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旅游业

搜索文档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超5万亿元(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08-03 06:01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 [2] - 海洋经济呈现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局面 [2] 海洋传统产业 - 海船完工量同比增长4.7%,海洋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领先,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64.0%、47.2%和57.6% [3] - 海洋交通运输业韧性凸显,海洋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2%、6.9% [3] - 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7718亿元,同比增长8.0%,邮轮港口进出港旅客总数同比增长40.1% [3] 海洋新兴产业 - 海工装备建造市场三大指标位居世界第一,新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占国际市场份额分别为64.6%、43.3%和62.6% [4] - 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企业竞争力提升,"海星大模型"发布 [4] - 海水淡化领域科技创新加快,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连续并网运行超3年 [4] 海洋资源与能源 - 上半年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同比增长25.2%,涉及投资超5000亿元 [5] -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有序推进,垦利10—2和文昌16—2油田项目进展顺利 [5] - 海上风电发电量、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分别增长2.2%、199.4% [5] 海洋食物与水资源 - 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增长5.6% [5] - 海洋渔业数智化转型加快,大黄鱼"声波无网海洋牧场"和智能化深远海海参养殖网箱"金仓一号"投入应用 [5] - 山东蓬莱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竣工投产,国产纳米复合膜海水淡化膜正式应用 [5] 涉海企业经营与创新 - 87.6%的企业对下半年经济环境持乐观或中性态度,73.8%的企业预计营业利润持平或增长,89.4%的企业预计用工人数稳定或增长 [6] - 57.5%的企业研发经费同比增长,58.4%的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同比增长 [6] - 深海探测技术取得新进展,仿蝠鲼机器人与蛟龙号协同作业,"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投产 [6][7] 海洋对外贸易与港口建设 - 上半年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1%,船舶和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0.0%和13.7% [8] - 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29座,5G无人驾驶集卡实现规模化应用 [8] - 11个国际枢纽港集装箱水平运输设备清洁化比例超60% [8]
上半年海洋经济稳中向好 海洋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
新华网· 2025-08-02 10:41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1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1] - 海洋资源要素供给能力增强 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 同比增长25.2% 涉及投资额超5000亿元 [1] 传统海洋产业 - 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3%和16.9% [1] - 海洋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领先 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64.0%、47.2%和57.6% [1]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邮轮港口接待旅客总数同比增长40.1% [1] - 海洋交通运输业韧性凸显 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2%和6.9% [1] 海洋新兴产业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9.3%和9.7% [2] - 青岛发布"海星大模型"用于海洋药物研发 [2] - 兆瓦级发电机组"奋进号"连续并网运行超3年 [2] 可再生能源与渔业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和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99.4%和2.2% [1] - 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1]
向海图强 海洋经济释放“蓝色引擎”澎湃动能
央视网· 2025-08-02 10:39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5 1万亿元 同比增长5 8% [1] - 海洋经济在复杂外部环境下呈现稳中向好态势 [1] 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船舶工业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保持领先 [1]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7718亿元 同比增长8 0% [1] - 海洋交通运输业韧性凸显 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 2%、6 9% [1] 海洋新兴产业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9 3%和9 7% [3] - 青岛发布"海星大模型"用于海洋药物研发 [3] - 兆瓦级发电机组"奋进号"连续并网运行超3年 [3] 海洋空间资源与能源 - 全国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 7万公顷 同比增长25 2% 涉及投资额超5000亿元 [5] - 海上风电发电量、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分别增长2 2%、199 4% [5] - 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 8% [5] 深海探测与资源开发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海南启动运行 覆盖2000米以上梯度试验环境 [10] - 仿蝠鲼机器人与"蛟龙号"在南海冷泉区实现柔性智能协同作业 [10] - "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投产 成为我国最大海上气田 [10] - 水下生产系统装备品牌"擎海"发布 推动深水油气装备自主可控 [10] 政策与战略方向 - 自然资源部将深化科技创新 优化产业布局 激发市场活力 [12]
上半年海洋经济稳中向好突破5万亿元
格隆汇· 2025-08-01 16:13
海洋经济整体表现 -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1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1] - 海洋资源要素供给能力稳步增强 全国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 同比增长25.2% 涉及投资额超5000亿元 [1] 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原油产量同比增长2.3% 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6.9% [1] - 海洋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领先 新承接订单量占全球64.0% 完工量占47.2% 手持订单量占57.6% [1]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全国邮轮港口接待旅客总数同比增长40.1% [1] - 海洋交通运输业韧性凸显 货运量同比增长5.2% 货物周转量同比增长6.9% [1] 海洋新兴产业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199.4% 发电量同比增长2.2% [1]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金额同比增长39.3% 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增长9.7% [1] - 青岛发布"海星大模型"用于海洋药物研发 兆瓦级发电机组"奋进号"连续并网运行超3年 [1] 海洋渔业 - "蓝色粮仓"建设推进 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1]
突破5万亿元 上半年海洋经济稳中向好
央视新闻· 2025-08-01 15:57
海洋经济整体表现 -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1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1] - 海洋资源要素供给能力增强 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 同比增长25.2% 涉及投资额超5000亿元 [1] 海洋传统产业 - 海洋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领先 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64.0%、47.2%、57.6% [1]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 邮轮港口接待旅客总数同比增长40.1% [1] - 海洋交通运输业韧性凸显 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2%、6.9% [1] 海洋新兴产业 - 海洋工程装备交付和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9.3%、9.7% [1] - 青岛发布"海星大模型" 可用于海洋药物研发 [1] - 兆瓦级发电机组"奋进号"连续并网运行超3年 [1] 海洋资源开发 - 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3%、16.9% [1] - 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99.4%、2.2% [1] - "蓝色粮仓"建设推进 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1]
突然爆发!刚刚,狂掀涨停潮!
券商中国· 2025-07-02 14:43
海洋经济概念股表现 - 7月2日A股海洋经济概念股全线爆发,深水海纳、大烨智能、国联水产等斩获20CM涨停,克莱特大涨超27%,海洋王、亚星锚链、振华重工等超10只个股涨停 [1][2] - 中科海讯、天能重工大涨超10%,海兰信、中集集团、中远海特等个股跟涨 [2] 政策驱动因素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1][2] - 会议强调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 - 会议要求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发展海上风电、远洋捕捞、海洋生物医药等细分领域 [3]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发展海洋经济作出重要部署 [4] 地方政策举措 - 广东召开高规格会议部署海洋经济发展,重点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培育海洋新能源、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 [5] - 上海发布海洋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拟组建海洋产业发展集团并设立市级海洋产业发展基金 [5] - 山东提出到2027年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大幅提升,15个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增幅显著高于GDP增速 [6]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总量达105438亿元(10.54万亿元),同比增长5.9%,占GDP比重7.8% [7] - 2025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 [7] - OECD预测2030年全球海洋经济价值将超3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规模 [1][7] 细分领域机会 - 船舶工业、海洋电力等第二产业高速增长,为深海科技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8] - 深海资源开发将推动产业链向勘探、开采、加工全环节延伸,重点关注勘测端(水下机器人、声纳技术)、开采端(海底挖掘系统)、运输端(船舶工业)和通信端(光纤光缆) [8] - 海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受政策支持力度大,具备显著投资机会 [9]
海洋旅游业繁荣、海洋油气业增储、海工装备市场活跃…… 深圳海洋经济劈波斩浪动能十足
深圳商报· 2025-07-02 06:34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4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5409.4亿元,成为推动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引擎 [1] - 海洋交通运输业强势引领,海洋旅游业延续繁荣态势,海洋油气业支柱地位显著 [1]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船舶工业稳步增长,海洋技术服务、海洋信息服务迎来强劲增长 [1] 海洋油气业发展 - 南海东部油田连续三年稳产2000万吨以上 [2] -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和亚洲首艘圆筒型FPSO"海葵一号"正式投产 [2] - 2025年3月发现惠州19-6亿吨级油田,攻克埋深超4500米的超深层勘探技术难题 [2] 海洋制造业与新兴产业布局 - 培育壮大海洋船舶、海工装备、涉海设备、涉海材料等海洋制造业 [3] - 推动绿色智能船艇、水下机器人等重点产品发展 [3] - 招引苇渡科技、山东滨海新材料、欧卡智舶、西井科技等涉海重点企业 [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利用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生物等领域 [4] - 使用市级专项资金支持海洋机构落户、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 [4] - 推动深圳湾生态科技园挂牌全市首个"海洋产业专业园" [4] 产业合作与联盟建设 - 推动深圳市新能源船舶产业联合会、深圳市海洋智能感知产业创新联盟成立 [4] - 与江门签署海洋经济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书,促进深江海洋产业合作 [4] - 与澳门合作探索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支持涉海企业发行债券 [4] 公共测试区建设 - 深圳首个开放水域测试区正式运行,面向小型智能船舶、海洋监测设备等开展测试服务 [5] - 推动大鹏湾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首期建设土洋和畲吓湾开放式海域试验区 [5][6] - 主要服务于传感器等感知探测类产品、小型智能船艇、智能水下装备等测试场景 [6]
2万亿蓝色产业,广深再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23:26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率先突破2万亿元,广州、深圳两市海洋经济规模大幅领先,2024年分别达到4979亿元和5409亿元 [2] - 广东沿海14城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形成以广深为创新引擎、县域为主体的梯度化发展格局 [2][4] - 省委书记强调优化海洋生产力布局,建设世界级沿海经济带,深化山海协作 [3] 广深海洋经济创新引领 - 广州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4979亿元(占全省25%),单位岸线产值33亿元/公里(全国第二),船舶制造业总产值超500亿元(同比+8%) [7] - 深圳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5409亿元(占GDP14.7%),海洋信息服务业增加值1061亿元(+10.1%),海洋旅游业增加值+11.6% [7] - 广深聚焦高技术船舶、海洋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广州交付首艘深远海科考船等装备,深圳实现全球首次深海采矿6000米级海试 [7][8] - 深圳计划"十五五"末海洋工业增加值达2150亿元(年均+12%),重点发展绿色智能船舶、水下机器人等 [8] 县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 - 沿海县域推动海洋渔业向种苗研发、装备制造等全链条延伸,如饶平县突破花鲈鱼种苗技术(年产苗8000万尾),2024年渔业总产值近60亿元 [14] - 企业加速布局海洋牧场,海发公司计划2025年投建500个深水网箱,预计渔获年产值超10亿元 [15] - 饶平县临港工业2024年总产值172亿元(+14.34%),签约项目总投资超160亿元,计划打造千亿级新能源集群 [16] 科技创新与未来产业布局 - 广东全省涉海高新技术企业804家(+2%),2024年海洋专利1.76万件,突破天然气水合物等核心技术 [10] - 省发改委提出布局海洋物联网、海水制氢等未来产业,目标打造1-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10] - 政策强调建设重大科创载体,引育现代海洋人才支撑产业升级 [10]
深圳披露“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目标,多个产业被“点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16:11
深圳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2024年深圳海洋生产总值达5409亿元 占GDP比重14.7% 同比增长5.8% [1] - 海洋信息服务业增加值1061亿元 同比增长10.1%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增长11.6% [1] 深圳海洋经济未来目标 - "十五五"末海洋工业增加值目标2150亿元 年均增速超12% [1] - "十五五"末海洋服务业增加值目标7360亿元 年均增速超10% [1] 海洋工业发展方向 - 重点发展海洋油气业 培育船舶/海工装备/涉海设备/材料等制造业 [2] - 布局绿色智能船舶/游艇/无人船艇/水下机器人/水上运动装备/海洋药物等新兴产业 [2] 海洋服务业发展路径 - 建设"5G+卫星"空天地一体海洋网络体系 [2] - 推出邮轮游/游艇游/海上游产品 扩大海洋批发零售/技术服务/经营服务规模 [2] 港口航运升级措施 - 推进盐田港东作业区建设 应用AI/无人驾驶技术打造智慧港口 [3] - 吸引全球船公司设立机构 拓展经深航线 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达275条 [3] - 推进国际船舶登记制度改革 发展保税燃料加注/航运金融/海事仲裁等业务 [3] - 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全球前四 去年增11.7% 今年1-5月增11.1% [3] 核心技术攻关领域 - 聚焦海洋电子信息/高端智能设备/船舶电动化/深海采矿/海洋卫星通信/医药/海水利用等领域 [3]
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超10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5.9%
经济日报· 2025-06-09 06:03
海洋经济发展指数 - 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为1252,较上年增长23% [1] - 2023年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国民经济增速09个百分点 [1] - 海洋经济活动单位数量同比增长6%,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 [1] 海洋产业结构 - 海洋制造业增加值32万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超30% [1] - 海洋渔业、油气业、船舶工业和工程装备制造业加速数智化、高端化转型 [1] - 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增长47%和87%,海上风电发电量增长282% [2] 国际贸易与出口 - 船舶出口金额30865亿元,同比增长587%,占全球海船完工量的427%(较上年提升59个百分点) [2] - 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贸易额221万亿元,其中沿海国家贸易额190万亿元(增长63%) [2] - 海运进出口总额、国际航线集装箱吞吐量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2] 新兴领域与消费市场 - 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增长超10% [2] - 沿海城市国内旅游人数同比增长超14% [2] - 人均海洋水产品占有量预计27千克,优质蛋白供给持续增长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