [3] - 加盟店翻台率从2022年2.9次/日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3.5次/日 [3] - 2024年注册会员超2370万,活跃会员950万,付费会员50万 [5] - 活跃会员年均下单7.4次,付费会员月均购买5.3次 [5] 区域分布 - 华东地区(安徽、江苏、浙江、上海)贡献87%营收,其中安徽单省占比达58% [6] - 其他地区收入仅占12.2% [6] - 同店销售增长率从2022-2023年的16.1%下滑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3.0% [6] 加盟业务 - 加盟店数量从2022年底118家增至2024年9月455家 [6] - 加盟收入占比从4.79%提升至11.87% [6] - 加盟店单店日均销售额约1.2万元,低于直营店的1.6万元 [6] - 加盟商中51.92%为前员工 [6] 行业背景 - 2024年市场规模2770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3000亿元 [7] - 前五大品牌集中度仅3%,远低于西式快餐的47.2% [7] - 行业进入"微利时代",老乡鸡毛利率仅20%出头,低于小菜园的65%以上 [7] 战略规划 - 上市募资将用于供应链升级、门店扩张、数智化投入 [8] - 计划通过资本优势整合区域中小品牌,推动行业标准化与食品安全升级 [9] - 港股上市可让公司获得全球认可并接触海外投资者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