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
搜索文档
电商运营:2025七夕营销复盘
搜狐财经· 2025-09-01 22:30
核心观点 - 七夕已成为品牌下半年营销布局的关键节点 品牌通过限定产品、主题体验等方式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 传递独特的情绪价值[4][5][9] 奢侈品行业营销回顾 Chopard萧邦 x 泡泡玛特联名 - 萧邦与泡泡玛特旗下DIMOO WORLD联名推出七夕限定套装 包含三款DIMOO公仔[12] - 小红书为主要投放渠道 占比86% 微博互动主要来自明星内容[18] - 总声量467 互动量249.7万 小红书话题萧邦IceCube浏览超500万次[12] - 投放达人49位 预估投放金额72.3万元 商业笔记互动量集中在头部达人(8,198)和腰部达人(3,183)[18] - 品牌与IP融合生硬 客群定位模糊 被部分受众质疑联名策略[18][19] LOEWE七夕《鹊定爱》短剧 - 携手演员陈都灵、陈哲远推出五集原创微短剧 以"鹊"为文化意象贯穿全片[22] - 总声量945 互动量1,172.8万 小红书话题鹊定爱浏览超200万次[22] - 微博借明星实现精准渗透 陈哲远互动量369.5万 陈都灵互动量365.9万[26] - 投放62篇内容 预估投放金额69万元 92.7%集中在小红书平台[26] - 短剧"土味"印象对品牌高端调性形成一定冲击[27] Tiffany七夕电台企划 - 推出《我 是爱的主语》系列播客 联合唐嫣、张若昀等探讨爱中个体主体性[29] - 总声量3,597 互动量95.2万 小红书话题我是爱的主语浏览超100万次[29] - 小红书为核心传播渠道 占比72% 通过深度内容实现品牌理念传递[32] - 构建五大内容主题矩阵 最高单条互动量达9.6万[32] 美妆行业营销回顾 自然堂《遇见彩虹 自然好运》 - 携手非遗梭织绑典推出广告片 重回喜马拉雅源头进行文化溯源[36] - 总声量3,429 互动量44.8万 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超300万次[36] - 抖音为主要传播阵地 内容类型多元 包括非遗传承人故事讲述[36][37] - 发起"吸好运"活动 将七夕祝福升华为面向全体女性的集体祝福[36] SK-II《恋爱ing 晶喜ing》 - 再度联手五月天发布广告大片 推出神仙水花束礼盒与线下快闪店[7] - 以小红书、抖音为核心投放渠道 侧重初级及腰部KOL投放[7] - 内容融合音乐情怀、爱情主题与日常生活场景[7] 快消行业营销回顾 伊利"黄昏恋的100个理由" - 联合主持人孟非聚焦银发群体情感需求 讲述黄昏恋故事[7] - 抖音平台引发子女群体共鸣 但部分受众认为主张与现实存在差距[7] 食饮行业营销回顾 霸王茶姬"凤凰于飞"限定系列 - 推出七夕限定产品 携手畲族展现传统婚俗文化[7] - 抖音、小红书均衡投放 围绕包装改造、产品展示等内容传播[7] 平台行业营销回顾 淘宝闪购全城热恋企划 - 联合艺人林一打造广告大片与线下主题企划[7] - 小红书为主要传播平台 杭州1314路"痛车"等线下曝光激发用户打卡热情[7]
巴黎世家推8200元“塑料袋”款新包,客服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9-01 20:51
巴黎世家新品策略 - 公司推出可折叠托特包新品 定价8200元人民币 采用Dyneema超强聚乙烯纤维材质 承重达10公斤[3] - 新品设计灵感来源于日常使用事物 实际采用织物而非塑料袋材质[6] - 产品目前处于缺货状态 官网及小程序均显示无货[4][6] 品牌历史产品线 - 2017年推出2145美元手提包 因酷似宜家7元购物袋引发轰动[7] - 2022年推出1790美元"Trash Pouch"包袋 因外形类似垃圾袋受到关注[9] - 2025年推出"北京烤鸭"主题包袋 牛皮皮质款定价15500元 配套挂饰售价6500元且缺货[12][14] 母公司财务表现 - 开云集团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下降16%至76亿欧元[14] - 同期净利润暴跌46%降至4.74亿欧元[14] 中国市场布局 - 2025年5月27日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旗舰店开业 并推出系列限定单品[14] - 品牌通过本土化设计(如北京烤鸭主题)强化中国市场定位[12][14]
2025高净值人群消费意识与行为研究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01 20:08
高净值人群定义与规模变化 - 高净值人群界定为家庭可支配资产600万元人民币以上 中产人群界定为200万至600万元之间 资产涵盖存款、保险、股票、债券、贵金属等金融资产及投资品 需扣除负债且不包含现居住不动产[2] - 未来10年中国将有20万亿元财富完成下一代继承 20年内达45万亿元 30年攀升至79万亿元[2] - 富裕家庭规模连续2年下降 2024年微降至512.8万户 同比减少0.3%[22] - 高净值家庭职业构成中企业主占54% 较去年增长2个百分点 金领占34% 近年稳定在30%以上 职业股民与不动产投资者各下降1个百分点[23][24] - 高净值家庭数量地区分布:广东298,000户(-0.8%) 北京296,500户(-0.8%) 上海263,000户(-0.7%) 浙江213,000户(-0.8%) 香港208,000户(-0.7%)[26] 消费观念转变趋势 - 消费观念从疫情前"及时行乐"转向"居安思危" 从"激进冒进"转向"稳健布局" 从"品牌至上"转向"理性务实" 从"物质享乐"转向"情绪价值" 从"社交优先"转向"亲情为重"[3] - 消费逻辑从"用奢侈品证明身份"转向健康、家庭、情感价值与长期体验为核心[1][3] - 顶奢品牌通过强化稀缺性和打造"独享感"锁定超高端消费层 大众奢华品类需在性价比与情感价值间寻找新平衡点[4] 消费市场表现分化 - 传统奢侈品领域承压明显 2024年整体规模同比下滑 传统奢品营收下降2% 净利润降幅达17%[4] - 服务类消费和体验型品类逆势增长:烟酒茶消费规模增幅达13% 消费电子增长7% 酒店旅游和保健品保持稳定[4] - 健康领域成为消费刚需 高端养老社区50平米长租15年费用69万元 月子护理总统套房28天价格26.8万元 免疫细胞抗衰疗程(3次)费用近30万元[5] - 日常健康管理消费:汤臣倍健胶原蛋白液态饮一年约7700元 宝格丽水疗双人护理180分钟收费近万元[5] - 医美领域出现调整 碧莲盛种植发际线费用同比下降28.6% 但生育、养老、心理咨询等刚性健康需求坚挺[5] 体验式消费崛起 - 旅游消费中名胜古迹、美食探索类目的地受欢迎程度同比提升2% 豪华度假村、酒庄体验、静谧古镇取代传统购物天堂[6] - 日常消费中温泉SPA、品酒、家庭活动、主题展览等体验型项目占比显著 家庭活动以5%占比成为重要场景[6] - 消费需求从"个人享受"转向"家庭共享" 注重"陪家人度过高质量时光"[6] 调研方法论 - 定量调研样本数:高净值800名、中产400名 基于性别、年龄段、城市级别、资产级别进行配额 形式为网络问卷 日期2025年4-5月[11] - 深度访谈样本数:15名 男性8名、女性7名 形式包括线上和线下访谈 日期2025年2-3月[11][13] - 对比维度包括2025年高净值人群与中产人群对比 部分题目与2021年高净值人群数据对比[14][15]
巴黎世家回应8200元“塑料袋包”:未在售,暂无更多细节|贵圈
新浪财经· 2025-09-01 16:29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应 - 巴黎世家官网于9月1日上架一款蓝色可折叠托特包 外观设计酷似普通塑料袋但定价高达8200元 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 [3] - 该托特包采用Dyneema面料 正面饰以Balenciaga标识印花 亮相于2025冬季系列Look 25 目前官网显示为缺货状态 [3] - Dyneema是一种超强聚乙烯纤维 号称"世界上最强的纤维" 以重量计强度是钢的15倍 常被用于制作防弹铠甲和防弹衣 [3] 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 分析师认为"黑红也是红"策略在短期内能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话题性 为品牌带来流量和短期销售增长 [4] - 长期来看该策略可能会损害品牌形象和声誉 导致品牌形象变得模糊不清或负面化 [4] 历史争议产品案例 - 巴黎世家曾推出4000元"包租婆钥匙"发圈 6700元宜家同款浴巾 1.2万元破烂鞋以及2700元"童年同款"铁发卡等引发争议的产品 [3]
奢侈品的七夕困局:同质营销难破圈,调性业绩两为难
新浪财经· 2025-08-31 00:35
行业营销困境 - 奢侈品牌七夕营销存在高度同质化问题 固守"海报大片+明星短片+限定产品"传统范式[1][2] - 明星策略依赖流量热度而非品牌价值输出 消费者注意力被明星吸引导致主推单品沦为背景板[5][6] - 静态海报社媒自然触达率走低 明星短片完播率不佳 需依赖算法推荐或粉丝支持才能实现传播[6] - 美妆线成为激进卖货试验区 通过直播带货配合亲签礼盒、限量周边等激励手段直接追逐销量[6][7] - 无差别短信轰炸缺乏精准度 将品牌拉低至快消品层面 消耗品牌精心营造的高级感[9] - 行业业绩整体放缓 LVMH集团上半年净利润下滑22% 收入下跌4%至398.1亿欧元 开云集团销售额与净利润缩水 博柏利全球裁员近20%[12] 品牌创新尝试 - LOEWE推出五集短剧《鹊定爱》 以悬疑手法解构爱情议题 在社交媒体获得更高关注度[18] - 品牌深入挖掘文化情感共通点 不再生硬堆砌中国元素 转而聚焦现代生活场景和情感母题[20][21] - Bottega Veneta在贵州取景以云雾山路隐喻"鹊桥" Prada以上海桥梁抽象表达"联结"之意[21] - Dior用纸飞机寄托心意 香奈儿以同心结喻示命运相连 实现文化符号的普世转译[21] - 与艺术家及本土创意人合作降低文化误读风险 巴黎世家邀请冯立掌镜 Burberry携手东华大学非遗研究中心[23] - 产品设计去节日化 Loro Piana推出收藏系列化玩偶IP GANNI使用小猫小狗元素减弱节日属性[24] 明星策略演变 - 明星成为品牌年轻化核心媒介 能激活粉丝购买力并拓宽品牌受众形成时尚风潮[15] - 玩法成熟度趋近美妆快消行业 提前数月官宣代言人 通过社交媒体持续互动共创内容[15] - 建立长久稳定合作关系规避风险 香奈儿与王一博合作逾三年 Bottega Veneta与米卡绑定超两年 文淇连续两年出镜Gucci短片[17][18] - Gucci邀请张凌赫直播推广香氛产品 Dior为邓为推出"七夕抱抱爱"礼盒并结合线下活动[15] 用户互动升级 - 品牌积极邀请用户参与共创 Gucci在微博发起话题鼓励分享"与挚爱时光" Prada通过小红书征集"桥梁记忆"[27] - 互动方式从单方面品牌输出转向开放平等的用户主导体验 趋近大众消费品营销模式[27]
奢侈品七夕营销新挑战:同质化与业绩调性的双重考验
搜狐财经· 2025-08-30 12:52
尽管各大品牌为七夕营销投入巨大,但今年的案例依然暴露出行业的高度同质化问题。大多数奢侈品牌依然遵循着"海报大片+明星短片+限定产品"的传 统模式,如Gucci、香奈儿和蒂芙尼,都邀请了明星演绎广告大片。然而,这种星光熠熠的背后,却是创意的缺乏,明星身着最新款单品,在精心设计的 浪漫场景中演绎故事,传播效果严重依赖明星流量,而非品牌价值的有效传递。 每年七夕,奢侈品牌们总会在营销战场上各显神通,试图在这个充满浪漫氛围的节日里捕获消费者的心。然而,近年来,这些高端品牌的七夕营销之路似 乎并不平坦,从巴黎世家被群嘲的"他爱我"包袋,到纪梵希的"阴间设计"爱心印花,都反映出品牌在理解和融入中国文化上的挣扎。 今年,七夕营销的战役从7月初便已悄然打响,各大品牌面对的挑战依旧严峻:如何在保持高端定位的同时,适应理性消费趋势,突破营销同质化,吸引 碎片化注意力?LOEWE尝试跟随短剧热潮,Gucci和Dior则看重男明星的粉丝效应和带货能力,而一些不擅长讲述传统文化的品牌,则选择了更为普遍的 表达方式,与网友的互动也更加积极、贴近日常生活。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这种同质化营销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面临着严峻挑战。静态海报的社交媒体 ...
恋缩时代降临,品牌七夕如何“过情关”?
新浪财经· 2025-08-30 09:29
文章核心观点 - 七夕营销突破传统爱情框架 转向泛关系节日和即时体验 品牌通过国乙联名 平台促销 奢牌叙事等方式适应年轻人情感需求变化 [1][37][43] 国乙联名营销 - 恋与制作人联手天猫与88VIP 以助农主题进行七夕营销 五位虚拟男主代言恋语四季农场 结合接地气口号和短剧话题 公益直播获高口碑 [3][6] - 世界之外与MAC合作 奇幻题材植入美妆带货 七夕剧情变成口红销售 因游戏内涨价和卡面问题引发玩家反扑 遭遇口碑翻车 [4][10] - 如鸢与奈雪推出联名套餐 五位男主推荐饮品 线下119家主题门店 数万份套餐两次秒罄 粉丝打卡和二创热情高 [6][8] - 乙游粉丝消费力强劲 去年七夕三天恋与深空在App Store流水超2113万元 绘旅人流水同比增近一倍 头部产品流水均有跃升 [11] - 用户渴望多元参与感 地铁主题站厅 十城大屏投放 粉丝自发包机表白和痛楼痛机活动 形成官方破圈引流加粉丝情感反哺生态 [14][16] 平台与茶饮营销 - 美团推出麦瑞蜜黑金会员零元免单活动 含麦当劳 瑞幸 蜜雪冰城 谐音Marry Me 同时推闪购万元礼金和鲜花限时特惠 [19][22] - 淘宝闪购主推10亿鲜花补贴 邀请李现 杨幂等明星联动 35城地标大屏投放 全品类优惠 主播直播间发放优惠券 [23][26] - 喜茶联合淘宝闪购推鲜花加奶茶组合 11朵玫瑰49元起 配60元鲜花券和免单折扣 美团饿了么同步优惠 [30] - 瑞幸推玫瑰系列新品 联名艾丝乐小兔 霸王茶姬上线凤凰于飞限定杯 赠磁吸冰箱贴 CoCo与方里联名 茉莉奶白与童涵春堂推爱情灵药主题饮品 [33] - 沪上阿姨在茶卡盐湖办落日音乐会 锚定女性自我实现 瑞幸主打love myself 强调悦己 突破情侣框架 [37] 奢牌营销 - LOEWE联手繁花编剧秦雯 推微短剧鹊定爱 陈都灵和陈哲远演绎 融入苏州缂丝工艺 钛金属喜鹊挂饰配Puzzle手袋 [41] - Burberry主打心动不期而至 吴磊和张婧仪演绎 与中国结元素合作 东华大学师生参与设计 [41] - Balenciaga由周奇奇夫妇在外滩演绎 融入中国结绳编工艺 推七夕限定Rodeo手袋和Le City包 [41] - Valentino采用中国缂丝的Nellc te手袋 Prada聚焦上海七座古桥 非遗工艺运用成新同质化点 [41] - 奢牌营销同质性高 情绪共鸣陈旧 陷入审美疲劳 本土化适配滞后 传播效率低于市场速度 [42][43] 消费趋势变化 - 七夕不再是情侣专属 心意接收者泛化至爱人 朋友 家人 自己 暗恋对象和前任 营销需覆盖非情侣用户 [37] - 年轻人对传统浪漫叙事脱敏 催婚压力下虚拟陪伴或保持单身更普遍 七夕成玩梗节点 如捡垃圾社交方式 [1] - 即时零售平台降低消费门槛 茶饮品牌通过联名 产品上新和价值观共鸣覆盖多元受众 推动七夕向泛关系节日演变 [37]
七夕营销上演“罗曼蒂克消亡史”
36氪· 2025-08-29 11:55
品牌营销策略转变 - 奢侈品与国产品牌均加大七夕营销投入,推出广告大片和限定产品,但整体视觉呈现减少粉红恋爱感 [1] - 品牌营销重点转向创意创新、视角切入和年轻消费者触达,以争夺泛化消费群体注意力 [3] - 广告表达趋于保守,强调距离感与清冷感,减少直接情感表达如牵手、拥抱等元素 [4] 营销形式创新 - LOEWE成为首个尝试原创微短剧的奢侈品品牌,推出五集剧《鹊定爱》并植入七夕限定产品 [6] - 自然堂联合非遗传承人推出联名礼盒,强调文化自信与女性价值理念 [8] - Chopard萧邦与POP MART旗下IP DIMOO WORLD联名,推出三款限量公仔以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9] 消费群体拓展 - 品牌从"浪漫经济"转向挖掘"她经济",女性订单占比从2022年28%上升至2024年33% [14] - 自然堂广告聚焦七夕传统定位"乞巧节",突出女性力量、亲情及友谊等多元价值 [12] - 蒂芙尼推出七夕电台强化"爱自己"主题,通过播客和明星代言人深化女性情感共鸣 [15] 情感表达调整 - 品牌减少直白热恋意象传递,通过距离感营造心理安全感,适应独身主义趋势 [5][22] - PRADA广告以"桥"为意象,演员仅短暂同框,情感表达含蓄清冷 [20] - Gucci七夕大片聚焦"爱与情谊的真挚联结"朦胧主题,区别于520广告的浓烈情感呈现 [20][22] 行业趋势洞察 - 年轻人恋爱意愿下滑导致品牌告别"躺赢"式营销,需通过新鲜感与情绪价值争夺注意力 [11] - 女性送礼场景多元化,如闺蜜互礼成为新趋势,推动品牌强化女性向叙事 [14] - 广告表达从赤裸情感转向多元定义,反映社会对"爱"的认知变化 [24]
Puma股权或被出售;马斯克起诉苹果与OpenAI;达能开启架构调整
搜狐财经· 2025-08-28 21:33
Pinault家族探索出售Puma股权 - 法国开云集团主要股东Pinault家族正探索德国运动服饰巨头彪马的战略选项包括潜在出售方案[3] - 已聘请顾问并与潜在买家接洽包括中国安踏体育和李宁公司以及美国运动服饰公司和中东主权财富基金[3] - 受消息影响彪马股价较上一交易日增长[3] 贝恩资本考虑出售Canada Goose股权 - 加拿大高端功能性服饰品牌Canada Goose控股方贝恩资本考虑出售部分或全部股份[5] - 已收到多份收购要约估值在13.5亿美元左右[5] - 潜在买家包括安宏资本和博裕资本已提出口头要约中国波司登集团也表达兴趣[5] Antler收购Paravel推动全球战略 - 英国高端旅行品牌Antler收购美国亚马逊箱包类目大卖Paravel[8] - 此次战略预计到2029年可实现超过1亿英镑销售增长[8] - Paravel成立于2015年因经营困难于2025年5月申请第七章破产保护[8] 马斯克起诉苹果与OpenAI - 马斯克旗下xAI与社交媒体平台X起诉苹果公司和OpenAI指控通过排他性合作实施反竞争行为[12] - 诉状要求禁止苹果与OpenAI的垄断行为并寻求数十亿美元赔偿[12] - 指控人为提升ChatGPT在iPhone应用商店排名削弱包括Grok在内的竞争对手[12] 雀巢马来西亚新建咖啡生产线 - 雀巢在马来西亚Sri Muda工厂引进全新浓缩咖啡液生产线满足亚洲市场对冷咖啡需求[14] - 新生产线供应国内及国际市场覆盖新加坡大洋洲中东和北非地区未来计划扩展至欧洲[14] - 这是雀巢在亚洲设立的首条咖啡浓缩液生产线有利于实现更快速区域分销[14] 爱马仕扩建餐具生产工坊 - 法国奢侈品牌爱马仕宣布第二家餐具生产工坊La Manufacture Beyrand将于2027年投产[16] - 新工坊将招募300名员工其中包括230名工匠[16] - 承担彩绘工艺研发与印刷及瓷器装饰工艺研发两项核心职能[16] 美团加速线下零售布局 - 美团形成快乐猴超市与小象超市双线并行战略[19] - 快乐猴定位社区折扣由美团优选团队运营首店落地杭州[19] - 小象大店瞄准中高端市场计划年底在京开业[19] 历峰集团拓展Vhernier亚洲市场 - 瑞士历峰集团筹备意大利高级珠宝品牌Vhernier亚洲市场拓展计划[21] - 亚洲首家精品店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香港半岛酒店开业[21] 达能全球业务架构重组 - 达能宣布2026年起全球业务整合为三大区:EMEA亚太和美洲[25] - 现任中国北亚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将出任新亚太区总裁统辖包括东南亚在内的更大市场[25] - 此次调整是Renew Danone战略关键步骤通过精简架构加速转型[25] 康师傅方便面公司高层变更 - 康师傅方便面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黄自强卸任[28] - 职位由刘国伟接任[28]
高盛、花旗:法国政治危机已计价,基本面支撑欧洲股市强势延续
华尔街见闻· 2025-08-28 17:21
市场对法国政治动荡的反应 - 法国政治风险已被市场充分消化 不足以扭转欧洲股市相对美国的表现优势[1] - 法国CAC 40指数两日内下跌3.3% 但随后反弹0.4% 泛欧斯托克600指数趋于稳定[1] - 法德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差扩大至四月以来最高水平[1] 机构策略师观点 - 高盛认为政治危机对经济增长没有影响 法国的脆弱性已在预期范围内[2] - 花旗强调看涨欧洲的理由基于德国基本面 法国资产已为政治风险计入溢价[2] -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指出法德利差扩大至85个基点将是买入时机[5] 经济与盈利基本面支撑 - 欧元区8月私营部门增速达15个月最快水平 制造业走出三年低迷[3] - 企业盈利预期持续下调后出现转机 为分析师上调预测创造条件[3] - 斯托克欧洲600指数表现领先标普500指数13个百分点 创2006年以来最大优势[3] 投资者机会识别 - 法德国债收益率差扩大使法国国债相对美国国债更具吸引力[4] - 政治动荡被视为逢低买入机会 非欧洲整体反弹的游戏规则改变者[5] - 法国股市对国内政治风险敞口有限 CAC 40指数远期市盈率14.8倍低于德国DAX指数[5] 行业与市场结构影响 - 奢侈品等面向国际的行业受益于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缓解[1] - 路威酩轩 爱马仕国际和欧莱雅等CAC 40成分股已收复本周失地[2] - 德国大规模支出计划 欧元走强及资金从美国流出支撑欧洲市场表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