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

搜索文档
美元指数跌约0.6%,投资者关注美联储降息前景
快讯· 2025-06-25 03:10
美元指数表现 - ICE美元指数下跌0 55%至97 8976点 日内交投区间为98 276-97 707点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提及2025年稍晚降息可能性后出现急剧下跌 [1] - 彭博美元指数跌0 60%至1200 93点 日内交投区间为1207 36-1199 16点 [1] 市场反应 - 美元指数全天处于持续下跌状态 主要受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影响 [1]
策略专题:康波周期系列2:百年贸易战的比较研究
华创证券· 2025-06-10 18:55
康波周期与大国兴衰 - 康波周期更迭核心驱动是颠覆性技术革命,背后是大国兴衰,新兴追赶国挑战主导国常遇战略压制[12] 货币体系重构 - 1930年代美国顺差债权国,英国逆差债务国;当前美国逆差债务国,中国顺差债权国[18][25] - 1930年代黄金是国际货币体系基石和结算媒介,当前主要作为储备和避险工具[28][29] - 1930年代英镑没落因经济贸易实力下降、黄金储备枯竭、债务违约;当前美元面临经济贸易优势缩小、债务风险、金融制裁致“去美元化”挑战[46][54] - 1930年代美元崛起因经济贸易主导、黄金储备保障、全球最大债权国;当前美元仍主导,未现类似挑战者,黄金或成更青睐外汇储备[66][74] 关税对经济冲击 - 1930年代关税冲击不显著,当前全球化加深、贸易占比提升,关税冲击或远大于1930年代[80][81] - 1930年代逆差国英、法价格抬升不显著,顺差国美国未现显著通缩;当前美国通胀影响不明,中国货币政策灵活,关税对价格下行影响或不显著[86][97][98] 政策应对 - 1933年美国放弃金本位、财政扩张;中国自9/24以来货币财政双宽加码[3] - 1934年美国与多国协议下调关税,当前中国积极与东盟、欧盟合作;1930年代英法关税升级,当前美国在债务缓解和制造业回流前或不放弃关税筹码[3] 贸易格局与科技革命 - 1930年代形成分散贸易集团,当前贸易战加速多极化贸易货币体系形成[4] - 1930年代美国电气领域领先,当前中美AI领域角逐成康波周期主导国竞争核心[4] 关税政治诉求 - 贫富差距拉大带来保护底层与旧经济政治诉求,1930年贸易战未救美国农民,当前靠关税难实现美国制造业回流[5]
康波周期系列2:百年贸易战的比较研究
华创证券· 2025-06-10 18:04
报告核心观点 以长周期研究锚定短周期位置,通过对比1930年代贸易战与当前情况,从康波周期定位、货币体系、关税影响、政策应对、贸易格局、产业、政治诉求等多视角分析,为理解当下和推测未来提供参考[1] 分组1:康波周期的更迭背后是大国兴衰的时代背景 - 康波周期核心驱动是颠覆性技术革命,标志世界经济长波更迭,背后是大国兴衰 [12] - 新兴追赶国凭借新技术挑战主导国,会遭全方位战略压制,如美日科技封锁 [12] 分组2:货币体系重构,旧货币式微:1930年代英镑 vs 当下美元 (一)债务与贸易视角下,各主要经济体的定位变化 - 1930年代美国是贸易顺差国、生产国、债权国,英国相反,全球金融和贸易重心从英国转向美国 [18] - 当前美国是贸易逆差国、消费国、债务国,中国是贸易顺差国、生产国、债权国,美国通过贸易逆差输出美元,债务扩张回流美元 [25] (二)1930年代黄金 - 当前黄金:从“货币之锚”到“信用备份” - 1930年代黄金是国际货币体系基石和国际贸易结算主要媒介,金本位下贸易逆差国向顺差国输送黄金 [28] - 当前黄金更多作为储备资产和避险工具,国际结算主要依赖法定货币,黄金支付职能比重下降 [29] - 主权货币交替和货币体系变革常伴随法币贬值和黄金升值,当下黄金或成更受青睐的外汇储备选择 [31] (三)旧货币的式微:1930年代英镑的没落 vs 当前美元面临的挑战 - 货币国际化需满足经济基础与综合国力、制度建设与治理能力、币值稳定与宏观审慎、开放政策与国际协调等条件 [44] - 1930年代英镑没落因经济与贸易实力下降、黄金储备枯竭、债务违约引发信用崩溃 [46] - 当前美元面临经济和贸易相对优势缩小、债务风险、过度使用金融制裁加速“去美元化”等挑战 [54] (四)新货币的崛起:1930年代美元 vs 当前潜在的挑战者? - 1930年代美元在全球债务结算和外汇储备占比超越英镑,原因是经济和贸易规模超越英国、黄金储备保障信用、成为全球最大债权国并输出美元 [66] - 当前美元仍占主导,未出现类似1930年代美元挑战英镑的角色,黄金或成更受青睐的外汇储备选择 [74] 分组3:关税对经济的冲击:量——或远大于1930年代;价——影响或有限 (一)经济影响:全球化程度加深,贸易占比提升,当前关税冲击或远大于1930年代 - 1930年代关税对经济冲击不显著,大萧条主因是国内需求萎缩和金本位制下货币政策约束 [80] - 当前全球化程度加深,贸易占比提升,关税冲击可能远大于1930年代,若冲击出口会影响就业、收入及消费投资等领域 [81] (二)价格影响:逆差国通胀压力&顺差国通缩压力,仍待观测 - 理论上关税使逆差国通胀、顺差国通缩,但1920 - 1930年代英、法价格抬升不显著,美国也未因关税出现显著通缩 [86] - 当前关税对美国通胀影响不明,可类比增值税上调和供给冲击两种情况;中国货币政策灵活,双宽政策和扩内需措施或使关税对价格下行影响不显著 [97] 分组4:政策应对:对内双宽,对外顺差国寻求贸易,逆差国倾向维持壁垒 (一)对内:财政、货币双宽,货币贬值 - 1933年美国放弃金本位,扩大美元供应,财政扩张刺激内需 [3] - 当前中国自9/24以来货币财政双宽加码 [3] (二)对外:顺差国寻求贸易合作,逆差国寻求壁垒 - 1934年美国与多国协议下调关税;当前中国积极与东盟、欧盟开展贸易合作 [3] - 1930年代英法从关税升级至限额/禁运;当前美国在债务压力缓解和制造业回流前或不放弃关税筹码 [4] 分组5:贸易格局:关税驱动多极化贸易体系加速形成 - 1930年代英美德法成立以各自货币主导的分散贸易集团 [4] - 当前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多极化贸易体系加速形成,如中国与欧盟、东盟等加强贸易合作 [4] 分组6:技术迭代:康波周期中的科技革命 - 1930年代贸易战未限制美国崛起,美国抓住电气时代技术进步,英国在蒸汽时代落后 [4] - 驱动下一轮康波周期繁荣的技术突破可能来自AI,中美在AI领域的战略角逐是新一轮康波周期主导国竞争的核心变量 [4] 分组7:关税背后的政治诉求:贫富差距下保护旧经济的选票工具 - 1920 - 1930年代美国通过关税保护农业效果不佳,大萧条后补贴农场主缓解农民债务压力 [10] - 当前美国贫富差距创历史记录,通过关税壁垒引导制造业回流成为保护工人就业的政治诉求,但难度大 [10]
6月9日晨间早报
搜狐财经· 2025-06-09 15:31
黄金市场表现 - 现货黄金周五单日下跌1.27%,收报3309.47美元/盎司,创近三周新低 [1] - COMEX黄金期货同步下跌1.31%,收于3331.00美元/盎司 [1] - 周一黄金呈现下跌走势,开盘价3312.23,最高价3321.16,阴线形态显示卖方力量主导 [2] 美元指数动态 - 周五美元指数开盘报98.74,整体处于震荡态势 [4] - 此前6月5日美元指数小幅下跌0.07%,触及近32日新低 [4] 美国就业市场 - 美国5月非农就业数据新增13.9万人,超预期12.6万,失业率持稳4.2% [1] - 5月ADP就业人数新增27.5万人,远超市场预期的18万人 [5] - 4月ADP就业人数从29.6万人下修至28.1万人 [5] 欧元区经济 - 欧元区5月服务业PMI终值为53.2,低于初值53.5,增速放缓 [6] - 德国服务业PMI降至52.1,法国降至53.7,均低于市场预期 [6] 美联储经济观察 -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美国经济4月中旬至5月底呈现温和增长 [7] - 多数地区报告劳动力市场紧张状况缓解,企业招聘难度下降 [7] - 物价压力整体趋缓,多数地区成本上升速度放缓 [7] 数据前瞻 - 美国4月批发库存月率前值和预测值均为0 [9] - 美国5月纽约联储1年通胀预期前值3.6 [9] - 美国5月纽约联储3年通胀预期前值3.2 [9] - 美国5月纽约联储1年黄金涨幅预期前值5.6 [9]
“全球欧元时刻”正在加速到来?
搜狐财经· 2025-06-05 12:14
欧元国际化现状 - 欧元在国际货币使用的主要指标中份额达到19%以上,但与美元的差距依然显著[1] - 近年来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国际存款余额、国际贷款余额及全球外汇结算等指标上处于占比下降趋势[1] - 欧盟经济体量从2008年超过美国降至2023年大幅落后,全球GDP占比从20%降至15%[4] 欧元的历史背景与基础 - 欧元诞生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政治逻辑,放弃货币主权是成员国凝聚整合的关键举措[2] - 欧元区扩员得益于共同货币带来的经济红利及深度绑定欧盟统一市场的前景[2] - 非欧盟成员国如挪威、瑞士在贸易结算、投资、货币储备等方面将欧元作为理性选择[2] 欧元与美元的竞争力对比 - 美元主导地位依靠美国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硬实力,如"石油美元"体系和全球军力部署[3] - 欧盟主要扮演"规范性力量",缺乏资源支撑导致欧元国际化面临"天花板"[3] - 欧元难以复制美元路径,因欧洲军事自强与美国军事霸权存在本质差异[7] 欧元国际化的经济制约 - 欧盟在新兴产业革命中表现不足,传统制造业下行趋势明显[4] - 欧元区经济活力和增速长期落后于美国,缺乏景气度支撑货币国际角色[11] - 欧洲资本市场广度和深度不足,单一资本市场建设效果未充分显现[11] 欧元国际化的潜在机遇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美元资产抛售潮,欧元成为避险选择[6] - 美元国际信誉受挫,全球对美元不信任感加剧为欧元创造机会[9][10] - 欧盟需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以提升欧元使用频率,祛除经贸领域意识形态干扰[8] 欧元国际化的战略方向 - 欧盟需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持续发力以提升整体实力[8] - 欧元区需鼓励创新,减少福利体系和官僚体制束缚,控制能源成本[11] - 欧洲需达成政治共识,通过国家意志和战略规划提升欧元国际地位[12]
美元地位动摇,欧元能成为新金融锚吗?
搜狐财经· 2025-05-29 14:38
欧元兑美元汇率表现 - 欧元兑美元汇率突破1.14关口,创近八年新高,累计升幅超过9% [1] - 美元指数自1月20日以来重挫9%,创1973年以来总统上任百日内的最差纪录 [3] 美元信用危机 - 特朗普政策反复导致全球投资者信心动摇,削弱美元"稳定预期" [3] - 特朗普对美联储的粗暴干预摧毁美元在全球市场的制度信用 [3] - 美国债务总额从2020年27.7万亿美元飙升至36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超1万亿美元 [4] -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穆迪下调,因"政府债务恶性膨胀" [4] 欧元战略机遇 - 德国宣布新增1万亿欧元投资计划,为欧元区注入流动性 [6] -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覆盖75国,年贸易额突破2万亿欧元,形成全球最大自贸网络 [6] - 欧元在全球支付中占比达22.85%,在能源、汽车等领域形成系统性优势 [6] 国际资本流动 - 2025年一季度欧洲股票基金净流入347亿美元,远超美国的198亿美元 [8] - 全球储备货币结构中美元份额从70%以上跌至58%,欧元、人民币、黄金成为"避险三角"核心选项 [8] 国际货币格局重构 - 俄罗斯、伊朗、中国、沙特等国加速构建非美元结算体系 [8] - 欧元被视为新型"避险资产",正在撕开美元统治结构的缺口 [8]
国际黄金震荡偏弱 欧元如何成为美元的可行替代品
金投网· 2025-05-27 19:22
黄金价格动态 - 国际黄金价格一度跌破3300美元/盎司关键心理关口,最新报3304.68美元/盎司,跌幅1.13% [1] - 日内最高上探3349.78美元/盎司,最低触及3292.38美元/盎司 [1] 欧洲央行政策动向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若成员国政府加强欧元区金融和安全架构,欧元或成为美元的可行替代品 [2] - 拉加德强调需深化资本市场流动性、强化法律基础,并通过安全能力支持开放贸易承诺 [2] - 欧元需增强军事实力以提供地缘政治保证,吸引官方投资者 [2] 黄金技术面分析 - 分析师指出黄金看涨趋势未改,可能测试上周高点3365美元/盎司,突破后目标为3400美元/盎司及历史高点3500美元/盎司 [3] - 若跌破3300美元/盎司支撑位,可能下探5月20日低点3204美元/盎司及50日SMA 3199美元/盎司 [3] - 美国假日期间流动性稀薄导致价格回落,但特朗普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引发后续波动 [2]
单周下跌2%,美元创4月“对等关税”以来最大跌幅
华尔街见闻· 2025-05-24 12:51
美元汇率表现 - 美元本周累计下跌2% 创4月关税抛售以来最大单周跌幅 [1] - 周五美元对一篮子货币下跌0.9% 彭博美元指数跌破4月低点创年内新低 [1][3] - ICE美元指数一度跌破99整数关口 周四反弹失败后周五重挫 [3] 市场反应特征 - 出现美元、美债和股票同步下跌的异常现象 背离高利率环境通常吸引资金流入的规律 [1] - 30年期美债收益率本周上涨0.13个百分点 突破5%关口 [5] - 投资者恐慌性抛售美元资产 被视为明确风险信号 [1] 下跌驱动因素 - 特朗普减税法案引发财政赤字担忧 长期美债遭遇抛售 [5] - 欧洲财政扩张提振欧元 日本央行加息支撑日元 [3] - 投资者担忧美国政策制定不稳定性及关税经济影响 [7] 机构观点 - ING认为对美国资产市场质量的担忧及去美元化威胁持续施压美元 [2] - BBH警告投资者对财政负担加重的忧虑正在积聚 [5] - MUFG指出美元下滑源于对关税经济影响的担忧 [6] - RBC预计美元走弱将持续 因投资者寻求对冲美元敞口并重新考虑结构性超配 [7]
英镑汇率持续走强,会比留学生“先上985”吗?
第一财经· 2025-05-07 17:30
英镑近期表现 - 英镑对美元汇率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约4.80%,最近三个月累计涨幅约7.10% [1] - 英镑对人民币四月下旬一度触及9.8070,创近年来新高 [1] - 英镑对美元上涨近65点至1.3379,受英美贸易协议预期提振 [1] 英镑走强原因 - 美元指数从110滑落至100以下,英镑受益于美元弱势 [1] - 英国央行维持4.50%基准利率,利差优势吸引套利资金流入 [2] - 英国脱欧风险溢价消退,与欧盟和美国贸易关系改善 [2] - 英镑有效汇率指数攀升至九年来新高 [2] - 英镑被视为"中性货币",部分资金用于对冲地缘政治风险 [3] 英镑走强影响 - 留学英国成本上升,英镑对人民币三个月涨幅近8%,非刚需留学项目降温 [4] - 伦敦房产交易门槛提高,50万英镑公寓因汇率变化相当于价格上涨近9% [5] - 中国出口商受益,英国进口商用英镑购买人民币计价商品更划算 [5] 英镑未来走势 - 短期预计延续强势,英国央行可能维持高利率更久 [6] - IMF预测英国2025年GDP增速高于法国、德国等欧洲大陆经济体 [6] - 部分交易员将英镑对美元技术阻力位定在1.40左右 [6] - 美国银行预测英镑对美元2025年底升至1.43,2026年底达1.54 [6] - 德意志银行预计英镑对美元未来12个月内升至1.38 [6] - IMF将英国2025年GDP增速预期从1.6%下调至1.1% [7] - 英国央行未来1-2年可能累计降息数百个基点,收窄英美利差 [7]
央行,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4-29 19:55
债券市场发行情况 - 3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87356.6亿元,其中国债发行12786.3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9788.0亿元,金融债券发行10226.4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13335.2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186.0亿元,同业存单发行40686.2亿元 [1] - 截至3月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83.1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托管余额161.8万亿元,交易所市场托管余额21.3万亿元 [1] - 分券种托管余额:国债35.3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49.8万亿元,金融债券41.5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33.1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1.1万亿元,同业存单21.2万亿元 [1] 债券市场运行情况 - 3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6.5万亿元,日均成交1.7万亿元,同比减少6.7%,环比增加22.1% [1] - 单笔成交量在500万-5000万元的交易占总成交金额49.8%,单笔成交量在9000万元以上的交易占总成交金额44.0%,单笔平均成交量4198.0万元 [1] - 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6万亿元,日均成交1718.4亿元 [1]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情况 - 截至3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4.4万亿元,占比2.4%,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4.4万亿元 [1] - 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1万亿元(占比47.4%),同业存单1.3万亿元(占比29.4%),政策性银行债券0.8万亿元(占比18.9%) [1] 货币市场运行情况 - 3月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交6.1万亿元,同比减少32.8%,环比增加40.5% [1] - 债券回购成交124.7万亿元,同比减少14.4%,环比增加35.9% [1] - 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1.85%,环比下降10个基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1.87%,环比下降13个基点 [1] 票据市场运行情况 - 3月份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3.4万亿元,贴现发生额2.6万亿元 [1] - 截至3月末商业汇票承兑余额19.5万亿元,贴现余额14.6万亿元 [1] - 中小微企业签票发生额2.4万亿元(占比71.8%),贴现发生额2.0万亿元(占比75.7%) [1] 股票市场运行情况 - 3月末上证指数收于3335.8点,环比涨幅0.4%;深证成指收于10504.3点,环比跌幅1.0% [1] - 沪市日均交易量5965.2亿元,环比减少15.2%;深市日均交易量8952.1亿元,环比减少19.1% [1] 银行间债券市场持有人结构情况 - 公司信用类债券前50名投资者持债占比53.1%,主要集中在公募基金、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保险类金融机构 [2] - 单只公司信用类债券持有人数量平均值为12家,持有人20家以内的信用债只数占比88.4% [2] - 前50名投资者交易占比60.1%,主要集中在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城市商业银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