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等

搜索文档
每日解盘: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市场低开高走,军工股持续爆发 -5月8日
搜狐财经· 2025-05-09 10:57
市场概况 - 2025年5月8日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沪指上涨0.28%收报3352.00点,深证成指上涨0.93%收报10197.66点,创业板指上涨1.65%收报2029.45点 [1] - 两市成交额12932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减少1748亿元 [1] - 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上涨,表现较好 [1] 盘面观察 - 市场全天低开高走,核心宽基指数悉数上涨,创业板50、微盘股、创业板指领涨,仅科创50、红利指数下跌 [1] - 板块热点快速轮动,军工股持续爆发,AI硬件股反弹,ST板块活跃,PEEK材料概念股调整 [1] - 行业涨幅前三为通信、国防军工、电力设备,跌幅前三为美容护理、有色金属、钢铁 [1] 行业表现 - 通信行业今日涨2.6%,5日涨6.4%,今年以来累计跌1.9% [3] - 国防军工行业今日涨2.6%,5日涨8.3%,今年以来累计涨3.8% [3] - 电力设备行业今日涨1.6%,5日涨4.7%,今年以来累计跌4.6% [3] - 机械设备行业今年以来累计涨10.4%,汽车行业累计涨10.3%,表现突出 [3] - 煤炭行业今年以来累计跌13.2%,表现最差 [3] 概念板块 - 成飞概念今日涨7.0%,5日涨15.2%,今年以来累计涨11.0% [4] - 大飞机概念今日涨3.1%,5日涨9.2%,今年以来累计涨11.4% [4] - 航空发动机概念今年以来累计涨21.2%,表现最佳 [4] - PEEK材料概念今日跌1.4%,大豆概念跌1.6% [4] 热点行业-通信 - 西部证券认为海外AI大厂财报超预期且保持高景气度,国内互联网厂商Capex计划进入落地期,AI算力订单和业绩兑现将从头部公司向二线公司外溢 [5] - 中长期看好国产大模型和国产算力芯片能力持续进化,建议关注昇腾产业链、AIDC租赁、交换机、国产光模块、温控设备等环节 [5] 热点资讯 - 国家发改委将推出总投资规模约3万亿元优质项目,涉及交通运输、能源、水利、新型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 [6] - 金融监管总局已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投资科技创新企业 [7] - 首款鸿蒙电脑将搭载鸿蒙5.0操作系统,于5月19日发布,实现AI能力与底层硬件、操作系统、软件应用的深度融合 [7] - 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4.25%-4.50%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7] - 美国商务部计划取消拜登时代对先进AI芯片出口的限制,简化规则以促进创新 [7]
金工ETF点评:跨境ETF单日净流出23.08亿元,银行拥挤度大幅收窄
太平洋· 2025-05-08 10: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通过构建行业拥挤度监测模型和溢价率Z - score模型,对申万一级行业指数拥挤度进行监测并筛选ETF产品潜在套利机会标的,同时展示资金流向情况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资金流向 - 前一交易日主力资金流入计算机、电子、机械设备,流出国防军工、轻工制造、农林牧渔;近三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增配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子,减配公用事业、国防军工、基础化工 [3] - 宽基ETF单日净流出4.45亿元,净流入前三为上证50ETF(+5.55亿元)、中证2000ETF(+2.47亿元)、中证1000ETF(+2.09亿元),净流出前三为沪深300ETF(-2.09亿元)、科创50ETF(-1.93亿元)、300ETF天弘(-1.73亿元) [7] - 行业主题ETF单日净流入9.35亿元,净流入前三为机器人ETF(+3.33亿元)、科创芯片ETF(+3.17亿元)、酒ETF(+2.70亿元),净流出前三为半导体ETF(-1.84亿元)、券商ETF(-1.32亿元)、通信ETF(-1.11亿元) [7] - 风格策略ETF单日净流入0.91亿元,净流入前三为红利低波50ETF(+1.10亿元)、红利低波ETF(+0.58亿元)、红利国企ETF(+0.56亿元),净流出前三为红利ETF易方达(-0.74亿元)、价值100ETF(-0.54亿元)、自由现金流ETF(-0.27亿元) [7] - 跨境ETF单日净流出23.08亿元,净流入前三为港股科技50ETF(+1.56亿元)、港股通互联网ETF(+1.25亿元)、纳斯达克ETF(+0.68亿元),净流出前三为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24亿元)、恒生ETF(-4.16亿元)、H股ETF(-3.51亿元) [7] 行业拥挤度监测 - 前一交易日纺织服饰、轻工制造、美容护理拥挤度靠前,煤炭拥挤度水平较低,建议关注;有色金属、通信、银行单日拥挤度变动较大 [3] ETF产品关注信号 - 根据溢价率Z - score模型搭建相关ETF产品筛选信号模型,提供存在潜在套利机会的标的,建议关注港股国企ETF、180治理ETF、港股红利ETF博时、红利港股ETF、高端制造ETF [4][14]
25Q1财报分析(一):全a、全A非金融业绩增速2024年四季度进一步下探,2024年四季度进一步下探,2024年业绩增速2024年四季度进一步下探,2024年业绩增速继续改善
国盛证券· 2025-05-06 19:46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A股25Q1盈利与供需特征展开分析,指出A股盈利回升转正,净利率是主要驱动因素;ROE连续两期回落,盈利能力正向驱动但营运能力和财务杠杆拖累;库存周期磨底,产能继续收紧;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改善、投资增长、融资低迷 [1][4][5][9]。 业绩增长 业绩增长 - 全A/全A非金融业绩增速24Q4进一步下探,25Q1回升转正,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为3.58%/4.28%,环比分别变动5.94/17.26pct [1][12] - 上市板中主板业绩保持韧性、创业板业绩弹性较强;宽基指数中大盘业绩增速小幅回落,中小盘盈利明显修复;行业风格上科技TMT、可选消费、中游制造业绩占优,中游制造、科技TMT、上游资源增速改善 [1][15][17][20] 营收增长 - 全A/全A非金融营收增速连续两期修复,但仍小幅负增,25Q1营业收入同比分别为-0.19%/-0.25%,环比分别变动0.72/0.72pct [2][23] - 上市板中创业板营收增速占优,主板营收小幅负增;宽基指数中大中盘营收小幅负增,小盘营收增速明显改善;行业风格上科技TMT、中游制造、可选消费营收增长占优,中游制造、可选消费、科技TMT增速边际改善 [26][28][31] 业绩拆解 - 2025年一季度全A非金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28%,分项看营收同比负增0.25%、净利率同比正增4.54%,业绩增长主要驱动为净利率同比增长,净利率同比明显修复,营收同比小幅改善 [3][34] - 利润表拆解显示毛利率边际改善,销售与财务费用的缩减超过了管理与研发费用的扩张,同时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提升 [3][37] 行业比较 - 25Q1业绩高增且环比改善的行业包括计算机、钢铁、建筑材料、有色金属、传媒、机械设备 [4][43] - 25Q1营收高增且环比改善的行业包括计算机、家用电器、机械设备、农林牧渔、美容护理、传媒 [4][45] 杜邦分析 - 全A/全A非金融ROE均连续两期回落,25Q1 ROE(TTM)分别为7.67%/6.60%,环比增速分别为-0.69%/-0.23% [4][48] - 杜邦拆解来看,盈利能力对全A非金融ROE有正向驱动,但营运能力、财务杠杆均造成拖累并抵消了正向因素,25Q1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环比增速分别为1.75%、-1.31%、-0.65% [4][50] - 全A非金融25Q1净利率改善、毛利率走弱,三项费用率减少,净利率(TTM)为4.11%,环比提升7.09bp,毛利率17.62%,环比下降1.61bp,三项费用率合计为7.30%,环比下降3.93bp [54] 供需格局 库存周期 - 全A非金融整体处于库存周期的磨底阶段,需求方面营业收入短期有企稳迹象但未进入上行趋势,库存方面存货同比增速连续两期回落但降幅较小,库销比有小幅抬升可能与季节性因素有关 [5][57] 产能扩张 - 全A非金融产能进一步收紧,资本开支同比连续两期回落,在建工程同比24Q4短暂冲高后25Q1重回下行趋势,固定资产同比24Q4下行后25Q1有小幅回升 [7][59] 行业比较 - “供给出清”行业包括房地产、建筑装饰、有色金属、钢铁、传媒、通信、纺织服饰、社会服务、环保,库存与产能均处于明显出清状态,需求改善时有望取得较强盈利弹性 [8][63] - 25Q1暂时没有符合“强势扩产”特征的行业,营收高增的行业产能普遍处于较低水平,产能高速扩张的行业营收增速则普遍不高 [8][63] 现金流量 - 全A非金融25Q1现金净流量比例-0.87%,连续两期出现修复,融资低迷是主要拖累 [9][66] - 经营现金流比例10.33%,连续两期边际回升,反映A股上市公司经营情况逐渐好转 [9][66] - 投资现金流比例8.68%,24Q4小幅下探、25Q1再次回升,反映A股上市公司投资继续增长,但与产能收紧结论相悖,可能反映回收投资存在压力 [9][66] - 筹资现金流比例-2.57%,连续8个季度为负且继续下行,反映上市公司整体融资意愿仍然较为低迷 [9][66]
A股上市公司2024年“成绩单”出炉:创新“浓度”高 回报能力强
证券日报· 2025-05-06 00:08
整体业绩表现 - 2024年A股5413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72万亿元 [1] - 沪市主板公司营业收入49.57万亿元 科创板公司14221.70亿元 深市20.82万亿元 北交所1808.45亿元 [2] - 沪市主板净利润4.35万亿元(同比+1.9%) 科创板475.23亿元(50%公司净利增长) 深市8064.47亿元 北交所110.30亿元(225家盈利) [3] 行业结构变化 - 沪市主板市值领军行业从金融/能源转向汽车/医药生物等新兴产业 [2] - 科创板引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创新医药/先进制造产业 [2] - 深市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实现突破 [2] - 家电行业净利润全年+5%(Q4+16%) 深市大消费营收56831.01亿元(+3.75%) 净利3264.57亿元(+17.62%) [2] 研发投入与创新 - 沪市研发投入超万亿元(占全国企业近40%) 主板实体企业9200亿元 [4] - 深市研发投入超7600亿元 创业板2036.84亿元(31.1%公司连续两年研发强度>5%) [4] - 北交所研发投入91亿元(60%公司同比增长) 平均研发强度5.04% 专利总数2.69万项(+8.64%) [4] - 科创板超80%公司瞄准进口替代 380家公司850余项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5] 分红情况 - 沪市主板1259家分红(占盈利公司93%) 总额1.77万亿元(+6%) 科创板分红386.82亿元 [7] - 深市1884家分红4308.29亿元 全年合计5789.55亿元(+14.97%) [7] - 北交所超90%盈利公司分红 总额59.68亿元(占净利润43%) [7] 出口表现 - 上市公司境外收入占比14.3%(较2023年+1.2个百分点) [8] - 沪市主板海外收入6.09万亿元(+7%) 非美出口占比超80% [8] - 深市海外收入4.18万亿元(+11.62%) 出口导向型公司营收1.78万亿元(+14.6%) [8] - 高端装备/集成电路/智能家电/电动汽车海外收入增长15%/10%/9%/7% [8] - 科创板境外销售毛利率中位数40.8% 37家公司产品全球市占率第一 [9]
【盘中播报】34只A股跌停 银行行业跌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14:51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下跌0.12%,A股成交量785.69亿股,成交金额9296.1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增加13.60% [2] - 个股方面,3764只上涨(90只涨停),1463只下跌(34只跌停) [2] 行业涨幅排名 - 计算机行业涨幅最大(2.44%),成交额1031.38亿元(+30.71%),领涨股创意信息上涨19.93% [2] - 汽车行业涨幅第二(1.88%),成交额657.36亿元(+24.57%),领涨股菱电电控涨停(20.00%) [2] - 机械设备行业涨幅第三(1.71%),成交额839.15亿元(+18.71%),领涨股春光智能上涨29.98% [2] 行业跌幅排名 - 银行行业跌幅最大(-2.78%),成交额306.17亿元(+74.61%),领跌股华夏银行下跌8.93% [2] - 钢铁行业跌幅第二(-0.98%),成交额63.42亿元(-5.18%),领跌股海南矿业下跌5.15% [2] - 建筑材料行业跌幅第三(-0.66%),成交额66.90亿元(+5.42%),领跌股ST纳川下跌9.47% [2] 其他显著行业表现 - 电子行业上涨1.42%,成交额1155.87亿元(+26.43%),光大同创涨停(20.01%) [2] - 传媒行业上涨1.48%,成交额275.61亿元(+16.44%),湖北广电涨停(10.04%) [2] - 房地产行业上涨0.72%,成交额117.47亿元(+23.66%),华夏幸福涨停(10.14%) [2]
【盘中播报】59只A股跌停 公用事业行业跌幅最大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4:35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下跌0.15%,A股总成交量722.11亿股,成交金额8215.7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5.62% [1] - 个股涨跌比例:3528只上涨(68只涨停),1688只下跌(59只跌停) [1] 行业涨跌幅排名 涨幅前三行业 - 美容护理行业涨幅3.27%,成交额60.52亿元(较上日-7.83%),领涨股锦波生物上涨9.58% [1] - 机械设备行业涨幅1.43%,成交额707.92亿元(较上日+10.08%),领涨股大叶股份上涨19.98% [1] - 传媒行业涨幅1.21%,成交额239.96亿元(较上日-13.59%),领涨股冰川网络上涨8.20% [1] 跌幅前三行业 - 公用事业行业跌幅2.04%,成交额318.37亿元(较上日-19.08%),领跌股韶能股份下跌10.06% [1][2] - 综合行业跌幅0.79%,成交额11.68亿元(较上日-44.41%),领跌股*ST中程下跌14.73% [1][2] - 石油石化行业跌幅0.71%,成交额58.49亿元(较上日+6.69%),领跌股*ST海越下跌2.80% [1][2] 重点行业数据 - 电子行业成交额最高达916.39亿元(较上日+0.01%),新相微领涨11.57% [1] - 房地产行业成交额92.74亿元(较上日-51.16%),天保基建领跌9.93% [1] - 电力设备行业跌幅0.32%,昇辉科技领跌18.19% [1] 个股表现亮点 - 基础化工行业聚赛龙单日涨幅20.01% [1] - 汽车行业兆丰股份单日涨幅20.01% [1] - 通信行业博创科技单日涨幅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