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种植
搜索文档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寿宁:“新农人”回村赋能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展新画卷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4:32
项目与产业规模 - 公司设立5亿元乡村振兴产业扶持基金并提供“返乡创业贷”贴息支持 [7] - 公司推动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并创建15个样板村和25个创业产业基地 [7] - 公司“1+4”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实现73亿元产值 [7] 新农人创业案例 - 新农人伍杰祥通过抖音直播间销售花卉绿植,销量热度冲上平台品类带货榜前列 [1] - 新农人陆明全返乡创办600平方米服装加工厂,提供100多个固定岗位和200多个灵活岗位 [3] - 新农人朱丽英在智慧葡萄园通过手机应用自动化喷灌系统进行种植 [5] 政策与支持体系 - 公司在全省率先系统实施“新农人”回村工程以解决村庄空心化和土地抛荒化问题 [3] - 公司通过党员“三个带头”活动为“新农人”提供帮扶和服务保障 [5] - 公司拥有58.2万亩富硒土地和68.8万亩富锌土地,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资源基础 [7]
菊香“中国芯”——南京农业大学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团队的“芬芳答卷”
环球网资讯· 2025-10-17 11:33
行业现状与历史瓶颈 - 菊花原产中国且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但切花菊、园林小菊等商业品种95%以上依赖进口,存在品种单一、抗性差等问题[2] - 野生和近缘种质资源分布零散、家底不清、性状不明,导致自主品种选育严重迟缓[2] 核心科研突破与资源储备 - 南京农业大学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利用团队开启跨越三十余载、行程数十万公里的野生菊花资源系统收集,成果汇聚成全球保存种质资源数量最多与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菊花种质资源库[2] - 中国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保存5300余份资源,包括野生资源316份及品种3000余个,为全产业链创新提供战略储备[2] - 团队持续选育出不同花期的切花菊、园林小菊、茶用菊等系列新品种400余个[3] 商业化应用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25年,团队育成的切花菊、园林小菊品种已分别占商业化品种的30%和60%,辐射70%产区,打破国外品种垄断[3] - 以“南农小金星”为代表的国产品种实现反向输出至日本、韩国等菊花生产大国,单品年销售量达数百万支[3] - 南农系列种苗产量已与国际知名品种并驾齐驱,在缤纷园艺2025年切花菊推广名录中多个新品种成功入选[6][7] 全产业链创新机制 - 团队建立“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品种推广”全链条创新机制,每年配置约200个杂交组合,结合现代生物技术进行育种[4] - 通过远缘杂交、生物技术育种等手段,携手企业5年来完成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研发30余个[6] - 与多家龙头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建设60余亩研发专用试验棚等科研平台,加速新品种培育与转化应用[6][7] 产业带动与经济效益 - 在贵州麻江县建成千亩菊园,配套深加工生产线,直接或间接帮助2000余名群众实现就业,十年来综合旅游收入超2亿元[8] - 在湖北麻城通过技术配套实现福白菊亩均增产50%、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9] - 在青海湟中,“南农金菊”让高原首次实现菊花规模化种植,带动花农每亩增收7000-8000元[9] - 合作企业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菊花种苗年出口量超过3亿支,占据全国出口总量的90%以上[9] 三产融合与品牌建设 - 在10余个省份建成20余个菊花主题休闲旅游基地,年均游客超300万人次,推动三产融合和农民增收[10] - 研发的菊花口红、护手霜等美妆洗护用品热销全国,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国潮优品[10] - 多个菊花产业项目连续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减贫最佳案例”[10]
“风”从何起归何处(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10-17 06:04
风电产业发展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利用平均海拔2210米的山地风力资源,建设310台风机,可为108万户家庭提供一年绿电 [1] - 为发展风电基地,丘北县新建产业道路320公里、乡间道路17公里,打通了农产品流通的"毛细血管" [2] - 风机竖起后快速恢复生态,实现万寿菊与风筒并立,体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发展观 [3] 文旅与农业融合发展 - 昆明晋宁区通过联农带农模式,村集体成立公司、村民以土地入股,400亩花卉示范园区每年可提供135个就业岗位、带动增收540万元 [1] - 丘北县普者黑景区借文旅融合成为热门取景地,景区内仙人洞村有农户靠新建民宿年收入超200万元 [1][2] - 普洱等地打造"茶咖寻踪"旅游目的地,推动本土茶和西洋咖啡豆协同发展 [2] 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 - 通过关停周边矿山、恢复环湖生态、实施雨污分流等综合治理措施,五百里滇池重焕光彩 [4] - 普者黑景区保护好野生荷花,珍稀品种"大洒锦"年年现身,体现了"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的理念 [3] - 高精度数智化二氧化碳在线监测系统为碳交易提供精准数据,彰显全国一盘棋的绿色发展思路 [3] 区域经济与对外开放 - 中老铁路开通4年来,货运已覆盖19个国家,运输商品超3300种 [4] - "云南稻"种到印度尼西亚,实现增产增收增友情,体现了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开放成果 [4] - 推动各族群众联合创业、跨区流动,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4]
(乡村兴·看振兴)喜欢侍弄花卉的“90后”村党总支部书记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21:13
中新网鄂尔多斯10月14日电 题:喜欢侍弄花卉的"90后"村党总支部书记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在暖棚间驻足、侍弄花卉,成了刘大鹏的新习惯。他喜欢暖棚中花香四溢的氛围,他愿意和乡亲们一道 开拓花卉市场。 10月14日一早,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村民通过种植花卉,不仅实现了致富,更重要的是这还是 一份干净的事业。" 之后不久,刘大鹏开始推动种植花卉工作。他引进了3家花卉企业,全村花卉种植面积达到30亩。他告 诉记者,种植花卉,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30万元左右的收入。 出生于1990年的刘大鹏,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镇永胜村党总支部书记。 刘大鹏介绍,共有79户村民的东胜区罕台镇永胜村,2015年起,当地有村民开始在种植花卉上做文章, 但因"小打小闹",并未形成气候。 但这一现象,随后引起了罕台镇村两级有关负责人的注意,他们觉得镇村两级同时在种植花卉上发力, 一定会有好的市场前景。 "之后几年,镇村两级开始大胆探索,陆续打造了两个标准化温室大棚,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大棚花 卉,并将花卉种植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刘大鹏说。 记者从东胜区罕台镇了解到,属于城乡规划区的永胜村,从2015年到20 ...
鹏举仙邑 兰之猗猗 翁源兰花展在深圳启幕
南方农村报· 2025-10-10 11:02
展览活动概述 - “鹏举仙邑 兰之猗猗”翁源兰花展在深圳市南山区荷兰花卉小镇正式启幕 [1][2] - 展览为期半年 横跨国庆与春节两大重要节日 [3] - 活动旨在为湾区市民与游客带来一场融合自然之美与产业之兴的兰文化盛宴 [3] 区域合作模式 - 活动是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与韶关市翁源县人民政府深化区域协作的重要成果 [5][6] - 实践“翁源种植—深圳展销—湾区辐射”的现代化兰花产业发展新模式 [7] - 共同搭建大湾区与粤北生态区文旅融合的示范窗口 旨在促进两地经济文化同频共振、合作共赢 [7][8] 翁源县产业基础 - 翁源县素有“中国兰花第一县”之称 是全国最大的国兰生产基地 [10][11] - 翁源国兰供应量占据全国六成以上 [11] - 产业基础雄厚 拥有3.55万亩兰花种植规模 424家兰花企业 年产值超33.4亿元 [12] 南山区市场优势 - 南山区享有“中国硅谷”美誉 连续七年蝉联“全国百强区”榜首 [15][16] - 在区属国有独资企业深圳市深汇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推动下 以其强大市场资源和品牌优势为翁源兰花提供直达消费前沿的桥梁 [16][17] - 展览核心载体荷兰花卉小镇是深圳知名复合型花卉文化地标 占地约6万平方米 汇聚280余家特色商铺 年均客流量数百万 [18][19] 展览影响与意义 - 长期展览有效突破传统农产品流通壁垒 实现从产地到市场的高效对接 [21][22] - 为深圳市民提供集兰花鉴赏、科普教育与精品选购于一体的高雅平台 [22][23] - 为翁源兰花的品牌提升、市场拓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为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谱写新篇章 [23][24]
小花盆里长出“大生意” 看单一品类花卉产区如何破局
央视网· 2025-10-07 07:52
行业转型趋势 - 花卉产业玩法不断翻新,从青州的多品类热植到沭阳的全产业链生态 [1] - 传统兰花产业为迎合年轻消费群体,转向种植体型小巧、养护简便的懒人盆栽 [1] - 与过去追求高大上不同,小型兰花更受欢迎,成为年轻人装点生活的软装新品 [3] 销售模式变革 - 为贴近年轻消费群体,形成以线上销售为主、线下体验为辅的新模式,将直播间直接搬进兰圃 [5] - 通过线上直播,消费者可直观看到兰花品相,实现从兰园到客厅的无缝对接 [5] - 南靖兰花电商年均增长率超过13%,线上销售占比已突破总销售额的53% [5] 产业链与规模 - 当地通过将兰花种源开发、高效种植、仓储物流融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建设,让产业发展更健康、更具活力 [7] - 从赏花经济到兰花电商,是南靖兰花产业的蜕变 [7] - 全县兰花种植面积已超过5000亩,年产量达1亿多株,年产值超18.5亿元 [7]
【美丽四川】千亩花海中的诗歌与稼穑‖云朝清
搜狐财经· 2025-10-04 18:49
问花村的四季,是花果的盛宴。初春时节,千亩梅园化身"香雪海",200多个品种的梅花在枝头摇曳生 姿,垂枝梅的枝条如瀑布般倾泻而下,一度登上央视《花开中国》栏目;春末,海棠花仙谷的1000亩木 瓜海棠竞相绽放,72把园艺造型伞组成的T台成为网红打卡地,游客们身着汉服漫步其间,恍若穿越千 年;夏天,是油菜籽收获的好时光,也是玉米播种的季节。秋天银杏大道与红枫相映成趣,问花村引领 村民将梅花、海棠和金弹子小微盆景通过电商平台飞向全国千家万户。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千亩花海中的诗歌与稼穑 云朝清 花开了,你在哪儿 快快来看花 还在等什么 美丽花儿已开满园 我在问花村等你来…… 一首《我在问花村等你》,一时火爆大江南北,触屏一搜,精彩呈现。 寻歌而去,川西都江堰青城山下,岷江之畔有一个因花而生、因花而兴的村庄——问花村。这里曾是坝 子上贫瘠的荒滩,如今却成为令人瞩目的"花卉硅谷"。当第一缕春风拂过海棠花仙谷,当最后一片杏梅 消融在雪水中,问花村用十年时间书写了一个关于土地、梦想与财富的传奇。 寻遍都江堰整个村史建制,都没有问花村的名字。自称"老村长"的问花村文旅集团董事长杨仁祥打趣 道:"问花村不是一个行政村,而是 ...
第二十三届昆明国际花卉展圆满落幕 现场成交额近3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09-29 21:40
展会概况与市场热度 - 第二十三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参观总人次达14.5万,其中国内外专业观众超3.5万人次 [1] - 展会现场成交额近3亿元人民币 [1] - 展会盛况是“云花”品牌影响力的体现 [1] 云南花卉产业规模与创新 - 云南花卉种植面积达195万亩 [1] - 截至2024年底,云南申请花卉新品种超1100个,已有800余个获得国家授权 [1] - 行业通过树立标杆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转型 [1] 出口表现与增长 - 今年前7个月,云南出口鲜花额达6.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5% [1] - “云花”出口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1] 龙头企业与产业链 - 云南云天化花匠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云花”产业龙头企业 [1] - 公司具备从“种苗培育—种植管理—采后处理—市场流通”的全产业链实力 [1] - 公司是推动“云花”出口的核心力量 [1]
中秋“花好月圆”催热“花样经济”:鲜花销售旺,花海旅游火
央视网· 2025-09-29 11:24
花卉种植与供应行业 - 安徽合肥肥西县的鲜花种植智能温室中,各色蝴蝶兰竞相绽放,工作人员正忙于将鲜花打包发货[3] - 中秋节“花好月圆”的美好寓意推动花卉市场需求,从种植基地到销售终端均在积极备货,鲜花绿植销量攀升[1] - 花卉种植基地的订单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5] 花卉消费与文旅行业 - 花卉市场吸引大量消费者前来选购[5] - 江苏泰州海陵区华港镇多彩垎岸景区种植超过一百万株油葵,形成金色花海,吸引市民游客拍照打卡[7][9] - 当地文旅部门预计双节假期期间,华港镇每日将迎来近万名赏花游客[9] - 为提升游客体验,当地将组织写生、摄影、自拍分享等多项文旅活动,该油葵花海免费开放,花期可持续至10月上旬[9]
“菜篮子”量足价稳、鲜花市场备货忙 各地多举措保障节日市场供应
央视网· 2025-09-28 20:00
农产品供应链优化 - 江西南昌构建“全国直采+本地补充”的多元货源网络以保障节日供应[1] - 当地与山东寿光、云南昆明、湖南永州等多个蔬菜主产区建立直供合作[3] - 智慧农业批发市场通过实时交易数据与货源缺口显示,及时调配果蔬货源[1] 花卉行业消费趋势 - 国庆中秋假期临近,“花好月圆”寓意催热鲜花市场,鲜切花和观赏植物销量大幅攀升[4] - 安徽合肥鲜花种植基地订单不断增加,鲜切花订单较往年同期增幅明显[8] - 智能温室种植的蝴蝶兰等花卉正被打包装车,发往各地[6] 水产养殖业丰收与物流 - 阳澄湖大闸蟹正式开捕,今年产量预计达1.035万吨,比去年增长450吨[9][13] - 为保障鲜度,开捕现场加派数十个物流装车发运口,采用新型冷链转运车直达消费者[11] - 山东荣成鲍鱼迎来丰收,渔民凌晨出海捕捞,新鲜鲍鱼经分拣后送往市场销售[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