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回收

搜索文档
西藏天路: 西藏天路关于二级子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37
担保情况概述 - 重庆重交拟向农行溉澜溪支行申请综合授信续贷资金不超过8000万元,包括流动贷款2000万元和供应链金融6000万元,授信期限2-3年,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不高于4%或供应链金融贷款利率不高于3.8% [2][3] - 重庆重交拟以持有的重庆市江津区重交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和九龙坡重交100%股权质押给农行溉澜溪支行 [2][3] - 九龙坡重交拟抵押其位于九龙坡区西彭组团的工业用地(面积33,520㎡)为重庆重交的8000万元贷款提供担保 [2][3]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重庆重交成立于2012年3月1日,注册资本14,481万元人民币,注册地点为重庆市永川区 [4] - 重庆重交2024年12月31日经审计资产总额为18.35亿元,负债总额为15.81亿元,资产负债率86.15%;2025年3月31日未经审计资产总额为17.35亿元,负债总额为14.94亿元 [6] - 重庆重交2024年营业收入4.12亿元,净利润-8990.24万元;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6797.38万元,净利润-1256.36万元 [6] 担保协议与审批 - 本次对外担保额度不超过8000万元,不涉及关联交易和担保,但因重庆重交资产负债率超过70%,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4][6] - 董事会以9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通过担保议案,担保金额、期限及条件以实际签署的《担保合同》为准 [7] 累计对外担保情况 - 截至公告日,上市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共计4.46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1.59% [2][8] - 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情况 [3][8]
格林美: 关于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完成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12
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 - 公司回购注销199.25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的0.04%,回购价格为3.5110元/股,涉及82名激励对象[1] - 回购注销原因包括76名离职人员不符合激励条件,6名激励对象个人考核等级不达标[7] - 回购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由5,126,291,557股变更为5,124,299,057股,注册资本相应减少[1][8]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情况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向677名激励对象授予4,203.93万股限制性股票[4] - 第一个解除限售期616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1,315.3630万股,回购注销429.50万股[5] - 第二个解除限售期536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1,384.7720万股,回购注销199.25万股[6] - 第三个解除限售期因业绩考核未达标,542名激励对象875.0450万股将被回购注销[6] 股本结构变动 - 回购注销后限售条件流通股减少1,992,500股至39,913,370股,占比0.78%[11]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保持5,084,385,687股不变,占比升至99.22%[11] - 总股本减少1,992,500股至5,124,299,057股[11] 权益分派及价格调整 - 2022年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8] - 2023年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元[9] - 回购价格因派息调整,由3.6410元/股调整为3.5110元/股[9]
英科再生: 英科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8:12
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会于2025年5月20日审议通过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6元(含税)[2] - 分配以总股本187,226,610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1,233,596.60元(含税)[2] - 股权登记日、除权(息)日、现金红利发放日等关键日期已确定但具体日期未披露[2] 分配实施方式 - 除自行发放对象外,其他股东红利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资金清算系统派发[2] - 淄博雅智投资有限公司、英科投资(香港)有限公司等特定股东由公司自行派发[3] - 未办理指定交易的股东红利暂由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保管[2] 税收政策 - 自然人股东持股超1年免征个人所得税,持股1月内按20%税率征税[3] - QFII股东按10%税率代扣企业所得税,税后每股派发0.054元[4] - 沪港通投资者按10%税率代扣所得税,每股派发0.054元[5] - 其他机构投资者不代扣所得税,税前每股派发0.06元[5] 投资者服务 - 投资者可通过董事会办公室联系电话0533-6097778咨询权益分派事宜[5]
中国资环集团成立8个月设9家子公司,引领资源循环利用新浪潮
华夏时报· 2025-06-18 17:05
公司战略布局 - 中国资环集团成立8个月内已设立9家子公司,涵盖设备资产管理、塑料再生利用、动力电池回收、机动车循环经济及绿色科技研发等领域[3] - 子公司布局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形成"资源回收—加工利用—高值产品—技术服务"全产业链闭环[4] - 集团战略定位包括线下资源回收网络建设、废钢回收、电子产品回收、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退役风电光伏设备回收等[4] - 计划打造动力电池、新能源器件、有色金属等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建立重要战略物资循环利用及储备体系[5] 业务发展 - 已与1000余家地方政府、企业及行业机构洽谈合作[7] - 构建再生钢铁、废旧纺织品、新能源器件、动力电池、有色金属、电子电器循环利用等基石业务[7] - 创建全国首个手机安全回收处置链条,形成电子涉密载体销毁处置利用网络[7] - 举办首届科技创新大会,突破核心技术,构建多层次资源循环回收体系[7] 行业前景 -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年产值目标达到5万亿元[8] - 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目标达到4.5亿吨[8] - 2023年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3.36亿辆,主要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更新换代创造万亿规模市场[8] - 国家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回收站点和分拣中心建设,以及各类废弃物循环利用[8] 管理规划 - 2025年工作会议提出形成"1+2+6+N"战略规划体系[7] - 计划打造资源循环领域国家智库[7] - 深化绿色科技研究院建设,开展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孵化[5] - 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相融汇的贯通路径[5]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再易通”再生资源交易开市
搜狐财经· 2025-06-17 06:04
全国首个再生资源交易平台"再易通"正式开市 - 全国首个由国家备案交易场所搭建的再生资源交易平台"再易通"正式开市 上线首笔成交废塑料22.965吨 成交金额86519.75元 经测算可减少CO2排放29.85吨 [1] - 平台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支撑 构建"5+2+1"服务体系 引领再生资源行业进入"数字化流通+绿色价值转化"新时代 [1] - 2024年全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4.01亿吨 回收总额达1.34万亿元 [4] 平台创新特点 - 首创再生资源与企业碳账户联动模式 解决传统交易"信息孤岛、非标定价、信任缺失"三大痛点 [4] - 建立"5+5"全流程管控体系 实现交易全流程线上留痕 确保透明与规范 [5] - 推出"双冻结"安全交易机制 最快可实现"T+0"交收 大幅缩短交易周期 [5] - 采用"蜀信链"区块链技术 实现全链路溯源 提升行业信誉度 [5] 平台服务模式 - 推行"零门槛"政策 用户可免费注册账户和发布供需信息 仅按交易额收取服务费 [6] - 整合5大核心功能、2项配套服务和1套交易系统 形成西部首个再生资源一站式交易枢纽 [5] - 叠加供应链金融服务 直接降低中小企业交易成本 [6] 行业影响与发展规划 - 平台促进再生资源高效流通与利用 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减少原生资源开采 降低碳排放 [4] - 未来将持续优化升级 拓展业务领域 加强与产业链各方合作 [6] - 致力于打造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再生资源交易平台 引领行业绿色变革 [6]
Vow ASA: Notification of trade by primary insider
Globenewswire· 2025-06-17 03:25
公司高管动态 - 公司首席财务官Cecilie Brænd Hekneby购买220000股股票,交易后其和密切关联方共持有公司2571311股股票 [1]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及其子公司致力于防止污染,其领先解决方案可将生物质和废物转化为宝贵资源并产生清洁能源,助力行业脱碳和材料回收 [2] - 公司能将生物质、污水污泥、塑料废物和报废轮胎转化为清洁能源、低碳燃料和可再生碳,以替代天然气、石油产品和化石碳 [2] - 公司解决方案具有可扩展、标准化、专利化和文档完备的特点,交付能力得到充分证明 [2] - 公司是邮轮市场废水净化和废物增值领域的领导者,提供使行业向无化石未来转型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2] - 公司在食品安全和机器人技术以及有强烈脱碳议程的热密集型行业拥有强大的利基地位 [2] 公司上市信息 - 公司Vow ASA位于奥斯陆,在奥斯陆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VOW [2]
政策宽松环境下,零碳环保预计较快完成纳斯达克IPO
搜狐网· 2025-06-14 14:40
公司上市进展 - 零碳环保(CZTI)境外上市备案通知函于2025年5月30日到期 [1] - 公司已取得美国SEC出具的新股发行注册函(Form 8-A12B) [1] - 参考文远知行(WRD)案例,从备案失效到IPO完成历时2个月 [1] 政策环境 - 中国证监会近期提出"优化境外上市备案制度"和"完善境内外上市联动机制" [1] - 中国监管机构整体支持企业赴境外融资,提供宽松环境 [1] -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新一轮沟通将促进资本市场互动与认可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收45亿元,同比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1] - 公司战略发展和市场规模效应进一步体现 [1] IPO中介机构 - 主承销商:Ninth Eternity Securities LLC(九久证券) [2] - 发行人美国律师:Crone Law Group P.C. [2] - 发行人中国律师:中伦律师事务所 [2] - 发行人审计师:Marcum Asia CPAs LLP [2] 行业前景 - 全球绿色经济浪潮日益高涨 [1] - 公司专注于互联网+资源回收数字化解决方案 [1] - 宏观环境、政策支持和企业竞争力均利好公司上市 [1]
西宁经济开发区税务:“春雨润苗”在行动 益企赋能添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6-13 17:16
税务政策支持 - 国家税务总局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通过"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为中小企业提供精准辅导、服务提质、协同共治等服务举措,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东川工业园区税务分局协同科技、工信部门梳理科技企业名录,线上精准推送税费政策,线下开展"一对一"实地辅导,并为符合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定制税费优惠清单 [2] - 南川工业园区税务分局与园区管委会财政局、市场监管局等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优化出口退税流程,推行"快速受理—快速审核—快速办结"模式,大幅缩短退税办理时长 [3] 企业受益案例 - 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4783万元,用于技术攻关,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2] - 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6275万元、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1425万元,资金快速回笼支撑技术研发与产品迭代升级 [4] - 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015万元,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减免1143万元,将减免资金投入新药剂研发,推动产业向"绿色智造"升级 [5] 行业协同发展 - 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税务分局联合西宁市城北区税务局开展"税企面对面共促合规发展"专项行动,针对高原生物制药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大、政策适用复杂等痛点进行重点讲解 [4] - 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藏药生产制造的"龙头"企业,引领本地传统中藏药产业发展,成为生物制药产业的"金名片" [5] 合规经营支持 -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部门组织业务骨干深入中小企业一线,辅导新电子税务局操作方法、纳税申报流程等,提高申报效率和准确性 [7] - 甘河工业区税务分局通过线上线下政策宣传辅导,全面梳理企业涉税业务,查找潜在涉税风险点,引导企业开展自查自纠 [7] - 西宁源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在"反向开票"中遇到难题,税务干部第一时间深入现场解答问题,助力回收业务规范化开展 [7]
我省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探索建立固体废物跨区域转移处置生态补偿机制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2 16:35
广东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核心目标 - 到2025年全省地级以上市全面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1] - 到2027年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 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下降 资源化利用率提升 [1] - 到2035年全域建成"无废城市" [1] 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构建 - 建立"回收点—中转站—分拣中心"全链条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分拣中心 [2] -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 废旧物资回收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回收"三网融合" [2] - 布局广州 深圳 珠江口西岸 汕潮揭 湛茂五大都市圈区域性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项目 [2] 危险废物管理创新 - 推行危险废物"五即"规范化建设(即产生 即包装 即称重 即打码 即入库) [3] - 应用智能称重 电子标签 视频监控等物联网手段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3] - 鼓励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环保管家服务 推广医疗废物"小箱进大箱"智能收集模式 [3] 重点行业固体废物治理 - 强化动力电池制造 回收 利用全过程管理 落实风电光伏设备退役处理责任 [4] - 推动工业固体废物园区内循环利用 工业炉窑协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4] - 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排查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堆存场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4]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 建立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推广应用机制 优先在市政 交通 水利工程中使用 [5] - 实施建筑垃圾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实现种类 数量 流向全过程追溯 [5] - 将建筑垃圾减量化措施费用纳入工程概算 明确工程招标减量化要求 [5] 农业领域生态化转型 - 推广种养循环农业模式 发展立体养殖 海洋牧场等生态养殖 [5] - 构建三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使用者 经营者 县级回收站) [5] - 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体系 规范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 [5] 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机制 - 探索制定湾区统一固体废物管理规范标准 推进规则衔接 [7] - 建立区域废弃物协同利用机制 统筹布局区域性循环利用项目 [7] - 强化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 推动"以竹代塑""以纸代塑" [6]
中国资环集团成立半年多来 设立多家子公司加快专业化整合——资源循环这件事 新央企怎么干好(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06-09 05:44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成立背景与股东结构 - 公司于2024年10月18日在天津挂牌成立,注册资本100亿元,主责为资源循环利用,由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中国宝武、中国石化、华润集团、中国铝业、中国五矿共同出资组建 [2][3] - 股权结构: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宝武、中国石化、华润集团各持股20%,中国铝业和中国五矿各持股10% [3] - 成立初期整合了华润环保科技(废旧纺织品回收、碳资产开发)、欧冶链金再生资源(废钢经营规模2024年超3700万吨)等央企再生资源业务 [3] 业务布局与近期动态 - 2024年4月密集成立多家子公司:新能源科技公司(南京)、绿色纤维公司(无锡)、有色金属投资公司(杭州),并整合华润环保科技更名为绿色投资有限公司 [2] - 全球首台套全彩微图层设备产线在深圳启动,实现退役光伏组件高价值回收(技术可将组件转化为全彩光电功能材料,应用于建筑外墙等场景) [7] - 建立手机安全回收处置体系("芯碎无忧"小程序覆盖省会城市,贵屿基地实现拆解-破碎-熔炼全流程可视化),计划拓展至电脑、硬盘等电子电器全领域 [6][8] 行业政策与发展目标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2025年主要再生资源年利用量目标4.5亿吨,产业年产值达5万亿元(2023年实际回收总量为3.76亿吨) [9][10] -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央企专业化整合,2024年已完成物流信息、邮轮、动力电池等12组重点项目整合,未来将指导公司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畅通回收链条 [5][10] 未来战略方向 - 重点拓展废钢、废旧电子电器、动力电池、新能源器件、废有色金属等七大领域,打造领军企业提升集约化水平 [10] - 创新"互联网+回收""回收+换新"商业模式,完善物流体系,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