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货币多元化
icon
搜索文档
重创美元霸权?俄一箭双雕,既花掉手里的印度卢比,去美元化加速
搜狐财经· 2025-10-26 21:43
俄印贸易本币结算的背景与动因 - 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切断了俄罗斯传统的美元和欧元结算渠道,推动其寻求替代方案[1] - 印度积极推动卢比国际化,试图通过能源贸易提升本币地位[1] - 2022-2023财年印度对俄罗斯进口额达415亿美元,出口仅28亿美元,产生巨额贸易逆差,导致俄罗斯积累数百亿印度卢比储备[1] 卢比结算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卢比国际流动性严重不足,俄罗斯央行数据显示资金难以自由兑换,且三年内贬值约17%[3] - 2023年4月俄罗斯暂停卢比结算,转而要求印度使用人民币或阿联酋迪拉姆支付[3] - 2023年5月通过印度联合商业银行重启卢比支付,将资金用于针对性采购[3] - 俄罗斯计划动用820亿卢比(约10亿美元)采购电子元器件、服务器等关键物资,这些商品兼具民用和军工用途,有效规避西方制裁[5] 贸易结算转型的成效与深化 - 策略成效显著,2023财年俄罗斯从印度进口的电子和机械产品达660亿美元,较战前增长五倍[5] - 俄罗斯探索在印度建立合资企业,将短期卢比储备转化为长期投资[7] - 结算方式持续多元化,2025年印度国有石油公司开始使用人民币支付俄罗斯原油货款,私营企业早已采用此方式[7] - 2024财年俄印双边贸易额达687亿美元,基本绕开美元结算[7]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与多元体系形成 - 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从本世纪初的72%下降至2024年的58%[9]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快速发展,截至2025年吸引1700多家金融机构参与,覆盖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9] - 特朗普重启对等关税政策客观上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进程,2025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多次出现美元计价资产与汇率同步下跌[9] - 多元化货币体系正在形成,巴西与中国采用本币进行大豆贸易,南非与俄罗斯尝试类似结算模式[11] - 货币国际化核心在于流动性和稳定性,俄印案例表明单一货币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正逐步向多元化演变[11]
特朗普计划落空,普京早就料到了,对莫迪早有防备,提前要求印度用人民币结算!
搜狐财经· 2025-10-16 17:41
印俄石油贸易结算方式 - 印度买家已开始使用人民币购买俄罗斯石油 [1] - 但石油结算仍主要依赖俄罗斯卢布,人民币在总交易中占比不大 [4] 印度在能源贸易中的权衡 - 作为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印度对能源需求异常旺盛 [4] - 尽管以人民币结算需经多个兑换流程增加交易成本,但为获得每桶节省8至10美元的折扣,印度政府做出让步 [4] - 印度在与俄罗斯合作中需警惕美国的潜在影响,其政策走向因大国博弈而显现灵活性与务实态度 [6] 全球货币格局的潜在变化 - 人民币在印俄石油贸易中的使用标志着货币多元化趋势 [6] - 美元作为全球主导货币的地位难以动摇,但人民币的使用频率正随中国经济崛起和“一带一路”倡议而逐步提升 [6] - 尽管当前人民币在印俄交易中占比不大,未来可能随两国经济进一步融合而逐步上升 [6] 俄罗斯的贸易策略调整 - 俄罗斯因其参与的重要国际事务遭西方制裁,经济承受巨大压力 [1] - 俄罗斯采取非常规策略维护财政稳定,并有意识地分散经济风险 [1][8] - 俄罗斯正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如越南,体现出“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以应对制裁 [8] 国际关系对能源合作的影响 - 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莫迪已保证将在一定时间内停止从俄购油,引发对美印关系变化的猜测 [6] - 印度官方对此表态的回应模糊,未来两国关系发展充满变数 [8] - 印俄在能源合作方面短期内难以割舍,但美国对印度影响力增强可能改变印度的能源采购策略 [8]
日本惊现金荒!民众疯抢黄金,纸币信仰崩塌下的恐惧与贪婪
搜狐财经· 2025-10-16 16:23
日本黄金市场概况 - 日本国内金价突破每克2.24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57元),实现两年翻倍、五年四倍的涨幅 [2] - 市场出现反常现象:金价上涨时消费者不是套现而是越涨越买,反映出对货币信心的崩塌 [2] - 抢购黄金由通胀和日元贬值两大因素推动 [2] 黄金产品供需分析 - 100克金条标价220万日元(约10.4万人民币)的高门槛使5克、10克、20克等小克重“黄金碎钞”成为散户主要购买目标 [2] - 田中贵金属因熔铸速度赶不上抢购速度而被迫暂停50克以下金条销售 [3] - 其他店铺官网普遍挂出“售罄”标识,供应链被疯狂需求击穿 [3] 市场参与主体行为 - 9月下旬金价突破2万日元/克时,店内突然涌进大批西装革履的上班族抢购 [2] - 出现老太太当掉和服买金豆子、公司高管用年终奖换金条等多样化购买行为 [3] - 消费者像抢购末日船票一样恐慌性购买,生怕错过机会 [2] 宏观环境影响因素 - 全球局势包括特朗普政策不确定性、中东战火、亚洲地缘博弈推高避险需求 [3] - 高市早苗当选自民党总裁被视为“日元贬值的加速器”,进一步动摇民众对日元的信心 [3] - 尽管美日利差缩小本应支撑日元,但所有政治派别都在推行财政扩张政策 [3] 行业与社会文化意义 - 当国家信用动摇时,黄金被视为比央行承诺更可靠的保值工具 [4] - 日本黄金抢购潮可能是全球货币体系崩溃的预演 [4] - 黄金抢购反映了曾经坚信“终身雇佣制”的社会对稳定预期的集体幻灭 [4]
全球货币支付格局生变:美元跌破47%,欧元突破25%,人民币稳居第6
搜狐财经· 2025-09-23 00:45
全球支付市场份额变化 - 2025年8月美元在全球支付份额降至46.94%,环比下降1个百分点 [1] - 同期欧元份额大幅提升2.5个百分点至25.61% [1] - 美元份额较历史高点已明显下滑,但其主导地位短期内难以被取代 [3] - 英镑、日元和加元分别以6.76%、3.37%和未明确份额位居第三至第五位,增长动力不足 [3] 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份额为2.93%,是前六位活跃货币中唯一的新兴市场货币 [3]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覆盖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 [3] - CIPS系统2025年上半年处理业务金额达90.19万亿元 [5] - CIPS直接参与者176家,间接参与者1552家 [5] - 中国近期续签三大货币互换协议总计5400亿元规模,包括欧洲央行3500亿、瑞士1500亿、匈牙利400亿 [5] 市场趋势与驱动因素 -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速,多国正在寻求替代支付方案 [3] - 欧元支付份额创下近年新高,显示出欧元区经济的韧性 [3] - 货币多元化的趋势已经确立,但美元霸主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 [5]
你抛美债,我抛中债!外资纷纷减持中国债,大量资金流向美国?
搜狐财经· 2025-09-18 16:52
全球资本流动概况 - 外国投资者在6月净增持802亿美元美国国债,总持仓规模达到9.13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1] - 中国债券市场遭遇外资减持,上半年累计减持规模达3700亿元人民币,其中5月单月撤资超900亿元 [1] - 资本流动是基于风险和回报的现实选择,而非简单的看空或看多 [1][3] 美国国债受追捧的原因 - 特朗普提出的关税计划加剧了全球市场波动,促使机构资金涌入美债寻求安全感 [5] - 美国国债被视为避险资产中的“王牌”,具备规模大、流动性强和历史信誉好的特点 [5] - 市场普遍押注美联储可能在9月降息,债券投资者通过“利差套利”策略,提前买入高利率的老债券以赚取未来降息后的价差 [7][8] - 日本增持126亿美元美债,英国增持487亿美元,但后者部分增持可能源于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转站的“代购”行为 [10] - 资本涌入美债更多是由于全球其他地区不确定性增加,而非美国基本面突然增强 [10] 中国债券市场遇冷的解读 - 外资在中国债市的持仓总额约4.3万亿元人民币,占整体市场规模不足2.5%,3700亿元的减持在总池子中影响有限 [13] - 减持行为更多是短期“调仓”和“套现走人”,源于年初债券价格冲高后的“高抛低吸”交易逻辑,与看空无关 [12][15] - A股市场在2024年9月出现暴涨,产生“吸金效应”,导致约1300多亿元资金从债市流向股市 [15][17] - 中国债市基本面未变,利率水平仍有吸引力,信用风险整体可控,尤其是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非常稳定 [17] 全球资本配置的新趋势 - 资本流动并非简单的“中美对抗”,而是全球资金重新洗牌、分散风险的过程 [19] - 资金呈现“多点下注”特征,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市场在上半年也吸引了国际资金 [19] - 主权基金、央行等长线投资者并未撤出中国,瑞银调查显示许多央行客户仍在增持人民币和欧元资产,着眼于“货币多元化”和“结构性机会” [19][21] - 人民币资产的独特价值凸显,中国债券与美、英、日等国债券的相关性极低甚至负相关,为投资组合提供了宝贵的对冲空间 [21]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显著,月度跨境人民币结算额从十年前的2000亿元增长至当前的1.4万亿元 [23] - 当前对中国债券的减持可视为阶段性“资产换岗”和“热身”,资本是在为未来可能的大规模再进入做准备 [23][25]
专访中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优势产业在印尼发展空间广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20:51
印尼经济增长表现 - 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12% 重回5%以上增长水平 主要得益于制造业生产及棕榈油产品、贱金属、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等出口强需求 [1] - 月均贸易顺差显著高于2024年数据 显示出口竞争力较强 [4]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状况 - 央行四次降息后停止通过SRBI吸纳流动性 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改善 [5] - 政府放缓SBN发行节奏改善市场流动性 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从2.53%调整为2.78% [6] - 实际利率达4.6%(2015-2025年平均4.0%)为央行提供降息空间 可能再降息25-50个基点 [6] 本币结算与区域金融合作 - 东盟成员国间本币结算贸易占比从2019年10%提升至2024年25% [2][8] - 东盟推进区域统一二维码支付系统建设 减少对美元金融基础设施依赖 [8] - 新开发银行和亚投行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重要融资渠道 [6] - 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再循环投资新兴经济体 上半年共建"一带一路"投资创历史新高 [7] 中美贸易关系影响 - 美国财政赤字持续催生进口需求 东南亚低成本生产优势促使美国继续增加区域消费品进口 [1][3] - 东南亚供应链上游环节可能向美国转移 但消费品出口增长有限 [3] 中印尼经贸合作 - 2024年双边贸易额近1500亿美元 同比增长8.5% [9] - 中国在印尼设立十余个经贸合作区 自中国进口机械设备同比增长15.9% [10] - 中国投资支撑印尼资源下游化战略 基础金属行业占GDP比重稳步提升 [10] - 新能源汽车、芯片、通信技术、工业机械等中国优势产业在印尼有广阔市场空间 [11] 区域经贸发展前景 - 东盟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上半年贸易总值3.67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9.6% 占中国外贸总值16.8% [10] - 中国对东盟月度贸易顺差远高于2015-2019年平均水平 促进直接投资进入东盟市场 [11]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增绿色经济合作与供应链联通章节 进一步深化经济联结 [10]
2025年7月24日,国内黄金9995价格多少钱一克?
搜狐财经· 2025-07-24 08:55
黄金价格最新报价 - 国内黄金(99 95%)最新报价为785 26元/克 下跌0 78% [1] - 国际黄金价格报3397 4美元/盎司 下跌0 01% [2] 影响黄金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 - 美元与美债表现:美元指数跌破98关口 创4月以来新低 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至一周低位 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升至59% 鲍威尔职位变动传闻加剧美元信用松动担忧 [3] - 地缘风险与避险需求:8月1日为美国新关税生效最后期限 欧盟警告若未达成协议将启动900亿欧元反制 俄乌谈判、欧俄能源摩擦及日本政局动荡等地缘冲突刺激黄金配置需求 [3] - 央行购金行为:全球36家央行中19家已用本币直接采购国内金矿黄金 较去年14家显著增加 95%央行计划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黄金 新兴市场储备占比提升空间巨大 [3] 黄金走势与未来展望 - 近期黄金价格强势突破3400美元关口 主要受美元美债疲软、地缘风险及央行购金等因素推动 [4] - 短期来看 8月1日关税节点与美联储政策信号将增加市场波动率 黄金价格或出现较大波动 [4] - 长期而言 央行购金与货币多元化趋势下 黄金战略配置价值凸显 [4]
别了美国兵,别了美利坚,别了美元霸权,让我们送美国人回家啦
搜狐财经· 2025-06-29 16:45
美国全球霸权体系 - 美国霸权依赖三大支柱:军事力量(全球80多国拥有750个军事设施,常驻17万军人)、科技领先优势、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4][6] - 通过石油美元体系掌控世界经济命脉,军事基地网络覆盖关键地缘节点(如尼日尔驻军曾达1000人,占非洲美军20%)[1][6][9] - 军事行动具有显著利益导向特征,中东等地区行动引发广泛争议[1][6] 军事霸权收缩趋势 - 2024年国防预算达895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40%),但资金效率低下,主要用于维持基地而非装备升级[9] - 从非洲战略撤军(尼日尔撤出价值1.1亿美元无人机基地,乍得撤走100名驻军),反映非核心利益区战略收缩[9][10] - 军事效能下降:阿富汗战争失败,40年未赢得重大战争,中国055型驱逐舰等装备已形成技术反超[9] 美元霸权面临挑战 - 美国利用美元潮汐机制收割全球:2023年联邦债务33万亿美元,2024年升至35万亿美元(占GDP122%)[12][14] - 多国推进去美元化:中国推动人民币原油期货,欧洲尝试卢布/欧元能源结算,东盟研究区域货币合作[14] - 债务风险加剧:美债抛售可能引发收益率飙升,威胁美元信用体系稳定性[12] 国内结构性危机 - 政治极化导致政策瘫痪:2024年两党在乌克兰援助等议题僵持,议长罢免动议频发[18] - 经济失衡加剧:基尼系数0.485(二战以来最高),1%富人掌握38.6%财富,50%贫困人口仅占2.4%财富[20] - 产业空心化严重:制造业GDP占比从2008年12%降至2024年不足10%,2024年爆发2000次罢工涉及500万人[20] 新兴力量崛起 - 中国军事技术突破:055型驱逐舰、815A侦察舰超越美军,第六代战机研发可能实现军力反超[9] - 全球格局转变:多国主动脱离美元体系,美军战略收缩显示霸权体系松动[3][14]
美瑞再联手!
国际金融报· 2025-06-11 19:31
监管合作进展 - 美国SEC与瑞士FINMA达成关键监管合作 允许瑞士注册投资顾问直接向SEC提供包含个人数据的账簿记录 并可在两国法律框架下开展现场检查 [1] - SEC宣布立即恢复处理瑞士RIA申请 终结自2020年因监管数据争议导致的审批暂停 [1] - 该协议为瑞士金融机构打开美国财富管理市场大门 同时为SEC获取瑞士境内客户资产信息铺平道路 [1] 历史监管博弈 - 2020年SEC暂停瑞士RIA申请审批 因担忧数据提供不足及现场检查执行受限 [3] - 2008年以来美国持续打击瑞士银行 瑞银2009年因协助逃税被罚7 88亿美元 瑞士信贷2014年支付26亿美元罚金 [3] - 2014年瑞士签署美国FATCA法案 2024年升级为自动交换金融账户数据 新合作模式2027年生效 [4] 资金流动趋势 - 至少八家通过美国实体开展业务的瑞士机构正接受SEC审查 包括丰泰等大型投资集团 部分涉及瑞士境内现场核查 [6] - 瑞士百达北美顾问美国客户需求显著增长 有案例显示单笔500万至1000万美元资产正转移至瑞士 [7] - 美元汇率走弱推动货币多元化 今年以来对主要货币累计跌幅近10% 4月单月跌幅超4 5% [7] 行业行为转变 - 瑞士银行业已摒弃"绝对保密"传统运营模式 转向与美国监管体系协作 [3] - 美国客户从直接开设瑞士银行账户转向更合规的专业化投资渠道 [3] - 美国高净值人群因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离岸账户需求 资产配置趋势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 [6]
高盛预计各国央行将买入更多人民币、新加坡元和韩元
快讯· 2025-04-30 17:19
央行外汇储备配置趋势 - 高盛预计各国央行将增加对人民币、新加坡元和韩元的配置 [1] - 美元和欧元仍是最主要储备资产,但美元主导地位在下降 [1] - 多元化趋势在过去十年持续加强 [1] 亚洲货币配置偏好 - 韩元、新加坡元和人民币可能成为亚洲首选货币 [1] - 央行有空间增加对"非传统"货币的配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