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ial Solutions

搜索文档
脑机接口概念升温,多家上市公司回应布局情况
财经网· 2025-07-02 17:29
脑机接口技术进展 - 马斯克旗下Neuralink已有7名受试者接受脑机接口植入手术,包括4名脊髓损伤患者与3名渐冻症患者,最快2026年有望让盲人复明 [1] - 全国首个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聚区在上海启动建设,选址闵行区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载体空间年内建成投用 [1] - 万得脑机接口主题指数近一月累计上涨7.67% [1] 上市公司布局情况 - 际华集团收获3连板,创新医疗2连板,翔宇医疗涨超20%,塞力医疗、北陆药业等多股跟涨 [2] - 诚益通确立"侵入式与非侵入式"双轨并行战略布局,已发布三款融合脑机接口技术的神经康复设备样机并筹备注册申报 [2] - 成都华微布局脑机接口信号处理基础硬件器件,包括信号采集高精度ADC和信号后处理的低功耗FPGA和MCU [2] - 普利特与海外客户共同开发LCP薄膜产品在脑机接口领域的应用,验证周期较长 [3] - 神宇股份产品可应用于脑机接口中 [3] - 可孚医疗参股纽聆氪医疗,其研发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仿生眼和仿生耳 [3] - 北陆药业参股公司医未医疗是国内唯一全面覆盖脑部疾病全流程的脑科学医疗AI企业 [3] 公司澄清未涉及领域 - 际华集团澄清主营业务及现有产品体系未涉及脑机接口相关领域 [4] - 诺思格表示暂不涉及脑机接口 [5] 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 - 脑机接口技术通过连接人脑神经与外部设备实现信息交互与功能整合 [7] - Neuralink受试者可通过"心灵感应"产品用大脑玩游戏、控制机械臂写字 [7] - 国内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前瞻性临床试验成功开展,受试者可借助系统下象棋、玩赛车游戏 [7] - 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1月发文对脑机接口设备等高端医疗装备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7] - 国家药监局批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脑电数据集质量要求与评价方法》行业标准立项 [8] - 上海提出到2027年前实现高质量脑控,半侵入式产品国内率先临床应用 [8] - 北京提出到2030年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实现创新产品规模化商用 [8] 市场规模与前景 - 全球脑机接口在严肃医疗应用潜在规模为150亿—850亿美元,消费医疗应用潜在规模为250亿—600亿美元 [9] - 截至2024年底我国脑机接口产业累计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数量超2000项 [9] - 脑机接口有望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核心技术,短期内应用集中在医疗康复领域,中期拓展至教育、娱乐、军事和工业等领域,长远实现脑机融合智能 [9]
动画短剧,无人在意
36氪· 2025-07-02 17:29
动画短剧行业现状 - 动画短剧成为行业热门搞钱手段 单月流水达千万级 季度环比增速近140% 单部作品总收益突破800万元 [1] - B站推出"觉醒计划"提供多种合作模式 包括最高100%制作成本支持 超保底最高80%分成 千万流量曝光等权益 [2] - 动画短剧在平台生态中处境被动 缺乏专门分类入口 主要依赖算法推荐 被形容为"便利店货架最底层的商品" [3] 行业竞争与挑战 - 2024年短剧行业投流费用达330亿元 较2023年增加81亿元 动画短剧在买量预算上不占优势 [3] - 真人短剧占据平台热门推荐位 内容填充效率极高(一天拍摄 一周出片) 动画短剧在质量和数量上均处劣势 [7] - 动画短剧面临同质化问题 使用相同制作工具 相似动画风格 套路化剧情 导致观众难以区分 [11][13] 用户行为分析 - 观众对动画短剧关注度持续低位 观剧逻辑与真人短剧类似 但缺乏主动传播行为 [7] - 动画短剧形成"即抛型"消费模式 观众看完就走 不留言不分享 依赖算法推荐闭环 [10] - 缺乏情感共鸣触发点 难以像真人短剧那样因演员颜值或夸张剧情被记住 [11] 创作者动态 - 创作者主要分为三类:真人短剧转型团队 动态漫制作团队 AI工具开发团队 [14] - 真人短剧团队急迫寻找新突破口 2024年付费短剧收入较2023年呈现腰斩趋势 [14] - AI工具团队将动画短剧作为技术展示窗口 计划未来通过技术授权获取B端收益 [15] 行业发展前景 - 行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 创作者普遍存在"时间窗口"焦虑 期待现象级爆款出现 [18] - 需要现象级作品带动市场爆发 先入场者将获得最大红利 [18] - 动态漫团队将短剧视为新变现渠道 传统动态漫投入产出比日益不理想 [15]
君实生物-U(688180)每日收评(07-02)
和讯财经· 2025-07-02 17:29
公司股价与资金流 - 当日主力成本35.40元 5日主力成本34.59元 20日主力成本34.92元 60日主力成本31.52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346.31万元 占总成交额7%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2382.25万元 大单净流入964.06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51.00万元 [2] - 北向资金持股量1309.16万股 占流通比1.71% 昨日净买入11.44万股 5日增仓比0.036% 20日增仓比0.23%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35.68元 短期支撑位33.81元 中期压力位38.65元 中期支撑位33.02元 [2] - K线呈现长上影形态 显示上档压力沉重 升势受阻 同时出现身怀六甲形态 底部出现为见底信号 顶部出现为见顶信号 [2][3] - 短线与中期趋势均不明朗 需等待主力资金方向选择 [2][3] 财务与行业表现 - 最新财报显示每股收益-0.24元 营业利润-2.82亿元 销售毛利率81.242% 净利润-2.60亿元 [2][3] - 所属行业板块表现疲弱 生物制品下跌1.69% 精准医疗下跌0.51% 单抗概念下跌1.60% 独家药品下跌0.63% [2][3]
经济压力下的选择:为何从“保楼市”转向“保孩子”?现在有答案
搜狐财经· 2025-07-02 17:28
人口出生率与政策转向 - 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2023年仅为903万,远低于2017年的1758万,自2022年起出现人口负增长,政策重心从"保楼市"转向"保孩子" [1] - 2023年政府推出全面放开限购限贷、房贷利率降至3.5%、首付比例降至2成等"保楼市"政策,但效果不理想 [1] -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8月份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4549元/平方米,连续28个月环比下跌,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达100个,连续5个月集体下跌 [1] 房价调控与生育障碍 - 居高不下的房价是年轻人生育的主要障碍,2016年起政府持续实施房地产调控政策,2021年调控次数高达650次,导致2021年国内房价进入长期调整期 [3] - 房价持续下跌使年轻人购房成本逐渐降低,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望释放,未来房价将逐步回归合理水平,与居民收入水平相匹配,间接促进生育意愿提升 [3] 保障性住房建设 - 2023年10月国家宣布未来五年内提供600万套保障房,平均每年120万套,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将有效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题 [5] - 保障房大量供应有望帮助更多年轻人实现安居梦,促进结婚生育,扭转出生人口下降趋势 [5] 降低结婚门槛 - 修订后的《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取消结婚登记对户口簿的要求,只需身份证即可办理,避免因彩礼、房产等问题导致的婚姻阻碍 [5] - 降低结婚门槛为更多年轻人提供自由选择婚姻的权利,提升结婚率,最终推动出生人口数量回升 [5] 政策综合部署 - 政府从房地产调控、保障性住房建设、降低结婚门槛等多方面探索解决方案,试图扭转人口负增长局面 [8] - "保楼市"策略未达预期效果,"保孩子"战略部署逐步展开,成效有待时间检验 [8]
哪个租房app的房源最真实?
搜狐财经· 2025-07-02 17:28
行业趋势 - 传统租房市场存在中介垄断房源、虚假信息泛滥、高额中介费三大痛点 [2] - 国家住建部2024年《住房租赁市场规范意见》鼓励房东直租模式,减少中间环节 [2] - 直租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打破信息垄断,直连房东与租客,成为政策与市场的共同选择 [2][4] 直租平台分析 - 豆瓣租房小组:活跃大量个人房东,管理员对中介账号零容忍,但信息杂乱需筛选 [4] - 闲鱼租房:流量大房源多,可按"房东直租"筛选,但存在中介和二房东混迹现象 [4] - 唯果租房:提供个性化标签筛选,人工审核房东直租,0中介费 [4] 租房注意事项 - 签约时需查验房东身份证与房产证原件,警惕二房东无书面委托书 [6] - 看房需早晚各一次,测试采光与隔音,避免"纸板房" [6] - 合同必须包含房屋地址面积、租金支付方式等九大条款,缺一无效 [6] - 法律禁止出租隔断房、无消防通道群租房等,租客有权解约并索偿 [6] 政策与法律支持 - 中国房地产协会2025年《租房避坑指南》提供租房安全指导 [6] - 住建部《住房租赁行业白皮书》展望直租模式推动租赁关系走向共生共赢 [6]
士国燕窝(Scotch)荣获CIC灼识市场地位确认证书
搜狐财经· 2025-07-02 17:28
泰国即食燕窝市场概况 - 泰国即食燕窝市场持续扩张,得益于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南部地区适宜金丝燕生长的气候条件,产出的燕窝品质上乘 [2] - 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格局,涵盖高端奢华品牌与平价亲民产品,销售渠道包括传统特产店、中药店、现代商超、便利店及线上电商平台 [2] - 消费者需求增长源于便捷性和健康意识提升,燕窝富含蛋白质、唾液酸等营养成分,被认为有助于美容养颜和增强免疫力 [2] - 各大品牌在产品包装、口味调配和品质提升方面展开激烈竞争,推动市场持续蓬勃发展 [2] 士国燕窝市场表现 - 士国燕窝连续三年(2022-2024年)蝉联泰国即食燕窝销售额榜首 [3] - 原料精选自特级燕窝产区,采用仅占全球产量3%的金色野生洞燕,富含唾液酸、氨基酸和矿物质 [3] - 采摘过程严格遵循生态保护原则,只采集完成繁殖周期的燕窝,保护金丝燕栖息地生态平衡 [3] 士国燕窝产品与工艺 - 历经12道精细化工艺处理,采用121度文火炖煮,保留营养价值的同时确保产品安全可靠 [4] - 创新推出木糖醇、麦卢卡蜂蜜、维生素B、薰衣草等特色口味,满足控糖人群和熬夜群体的需求 [4] - 凭借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持续深耕,获得消费者高度认可与信赖 [4] 士国燕窝中国市场布局 - 加速布局中国市场,通过跨境电商和线下高端商超等渠道,让国内消费者便捷获取国际高品质滋补品 [6] - 未来计划深耕金丝黄洞燕领域,丰富产品矩阵,巩固泰国市场领先地位并拓展中国市场 [6] CIC灼识市场地位确认 - CIC灼识确认士国燕窝为"即食燕窝泰国销量第一(以2022-2024年累计三年销售额计)" [6] - CIC灼识提供市场地位确认服务,基于行业洞察、数据支撑和全面调研,为企业提供第三方权威认证 [7] - 服务覆盖数字广告、电视广告、印刷媒体、户外广告、电商直播间等多种场景 [8] - CIC灼识的行业数据受到企业、资本市场和监管机构的广泛认可,具有高度可信度和权威性 [8]
聚焦科技创新领域,华夏科创债ETF首批获批
搜狐财经· 2025-07-02 17:28
基金产品获批 - 华夏基金上报的华夏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在两周内获批 [1] - 科创债ETF跟踪标的为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该指数选取沪深交易所主体评级AAA、隐含评级AA+及以上的科技创新公司债作为样本 [1] 科创债市场概况 - 科创债作为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新兴融资工具,高度契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受到国家及相关部门大力支持 [1] - 截至2025年5月末,科创债存量规模1.13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0.22万亿元 [1] - 央国企作为发行主体的科创债规模占比99%,发行人信用评级AAA的债券占比97% [1] 指数成分券特征 - 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成分券资质普遍较好,央国企发行主体占比99% [1] - 在低市场利率时代下,科创债作为高等级信用债显现出较好的投资价值 [1] 华夏基金债券ETF表现 - 华夏基金旗下已上市两只债券ETF,基准国债ETF(511100)和信用债ETF基金(511200) [1] - 信用债ETF基金(511200)规模从2月份上市之初的30亿元增长到6月30日的216亿元 [1] - 最近20个交易日中有19天净流入,合计流入145亿元 [1] 未来发展前景 - 随着科创债的进一步扩容和升级,将提供更大的收益挖掘空间 [1]
内蒙古音乐人举办《心中最美的歌》音乐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17:28
音乐会核心内容 - 音乐会主题为"心中最美的歌——杭红梅草原风格歌曲独唱音乐会",以原创歌曲《心中最美的歌》贯穿始终 [2] - 音乐会融合民族民间音乐与学院派演唱,呈现草原风格歌声的辽阔壮丽与绚烂多彩 [2] - 杭红梅携手内蒙古顶尖艺术家演绎传统民歌与经典曲目,包括长调、马头琴、四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 [2][3] 艺术交流与教育合作 - 上海音乐学院长期为边疆地区培育音乐人才,向内蒙古输送优秀音乐力量 [3] - 杭红梅作为上海音乐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师从女高音歌唱家方琼教授,完成一年访学并举办成果汇报音乐会 [3][7] - 音乐会推动内蒙古与上海两地艺术交流,让草原旋律在黄浦江畔生根发芽 [3][6] 演出曲目与观众反响 - 曲目涵盖鄂尔多斯民歌《洁白的云彩》《山顶》《送亲歌》《艾蒿山头》,阿拉善长调《孤独的白驼羔》,以及《路旁》《牵手草原》等经典作品 [4][5] - 器乐合奏《马头琴回想曲》与呼麦表演《云上》展现北疆文化深邃底蕴,引发观众热烈反响 [4][6] - 尾声曲目《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忠实的心儿想念你》及返场曲《鸿雁》将气氛推向高潮 [5][6] 文化传播与学术价值 - 音乐会系统呈现内蒙古民歌、马头琴、呼麦、四胡等北疆音乐元素,成为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6][7] - 杭红梅在访学期间完成《民族民间歌曲》课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术与音乐文化传播 [7] - 现场观众与专家学者一致好评,认为音乐会展现了民族文化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6][7]
德国推出浮动电价政策,以应对新能源出力大幅波动和长期负电价现状
鑫椤锂电· 2025-07-02 17:26
德国清洁能源发电量下降 - 2025年前四个月德国清洁能源发电量(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同比下降16%,降至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 [2] - 风能发电量暴跌31%,减少约39太瓦时,主要由于风速异常偏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等地区一季度风速较常年均值低20%-30% [2] - 公用事业公司被迫提高煤炭产量16%、天然气产量10%以填补电力缺口 [2] 电力市场动态与电价波动 - 德国5月日前批发市场出现130小时负电价,最低达-250欧元/兆瓦时,主要因中午太阳能供过于求 [3] - 大规模电池储能(2吉瓦/2.7吉瓦时)开始套利运行,但容量仍不足以平衡光伏峰值 [3] - 2025年1月起德国推行动态电价套餐,允许用户选择与批发市场联动的电价,但智能电表普及率较低,多数家庭仍选择固定电价 [3][5] 工商业电价结构 - 小型商业(年用量<20 MWh)全年平均电价为24.7欧分/度,中等规模(20-100 MWh)为22.5欧分/度 [8] - 大型工业企业(如汽车、化工)直接与发电企业签订采购合同,2025年电价可能维持或上涨,汽车行业电价为8.0-11.0欧分/度,化工行业为10.5-13.0欧分/度 [9][10] - 钢铁厂、水泥加工厂等重工业电价较高,钢铁厂为12.5-15.0欧分/度,水泥厂为14.0-16.0欧分/度 [10] 政策与市场变革 - 2025年1月起德国要求工商业安装智能电表并接受浮动电价 [7] - 新能源优先上网政策导致电价波动剧烈,浮动区间从0.6欧至-0.1欧分/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