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洗涤
icon
搜索文档
“亚朵枕套事件”最新声明:系分拣错发!洗涤厂自辩:从未接过医院订单 层层分拣失灵,酒店布草安全该如何监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8 23:55
事件概述 - 杭州西溪紫金港亚朵酒店出现印有"杭州御湘湖未来医院"标识的枕套,引发公众对布草卫生管理的质疑 [6] - 亚朵集团声明称事件原因为洗涤供应商分拣错发,涉事门店在布草验收、布房、查房环节存在疏漏 [2] - 涉事洗涤工厂老板承认分拣疏忽,但强调从未承接医院业务,医院枕套来源仍不明确 [9] 行业影响 - 事件引发酒店行业对洗涤工厂的集中考察,部分洗涤厂收到酒店要求出具"无医院业务"的保证函 [6] - 洗涤行业面临整改压力,不规范工厂可能被淘汰,行业规范化程度有望提升 [7] - 酒店行业对布草管理的标准或将提高,包括供应商筛选、定期监督和质检环节 [7][18] 洗涤行业现状 - 酒店布草洗涤行业竞争激烈,价格多年未涨,每套洗涤费用维持在6元左右 [13] - 行业利润率低,瑞丽洗涤2018年营收9563万元,净利率仅6% [13] - 部分工厂为压缩成本,减少洗涤时间、降低洗涤剂用量或调整熨烫温度,影响卫生质量 [14][15] 酒店与洗涤厂合作模式 - 酒店洗涤主要采用外包模式,自建洗涤中心因投入高(约上千万元)、回报周期长(6-10年)而逐渐减少 [12] - 酒店选择洗涤厂时优先考虑知名度、洗涤质量和价格优势,但后续监督频率较低 [17] - 布草混淆现象在行业内较常见,分拣失误和窜货问题普遍存在 [16] 行业监管建议 - 需要政府、行业协会、酒店和洗涤厂多方加强监督力度 [18] - 酒店应在招标时严格审核洗涤厂资质,避免单纯追求低价而增加卫生风险 [18] - 建议设立布草质检员岗位并确保其职能落实,加强回收布草的质检环节 [16][17]
蓝月亮硬核研发驱动绿色工厂建设 引领行业迈向“双碳”新未来
财经网· 2025-06-06 12:35
行业趋势 - 日化行业加速提质升级,绿色环保、低碳化、多元化成为新趋势 [1] - 公司以"浓缩+"战略为锚点,紧扣消费者需求推进绿色环保与创新研发,引领洗涤行业向"双碳"目标迈进 [1] 品质管理 - 公司所有产品制造工厂均已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形成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 [2] - 实施原料闭环管理,全面淘汰甲醛、甲醇等有害成分,新增3种成分至禁用原料清单 [2] - 个护产品配方成功应用墨角藻提取物与银耳提取物,其中银耳多糖保湿性能优于透明质酸 [2] - 抑菌洗手液和至尊生物科技洗衣液获首届"健康金盾奖",彰显品控实力 [2] 绿色生产 - 重庆、天津、永和三大工厂通过"绿色工厂"认证,搭建全流程低碳生态 [3] - 天津工厂光伏项目增容20%,年发电量达676.5MWh,永和、昆山工厂光伏项目投运后年发电量将超2800MWh [3] - 高能效设备占比达98%,通过优化泵头设计、电商装箱方式及纸箱结构实现包材轻量化 [3] - 消费者认可泵头专利设计,认为其用量精准、操作方便且可循环使用 [3] 研发创新 - 公司拥有超百名研发人员,核心技术研发成员中博士及硕士学历占比约70% [4] - 截至2024年底,累计获得有效专利265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48项 [4] - 至尊生物科技洗衣液搭载多重活性酶和抗污渍再沉积技术,活性物浓度达47%,一泵8克可洗净8件衣服 [4] - 用户实测反馈产品去渍、去黄效果显著,15分钟快洗后衣物无残留感 [4] 标准制定 - 累计参与制定3项国际标准、21项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及15项团体标准 [5] - 在浓缩洗涤技术、健康安全要求等领域提供重要支持 [5]
下一个Hero?百年日化巨头62亿豪赌
36氪· 2025-05-16 08:43
收购交易概述 - 美国日化集团Church & Dwight(C&D)拟以8.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亿元)收购美国第二大洗手液品牌Touchland [1][2] - 交易方案包含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5亿元)前期支付和1.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9亿元)业绩对赌款项 [2] - Touchland过去12个月净销售额约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亿元),EBITDA约55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9亿元) [2] 收购战略考量 - 收购符合公司长期战略标准:品类前二品牌、轻资产结构、高增长潜力及毛利率增益 [11] - Touchland主打时尚便携消毒喷雾产品,市场份额位居美国第二,主要吸引Z世代和Alpha世代消费者 [3][4] - 公司计划利用自身优势加速Touchland国际市场布局和产品创新 [3] 公司财务状况 - 2024年公司净销售额增长4.1%至61.0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3.6亿元),超出3.5%的增长预期 [2] - 2024年运营现金流为11.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2.1亿元),显示财务结构稳健 [3] - 2024年调整后息税前收入增长10.1%,全年每股收益为2.37美元 [2] 公司收购历史 - 公司七大核心品牌中除Arm&Hammer外均为收购获得 [5][6] - 2022年以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5.4亿元)收购祛痘护肤品牌Hero Cosmetics,该品牌现占美国祛痘贴市场约50%份额 [7][12] - 2021年以5.8亿美元收购TheraBreath漱口水品牌,2020年以3.8亿美元收购女性剃毛刀品牌FLAWLESS [6][9] 市场表现 - 公司旗下Arm & Hammer品牌在美国洗衣护理市场份额从2019年起逐年提升,2024年达11.4%位居第二 [12] - Hero Cosmetics市场份额从2022年3.5%跃升至2024年21.7%,成为美国第一大痘痘护理品牌 [12] - 2024年美国洗衣护理市场规模达178.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85.3亿元),同比增长2.3% [12] 中国市场布局 - 2018年与上海家化签署合作协议,后者成为公司在中国大陆四个品类的独家合作伙伴 [11]
立白倡导“净零生活圈”,共筑绿色低碳可持续产业生态
南方都市报· 2025-05-09 23:09
ESG战略与绿色发展 - ESG已成为企业必答题 公司认为随着环境问题加剧和社会责任意识提升 ESG不仅是顺应全球趋势的体现 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1][16][17] - 公司制定2050年全价值链净零排放目标 并发布《净零立白行动方案》 提出2030/2040/2050年分阶段减排计划 涵盖直接排放 间接排放 塑料使用量等指标 [18] - 公司构建绿色全产业价值链 从绿色原料 配方 技术 制造 产品到物流六个环节推动产业链转型 同时通过活动引导消费者形成绿色消费习惯 [21][23] 生产制造与节能减排 - 南沙工厂是集团最大凝珠生产基地 占地300亩 日产凝珠达500万颗 采用全自动化生产线 实现无人化包装作业 [3] - 集团8家工厂启动光伏项目 2024年光伏用电852万度 累计减碳4570吨 绿电可满足工厂全部用电需求 [6] - 南沙工厂采用智能立体仓库 拥有26000个板位 存储量达85-90万件 实现全自动化出入库 使用AGV小车年减碳超550吨 [6][8] - 工厂实现废水100%合格排放 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养鱼 南沙工厂已获行业首家碳中和认证 [8] 产品创新与环保技术 - 开发可回收单一材质塑料软包装 解决传统复合材料难以回收问题 通过物理再生可制作新包装 全面推广后年减塑料5-6吨 公司成为国内首个获"双易认证"优秀评级企业 [10][11] - 产品原料90%以上实现天然植物来源 2025年将推出"立白花植时代"子品牌 包装采用秸秆填充料降低塑料用量 配方含7种以上植物鲜活原料 [13] - 突破洗衣凝珠微胶囊香精悬浮技术 解决行业香氛颗粒分散不均难题 保证用户实际感知到持久留香效果 [14] - 研发投入超销售收入3% 为行业最高水平 掌握多项世界先进技术 洗涤剂销量中国第一世界第四 [17][25] 市场策略与消费趋势 - 打造全龄段洗护产品矩阵 覆盖婴幼儿到银发人群 满足不同场景 材质 成分的细分需求 消费者倾向天然 环保 香氛型高端产品 [25] - 通过"绿色生活节"等活动引导消费减碳 与京东创新碳普惠合作 实现订单级碳足迹追踪 成为家清行业首个京东碳账户品牌 [23] - 行业竞争加剧 公司以产品力应对 通过"产品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三维度满足精细化需求 推动行业绿色健康发展 [25][27]
蓝月亮以“浓缩+”战略重构企业价值 以绿色竞争力驱动长期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4-29 18:48
ESG报告发布 - 公司发布第五份ESG报告,共69页,系统披露企业价值与生态价值协同增长的实践路径 [1] - 公司秉承产品更卓越、环境更友好、社会更幸福的ESG行动原则,推进绿色转型,支持员工发展,参与公益活动 [1] - 2024年公司获得"公司管治卓越奖"等多项ESG奖项 [5] 研发与产品创新 - 公司依托成熟研发体系,精准洞察消费趋势,推进产品技术升级与品类拓展 [2] - 产品迭代反映环保布局:2008年推洗衣液替代洗衣粉,2015年推浓缩型洗衣液减少60%包装,2018年引入酶制剂技术 [2] - 2024年新推至尊生物科技洗衣液实现四效合一,采用"正装+补充装"设计减少包装废弃物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有效专利265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 [2] - 2024年多款产品获省级和市级创新产品称号,3款产品入选老年用品推广目录 [3] - 公司已形成近百种产品品类,覆盖衣物、个人及家居清洁护理三大品类 [3] 行业标准与绿色认证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参与制定3项国际标准、21项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及15项团体标准 [3] - 公司49款产品获中国环境标志认证,14款获节水认证,29款获绿色产品认证,3款获绿色设计认证 [4] - 重庆、天津、永和工厂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5] 绿色生产与能源优化 - 公司推广光伏发电项目,2024年天津工厂光伏项目增容20%,永和、昆山工厂项目预计2025年投运 [4] - 公司通过多元化举措拓展可再生电力获取渠道,将绿色实践嵌入全流程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收益85.56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8%,毛利润51.83亿港元同比增长14.2% [5] 行业影响与评价 - 公司以标准制定者、技术革新者、低碳践行者身份重构洗涤行业绿色发展范式 [5] - 专家评价公司通过环境标志认证构建绿色产品矩阵,多渠道渗透环保理念,形成独特竞争力 [6]
浓缩时代,至尊先锋!蓝月亮锚定绿色未来
第一财经· 2025-04-29 15:07
市场地位与成就 - 2024年度蓝月亮洗衣液、洗手液荣列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 [1] - 蓝月亮洗衣液连续16年(2009-2024)获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 [1] - 蓝月亮洗手液连续13年(2012-2024)获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 [1] 科技创新与行业引领 - 公司开创洗衣"液"时代,推动行业从洗衣粉向洗衣液转变 [4][5] - 2015年推出国内首款泵头计量式「浓缩+」洗衣液,活性物浓度达47%(国标3倍) [5] - 2024年推出至尊生物科技洗衣液(全效洁净),集成8大功效 [6] - 独创泵头设计实现"一泵8克洗8件"的精准计量,解决传统用量不准问题 [8] 浓缩洗涤战略与市场培育 - 2023年浓缩洗衣液渗透率9.2%,年复合增长率24.7%(传统洗衣液增速3.8%) [10] - 预计2024年浓缩洗衣液渗透率突破10.7%,与欧美98%普及率差距显著 [10] - 开发"洗衣三锦囊"科学洗涤方案,如"预涂锦囊"解决油斑问题 [10] - 通过体验活动和客服热线(超千万次咨询)普及科学洗涤理念 [10] 战略定力与社会价值 - 公司以"十年磨一剑"决心投入浓缩技术研发,响应国家"双碳"战略 [12][13] - 2024年消费者测评中至尊系列核心指标均超8.5分(满分10分) [13] - 推动节水省电的绿色转型,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范例 [13] 产品迭代与市场潜力 - 浓缩洗衣液产品矩阵持续丰富,涵盖除菌、运动特效等细分需求 [6] - "得浓缩者得天下"格局正在形成,公司战略与行业趋势高度契合 [10][11]
从“洗衣第一”到“浓缩先锋”, 蓝月亮以破局之勇重构行业价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00:10
文章核心观点 蓝月亮在竞争激烈的日化行业连续十余年保持市场领先,2024年洗衣液、洗手液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其成功在于敢谋新求变,以技术创新和市场教育推动发展,揭示消费品投资应洞察消费者需求创造价值 [1][14] 行业现状 - 中国日化市场年均新品淘汰率超65%,品牌忠诚度生命周期缩短至18个月 [1] - 消费升级使家清行业消费者对洗涤产品需求从基础去污向功效细分、场景定制、体验升级转变 [4] - 浓缩洗衣液在发达国家市场占有率高达98%,国内仅约10%,但2023年浓缩洗衣液年复合增长率达24.7%,远超传统洗衣液3.8%的增速 [9] 蓝月亮发展成果 - 2024年蓝月亮洗衣液、洗手液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洗衣液、洗手液品类分别蝉联16年和13年冠军 [1] 蓝月亮技术创新 - 2000年代推动中国家庭洗衣习惯从“粉”到“液”转变,十年间洗衣液渗透率从不足3%飙升至44% [4] - 以“场景化革命”开辟市场蓝海,推出手洗、宝宝、旅行、内衣等专用洗衣液 [6] - 2015年打造国内首款计量泵头装“浓缩+”型洗衣液机洗至尊,开启中国洗衣液浓缩时代 [6] - 2018年以来升级推出至尊生物科技洗衣液,近期推出至尊洗衣精华 [6] - 至尊系列产品专利泵头计量设计,一泵精准出液8g,活性物含量高达47%,是国标标准洗衣液的3倍多 [8] 蓝月亮市场推广 - 顶着成本压力将旗下产品以更具竞争力价格推向市场,着眼长远发展 [9] - 通过场景化教育、体验式渗透普及浓缩洗衣液优势和使用方法,提出洗衣三锦囊,举办“至尊洁净之旅” [10] 浓缩洗衣液优势 - 浓缩配方低泡易漂,节水省电,单瓶体积比传统产品减少60%,同等销量下运输能耗降低62.3% [12] - 帮助零售商减少仓储面积,提高货架产出,减少洗涤包装物和综合碳排放 [12] - 若中国消费者都使用浓缩洗涤剂,每年能减少电能损耗85.67亿度、二氧化碳174.72万吨、洗涤废水242.11万吨 [12] 蓝月亮社会责任 - 推出“瓶身+补充装”组合,鼓励消费者重复使用泵头瓶,减少包装浪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