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

搜索文档
数字技术出海,这条“丝路”很特别
新华社· 2025-07-09 15:1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自主研发智能数字职业技能培养认定平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分析、深度学习及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技术,构成"学习—实践—考试—认证"一体化培养体系 [3] - 平台学习中心于今年4月上线试运行,后续陆续推出咨询中心平台、灵活就业平台、人才招聘中心、数字技术交流中心等模块 [3] - 为乌兹别克斯坦定制开发支持乌兹别克语言的人工智能体"智慧云学院",帮助学习者精准定位职业发展方向并制定个性化学习路线 [4]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 - 平台获得乌兹别克斯坦青年数字人才的关注,推动中乌两国建立数字经济新标准 [3] - 公司将数字人才能力培养分为不同阶段:普及数字知识、深入培养技能爱好者、实施精细化分职业/方向/等级培养模式,目标打造国家数字化发展人才智库 [3] - 通过"数字丝路"战略,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合作深耕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领域,加速数字教育技术成果转化 [4][7] 行业趋势与合作 - 数字技术搭建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间的合作桥梁,共同培养数字与人工智能领域高端人才,提升全球影响力 [7] - 公司在国际化过程中注重文化融合,例如以乌兹别克斯坦数学家命名AI平台以增强用户文化认同感 [4]
在湍流中寻找航向
华夏时报· 2025-07-07 21:26
人工智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经济格局,技术奇点的加速临近催生了新一轮的"脉动速度",象征着技术迭代的指数级增长和数字经济时代竞争逻辑的根本性转变 [2] - 人工智能时代加速了行业和企业的"大洗牌"效应,曾经的"百年老店"可能一夜陨落,而新兴企业也可能在短短数年内成为行业霸主 [2] - AI技术的崛起重构了变化的本质,ChatGPT的用户在两个月内突破1亿,Stable Diffusion让艺术创作门槛归零,自动驾驶算法的迭代周期从"年"压缩至"周" [7] 脉动速度理论 - "脉动速度"定义为产业演进的节奏,拆解为三个维度:流程更新速度、产品迭代速度和组织变革速度,例如英特尔微处理器的生命周期以"月"计,而波音747客机的技术框架却横跨数十年 [4] - 脉动速度的差异决定了企业战略的优先级,在快节奏领域,灵活性和预见性胜于规模,微软通过捆绑策略快速响应网景的挑战 [4] - 当技术脉动速度突破临界点,竞争优势的半衰期将以指数级坍缩,算法重构规则、数据重塑权力 [7] 竞争优势的暂时性 - 所有竞争优势都是暂时的,传统企业追求"护城河"的思维在数字技术冲击下已显落伍 [3] - 柯达固守胶片技术而忽视数码相机趋势,其垂直整合的基因和对短期利润的执着使其在行业脉动速度骤增时无力转身,核心优势变为核心惰性 [3] - 在AI时代,OpenAI凭借GPT-3一度独占鳌头,但短短一年内,Meta的Llama、谷歌的Gemini、Anthropic的Claude已形成围攻之势,开源社区让技术壁垒加速瓦解 [8] 供应链设计的战略价值 - 供应链设计被视为企业的终极核心实力,从"成本中心"到"战略资产"的跃迁逻辑,戴尔的"零库存"模式是对PC行业极快脉动速度的精准适配 [5] - 三维并行工程(3-DCE)突破了传统线性思维,强调产品设计、制造优化和技术路线必须紧密缠绕、协同进化 [5] - 惠普病人监护系统通过三维并行工程将硬件设计、云端数据分析与医院工作流程无缝衔接,技术的价值在于其与业务架构、供应链能力的同频共振 [6] 商业双螺旋理论 - 产业结构的演变遵循"垂直一体化→水平模块化→再垂直一体化"的循环,如同DNA双螺旋的旋转 [6] - 企业拥抱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时需警惕"为数字化而数字化"的陷阱,技术的价值不在于孤立的前沿性,而在于与业务架构的适配 [6] - 在AI时代,真正的竞争优势或许只能以"天"为单位存在,算法可以被复制、数据能够被迁移、算力逐渐商品化 [8]
“数字潮市”带你解锁未来生活
新华社· 2025-07-04 21:55
数字技术应用场景 - 北京坊数字综合体展示了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 [1] - 技术应用包括一键生成故事主人公形象、自动生成绘本、实时AI绘画等创新体验 [1] - 综合体规模达6000平方米,汇聚50余家科技企业与10个沉浸式展区 [4] 技术创新成果 - "数字精灵导览器"融合AI语音交互与高透光3D成像技术,提供3D全息解说 [4] - "未来场域探索馆"通过LBE大空间定位技术构建航空航天主题MR课堂 [4] - 展出技术包括AR智能眼镜无障碍交流、3D资产加密确权、裸眼3D消防演习系统等 [5] 市场反响 - 每日参观人流量达2500至2800人,XR沉浸式展览和C919模拟驾驶舱等项目大受欢迎 [4] - 观众对AI实时绘画等体验项目反响热烈,评价为"新奇""过瘾" [3][4] - 中学生游客表示AI绘画技术成熟度高,创作实时且具有艺术美感 [4] 行业发展 - 数字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数字消费新业态新热点持续涌现 [5] - 数字技术从展示阶段延伸到实际生活应用,赋能商业、文化、旅游等领域 [5] - 技术应用已覆盖老年人辅助、数字版权保护、安全训练等多个场景 [5]
国际经贸人士: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20:44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成就 -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2024年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ZB),同比增长25% [1] - 中国算力总规模达到280 EFLOPS,截至2024年底累计建成5G基站425.1万个,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26.56亿户 [1] - 国际嘉宾评价中国为全球数字经济领域的"领军者",在数字经济创新、投资、创业、成果产出等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1][2] 数字技术应用与创新 - 中国AI设计软件显著提升工作效率,马来西亚企业案例显示设计周期从1-2周大幅缩短 [3] - 中国数字产品如DeepSeek多语言智能引擎已走向国际市场,获得阿拉伯国家用户高度认可 [3] - 区块链、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被国际专家视为可分享的前沿技术 [2] 国际合作与商业机遇 - 欧洲企业高管指出中国数字技术进化迅速,技术认可度和优化效率高 [2] - 国际商业领袖建议建立更有效的中欧合作机制,将技术合作转化为商业伙伴关系 [2] - 马来西亚30多人商业代表团来华寻求AI、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技术合作与商机 [3] 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亮点 -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聚焦数据要素、数字安全、人工智能等议题 [3] - 大会吸引电竞、区块链、房地产等多领域国际嘉宾参与,成为技术交流与商业对接平台 [1][2][3]
武汉天源(301127):环保为源,能源、数字、装备打造新成长
东吴证券· 2025-07-03 14: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武汉天源以环保为源,拓展能源、数字科技、装备制造等多元业务,收入利润快速增长,业务结构优化,现金流有望提升 [8] - 公司环保订单充沛,运营项目加速投产,业务重心从水务向固废转移,精准捕捉县域垃圾焚烧市场机遇 [8] - 公司在优质地区布局新能源项目,积极响应“东数西算”战略,优化算力资源布局,有望打造新的成长曲线 [8]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 5.0/6.1/7.5 亿元,同比变动 +50%/+22%/+23%,对应当前 PE 23/19/15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环保为源,打造能源 + 数字科技 + 装备制造多元成长 - 公司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治理为核心业务,逐步拓展至能源、数字科技、装备制造等多元领域,发展历程丰富 [13] - 2020 - 2024 年公司营收和利润快速增长,业务涵盖绿色能源、水环境治理及服务等五大板块,协同成长 [19][25][28] - 随着特许经营类项目进入运营期,公司业务结构优化,利润率和现金流有望提升 [30][39] 环保订单充沛,运营项目加速投产 - 工程类订单稳定,特许经营类订单爆发式增长,订单充沛短期贡献业绩弹性,长期贡献优质运营现金流 [42] - 公司业务重心从水务向固废转移,垃圾焚烧成为新的成长极,水务项目呈“一省多县”布局,垃圾焚烧重点捕捉县域市场机会 [48][51][53] 能源、数字、装备打造成长新曲线 - 公司在新疆布局 1GW 光伏发电项目,资源禀赋好,消纳有保障,短期贡献业绩,长期可探索新能源产业链延伸 [62][64][65] - 中国算力规模和用电需求持续增长,算电协同政策推动下,公司积极布局算力资源,与华为合作加速新业务拓展 [66][73][7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为 27.66/34.88/40.76 亿元,同比 +39.3%/+26.1%/+16.9%,毛利为 9.38/11.47/13.86 亿元,同比变动 +41.1%/+22.3%/+20.8% [80] - 与可比公司相比,公司 PE 合理偏低,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4]
江苏发布创新提升数字贸易政策措施
新华日报· 2025-07-03 05:40
江苏省数字贸易发展规划 - 到2030年全省服务贸易规模目标6000亿元 数字交付服务贸易目标3000亿元 占比50% [1] - 着力推进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 打造数字贸易集聚生态圈 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 [1] - 推进中新数字贸易合作试点 探索数字贸易便利化措施 推动江苏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 [1] - 积极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国家数字贸易示范区 完善南京软件谷等载体基础设施 [1] 产业赋能措施 - 发展数字产品贸易 做强南京无锡苏州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 推动动漫游戏影视产品出口 [2] - 扩大数字技术贸易 推进高端软件发展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 升级数字服务贸易 [2] - 探索跨境电商新场景 推动数字订购贸易 联动开放平台 [2] - 激活数据产业潜能 争创国家级可信数据空间试点 发展来数加工离岸数据加工大模型训练新业态 [2] 服务贸易重点领域 - 增强国际运输服务能力 优化国际航线网络 建设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 [2] - 提升旅游服务国际竞争力 利用入境过境免签政策 优化口岸团体旅游签证 [2] - 加快发展国际教育服务 打造活动品牌 支持境外办学 [2] - 支持人力资源地理信息等专业服务贸易拓展国际合作 [2] - 扩大优质服务进口 吸引国际资源在多领域先行先试 [2]
AI应用与创新研讨会成功召开 豫见数智未来
经济网· 2025-07-01 16:29
行业动态 - 河南省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作为首要战略 积极布局数字化技术核心领域 聚集新华三等数字技术明星企业 [3] - 河南政企产学各界数百位嘉宾参与"豫见数智未来·AI应用与创新研讨会" 共商人工智能应用实践与前沿发展趋势 [1] 公司战略 - 新华三在河南进行全面战略布局 包括紫光超级智能工厂和郑州图灵小镇等项目 未来将深化智算技术创新 聚焦垂直行业应用 [5] - 新华三展示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及AI解决方案 推出灵犀智算解决方案 覆盖AI开发全流程 提供一站式算力+算法+数据+应用服务 [7] - 新华三构建算力、模型、数据智算中心安全防护三道围栏 推出灵犀安全卫士套件、大模型测评服务等AI安全实践 [9] 校企合作 - 郑州大学将携手新华三等企业共建AI产业学院 整合校企资源 加快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 [6] - 郑州大学副校长强调校企合作在AI+大模型时代的重要价值 将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 [6] 技术展示 - 新华三在研讨会现场展示智算领域创新技术和全栈解决方案 体现"AI in ALL"和"AI for ALL"能力 [10] - 河南投资集团数智部介绍AI大模型驱动产业升级实践 探索算力、数据、算法等领域 [9]
数实融合聚力培养专精特新人才
搜狐财经· 2025-07-01 07:15
□ 董 鑫 数实融合,即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作为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辐射最广泛的经济活动,数 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正成为我们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中国信 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达到 了53.9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2.8%,数字经济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6.45%。党的 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 字产业集群"。显而易见,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 主要力量。 开展专精特新人才教育体系递进式层级建设。完善机制保障,建立校校、校企、校地及国际多维协同机 制,汇聚培养合力,进一步完善政府、高校、专精特新企业及数字技术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发"数字 技术+垂直领域"模块化课程体系,设立"订单班"或"微专业"。完善校、院、专业三级教育体系。通过变 革教学模式,开展项目化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双创通识必修课程,打造专创融合示范课程,实 施"一专一赛、一院一品"工程,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专 ...
工信部健全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 强化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标准支撑
证券日报网· 2025-06-26 20:49
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方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方案》,目标到2027年制修订绿色低碳领域标准百项以上,到2030年标准体系更加健全 [1] - 方案强调加强绿色低碳产业培育标准引领,包括工业绿色微电网、清洁低碳氢应用、余热余能利用、储能电池等多能互补利用标准 [1] - 推动光伏、新能源汽车、绿色智算、绿色船舶、绿色航空、绿色电力装备、绿色轻工、环保装备等领域标准体系完善 [1] 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标准 - 推进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和通信机房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标准制修订 [2] - 突破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技术在工艺流程、供应链绿色管理应用标准 [2] - 推进数字化能碳管理、工业互联网赋能行业绿色生产、污染物监测、碳排放管控等技术标准研制 [2] 标准提升更新行动 - 加快完善更新节能节水标准 [2] - 积极推动绿色制造标准迭代升级 [2]
第六届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闭幕
西安日报· 2025-06-23 11:13
展会概况 - 第六届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以"数聚西安 智造未来"为主题 吸引来自印度尼西亚 塞浦路斯 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代表团及全国20余个城市代表参与 [1] - 线上线下累计吸引超过10万人次观看 27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 [1] - 展览面积达1万平方米 设置六大展区包括新型基础设施 数字政府 智慧交通等 [1] 参展企业与机构 - 吸引143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 包括数字西安集团 华为 阿里 中软国际 西影集团等 [1] - 十堰市 三门峡市 西安市雁塔区等地方政府组织辖区优秀企业参展 [1] - 西安理工大学 长安大学等高校展示最新数字技术创新成果 推动产学研深度对接 [1] 主题活动与技术应用 - 举办11场主题活动 包括6场政企对接 4场企业主题活动 1场数据价值挖掘培训 [2] - 2025数字经济中外合作(西安)对接活动 "i西安"建设成果发布会等备受关注 [2] - 创新采用"支付宝碰一碰"智能入场系统 通过NFC实现无感化参会体验 [2] 区域发展与合作 - 博览会展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果 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1] - 西安市将持续深化数字经济开放合作 推动技术研发 产业升级与生态建设融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