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产业

搜索文档
特朗普威胁终结金砖,巴西打得美国毫无防备,印度破天荒没有反水
搜狐财经· 2025-07-22 15:42
金砖国家去美元化行动 - 巴西作为金砖轮值主席国带头推动跨国贸易本币结算 呼吁减少美元依赖 [1] - 卢拉明确表态巴西不受外部指令影响 宣布对美国企业征收数字税 [5][13] 美国关税威胁与巴西反制 - 特朗普对巴西商品加征50%关税 为第二批加税名单中最高税率 [3] - 巴西宣布对等反制措施 拟对美国商品同样加税50% [5][13] - 巴西稀土出口额达670万美元 同比激增3倍 对华出口量增长2倍 [5][13] 稀土供应链博弈 - 巴西稀土储量2100万吨 全球第二 具备供应链话语权 [7][15] - 巴西可能通过断供或次级制裁打击美国稀土加工产品进口 [7][15] - 中巴稀土合作可形成价格控制与出口管制联盟 对抗美国供应链排挤策略 [7][15] 金砖组织影响力扩张 - 乌拉圭研究加入金砖新开发银行 显示组织吸引力提升 [12][18] - 印度罕见警告美国 称将重启中俄印三边合作机制应对关税威胁 [12][15] - 金砖国家内部团结度增强 印度立场转变具有标志性意义 [12][15][17] 地缘经济格局变化 - 特朗普"终结金砖"言论落空 实际推动金砖国际关注度上升 [9][17] - 巴西精准打击美国稀土软肋 反击措施超出美方预期 [13][15] - 去美元化进程未受遏制 反促使更多国家考虑金砖合作 [17][18]
堵上稀土最后漏洞!中国这招釜底抽薪,美国想掀桌都没勇气
搜狐财经· 2025-07-22 14:20
专项整治行动成效 - 中国商务部成功侦破一系列战略矿产非法出口案件并抓捕涉嫌走私罪犯 [1] - 专项行动推进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并明确后续工作部署 [1] - 稀土走私漏洞得到有效解决并大幅降低未来类似情况发生可能性 [1] 对中美博弈的战略影响 - 彻底击碎特朗普侥幸幻想并消除美国通过走私获取稀土的潜在途径 [3] - 迫使美国在未来博弈中失去翻盘底气并可能采取更谦卑态度 [3] - 使美国工业发展陷入进退维谷境地且工业生产面临短缺风险 [5] 稀土产业格局与竞争壁垒 - 美国工业发展完全依赖稀土且受制于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稀土出口国 [5] - 中国数十年构建的专利壁垒使美国新建稀土产业面临成本竞争劣势 [6] - 美国企业正考虑在中国建厂以降低生产成本并主动寻求合作 [6] 供应链控制与地缘政治影响 - 中国通过严格管控稀土限量供应掌握美国每月巨大需求量的关键控制点 [5] - 美国若开辟新供应链需面对前期巨额投入亏损风险并最终仍依赖中国进口 [6] - 稀土地位与石油电力同等重要且为工业不可或缺的核心原材料 [5]
除了断供镓和锗,东大还有一张王牌,打出来西方将伤筋动骨
搜狐财经· 2025-07-21 17:26
稀土产业战略地位 - 中国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国防部库存显示镓为零库存,锗虽有库存但缺乏加工能力[1] - 稀土被称为"工业命脉",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机永磁材料(钕、镝)、风力发电机、第五代战机雷达与发动机、航母雷达系统(单艘需数吨)[8] - 中国掌控全球90%以上稀土精炼加工能力,美国因环保与成本问题难以重建产业链[8][13] 技术突破与产业主导 - 徐光宪团队1975年发明"串级萃取理论",效率较西方"离子交换法"提升上千倍,成本大幅下降[5] - 1980年代中国稀土纯度全球领先,产量占全球70%,成为唯一具备全套稀土供应能力的国家[5] - 美国MP Materials公司在中国可能限制稀土出口的消息传出后股价暴跌10%[10] 资源控制与政策演变 - 2024年中国新增对7种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其中钐元素100%用于军工[10] - 中国稀土进口量2024年达出口量的两倍,显示产业链升级趋势[15] - 历史政策调整包括:1990年代低价供应全球、2010年出口限制为整治乱采、近年管制回应外部技术封锁[12] 全球竞争格局 - 美国在重稀土提炼技术落后中国20年,香港媒体指出该差距源于徐光宪团队1970年代的突破[10] - 美澳加推动"矿产外交"寻求替代资源,但短期内无法摆脱对中国技术、成本和产业链的依赖[13] -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近50%,加工技术优势形成战略壁垒[8][15]
稀土虽小关乎国运,看中国如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搜狐财经· 2025-07-20 14:41
稀土资源管控 - 中国加强对稀土资源的严格管控后精准打击了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命脉但对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影响有限[1] - 中国同意6个月内恢复对美国的民用稀土供应但军用领域依然严格管控并引入稀土磁铁行业跟踪系统要求生产商实时提交交易量和客户信息[1] - 西方企业担忧中国建立的出口许可制度将使全球稀土供应链在中国监管下透明化[1] 稀土的战略重要性 - 稀土被誉为"工业黄金"和"新材料之母"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 精确制导导弹隐形战机核磁共振仪等高科技产品均依赖稀土材料[2] - 稀土的军民两用属性使其成为国家战略安全的关键支点[2] 稀土走私与非法行为 - 境外势力通过更换包装伪造标签等手段非法偷运中国稀土部分行为已演变为有组织的国家行为并有境外情报机构支持[2] - 走私者将高纯度稀土伪装成铁合金镍粉等低价值产品或混入瓷砖原料塑料模具等日常商品中偷运出境[4] - 这些手法对稀土资源安全和监管带来巨大挑战[4] 打击稀土走私的举措 - 国家安全机关联合多部门开展专项行动成功截断多条非法稀土走私渠道[6] - 建立了从源头管控到终端拦截的全链条防护体系形成高效协作机制[6] - 稀土保卫战是长期系统工程直接影响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构建[6] 稀土产业转型升级 - 保护稀土资源需要标本兼治既要加强出口管制和边境检查也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8] - 中国稀土产业正从资源优势向产业链优势转型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9] - 鼓励全民参与举报可疑走私行为筑牢国家安全防线[8] 全球资源竞争格局 - 稀土等关键矿产已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9] - 中国坚决打击稀土领域的内鬼行为确保战略资源安全[9] - 稀土虽小但关乎国家命运与民族复兴[9]
不给稀土就不访华?威逼中国的冯德莱恩,转身“跪”在了美国面前
搜狐财经· 2025-07-18 17:59
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控制约70%的市场份额 [3] - 中国在稀土深加工领域拥有先进技术优势,包括永磁材料制造和精炼分离技术 [3] - 全球98%的稀土永磁材料来自中国的工厂 [5] 欧美应对策略 - 欧美曾试图组建绕过中国的"稀土联盟",但未见实质性进展 [7] - 欧洲本土试图建立自己的稀土供应链,但短期内难以动摇现有产业格局 [5] - 欧美在面对中国已实施的稀土溯源管理机制时显得束手无策 [7] 中国资源优势 - 中国通过强化稀土出口配额管理和全球技术规范主导权,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规则主导力量 [9] - 中国庞大的市场吸引力和完备的产业链优势难以被政治威胁撼动 [9] - 特斯拉等欧美企业加速扩大在华投资,表明"胁迫"策略已失效 [9] 欧美内部矛盾 - 美国《通胀削减法》通过巨额补贴和本土化要求,将大量投资和产业吸引到北美 [9] - 冯德莱恩在华盛顿表态时强调"公平竞争"和"共同价值观",与对华强硬立场形成对比 [9] - 欧美"同盟阵线"在各自利益面前脆弱无比 [11] 产业应用领域 - 新能源汽车电机、激光制导武器核心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强磁组件都严重依赖稀土永磁材料 [5] -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现代工业的核心战略资源 [1][5]
中国坚决不给稀土,美国人“被逼急了”,超级大国沦落到刨垃圾堆
搜狐财经· 2025-07-18 08:06
稀土行业格局 - 中国控制全球90%的稀土精矿供应 2023年7月出台《稀有金属出口管制条例》进一步收紧出口 [3] - 2022年美国稀土进口70%依赖中国 剩余部分也需通过盟友转手贸易 [5] - 中国已构建完整稀土产业链 2022年稀土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掌握永磁体、电池等关键技术 [12] 美国稀土困境 - 美国唯一稀土矿Mountain Pass曾于2015年破产 后由中国赣州稀土投资重振 [5] - 2024年起美国推动电子垃圾回收 但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回收仅能贡献不足10%的稀土供应 [12] - 2024年美国稀土采购价格同比上涨12% 企业面临成本压力 [12] 产业政策对比 - 2021年拜登政府签署"国防生产法" 拨款3.5亿美元补贴本土稀土企业 [6] - 中国在东南亚、非洲布局新资源 在马来西亚等地建设冶炼厂 磁材出口创新高 [13] - 美国政策摇摆不定 2023年批准预算后2024年又遭环保团体诉讼 [12] 技术经济挑战 - 稀土冶炼产生大量废渣 每吨稀土产生数百吨废渣 环保成本高昂 [8] - 澳大利亚Lynas公司2024年报告显示 出口美国稀土的利润率比出口中国低50% [13] - 美国试图扶持澳加等国稀土产业 但矿石品质参差且开采成本高 [13] 全球供应链关系 - 2022年美中贸易额创历史新高 显示即便在贸易摩擦下合作仍在继续 [15] - 中国掌握稀土供应 美国掌握芯片技术 形成相互制约格局 [15] - 建立独立稀土产业链需巨额投入和漫长时间 2025年实现自给概率极低 [13]
苹果投资5亿美元,推动美国稀土磁铁制造与回收业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7-16 17:40
供应链合作 - 苹果公司与MP Materials达成5亿美元多年期协议,采购美国本土制造的钕磁铁并合作开发稀土回收设施 [3] - 协议支持苹果加强关键材料国内供应链的目标,特别是用于设备的钕磁铁 [3] - 合作包括在德克萨斯州沃思堡工厂增设专为苹果产品定制的新钕磁铁生产线,预计2027年投产并向全球供应 [3][4] 生产与产能 - MP Materials将扩大德克萨斯州工厂规模,新增"最先进"生产线以大幅提高产量 [3] - 产量将逐步提升以支持数亿台苹果设备的生产 [4] - 工厂扩建预计在先进制造和研发领域创造数十个工作岗位 [4] 回收与可持续发展 - 苹果与MP Materials在加州芒廷帕斯建立尖端稀土回收设施,处理电子废弃物和工业废料 [3][5] - 近五年试点回收技术已实现磁铁重新利用,符合苹果严格设计标准 [5] - 自2019年起苹果设备中几乎所有磁铁采用100%再生稀土材料,如iPhone 11的触感引擎 [5] 战略与投资 - 合作旨在减少对中国稀土供应链的依赖,此前该供应链受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 [4] - 苹果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投资超5000亿美元,此次合作是其中一部分 [5] - 美国国防部通过价格担保支持MP Materials,并成为其芒廷帕斯矿山的最大股东,包括4亿美元股票购买 [5] 行业影响 - 合作将增强美国稀土产业,培养本土专业人才队伍 [4][5] - 苹果CEO强调对美国制造业未来的信心,持续投资本土创新 [3][5]
美企闭口不提磁铁价格,这就“中国失去优势”了?
观察者网· 2025-07-15 16:43
MP Materials发展历程 - MP Materials联合创始人因持有破产公司债券而接手芒廷帕斯矿控制权,该矿曾因无力与中国竞争于2015年破产 [3] - 接手后公司面临技术瓶颈,除中国外几乎无人掌握低成本稀土分离提纯技术,且初期仅有8名工人 [3][4] - 通过与中国稀土企业合作获得前期资金,以矿石换取中企精炼服务,并利用合作收入启动自主稀土处理业务 [5] 美国稀土产业挑战 - 中国在稀土领域拥有顶级矿山、廉价加工化学品、技术工人及废料处理能力,形成全面优势 [1] - 美国面临人才断层,磁体产业从业者多已六七十岁,MP Materials需从欧洲招募技术专家 [8] - 设备采购因避开中国导致成本高企,如气流粉碎机、熔炉等交货周期长达近两年 [8] - 关键技术如晶界扩散技术(GBD)在中国以外鲜有突破 [8] 政府扶持与市场反应 - 美国国防部以市场价两倍(钕和镨每公斤110美元)设定最低采购价,当前市场价格为63美元 [9][10] - 政策倾斜引发行业不满,同行指责政府"选赢家"策略可能损害长期竞争力 [10] - MP Materials生产成本比中国高出50%,下游客户如汽车制造商面临成本压力 [9] 未来瓶颈与行业展望 - MP Materials磁体产能提升后将面临重稀土供应不足,中国以外重稀土生产商稀缺 [10] - 咨询机构预计美国稀土供应链多元化需10-20年,成本达数万亿美元且缺乏专业人才 [11] - 公司2023年成为美国唯一实现稀土商业化分离的企业,但成本高导致持续盈利困难 [9]
近4000吨稀土运往美国,中国揪出两个“帮凶”,反制已经在路上
搜狐财经· 2025-07-14 10:18
美国的反应既在意料之中,又显得格外急迫。自从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控以来,美国高科技产业,特别是半导体、军工、通信、新能源汽车领域,频频发 出"断链"预警。高精尖制造业对稀土的依赖,是全球共识,而中国控制着超过80%的全球稀土精炼能力和出口量,这不仅是资源上的主导地位,更是产业链 深度嵌套的结果。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国曾是稀土领域的先驱。加州芒廷帕斯稀土矿,在20世纪中后期曾贡献全球稀土产量的绝大部分。当时的美国,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 优势、高效的技术体系和强大的资本支持。然而,美国政府却主动放弃了本土稀土产业,将"王牌"拱手让给中国——这并非技术问题,而是战略短视的典型 案例。 过去二十年,中国在稀土领域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和技术壁垒,从上游开采、中游提炼到下游高端应用,尤其是在高纯化提炼和材料精制环节,中国掌握着 全球最先进的工艺路线和设备系统。这些技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几十年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护城河",并非美国短期投资或技术采购所能轻易复制。 一场悄无声息的跨境交易,撕开了全球战略资源博弈的隐秘裂缝。2025年上半年,3834吨锑氧化物,经泰国和墨西哥,秘密流入美国。这种受中国出口管控 的关键矿产,未经许可便 ...
牛来了?上证指数3年来首次周收盘站上3500点大关
搜狐财经· 2025-07-12 09:03
大盘走势 - 上证指数本周突破3500点大关,盘中最高触及3555.22点,周收盘报3510.18点,为3年来首次周收盘站上3500点 [2] - 上证指数周K线连续第三根阳线,本周上涨1.09%,创3年来周收盘新高 [4] - 深证成指本周上涨1.78%,报收10696.1点,周K线3连阳 [6] - 创业板指数本周涨幅达2.368%,报收2207.1点,周K线3连阳 [8] 行业表现 - 金融板块整体表现强劲,中证金融指数本周上涨1.44%,创4年新高,但中证银行指数本周下跌0.96% [9] - 券商和保险板块接棒上涨,中证证保指数本周上涨3.69%,证券公司指数大涨4.47% [10] - 房地产板块表现突出,中证房地产指数本周大涨6.43%,绿地控股本周涨幅达27% [12] - 光伏板块表现亮眼,光伏产业指数本周上涨5.48%,京运通本周2个涨停板 [12] - 稀土产业指数受涨价消息影响,本周大涨9.35%,为涨幅最大的行业指数 [12] - 医药板块持续活跃,部分个股表现强劲 [12] 市场格局 - 大盘形成稳健小幅上涨的上升通道,市场热点扩散,板块轮动深入 [1] - 底部板块如房地产和光伏的走强,显示市场可能从局部行情转向全面性行情 [12] - 板块轮动有望推动大盘继续走高,维持稳健上涨格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