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山东墨龙(002490.SZ):上半年净利润1216.37万元 同比下降92.85%
格隆汇APP· 2025-08-22 21:48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8亿元 同比增长31.9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6.37万元 同比下降92.8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8.799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0152元 [1]
山东墨龙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所有者权益应占纯利为1216.37万元 同比收窄92.85%
智通财经· 2025-08-22 18: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达人民币7.975亿元,同比上升31.90% [1] - 公司所有者权益应占纯利为人民币1216.37万元,同比收窄92.85% [1]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0152元 [1] 经营状况 - 产品订单充足,产销量同比大幅增加,营业收入增加 [1] - 产能利用率提升,产品毛利率同比大幅增长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经营业绩扭亏为盈 [1] 业绩变动原因 - 净利润同比减少主要因上年同期出售两家子公司股权产生非经常性投资收益 [1] - 通过夯实基础管理、成本管控及降本增效措施实现经营改善 [1]
强动力 促发展 恒丰银行全周期金融服务助燃科技“星火”
齐鲁晚报· 2025-07-31 17:38
核心观点 - 恒丰银行济南分行通过产品创新、机制变革和科技赋能等多维举措 为山东省科技企业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 助力区域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1][2][7] 服务机制创新 - 组建"前中后台+科技与业务"混编团队 推出专属授权制度 采用商投结合理念提供"融资+融智"综合服务 [2] - 创新"科创贷"产品 采用"知识产权质押+政府风险补偿"双轮驱动模式 企业凭专利即可获得信贷支持 [2] - 升级数字金融服务 通过"好园快贷""恒银E链"等产品将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融入风控系统 基于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力等多维度因素进行授信评估 [2] 产业协同平台 - 作为济南高新区产业金融联盟首批成员 深度参与科技创新港建设 精准对接园区企业需求 [3] - 参与山东省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现场会、"科创济南·金融赋能"金企对接会等活动 通过政策引领和银企对接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3] 专项融资案例 - 为菏泽精密机械企业开辟绿色审批通道 投放8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高精密数控机床生产 预计使企业年内产能提升30% [4] - 为聊城医药企业提供3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并针对二期项目提供"购建通"业务方案 支持固定资产购置和多用途长期限融资 [5] - 为东营石油技术企业提供700万元"科创贷" 通过知识产权质押享受贴息补助与风险补偿金政策 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7] 特色金融产品 - 推出"无还本续贷"方案 实现新旧贷款无缝衔接 帮助信用良好但短期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化解偿付难题 [7] - 构建全周期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通过定制化信贷产品和个性化"融资+融智"服务多维度呵护企业成长 [7]
高温深地深海,能源勘探开发行业“弄潮儿”
齐鲁晚报· 2025-07-25 05:48
公司技术研发 - 公司自主研发CC级高抗蚀套管头,助力中国石油吐哈油田CCUS示范项目,密封性通过国际标准API6A最高等级认证,抗腐蚀性能较传统产品提升3倍以上[2] - 公司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保持在3%以上,高温马达在新疆成功应用,耐高温螺杆钻具在200度高温环境下连续工作100小时无故障,技术全球领先[3] - 公司计划将AI技术、5G技术应用于钻井领域,实现井下与地面信息技术互联互通[5] 公司产品与市场 - 公司产品覆盖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地热能钻井及定向穿越工程等领域,产品已覆盖国内各大油田并出口多个国家和地区[2][7] - 公司螺杆钻具广泛应用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内油田,在四川页岩油气高压高腐蚀、新疆深地高温等领域成为必备工具[5] - 公司产品出口至十几个国家,海外收入占比达20%,计划提升至50%,海外市场划分为北美区、俄语区和中东区三大区域[5] 公司国际化战略 - 公司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布局海外市场,改制后成立海外事业部,在加拿大、北美、南美、俄罗斯、中东等地设立分公司或派驻人员[5] - 公司引进多语言人才与技术人才共同开发海外市场,招聘当地员工以适应不同市场需求[5] 行业发展趋势 - CCUS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井口产品对可靠性、密封性及耐腐蚀性要求极高[2] - 油气资源开发向深地、复杂地层挺进,西南和新疆等地区钻井深度已突破一万米,深地深海领域装备和技术研发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3] - 深地深海不仅是能源的补充,也是未来能源的压舱石[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始建于1961年,2004年完成股份制改革,经历搬迁扩能、挂牌、上市等重大事件[3][7] - 公司不断变革与技术创新,引进先进研发设备和检测设备,汇聚优秀研发人员[4]
6连板山东墨龙:公司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
快讯· 2025-06-22 16:05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于2025年6月19日、6月20日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 [1] 信息披露情况 - 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补充之处 [1] - 公司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 [1] 经营状况 - 近期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1]
宏华集团20250617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石油装备制造、造船、油服 公司:宏华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表现** - 2024 年末营收增长约 3%达 56.33 亿元,归母净利扭亏为盈,预计 2025 年归母净利增速大于订单和营收增速[4] - 加入东方电气后融资成本和管理费用率优化,应收账款大幅下降,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提升,预计 2025 年毛利率上升 2 个百分点[2][5][6] - 2025 年毛利提升源于产品结构优化和迭代升级,未来毛利提升受管理精细化、风险控制、产品结构改变等因素推动[31][32] - 预计 2025 年利润显著增长,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下降,压裂板块盈利状况好[36] 2. **业务板块** - 基本盘业务(陆地钻机、压裂液、钻井工程服务及零部件)占营收 70%以上,2025 年陆地钻机和零部件预计贡献约 40 亿元营收,钻井工程服务年贡献约 4 亿元营收[8] - 增长盘来自海洋板块和压裂业务,预计 2025 年分别贡献约 12 亿元营收,2024 年海洋和压裂板块贡献较大营收增速,2025 年海洋板块持续贡献增速,压裂业务有望扭亏为盈[2][6][8] 3. **市场布局** - 2024 年海外市场占比 53.5%,计划调整区域分布至五五开[9] - 截至 2025 年 5 月底,在手订单约 50 亿元,高于半年预期,全年预期订单 80 亿元,订单充裕且结算良好,无亏损合同[2][10] - 国际化布局重点为中东市场,以迪拜公司为中心,配件服务覆盖多国,2025 年建设新加坡和尼日利亚拉各斯子公司推进海洋石油板块发展[3][12][14] 4. **产品进展** - 持续赋能梦想号远洋航行,深耕特种船舶细分赛道,推进智能钻机发展,中标中东人工岛智能钻机订单[2][7] - 数字化产品进入中东高端市场,海工产品取得突破[2][11] 5. **竞争优势** - 在整机方面成为中东一线品牌,具有快速响应、定制化特性,7 个服务团队能 24 小时到达现场,推出智能化和全电动产品匹配客户需求[21][22] - 在造船行业专注特种船型,系统集成和特种装备制造能力强,能获高于一般造船业务的利润[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国内市场需求**:国内石油需求集中于深地、深海和非常规能源领域,公司倾向发展海洋装备,攻关非常规能源领域[5][24] 2. **中东市场规模**:行情好时市场增量份额可达 30 亿美元,不佳时仅 3 亿美元,油价 60 美元以上投资意愿持续,钻机升级改造市场大[23] 3. **订单拆分**:2025 年上半年 50 亿订单中约 30%与海洋相关,超 40%来自中东[26] 4. **交货周期和付款条件**:成套钻机交付期 6 - 8 个月,海工类整船交付期约 16 个月,不同产品情况不同[33] 5. **其他地区潜力**:欧亚、北非、西非及东南亚市场有较大增长潜力,公司将重点关注[34][35] 6. **市值管理**:筹划回购、分红及股权激励等市值管理手段[5][25]
专精特新“小巨人”祺龙海洋IPO,中海油贡献巨大
IPO日报· 2025-04-01 17:07
公司概况 - 祺龙海洋主要从事海洋钻井隔水导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涉及油气长输管线生产销售及水下油气装备试验技术服务 [1] - 隔水导管销售收入占比极高,报告期内分别占营业收入的86.86%、85.79%、89.77%和99.41% [5]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1亿元、2.40亿元、2.01亿元、1.39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705.35万元、4551.75万元、4682.21万元、4131.67万元 [4] - 综合毛利率持续提升,从2021年的35.47%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47.50% [5][18] - 销售净利率从2012年的9.76%提升至2023年的23.54% [18]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呈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21.01%降至2024年6月的12.76% [5] 客户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极高,报告期内分别为98.80%、99.44%、99.00%和99.96% [6] - 对第一大客户中海油的依赖度持续上升,收入占比从2021年的66.27%增至2024年上半年的94.79% [6] - 公司解释称受益于中海油"七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在南海隔水导管中标金额占比达61.60%、85.41%和91.81% [7] 费用与应收账款 - 期间费用占营收比重从2021年的17.33%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11.45%,管理费用为主要支出(费用率6.81%-10.60%) [9][10] - 业务招待费累计达980.15万元,占管理费用的15.18%-17.89% [10][11] - 应收账款周转率呈下降趋势(3.09→2.23),2022年末余额同比增长101.88%,2024年6月环比增长123.40% [11][12]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龙玺油服持股78.66%,但股权分散(第一大股东王志明仅持股15.60%),公司及控股股东均无实际控制人 [14][15] - 报告期内完成股权代持清理,涉及历史股东共129名(祺龙海洋)和162名(龙玺油服) [15] - 存在控股股东资金拆借问题,2022年累计借款1200万元 [15] 行业地位与前景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技术资质受认可 [18] - 参与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如"陵水25-1"(水深超1000米)、"乐东10-1"(首个超高温超高压气田)等 [18] - 受益于南海油气开发加速及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市场地位稳固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