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妆
icon
搜索文档
黄益平:如何打破低价内卷?|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8-16 17:31
消费与品牌重要性 -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扩大消费的挑战,消费占GDP比例仅为56元/100元,比国际平均水平低20元,存在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风险 [3] - 消费降级现象显现,消费品品质持续下降,但社会零售总额增长表现相对强劲,可能与年初提振消费行动计划有关 [3] - 价格持续疲软可能对产品质量产生负向影响,电商平台"全网最低价"策略可能导致供应商被迫降低价格和质量 [4][5] 柠檬市场与信息不对称 - 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只能关注价格信号而缺乏质量信号,形成"柠檬市场",如二手车市场和电商市场 [4][5] - 解决柠檬市场的关键是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产品质量信息,如第三方检测机构或品牌指数 [5][6] - 外卖市场信息不对称矛盾突出,消费者倾向于选择最便宜的产品,导致价格和质量螺旋下降 [8] 品牌指数研究 - 线上消费品牌指数从2023年Q1的59.4上升至2025年Q1的63.4,呈现上升趋势,Q2和Q4上升较快,可能与电商促销有关 [13] - 品牌指数最高的行业是3C、家具、美妆,最不重视品牌的品类是女装服饰 [13] - 一线城市品牌购买力强但平均消费品牌指数并非最高,新一线、二线城市平均品牌指数更高 [13][15] 品牌指数构建方法 - 品牌指数从四个维度构建:知名度、忠诚度、美誉度、新锐度,通过专家打分法赋予权重,合成0-100分的指数 [11] - 消费品牌指数按季度计算,细分到行业和地级市,使用淘天全网数据 [10][12] - 品牌购买力指数是消费品牌指数乘以购买力,综合指数用CPI权重调整,地区指数用GDP行业加总权重 [11] 品牌消费的地域差异 - 品牌购买力指数沿胡焕庸线分布,东部沿海地区最强,但平均消费品牌指数最高的在华东偏北地区 [13] - 流动人口占比高的城市对平均消费品牌指数有负面影响,体制内就业占比高的城市对品牌指数提升作用更大 [14] - 平均品牌指数高的城市如合肥、郑州、淮安等,人口流动相对稳定,而人口大量流失的城市品牌指数不稳定 [15] 新兴品牌与消费趋势 - 上榜品牌中许多是过去几年建立的,广东和珠三角生产著名品牌多但本地消费品牌指数不高 [16] - 新兴品牌如泡泡玛特、卡游、森森(鱼缸)等受到关注,宠物粮(猫粮、鸟粮等)呈爆发式增长 [16] - 发展品牌的两条路径:一是把产品质量做得非常好,二是新兴品牌注重提供情感体验 [1][16]
三个方法论,破译美妆消费分化密码
FBeauty未来迹· 2025-08-16 17:04
中国美妆市场消费趋势重构 - 消费者选择驱动力从品牌/价格转向多元体系,核心维度包括小众化、高溢价、专业性、体验感、个性化与真实感 [3][6] - SPOT模型揭示四大消费趋势:小微当道(Small is Beautiful)、专业制胜(Professionalism)、体验至上(Optimal User Experience)、本色觉醒(True Identity) [6][14] SPOT模型深度解析 小微当道(Small is Beautiful) - 抖音成为新兴品牌主战场:2025年5月月活用户突破10亿,日均使用时长1.55小时,美妆品类渗透率达25.9% [7] - 韩束、丸美通过短剧营销破圈,蒂洛薇、三资堂实现跨越式增长 [7] - 小众品类快速渗透:唇线笔"一笔多用"、精油"全身油养"等精细化需求崛起 [9] 专业制胜(Professionalism) - 31%消费者选择专业护肤品牌,渗透率增速6%(整体市场仅1%) [10] - 薇诺娜、修丽可以临床级功效站稳市场,色修精华获皮肤学专家推荐 [10][11] - 医美市场CAGR达10%-15%,渗透率17%,Z世代偏好轻医美项目,男性客单价更高 [12] - 跨界专业性案例:毛戈平底妆复配护肤精华,冰希黎"茗茶系列"突破仿制香局限 [12] 体验至上(Optimal User Experience) - 效率需求:"10分钟褪红"、"磁吸粉饼"、"唇膏手机壳"等高效方案走红 [12][13] - 情感需求:"居家SPA"、"香气疗愈"增长,欧舒丹甜扁桃身体乳因情绪价值成爆款 [12][13] 本色觉醒(True Identity) - 年轻群体(15-19岁)人均美妆花费114元,拒绝标签化;35+人群更重安全实用 [14] - 个性化服务兴起:润百颜定制精华液、AI肤质检测、Oli ve Young免费皮肤检测 [14] 七大人群细分模型 - 美妆探索家(15%):消费额达市场平均2.24倍,强社交传播力 [18][22] - 全身奢护党(14%):消费额1.69倍市场平均,追求全身护理升级 [22] - 压力妥协者(14%)与精致抠抠族(8%):价格敏感度高,后者促销依赖性强 [22] - 低参与度群体:基础刚需族占比32%,超1/3"无促销不购买" [24] - 渠道分层:探索家偏好跨境电商,低参与度群体依赖线下零售 [24] 洗护发赛道结构性升级 - 进阶护理品类增速超基础洗发:发膜、发油、头皮精华需求精细化 [26][29] - 功能延伸:蓬松、修护、香氛、抗毛躁、固色等细分场景崛起 [30] - 体验创新:"头皮预洗"、"三明治洗护法"、居家SPA疗愈场景 [31][32] - 成分跨界:巴黎欧莱雅玻尿酸洗护、潘婷胶原发膜 [34] - 周边工具扩容:光电生发梳、冷热风造型器、AI试色固色方案 [35] 行业增长路径总结 - 精准数据驱动:通过SPOT模型与人群细分实现差异化定位 [37] - 创新双轮驱动:产品功效突破(成分/质地)与场景体验升级(疗愈/便捷) [37][38]
外资美妆“利润保卫战”
经济观察报· 2025-08-16 16:17
核心观点 - 外资美妆企业2023-2024年集中推出以利润恢复和运营效率提升为核心的变革计划 目前赛程过半 各公司通过成本控制、高端化转型和创新驱动等措施初见成效 但中国市场疲软和竞争加剧仍是普遍挑战[1][3][11] 业绩表现 - 资生堂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下滑7.6%至4698.3亿日元 但核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1.3%至233.7亿日元[2][4] - 欧莱雅上半年销售额224.73亿欧元同比增长3% 营业利润47.4亿欧元同比增长3.1% 但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2] - 雅诗兰黛前三季度净销售额35.5亿美元同比下滑10% 净利润1.59亿美元同比下滑52% 但较上季度扭亏为盈[2][4] 利润恢复措施 - 成本控制方面:雅诗兰黛通过裁员优化结构 从最初计划裁减1800-3000人扩大到5800-7000个岗位[6];欧莱雅严格管控营业费用 上半年广告促销费用70亿欧元及行政费用42亿欧元均同比下降[6] - 高端化战略:雅诗兰黛加码高端香水领域 与Balmain合作推出新品系列[7];欧莱雅观察到中国市场高端品牌增长势头优于中高端品牌[7] - 创新驱动:欧莱雅推行"多极模式" 通过科技赋能和本地供应链应对增长周期[8];三大公司均布局AI技术 应用于虚拟试妆、营销内容生成等领域[9] 战略转型背景 - 行业从规模化扩张转向利润优先 因面临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缩窄及业绩压力[11] - 雅诗兰黛2023年11月启动利润恢复与增长计划(PRGP) 后续多次扩大措施规模[11] - 资生堂2024年11月发布两年行动计划 目标将核心运营利润率从4.97%提升至2026年的7%[11] - 爱茉莉太平洋和拜尔斯道夫等企业也陆续推出类似利润提升战略[11] 区域市场动态 - 中国市场持续承压:欧莱雅第二季度在华销售额同比增长3% 结束连续五个季度下滑[15];资生堂指出品牌资产下滑和消费行为结构性转变是重要风险[15];雅诗兰黛亚太地区销售额多季度下滑 因零售疲软和消费情绪低迷[16] - 应对策略:欧莱雅计划下半年推出巴黎欧莱雅新品系列和赫莲娜高端面霜激活市场[15];雅诗兰黛通过加速新品推出和加强欧美市场布局降低对中国依赖[16] 长期目标 - 资生堂目标2026年恢复盈利[14] - 雅诗兰黛计划2027年恢复两位数利润率[14] - 爱茉莉太平洋计划2024-2027年实现年营业利润率12%[15] - 欧莱雅对保持高毛利率目标表示"非常有信心"[15]
第十五届喀交会开幕,上海元素点亮新疆好物
第一财经· 2025-08-16 13:33
第15届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概况 - 第15届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商品交易会在喀什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喀什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外贸增长势头强劲 [1] - 展会吸引了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展位,展示特色服装、蜂蜜、文创产品,同时呈现上海援疆项目和成果 [4] 参展企业及产品亮点 - 碳索芯材(新疆)科技有限公司展示采用MPCVD高温低压技术培育的钻石饰品,已在莎车县落地生产,预计产值达10亿元 [6][12] - 新疆富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展示巴旦木精油及系列美妆产品,依托华东理工大学技术,开发巴旦木全植株产物,占地9000平方米的研发生产基地基本建成 [8] - 通用净水集团展示具备净水和气泡水功能的饮水机,计划在莎车县投产并建立研发中心、研学基地,拓展中亚和南亚市场 [10] - 上海回力鞋业与上海美术学院合作推出"非遗100+"运动鞋,结合艾德莱斯纹样,未量产已吸引关注 [6] 上海援疆合作模式与成果 - 上海援疆采用"四个加"合作模式,结合喀什资源与上海市场、技术,例如通用净水生产基地落户喀什,利用当地成本优势 [12] - "喀什优棉"项目通过上海企业加喀什资源模式推动棉纺全产业链升级,实现"从田头到衣柜"的价值链延伸 [12] - 上海援疆推动巴旦木护肤品、艾德莱斯回力鞋、十二木卡姆文创等产品,从理念、资本、管理、工艺、渠道全方位赋能 [13][14] 喀什地区外贸表现 - 2024年喀什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994.4亿元,同比增长18.8%,占新疆外贸总值的22.9% [14] - 2025年上半年喀什外贸进出口总额643.2亿元,同比增长15.1% [14]
外资美妆“利润保卫战”
经济观察网· 2025-08-16 12:00
外资美妆企业利润修复计划进展 - 资生堂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下滑7.6%至4698.3亿日元,但核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1.3%至233.7亿日元 [2] - 欧莱雅上半年销售额224.73亿欧元同比增长3%,营业利润47.4亿欧元同比增长3.1%,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 [2] - 雅诗兰黛前三个月净销售额35.5亿美元同比下滑10%,净利润1.59亿美元同比下滑52%,但实现季度扭亏为盈 [2] 利润修复措施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提升 - 雅诗兰黛通过裁员控制成本,2024年裁员1800-3000人,2025年再裁员5800-7000人 [3] - 欧莱雅上半年广告及促销费用70亿欧元,销售及行政费用42亿欧元,两项费用均同比下降 [4] - 资生堂通过"成本削减、人力与生产费用控制"提升利润率,目标从4.97%提升至2026年的7% [8] 高端产品战略 - 雅诗兰黛与Balmain合作推出首个香水系列,布局高端香水市场 [6] - 欧莱雅观察到中国市场高端品牌增长势头优于中高端品牌 [6] - 雅诗兰黛计划通过加速新品推出、引入高价格单品应对中国市场挑战 [12] 创新与多极发展 - 欧莱雅推行"多极模式",通过科技赋能、前瞻性投资、本地供应链应对增长周期 [7] - 三大美妆公司均布局AI技术,应用于虚拟试妆、广告营销、皮肤检测等领域 [7] - 爱茉莉太平洋推动"全球再平衡",重点发展美国、欧洲市场,目标2024-2027年营业利润率12% [11] 中国市场表现与策略 - 欧莱雅第二季度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约3%,结束连续五个季度下滑 [11] - 资生堂指出品牌资产下滑和消费者行为转变是中国市场主要风险 [11] - 雅诗兰黛亚太地区销售额连续多季度下滑,撤回2025财年全年展望 [12] - 欧莱雅计划下半年推出巴黎欧莱雅新品系列、赫莲娜高浓度玻色因面霜激活中国市场 [11] 行业转型趋势 - 外资美妆企业从规模增长转向利润优先,强调"增长与盈利的平衡" [9] - 雅诗兰黛2023年11月启动利润恢复与增长计划,2027年目标恢复两位数利润率 [8][10] - 资生堂2024年11月发布"2025-2026行动计划",目标2026年恢复盈利 [8][10] - 行业早期以规模化扩张为主,通过并购和拓展新市场实现增长 [9]
毛戈平(1318.HK):业绩稳健高增 品牌势能向上
格隆汇· 2025-08-16 02:55
业绩表现 - 2025H1预计净利润6 65-6 75亿元 同比+35%-37% 略超预期 [1] - 2025H1收入25 7-26 0亿元 同比+30 4%-31 9% 净利率提升0 93-1 01pct至25 88%-25 96% 创历史新高 [2] 增长驱动因素 - 线上渠道高增 618期间天猫增长超70% 抖音GMV同比+50% [2] - 线下持续拓展高端百货 入驻北京SKP 杭州湖滨银泰旗舰店开业 [2] - 明星单品策略见效 粉膏 鱼子气垫 鱼子面膜等持续引领增长 [3] 品类拓展 - 推出闻道东方香水系列 含13款香型 主打东方审美差异化定位 [3] - 依托创始人IP属性+产品力+线下服务模式 提升高端美妆市场份额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2025-2027年EPS预测至2 43(+0 07) 3 12(+0 16) 3 94(+0 23)元 [1] - 给予2026年目标PE40x 折算后维持目标价136 86港币 [1]
毛戈平(01318.HK)首次覆盖:中国高端美妆品牌 从SKU和店效看毛戈平发展空间
格隆汇· 2025-08-16 02:55
公司定位与市场表现 - 毛戈平是中国市场十大高端美妆集团中唯一的中国公司,2024年中国彩妆市场份额为3.7%,排名第6,品牌排名第4 [1] - 彩妆产品为主要营收来源,占产品营收的60%,销量占总销量74%;护肤品占产品营收40% [1] - 2024年营收38.8亿元,同比增长34.6%,预计2025-2027年营收可达51.9亿元、66.6亿元、83.6亿元,增速分别为34%、28%、26% [5] 渠道布局与运营 - 线下渠道营收略超50%达19.49亿元,同比增长21.6%;线上渠道占比48%,增速高于线下 [1] - 线下以自营专柜为主(占比约90%),2024年相关营收17.47亿元;覆盖全国120多个城市共409个专柜(378个自营) [1] - 配备超2800名美妆顾问,平均每个专柜BA数量是其他大牌的2-3倍 [1] - 线上平台等级与积分全渠道通用,首绑即赠线下体验券,有效导流 [2] 产品结构与竞争对比 - 彩妆产品SKU约350个,护肤品约50个;彩妆除工具及限量产品约150个SKU [3] - 唇妆仅46个SKU(MAC有350个),眼影仅32个大地色系(MAC有165个SKU),粉底色号2-4个(MAC约15个) [4] - 与香奈儿对比:唇部产品46 vs 210个SKU,粉底24 vs 69个,腮红12 vs 31个,未涉足指甲油品类 [4] - 单价对标海外高端品牌,明星产品在高端领域接近价格天花板 [3]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84.4%(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预计2025-2027年维持在84%左右 [5] - 2024年营业利润率28%(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预计2025-2027年为28.6%、28.1%、27.6% [5][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8.81亿元(同比增长33%),净利率23%;预计2025-2027年可达12.0亿、15.0亿、18.4亿元 [5][6] 会员体系与复购率 - 2024年会员数量同比增长46.6%达151万人 [2] - 线下会员复购率34.9%高于线上27.5%,整体复购率从26.8%提升至30.9% [2] 店效与增长空间 - 万象系商场月均店效约45-60万元,低于海蓝之谜(230-270万)、兰蔻(120-150万)等品牌 [3] - 通过SKU扩充(如唇妆、眼影、粉底色号等)和店效提升存在增长空间 [3][4]
毛戈平(01318.HK):从品牌资产价值角度看毛戈平发展空间
格隆汇· 2025-08-16 02:55
公司概况 - 公司为中国领先的具备稀缺性的高端美妆集团,旗下拥有MGP和至爱终生两大美妆品牌及化妆培训业务,由著名化妆师毛戈平于2000年创立 [1] - MGP是中国市场高端美妆品牌前十五大中唯一国货品牌,2021-2024年营收增至38.8亿元,CAGR为35.0%,扣非归母净利润增至8.8亿元,CAGR为38.6% [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84.4%,扣非归母净利率为22.7%,盈利能力处于较高水平 [1] 品牌价值分析 - 品牌认知度:MGP有望通过东方特色在高端美妆赛道持续提升知名度 [2] - 感知质量:2024年光感无痕粉膏系列零售额超4亿元,奢华鱼子面膜零售额超8亿元,持续多年获得良好口碑 [2] - 品牌联想度:以创始人命名,化妆师IP加持专业性,专柜设于高端商圈塑造高端调性 [2] - 品牌忠诚度:截至2024年末注册会员总数达1510万人,复购率达30.9% [2] - 其他资产:公司高度重视商标、版权及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 [2] 成长驱动力 - 产品矩阵扩容:2025年推出香水新品类,具备东方文化特色,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3] - 渠道体系化建设:线下持续拓店中高端商圈并优化店效,线上通过IP内容与达人合作提升曝光度,实现线上线下协同 [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1.53/66.76/84.28亿元,同比增长32.6%/29.6%/26.2% [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85/15.49/19.85亿元,同比增长34.6%/30.7%/28.2% [4] - 当前对应2026年估值PE为27.5X,品牌力竞争壁垒和成长性支撑估值合理性 [4]
布局高端美妆!上美股份联合春楠重磅推出化妆师品牌NAN beauty
格隆汇· 2025-08-15 22:32
品牌发布与产品线 - 上美股份与明星化妆师春楠联合推出中高端化妆师彩妆品牌NAN beauty,品牌发布会主题为《楠木之光·点睛之笔》[1] - 首批底妆产品系列包括「黑咖啡妆前精华」、「CP 遮瑕盘」、「新手粉霜」、「贴贴粉底液」、「智研蜜粉饼」[1] - 产品将于9月9日在抖音平台首发,春楠将进行首场直播[2] 品牌定位与理念 - NAN beauty定位中高端专业彩妆品牌,是春楠从业25年来的首个彩妆品牌[4] - 品牌提出"东方轻透美学"概念,强调"美不费力·自信不藏"的理念[4] - 产品采用微米级粉体折射自然光、仿生透气膜技术、光影粒子精准遮瑕等创新技术[5] 创始团队与资源 - 创始团队由顶级化妆师春楠与零售界传奇操盘手古迈组成[6] - 春楠是中国顶级彩妆造型师,服务过众多明星,拥有25年从业经验[7] - 古迈曾任天猫美妆总经理,拥有联合利华、雅诗兰黛、LVMH等公司经验[7] - 品牌依托上美股份成熟的品牌孵化体系和资源积淀[8] 公司战略与行业背景 - NAN beauty是上美股份进军中高端彩妆领域的重要布局,标志着公司进入"多品牌、全品类"时代[10] - 公司目标是2030年冲刺300亿、2035年冲刺1000亿[10] - 国货美妆行业正经历变革,专业化妆师IP背书的品牌成为破局高端市场的生力军[10]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多品牌战略布局、持续投入科研的发展理念[10]
逸仙电商上涨2.11%,报9.7美元/股,总市值8.95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5 22:00
股价表现 - 8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11%至9.7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214.38万美元 [1] - 当前总市值为8.95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8.34亿人民币 [1] - 收入同比增长7.78% [1] - 归母净利润-530.3万人民币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95.74% [1] 公司背景 - 开曼群岛注册的境外控股母公司 [2] - 通过境内实体广州逸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 [2] - 2016年创立 [2] - 中国美容市场领军企业 [2] 品牌组合 - 旗下拥有Perfect Diary完美日记、Little Ondine小奥汀、Abbys Choice完子心选 [2] - 护肤品牌包括Galenic法国科兰黎、DR.WU达尔肤(中国大陆业务) [2] - 同时运营EVE LOM、Pink Bear皮可熊、EANTiM壹安态等品牌 [2] 业务渠道 - 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接触客户 [2] - 在中国主要电子商务、社交和内容平台有广泛业务 [2] 重大事件 - 预计8月21日(美东时间)盘前披露2025财年中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