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搜索文档
长三角产业融合升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东海区海洋经济动能澎湃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6-06 13:06
东海区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东海区海洋生产总值达45992.9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43.6%和地区生产总值的13.6% [3] - 海洋产业增加值18247.6亿元,占比39.7%,海洋相关产业(上下游)合计占比40.1% [3] - 海洋第三产业占比59.7%,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3] 重点海洋产业表现 - 15个海洋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其中海洋工程建筑业、船舶工业、药物生物制品业、工程装备制造业及交通运输业5个产业全国占比超50% [4] - 海洋油气业、旅游业、电力业、船舶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增速领先 [4] 长三角区域发展 - 江苏省海洋生产总值10046.2亿元(+6%),占全省GDP 7.3%;上海市11387亿元(+11.2%),占GDP 21.1%;浙江省12012.4亿元(+6.5%),占GDP 13.3%;福建省12547.3亿元(+6.1%),占GDP 21.7% [5] - 长三角海洋经济圈(苏沪浙)总产值33445.6亿元,创历史新高,占地区GDP 11.9% [6] - 长三角推进港口群协同,印发物流提质增效方案,建立跨区域港口合作机制,统筹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核心资源 [6] 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 江苏连云港示范区构建多式联运大通道,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盐城示范区探索湿地保护开发新模式,举办4届国际湿地会议 [7] - 上海崇明示范区推进沪东中华搬迁、LNG船建造项目,长兴海洋实验室竣工 [7] - 宁波示范区推动深海技术研发与海域分层设权;温州示范区推进民营经济参与深远海新能源基地建设 [8] - 福州示范区设立7.5亿元海洋产业基金,完成藻类固碳核算;厦门示范区落地6.1亿元招商项目,完成19万吨海洋碳汇交易 [8]
海洋工程装备等多个产业被“点名”!广东将加强海洋数据共享写进法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4 16:44
广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核心内容 - 广东省正式公布《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将于2025年7月1日施行 [1]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达20022.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14.1%,连续30年全国第一 [1] - 条例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开放合作、服务保障五大方向 [1] 重点支持产业领域 - 明确支持海洋电子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上风电、海洋能等新兴产业 [2] - 鼓励突破深远海渔业工程装备、海洋油气探采装备、海洋新能源装备等关键技术 [2] - 推动海洋生物基因、功能性食品、生物活性物质、疫苗和创新药物研发 [2] 产业支撑机制创新 - 要求政务部门加强海洋数据汇聚共享,推动数据要素高效流动 [3] - 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探索风电、养殖、海底管线分层用海模式 [3] - 广东省发改委将制定配套政策文件,编制"十五五"规划并修编沿海经济带规划 [3] 资源保障措施 - 自然资源厅将出台市级海岸带规划,深化海岸线占补指标交易等试点 [4] - 强化对海洋牧场、能源、港口等重大项目用地用海用林服务支撑 [4] - 推进海洋牧场"标准海"供应和高效用海试点 [4]
一季度海洋产业发展稳中向好
经济日报· 2025-05-12 06:02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 同比增长5.7%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1] - 海洋产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三大造船指标(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波动处于合理区间 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 手持海船订单量同比快速增长 [1] - 骨干船企生产状态良好 接单强度和造船生产维持较高水平 海洋船舶工业发展态势未改变 [1] 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 同比增长7.5% 文化科技赋能催生新场景新方式 推动市场供需两旺 [1] - 海洋船舶工业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增长24.2% 新承接和交付订单金额分别增长57.1%和114.3% [1] 海洋新兴产业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多维向好 海洋油气和海上风电领域新型装备研发取得新进展 [1] - 海洋药物研发突破显著 免疫抗肿瘤新药BG136进入临床二期试验 深海微生物基因数据集鉴定出7564个新物种(占比89.4%) 三斑海马染色体图谱成功组装 [2] 海洋资源保障能力 - 海洋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 发现惠州19-6亿吨级油田 涠洲10-5油气田获高产油气流 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和13.8% [2] - 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5% 海水养殖产量增长5.7% 万吨级南极磷虾船投入作业 南极站海水淡化工程完成超80% [2] 海洋对外贸易 - 涉海产品出口展现韧性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连续4年增长 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同比大增43.2% [3] -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出口增势突出 显示国际竞争力 [3]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增长5.7%!一文说清海洋产业规划怎么做?
前瞻网· 2025-05-04 09:59
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 [1] - 海船订单量、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国际市场份额全球领先,手持订单同比快速增长 [1]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 [1]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7.1%、114.3%、24.2% [1] 海洋经济产业链结构 - 上游:涉海设备制造(中远海运重工、中集来福士、振华重工)、涉海材料制造(中国船舶第七二五所、昊华科技、万盛股份) [2] - 中游:海洋渔业(中水渔业、开创国际)、海洋油气业(海油工程、中海油服、中石油海洋工程)、海洋盐业(中盐股份、山东海化、鲁银投资) [2] - 下游:涉海产品再加工、批发零售、涉海经营服务 [2] 企业分布与市场规模 - 全国海洋经济相关企业28104家,山东(1963家)、浙江(3238家)、江苏(3200家)位列前三 [4] - 预计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达13万亿元,2030年超20万亿元,占GDP比重超15% [5] 产业规划方向 -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深远海养殖、海洋牧场、海洋清洁能源、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 [9] - 产业融合与集群化:打造"港产城"一体化模式,整合科技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平台 [10] - 科技创新:搭建产学研平台,发展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海洋电子信息、智能装备 [11] - 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共建内陆无水港,参与国际深海资源开发,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13][14] - 生态优先:控制近海渔业捕捞强度,建立陆海一体化污染监测网络 [15][16] 地方实践案例 - 青岛:聚焦人工智能与海洋产业融合,建设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推动深远海养殖转型 [19][21] - 上海:发展国际航运与深远海风电,建设航运贸易金融中心,开展绿色甲醇燃料船研发 [22][24][25] - 深圳:布局海洋电子信息、深海基因技术,建设全球海洋大数据平台和生物医药集群 [26][27][28] 未来趋势 - 科技创新驱动深海装备、智慧海洋等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重塑传统业态 [30] - 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成为核心,海上风电、蓝碳交易、立体养殖构建循环体系 [30] - 海洋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船舶制造订单占全球68.2% [31]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多维向好
快讯· 2025-05-02 12:09
海洋新兴业态发展 - 海洋新兴业态发展态势良好 [1]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 一季度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保持较快发展 [1] - 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同比增长57.1% [1] 海洋油气与海上风电 - 海洋油气领域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取得新进展 [1] - 海上风电领域新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取得新进展 [1]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海洋经济发展向新向好
新京报· 2025-04-29 13:28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3个百分点 [1] - 海洋经济呈现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1] 海洋船舶工业 - 全国新承接海船订单量、海船完工量、手持海船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波动,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 [2] - 手持海船订单量同比保持较快增长 [2] - 骨干船企生产状态良好,接单强度和造船生产处于较高水平 [2] 海洋旅游业 - 一季度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 [2] - 沿海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文化引领、科技赋能催生旅游新场景新方式 [2]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 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7.1%、114.3%、24.2% [2] - 自主研发全球最新一代风电安装船"志高号"和"志远号"完工交付 [2] - OCV海工作业船1号船正式开工,覆盖传统油气开采与海上风电运维双重需求 [2] 海洋能源开发 - 南海海域发现亿吨级惠州19-6油田,北部湾海域涠洲10-5油气田获得高产油气流 [3] - 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13.8% [3] - 海上风电发电量、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分别增长1.4%、41.6% [3] 海洋渔业 - 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5%,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7% [3] - 深远海养殖工船"湛江湾1号"下水,风渔融合深远海网箱养殖平台"伏羲一号"完成入级检验 [3] - 万吨级南极磷虾船"福远渔9199"号启航前往南极作业 [3] 海洋科技创新 - 海洋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发布,推动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 [4] - WinGD10X92DF-M-1.0甲醇发动机、CPGC-MAN L21/31DF-M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研制取得新进展 [4] - 世界最大功率甲醇双燃料船用主机、首型高替代率甲醇燃料船用中速机正式交付 [4] 碳捕集技术 - 文昌9-7钻井平台首次应用"火炬气回收+等离子点火"方案,实现火炬气"零排放" [4] - 世界上第一艘安装碳捕集和封存设备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完毕 [4] 海洋对外贸易 - 一季度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1% [5] -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长10.8%,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同比增长43.2% [5] 港口建设 - 建成自动化码头50余座,规模全球领先 [5] - 青岛港智慧化通用散杂货码头操作系统全面上线 [5] - 宁波舟山港、天津港实现DeepSeek本地化部署 [5] 海运航线拓展 - "黄石—厦门—非洲"海铁联运线路开通 [6] - "烟台—古巴"件杂货国际航线开通 [6] - 泉州港开通首条直航东帝汶航线、首条巴西散货航线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