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

搜索文档
智能手表终于能直连卫星了!但手表芯片的症结却不在通信
36氪· 2025-09-22 19:00
行业技术新趋势 - 高通第二代骁龙W5可穿戴平台首次引入NB-NTN卫星通信能力,实现智能手表在无蜂窝网络下的双向应急信息传递[1] - 苹果在Apple Watch Ultra 3中也加入了直连卫星功能[1] - 可穿戴设备功能创新多样化,例如Beats耳机加入心率传感器、华为手环加入血压传感器、三星手表加入氧化指数传感器以测量皮肤抗衰老能力[3] 可穿戴设备芯片设计挑战 - 智能手表主板可用面积仅硬币大小,空间限制严格制约芯片尺寸与散热性能,直接复用手机芯片将导致发热问题[5] - 智能手表与手机在续航要求上差距显著,主流智能手表支持至少4天使用时间,而智能手机通常需两天一充,芯片功耗需专门优化[7] - 手表芯片定位更依赖外部传感器实现功能,而非手机芯片的“大而全”平台模式,直接使用手机芯片虽可行但不必要[7] 可穿戴设备市场现状与挑战 - 可穿戴设备产品同质化严重,硬件、算法、交互差异小,导致用户换机欲望削弱,产品生命周期显著拉长至三五年一换[10] - 可穿戴设备购买优先级低于智能手机,非必需品属性使其难以建立“必须升级”的用户理由,市场活力消磨[10] - 行业参与者开始通过引入卫星直连等新功能尝试打破同质化困境,但该功能短期内不太可能成为大众需求[12][18] 可穿戴设备未来发展方向 - 未来突破需聚焦于能形成用户长期依赖的新功能,例如无创血糖监测、连续血压追踪,华为手环D系列凭借血压监测功能成为该领域唯一选择[13][16] - 交互体验需更贴合可穿戴属性,开发手腕控制、旋钮、旋转表圈等模式,并加强与耳机、眼镜等设备的跨设备协同控制[16][18] - 智能手表需找到“非它不可”的应用场景,如健康监测、紧急通讯、跨设备协同,以摆脱手机功能复制的定位,体现独立价值[18]
Meta三大产品背后:获数模龙头艾为电子助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9:00
公司是Meta智能眼镜生态系统的核心芯片供应商 提供全方位芯片解决方案[1] 公司为Meta三大产品系列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包括旗舰产品Meta Ray-Ban Display、第二代Ray-Ban Meta智能眼镜和Oakley Meta Vanguard[1] 产品技术亮点 - 显示控制方面 3通道RGB LED驱动芯片支持每个LED 256级电流调节 实现1600万色混色效果 12位PWM分辨率确保低亮度下平滑调光[1] - 超低功耗设计 关断模式小于1μA 待机模式小于10μA 极大延长设备续航时间[1] - 结构检测领域 霍尔开关系列产品采用0.8mm×0.8mm超小封装 实现高可靠性磁感应[2] - 电源管理方面 LCD偏压驱动芯片单电感架构节省布板空间 集成升压DC-DC转换器产生双路可编程输出 Iout大于40mA时效率超过85%[2] - 交互反馈环节 触觉反馈芯片以1.403mm×1.183mm超小封装实现无噪声强振感 支持1ms快速启振[2] - 红外灯驱动芯片每通道支持240mA直流电流输出 满足多个LED灯串应用需求[2] - 线性霍尔芯片具有高精度测量和超低功耗特性 睡眠模式小于1μA 在-40℃至+125℃宽温度范围内保持线性性能[2] 行业发展前景 - AI眼镜正加速走向大众消费市场 三星、苹果等企业计划于2026年推出同类产品[3] - 到2030年 全球AI/AR眼镜总出货量有望突破7000万台 形成千亿元级别硬件市场[3] - AR眼镜物料成本可达AI眼镜的三倍以上 推动产业价值从整机组装向上游核心元器件转移[3] 公司技术优势 - 已形成涵盖感知、计算、连接与能源管理的全链路芯片解决方案能力[3] - 芯片产品在性能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系统级优化方面展现独特优势[3] - 帮助终端产品在有限尺寸和功耗预算内实现最佳用户体验[3]
立讯精密与美国边缘人工智能芯片企业PIMIC达成战略合作
新浪财经· 2025-09-18 10:21
战略合作 - 立讯精密与美国边缘人工智能芯片企业PIMIC于9月17日正式达成战略合作 [1] - 双方将基于PIMIC的边缘AI芯片技术共同开发新一代智能可穿戴产品 [1] 技术应用 - 联合技术将应用于无线耳机、AI/AR眼镜及AIoT设备等可穿戴产品 [1] - 立讯精密技术委员会高级总监Ronald Yuan表示技术将很快实现应用 [1]
中国银河证券: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市场复苏的关键年
第一财经· 2025-09-12 08:08
算力板块投资前景 - 算力板块处于业绩兑现阶段且估值水平相对适中 下半年继续看好PCB 国产算力 IP授权 芯片电感等细分领域 [1] 折叠屏市场发展 - 2026年或成为折叠屏市场复苏关键年 苹果传闻中的折叠产品有望提升品类讨论度 [1] - 苹果折叠产品可能在软件交互与硬件设计层面带来新思考 进一步活化市场需求 [1] - 今年推出的新型可穿戴设备有望推动折叠屏市场复苏 [1] AR眼镜产业演进 - AR眼镜厂商正通过技术突破 生态整合 市场下沉推动产品从"小众极客玩具"向"大众智能终端"转型 [1] - 随着AI+AR技术成熟 智能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主流计算终端 [1]
Canalys: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创历史新高
环球网· 2025-09-11 10:12
其中,基础手环品类以80%的惊人增速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成为推动中国大陆市场强劲表现的主 要动力。 导语:国家补贴政策通过鼓励现有用户设备升级、吸引新用户甚至重新激发老用户的兴趣,有效提振了 可穿戴手环的需求。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9月10日消息,据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现并入Omdia)最新报告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达3390万台,同比增长36%,继2024年下半年33%的增长后 持续强势攀升。这一增长态势创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上半年度出货量的历史新高。 Canalys(现并入Omdia)研究分析师秦艺源(Claire Qin)表示:"国家补贴政策通过鼓励现有用户设备 升级、吸引新用户甚至重新激发老用户的兴趣,有效提振了可穿戴手环的需求。大型'618'促销活动相结 合,降低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购买门槛,并推动消费者购买考虑价格更高的基础手表和智能手表,正 是'口红效应'的体现。这与近期可穿戴手环的发展趋势相契合——即使定价在1599至2999元人民币(约 400美元)区间的设备,在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实现了价格下探,进一步刺激了中高端设备的消费意愿。" (文章为 ...
截至2025年Q2,Apple Watch 累计营收突破 1000 亿美元
Counterpoint Research· 2025-09-11 09:03
核心观点 - Apple Watch累计营收在2025年第二季度突破1000亿美元 主要得益于健康功能持续创新 产品组合多元化以及与iPhone生态的深度整合 但面临竞争加剧和连续七个季度同比下滑的挑战 预计2025年下半年新品发布将推动业务重返增长[4][6][7] 产品表现与里程碑 - Apple Watch累计营收突破1000亿美元 时间跨度为2015年至2025年预测[4] - 健康功能持续演进 包括Series 4获得FDA批准的ECG心电图 Series 6配备UWB超宽带芯片 Series 10获得FDA批准的睡眠呼吸暂停检测功能[6] - 产品线分层策略:Watch SE面向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Watch Ultra覆盖高端用户 SE系列尤其有助于新兴市场拓展[4] 增长驱动因素 - 健康监测用例持续拓展 提升产品实际效用[4] - 产品组合扩大 进一步覆盖不同人群[4] - 与iPhone无缝整合 显著优化用户体验 仅与iPhone兼容的特性使其成为强化Apple生态与用户留存的关键支点[4][7] 竞争环境 - 竞争对手在硬件设计 健康监测传感器精度及新健康项目合规认证方面持续提升 例如华为Watch D2的血压监测功能[6] - Garmin在跑步 高尔夫 潜水等高阶运动手表领域保持增长[6] - 小天才(Imoo)主导全球儿童手表市场[6] - 无屏健身手环品类可能对智能手表的健康功能形成挑战[6] - 华为在2025年第二季度升至中国智能手表市场第一 中国为全球最大智能手表市场[6] 挑战与下滑原因 - 出现连续七个季度同比下滑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6] - 原因包括SE与Ultra发布节奏间歇性 换机周期拉长以及硬件大升级不足[6] - 地域挑战显著 尤其在中国市场[6] 未来展望与产品规划 - 2025年将发布十周年纪念版Watch Series 11 Watch Ultra 3及可能推出的Watch SE 3 预计助力下半年出货恢复增长[7][8] - 新品可能配备卫星消息 血压监测功能以及在watchOS 12中对Apple Intelligence的更深度整合[7][8] - 更丰富的产品组合和更新功能有望吸引新用户并促进存量用户升级换代[8]
创历史新高,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设备持续高增
选股宝· 2025-09-10 23:30
行业出货量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达3390万台 同比增长36% [1] - 2024年下半年出货量增长33% 创历史新高 [1]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期 - 2024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规模约1350亿美元 [1] -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20% [1] - 中国市场成为全球增长重要引擎 [1] 技术发展趋势 - 技术向医疗级监测突破 [1] - 应用场景从消费向专业领域延伸 [1] - 生态系统从单品向闭环构建发展 [1] 主要市场参与者 - A股相关概念股包括博硕科技 [1] - A股相关概念股包括奥海科技 [1]
晚报 | 9月11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9-10 22:53
海洋经济 - 多地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海洋产业 青岛市成立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联盟 华为担任理事长单位[1] - 海洋经济正经历向绿色智能高端化转型 2024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38亿元 首次突破10万亿元 同比增长5.9% 占GDP比重7.8%[1] 可穿戴腕带设备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达3390万台 同比增长36% 创历史新高[2]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约1350亿美元 预计2030年突破500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20%[2] AI云 - 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 阿里云以35.8%份额居首[3] - 生成式AI推动市场爆发 2025年预计增长148%至518亿元 2030年达1930亿元[3] - 甲骨文云基础设施营收预计2026财年增长77%至180亿美元 未实现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 同比增359%[3] 大消费 - 浙江绍兴出台宴席补贴政策 满5桌且金额超1万元可获补贴 最高不超5000元[4] - 餐饮消费呈现改善趋势 政策推动需求修复[4] 3D打印 - 江苏药监局核发全国首张3D打印药品生产许可证 南京三迭纪医药生产基地具备3亿片年产能[4] - 2024年全球医疗3D打印市场规模达17亿美元 预计2025年接近2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20%[5] 铂金 - 2025年铂金市场预计短缺26吨 连续第三年短缺[5] - 总供应量同比下降3%至219吨 创五年最低 地上存量降22%至93吨[5] - 首饰需求增11%至69吨 中国铂金条币需求推动全球投资需求增2%至22吨[5] 宏观行业新闻 - 2025年8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9% 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 PPI环比由降转平[6] - 工信部召开"十五五"规划企业座谈会 中国石化等12家企业参与[6]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5件反垄断典型案例 涉及交通建材原料药化工等行业[6] 金融市场 - 金融监管总局等三部门将于9月15-21日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7] - 胶版印刷纸期货期权等4品种在上期所挂牌交易[8] - 9月以来46只权益类基金成立 发行规模合计352.21亿元 11只基金规模超10亿元[8] 板块题材 - PCB板板块受甲骨文订单超4500亿美元推动[11] - 东数西算/算力板块活跃[11] - 光通信板块获花旗上调目标价[12] - 机器人板块受特斯拉Optimus进展推动[12] - 卫星互联网板块因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许可[13] - eSIM板块受苹果发布仅支持eSIM的iPhone Air推动[13] - 光伏板块因硅料价格上涨及工信部发文破除内卷竞争[14] - 固态电池板块因行业大会举办及设备订单爆发[14] - 医药板块因国资委要求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14]
苹果豪赌“轻薄”未来,或明年推出折叠屏手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17:06
产品发布与创新 - 苹果发布四款新iPhone机型: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价格从5999元起,最高达17999元 [1] - iPhone Air取代Plus版本,厚度仅5.6毫米,是苹果史上最薄iPhone,采用单摄设计、全面eSIM化(目前仅中国联通支持),搭载A19 Pro芯片、自研调制解调器C1X、无线网络芯片N1以及Center Stage前置摄像头 [1][5] - iPhone 17标准版搭载A19芯片,配备4800万像素融合式双摄与120Hz自适应刷新率屏幕;iPhone 17 Pro/Max影像系统大幅升级,新增200毫米长焦镜头和更大尺寸传感器,光学变焦范围达16倍,首次引入VC均热板散热 [6] 战略与产品线调整 - iPhone Air是苹果策略性新品类,承担三大关键功能:战略试验田(测试超薄组件、能耗管理技术和芯片,为折叠机奠定基础)、高端Pro系列补充(强化高端品牌形象并提供差异化选择)、利润优化(平衡销量与盈利能力,捕获发达和新兴市场需求) [3][6] - Omdia预估iPhone Air首年出货量1000万台,若成功上量将为明年折叠机提供所需生产规模 [3] - 苹果产品线扩展借鉴Mac成功经验,Air系列作为Pro系列的补充,形成独特且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层级 [5] 可穿戴设备更新 - Apple Watch Ultra 3拥有更大屏幕和更长续航,定位户外与专业运动;Apple Watch Series 11设计更轻薄,支持血压提醒和睡眠评分功能;Watch SE 3进一步补全健康监测能力 [7] - AirPods Pro 3降噪和健康功能增强,支持心率监测和实时翻译(需配合有AI功能的iPhone) [7] - Apple Watch业务累计营收突破1000亿美元,但过去七个季度连续下滑;华为在2025年第二季度跃居中国市场第一,苹果借新品发布预计手表业务将重返增长 [7] 自研芯片与生态布局 - 手机、手表等终端体系搭载更多自研芯片(如A19 Pro、C1X、N1),表明苹果在关键零部件上战略加码 [10] - 苹果通过稳定产品节奏和软硬件结合生态维持长期大规模体量和现金流,产品扩展围绕操作系统和生态迁移复用,形成规模效应 [10][11] - 盈利模型清晰:尺寸扩展(标准版、Plus、Max等满足不同群体,边际成本低但溢价高)、性能增强(自研A系列芯片利润率高且掌控力强)、系列化分层(Pro、Max、Air区隔满足市场需求) [11] AI与市场竞争 - 苹果未将AI功能放在突出位置,AI功能推出缓慢造成用户采用差距,部分用户推迟升级;在中国市场,苹果占据约40%具备AI功能的智能手机份额,但缺乏内置"Apple Intelligence"功能,驱使用户使用豆包等第三方应用 [8]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用户换机周期延长,出货量增长乏力;高端手机市场同比增长8%,创上半年历史新高,贡献全球智能手机营收60%以上 [14] - 苹果在高端市场份额达62%,但份额有所回落;在中国市场,2025年Q2苹果出货约1010万部,市场份额15%,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位列第五;华为以1220万部出货重回中国市场第一 [15] - 苹果2025财年第三季度大中华区营收153.69亿美元,同比增长4%,中国市场有所回暖;但预计第四季度销量可能面临个位数下跌,因iPhone 16系列降价提前释放换机需求、17系列价格可能小幅上涨、竞品旗舰同期上市加剧竞争 [15][16] 未来产品规划 - 预计苹果明年推出折叠手机,2026年折叠iPhone出货量达800万-1000万台,2027年有望增长至2500万台;苹果对折叠产品研发已久,除手机外可能有平板等形态 [10] - 苹果一贯选择在市场成熟、生态完善后才入局折叠屏,一旦推出往往能迅速攫取行业利润 [10]
2个半小时发布30余款新品 追觅科技拓展家电全品类业务
中国经营报· 2025-09-06 04:50
公司业务与产品发布 - 9月4日召开全品类发布会 推出30余款新产品 涵盖扫地机器人 洗地机 冰箱 厨电 空调 电视等品类 [1] - 发布10余项全球首创技术 包括AI双刮洗机械臂洗地机 智能家居体系 冰箱保鲜技术 仿生风道引擎厨电 以及可穿戴设备 [2] - 公司计划进入无人机和汽车领域 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 计划2027年亮相 已组建近千人造车团队 [2] 市场地位与业绩表现 - 2024年国内线上3000元+洗地机市场零售量份额44.7% 零售额份额41.7% 均位列第一 是唯一市场份额超40%的品牌 [1] - 2025年上半年营收规模已超2024年全年 主要得益于技术驱动的产品矩阵升级与全球化战略深化 [1] - 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入驻6000多家线下实体门店 累计服务家庭超3000万个 [1] 技术战略与未来规划 - 机械臂技术持续进化 应用于清洁电器和大家电品类 空调和洗烘套装借助机械臂技术优势赋能 [2] - 公司愿景是成为全球最大科技生态企业 将打造全球智造新物种 [1][3] - 强调未来竞争力取决于跨品类 跨场景 跨生态的全场景系统化技术进步 以技术为矛 以系统为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