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

搜索文档
自主创新提速、AI回归价值!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金融科技迈入深度重构期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22:30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 -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技术架构革新与智能化应用落地成为重塑行业竞争力的关键引擎 [1] - 自主创新步入高峰窗口期,云原生和分布式单元化架构成为金融机构核心系统升级的重要选择 [1] - AI大模型在经历爆发式探索后,正回归业务价值本质,向核心场景寻求深度突破 [1] 自主创新与金融IT基建 - 金融行业信息技术发展沿国产化与智能化升级两条主轴推进,自主创新进程从银行扩展至证券、保险、消费金融、融资租赁等多元金融机构 [2] - 券商和保险机构向国产数据库、云平台及核心系统服务商的选型项目激增,区域性银行、中小券商与保险公司成为建设主力 [2] - 腾讯云联合行业头部ISV提出采用云原生与分布式单元化架构,通过微服务实现功能模块解耦与敏捷叠加,降低系统长期运维难度 [2] - 国产数据库厂商数量在过去一年减少超过60家,具备大规模业务验证能力、通过严格安全测评的头部产品成为金融机构普遍选择 [3] AI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 大模型技术推动金融行业从观望走向"百花齐放",应用落地回归理性,能否解决核心业务痛点、实现可量化效率提升成为价值标尺 [4] - 通用模型叠加检索增强(RAG)与简单工作流已在代码助手、企业知识库、客服与营销内容生成等低精度要求场景成熟落地 [4] - 头部机构推进路径:能聊天—能干活—代理自主规划—多Agent协同,券商APP中已用于C端投顾问答、舆情分析,保险领域用于代理人培训、知识库、营销计划书生成 [4] - 涉及交易策略、行业研究、信贷决策等复杂场景尚处探索期,需通用模型、领域模型、企业自有高质量数据及复杂工程化组合提升准确率 [4] - 模型幻觉及共振风险暂无彻底解决方案,腾讯云通过多模态验证、多模型交叉校验、安全模型嵌入合规判断及一致性校验等工程手段缓解 [4]
北京丰台实现街区控规编制全覆盖
新京报· 2025-07-18 22:19
街区控规全覆盖 - 丰台区31个应编制街区控规单元已全部通过审议,成为中心城区(除核心区)首个实现全覆盖的行政区,构建"总规—分区规划—街区控规—项目实施"全链条体系 [1] - 街区控规作为"施工图"向上对接城市总规目标,向下衔接具体项目需求,历时两年半完成137个街区的规划编制 [1][2] - 大红门地区定位为首都商务新区,规划"礼乐"双轴和"两轴四区一带多点"空间结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定位为生态绿肺,构建"一轴两带两核六区"格局 [1] 公共服务与城市更新 - 大红门地区规划三级联动的家园服务中心,提供教育、医疗等便民服务,方庄街道储备40余项居住、设施、公共空间、产业类更新项目 [2] - 北京西站通过增设接驳区、打通断头路、大数据监测等措施优化交通,未来将完善南北广场落客区,同步推进自行车专用路和公交网络建设 [2] 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 - 长辛店老镇划定90组物质文化保护要素,保留林荫景观并打造两条绿带,结合精神记忆地标强化文化传承 [2] - 丽泽金融商务区上半年新增84家企业,累计入驻1310家,金融科技类占比68.5%,全口径税收46.2亿元(同比+19.1%) [2] 规划实施与动态管理 - 丰台区建立全域项目库和"一张图"系统,实时监测规划指标变化并调整实施路径,确保规划与城市发展需求同步 [3]
宁圣国际上涨4.12%,报4.3美元/股,总市值2063.29万美元
金融界· 2025-07-18 22:01
股价表现 - 7月18日盘中上涨4.12%至4.3美元/股,成交1.42万美元,总市值2063.29万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总额3.4亿美元,同比减少12.01% [1] - 2024年归母净利润578.74万美元,同比减少67.08% [1] 公司概况 - 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主要通过境内子公司范太克(上海)数字科技运营 [2] - 业务聚焦金融科技领域,涵盖信贷科技、财富科技、保险科技、资管科技等细分领域 [2] - 致力于打造开放金融科技生态,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2] 核心业务 - 旗下汇晶社品牌是服务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 [2] - 以汇晶社为端口帮助银行发展直销银行业务,推动向银行4.0转型 [2] 重大事项 - 预计7月29日披露2025财年一季报 [2]
MetaUserDao:上海国委组织学习稳定币,释放了哪些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7-18 19:52
政策信号释放 - 上海市国资委首次组织"稳定币学习会",标志着监管层对稳定币的态度从"观察"转向"理解与对接" [1][2] - 监管层正在研究"本地化替代方案",对标海外稳定币的技术路径与运营机制 [2] - 链上资产、身份、审计与信用等基础设施建设可能被纳入"监管沙盒"框架试点推进 [2] 中国RWA与稳定币落地的挑战 - 数据不可验证:金融资产映射链上缺乏权威凭证机制,导致套利空间大,流动性缺乏信任基础 [4] - 身份不可分层:Web3系统无法区分用户风险等级,DeFi、RWA场景缺乏可执行的准入标准 [4] - 合规不可承接:监管关切的信息公开、审计溯源、行为审查等维度缺少链上原生的协作机制 [4] 基础设施层的应对方案 - MetaUserDAO(MUD)通过原生嵌入AI驱动的动态身份系统,构建"链上信用标签"体系 [5] - MUD链可作为稳定币与RWA发行的准入层,支持链上行为追踪、权限分级、审计接口开放 [5] - 该方案通过与Layer1深度融合,提升数据的可信性与组合能力,接近"合规预期中的可编程金融底座" [5] 链上身份驱动的中国式链改路径 - "监管+基础设施"双重信号交汇将成为中国区块链发展的主轴 [6] - 可能试点"链上身份+资产映射+审计机制"的一体化平台,以标签信用系统连接用户与资产风险评级 [6] - 建立"可监管的DAO",通过链上治理结构参与基础设施运营与反馈闭环 [6] 全球监管与RWA进展对比 - 瑞士通过《DLT法案》,明确认可证券型代币合法性 [8] - 香港实施虚拟资产平台发牌制及监管沙盒,支持RWA项目试点发行债券 [8] - 新加坡MAS推动Project Guardian,联合DBS等银行测试链上国债交易 [8] - 美国SEC接受多项Tokenized Fund备案,通过Reg D、Reg A+等路径推动token合规化 [8] 行业趋势展望 - 区块链产业正从"叙事驱动"转向"基础设施驱动",链上信任重构成为关键 [7][8] - MetaUserDAO(MUD)的底层设计为行业提供了身份与RWA协同的参照路径 [8] - 中国式Web3可能进入现实探索阶段,金融、产业与监管三方共赢格局有望落地 [8]
ETF投资周报 |沪指站稳3500点震荡上行,两大主线集体狂飙,港股创新药相关ETF领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8 17:4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突破3500点后继续震荡向上 周五报收3534 48点 创年内收盘新高 [1] - 近1100只ETF产品本周上涨 1200多只产品周涨幅中位数约为1 29% 较上周略有提升 [2] 领涨ETF及板块 - 港股创新药相关ETF领涨 恒生创新药ETF周涨幅13 686% 年内涨幅89 746% [4] - 港股通创新药ETF周涨幅13 248% 港股创新药ETF基金周涨幅13 128% 年内涨幅89 775% [4] - 恒生生物科技ETF周涨幅11 963% 年内涨幅76 403% [4] - 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表现强劲 富国产品周涨幅10 947% 华宝产品周涨幅10 688% [5] - 康方生物本周大涨近24% 三生制药涨23% 中国生物制药和石药集团涨15% [6] - 新易盛上半年净利润预增超300% 本周累计涨幅39% 中际旭创周涨幅24% [6] 领跌ETF及板块 - 游戏ETF逆势下跌超3% 其中516010 OF产品周跌幅3 218% [7][9] - 房地产ETF普遍下跌 512200 OF产品周跌幅2 559% 515060 OF产品周跌幅2 19% [9] - 金融科技ETF表现不佳 159851 OF产品周跌幅2 529% 516100 OF产品周跌幅2 317% [9] - 光伏ETF持续疲软 159618 OF产品周跌幅1 554% 516180 OF产品周跌幅1 333% [9] - 煤炭ETF年内跌幅显著 515220 OF产品年内跌幅10 327% [10]
Airwallex空中云汇与阿森纳达成多年全球合作伙伴关系
快讯· 2025-07-18 17:47
7月18日,阿森纳足球俱乐部与Airwallex空中云汇共同宣布达成多年合作伙伴关系,Airwallex空中云汇 正式成为阿森纳官方金融软件合作伙伴。此外,Airwallex空中云汇还将成为阿森纳男足东亚季前巡回赛 的冠名合作伙伴。 ...
四大方向,50项课题!2025第一批“CCF-蚂蚁科研基金”正式发布
全景网· 2025-07-18 15:10
产学研结合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科研路径,"CCF-蚂蚁科研基金"以产学研为特色,连接产业实践问题与学术科研问题,支持全球高校学者开展产学研用一 体的前沿探索工作。此次发布的"CCF-蚂蚁科研基金"第一批基金,涵盖的课题就是学界、产业界正在攻关的热点方向。 如,方向一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聚焦于密态计算、后量子安全、容器安全等,旨在为数据的安全可信流通提供全链路保障。当前数据已成为一种生产要 素,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数据更是智能上限的决定因素之一,而安全与隐私保护是数据应用需要兼顾的重点问题,亟需前沿技术支撑。方向二软硬协同 围绕同态加密性能优化、操作系统创新以及形式化验证的技术研究与突破,开放了15项课题,方向三超算与智算聚焦高性能计算、大模型训推一体、推理优 化等,开放了5项课题。方向四人工智能更是共开放了26项前沿技术课题,包含当前大模型智能研究需攻关的推理加速技术、多智能体协作、强化学习、多 模态大模型、医疗大模型等基础智能技术和应用技术,该方向的发布希望聚集学界前沿研究和产业一线经验,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和应用快速发 展。 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也是蚂蚁集团的两大科技战略。据报道,2024年蚂蚁集团研 ...
马斯克背后的“神秘大金主”:四人小团队、十年28%年化收益!
华尔街见闻· 2025-07-18 15:06
Vy Capital的成功建立在一支规模极小但背景深厚的精英团队之上。其投资团队仅有四人,但整个运营 团队也只有约20名员工,在加利福尼亚和伦敦设有办公室。尽管管理着约150亿美元的庞大资产,但该 公司极其低调,其官方网站只有一个页面,仅列出公司名称、信条、地点和联系邮箱。 在埃隆·马斯克构建其庞大的科技帝国背后,一家极其低调却举足轻重的神秘投资机构——Vy Capital, 扮演着关键"金主"的角色。 这家机构以其精准押注马斯克旗下公司如SpaceX、xAI而闻名,更令人惊叹的是,其惊人的投资回报率 是由一个仅有四名成员的精锐投资团队所创造。据《金融时报》最新报道,自2014年创立以来,该机构 的年化回报率高达约28%。 此外,据知情人士透露,Vy Capital本月已通知其有限合伙人(LP),将不再募集任何外部资金,未来 将转型为主要管理和投资自有资本的新模式。而这一决策的背后,是该机构已积累了足够庞大的收益, 使其不再依赖外部融资来支持其投资活动。 深度绑定马斯克帝国 Vy Capital与马斯克的关系远不止于财务投资,而是深度交织的战略合作。据报道,该机构是马斯克火 箭公司SpaceX和人工智能公司x ...
政策留白孕育出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
南方都市报· 2025-07-18 07:11
创新生态发展 - 深圳南山从"三来一补"加工区转型为全球创新生态范本,形成"独角兽走廊",聚集年轻、高成长性、市场潜力巨大的独角兽企业 [2] - 南山区通过制度改革(如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工程招标)吸引跨国企业,为产业升级奠定基础,华为、中兴等企业在此完成技术积累 [3] - 2008年南山提出"自主创新核心区"战略,构建"创新金三角",成为独角兽走廊雏形 [3] 政策与服务支持 - 2010年起深圳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南山区推出"领航计划"等政策支持创新创业 [4] - 2016年南山推行政务服务"5个100%"模式,2018年设立5亿元融资担保基金和40亿元民营企业发展基金 [4] - 2023年推出"i南山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实现541项服务"一次办",2025年细化服务颗粒度,构建全周期创业支持体系 [4] 市场驱动与产业生态 - 南山区尊重市场规律,通过商事制度改革(2013年)激发活力,2024年商事主体达58.6万家,每3名常住人口1个市场主体 [6] - 政策留白引导市场自发形成金融科技、机器人、物流三大支柱产业,并孕育半导体、人工智能等新兴赛道 [6] - 开放自动驾驶测试场景(2022年),吸引元戎启行等企业形成技术闭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聚集 [6] 产业链与全球化布局 - "独角兽走廊"形成完整创新链:鹏城实验室等攻坚技术,高校促成转化,腾讯、大疆等主导市场落地 [7] - 2022年南山区无人机产值超550亿元(占全国50%),链上企业超150家,大疆创新占全球民用无人机70%以上市场份额 [7] - 产业链覆盖碳纤维、特种塑料、锂电池等上游产业,实现区域内无人机全链条制造 [7] 差异化赛道与全球影响 - 深圳以"链主"企业(如大疆)带动产业链协同,形成年产值超500亿元的无人机产业集群 [8] - 硬科技领域通过跨境制度创新和市场化容错机制开辟差异化赛道,改写全球创新地图 [8] - 南山区创新土壤持续催生"从0到1"的突破,独角兽企业不断涌现并影响全球竞争格局 [8]
多元投资生态汇集 香港科创行业活力满满
证券时报· 2025-07-18 03:21
香港资本市场与科创行业发展 - 香港资本市场表现强劲,为国际金融中心注入新动能,科创行业成为最受瞩目环节[2] - 2024年香港初创企业数量达4694家,较2023年增长10%,较2020年增加约四成,创历史新高[2] - 健康及医疗、可持续/绿色科技行业的初创企业增幅最为显著[2] 思谋科技案例 - 思谋科技深度融合"大模型+全栈机器人技术",打造具备"感知—决策—执行"的全栈闭环自进化工业智能体[2] - 从成立到跻身独角兽仅用18个月,已完成多轮融资,吸引基石资本、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2] - 2024年获得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目前处于上市筹备阶段,首选香港作为上市目的地[2] 金融科技与资本汇聚 - 加密资产价格上涨及相关立法进程推进,助推香港金融科技企业蓬勃发展,目前已有超过1100家金融科技企业[3] - 香港初创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1500家增至近5000家,创新科技行业对香港GDP的贡献达7%至10%[3] - 香港风险投资资金预计从2015年不足5亿美元增至2025年50亿美元,"独角兽"企业从无到有,目前估计15到20家[4] 港投公司与国际资本 - 港投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已投资超100个项目,重点聚焦硬科技、生命科技、新能源/绿色科技三大领域[3] - 港投公司每投入1港元撬动4港元长期资金跟投,有效放大社会资本对科创领域的投入[4] - 国际耐心资本论坛吸引80家全球机构参会,总资产管理规模达20万亿美元,普遍看好内地及亚洲科创发展[4] 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 香港交易所推出"科企专线",为特专科技公司、生物科技公司开辟更便捷高效的专属上市通道[5] - 香港科创发展已驶入快车道,未来5至10年是黄金时期,将进一步优化科创生态圈[5][6] - 香港将充分发挥本地研发、创新制造及国际金融中心等独特优势,汇聚全球人才、资金、技术和项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