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饮
搜索文档
策略周末谈:中国资产的“黄金时代”
西部证券· 2025-10-19 21:18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中国资产将重启“黄金时代”,其核心驱动力在于美联储重启降息将促使跨境资本和国民财富加速回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优势,将驱动A股盈利和现金流修复,制造与消费类资产将迎来“冰火转换” [1] - 当前A股市场的风格切换被视为制造/消费类资产行情启动的前兆 [1] 中国资产“黄金时代”的基础: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 - 中国制造业通过过去几年的高度“内卷”夯实了全球竞争优势,使其能够抵御外部冲击(如2025年关税冲击),并持续扩张对外净出口规模,积累国民财富 [2] - 制造业出口扩张将带来人民币汇率的长期升值趋势,而美联储重启降息将强化这一趋势,驱动跨境资本和滞留在海外的国民财富回流,从而修复中国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 [2][13] - 2018年中国进入工业化成熟期后,制造业强劲的净出口能力已使居民收入明显扩张,为2019年开始的“核心资产牛”奠定了基础 [9][13] 中国资产“黄金时代”的路径:A股盈利和现金流修复 - 在2018年之后的工业化成熟期,出口扩张和消费升级已取代投资CAPEX,成为A股盈利修复的主要驱动力,路径为:制造业全球竞争优势→出口扩张积累国民财富→居民消费升级→A股盈利和现金流修复 [3][21] - 出口和消费的扩张能够夯实A股的盈利底,在改善阶段,制造业部门的现金流往往能得到修复,当前制造业的CAPEX“反内卷”政策有助于强化现金流修复动能 [21][27] 中国资产“黄金时代”的拓展:美联储“大放水” - 类比2020年疫情导致美股危机后美联储“大放水”加速跨境资本回流,并系统性重估中国高端制造、消费及大宗商品资产的情景,报告认为当前美国处于债务周期顶点,最终大概率走向“大放水”,将加速资本回流并重估中国优势资产 [4][27] - 即便明年美联储未实施“大放水”,当前其重启降息已开始驱动跨境资本加速回流中国,这将推动国内各类要素价格走向通胀,中国资产同样将回归“黄金时代” [4][28] 行业配置建议:【有/新/高】组合 - 行业配置建议聚焦“有新高”组合,以布局中国资产的“黄金时代” [5][30] - 【有】色金属:包括金、银、铜,逻辑在于全球再工业化+去美元化 [5][30] - 【新】消费:包括零食、宠物、美护、旅游出行,逻辑在于国民财富回流改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5][30] - 【高】端制造:包括新能源、化工、医疗器械、工程机械以及国产算力链,逻辑在于跨境资本回流背景下的出口优势及自主可控 [5][30] 市场复盘及展望 - 本周(截至2025年10月19日)A股主要指数普遍下跌:万得全A下跌3.45%,上证指数下跌1.47%,沪深300下跌2.22%,中证500下跌5.17%,创业板指下跌5.71%,科创50下跌6.16% [33] - 市场风格呈现分化,大盘价值上涨2.08%,而大盘成长下跌3.90%,小盘价值下跌3.89%,小盘成长下跌5.82% [34] - 大类行业中,资源类(上涨5.13%)与金融服务(上涨4.55%)表现靠前;TMT(下跌5.86%)与可选消费(下跌3.29%)表现靠后 [35] - 一级行业中,银行(上涨4.89%)、煤炭(上涨4.17%)、食品饮料(上涨0.86%)涨幅居前;电子(下跌7.14%)、传媒(下跌6.27%)、汽车(下跌5.99%)跌幅居前 [36] - 境外市场方面,标普500上涨1.70%,恒生指数下跌3.97% [37] - 大宗商品方面,COMEX黄金上涨6.69%,COMEX白银上涨7.15% [38] - 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82%,较上周下降2.14个基点 [39]
国泰海通|海外策略:中国科技资产成外资加仓共识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0-17 17:08
港股外资流向 - 外资第三季度整体流出港股约841亿港元,但流出幅度较第二季度有明显改善 [1] - 外资结构上,长线稳定型外资是第三季度港股的主要流出项 [1] - 外资在第三季度主要流入港股科技板块,其中软件服务板块吸引稳定型外资流入172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入47亿港元 [1] - 硬件设备板块吸引稳定型外资流入36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入105亿港元 [1] - 外资主要流出港股可选消费零售板块,稳定型外资流出472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出494亿港元 [1] - 非银金融板块遭稳定型外资流出179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出209亿港元 [1] - 银行板块遭稳定型外资流出17亿港元,灵活型外资流出245亿港元 [1] A股外资流向 - 根据2025年第三季度陆股通持股数据,北向资金整体流出1582亿元 [2] - 剔除中资托管资金后,第三季度外资整体小幅流出约203亿元 [2] - 外资结构中,长线稳定型外资流出约1202亿元,短线灵活型外资流入约999亿元 [2] - 外资在第三季度增配A股泛科技资产,新能源板块的稳定型外资和灵活型外资较第二季度超配比例分别环比上升3.7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 [2] - 电子板块的稳定型外资和灵活型外资超配比例分别环比上升2.3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 [2] - 机械板块的稳定型外资和灵活型外资超配比例分别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和0.9个百分点 [2] - 外资减配银行板块,稳定型外资和灵活型外资超配比例分别环比下降2.3个百分点和2.4个百分点 [2] - 外资减配食饮板块,稳定型外资和灵活型外资超配比例分别环比下降1.5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 [2]
帮主郑重:十五五规划藏玄机!未来5年财富地图看这几条主线
搜狐财经· 2025-10-10 01:51
核心观点 - 第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为中长期投资者指明了未来财富机会的方向,投资应跟随政策明确方向而非追逐短期热点 [1][3][4] 新质生产力 -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将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是投资主线 [3] - AI领域预计在2026年迎来应用爆发期,机会涵盖从算力到各行业落地场景 [3] - 新能源领域的风电、太阳能装机目标持续提升,产业链优质企业可享受多年红利 [3] - 生物医药领域的基因编辑、创新药将获得持续政策支持 [3] 绿色转型 - 规划推动经济全面绿色化,清洁能源、储能等赛道将更趋成熟 [3] - 传统行业如水泥、玻璃将严控产能,企业竞争从规模转向利润,出现行业拐点机会 [3] - 有色金属、建材等传统行业在绿色转型中蕴含新机会 [3] 消费基本盘 - 规划强调消费对经济的稳定拉动作用及推进共同富裕 [4] - 传统消费板块如食品饮料、零售处于低位,存在困境反转机会,政策扶持概率大 [4] - 服务消费、“悦己消费”等新趋势,如医美、智慧医疗,将随收入提升获得长期发展空间 [4] 其他关键领域 - 安全发展涉及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领域,战略资源重要性提升,利好有色金属等相关板块 [4] - 国企与民企协同发展将使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地位更趋稳固 [4]
让钱动起来:M1回暖与企业现金流活化的交叉印证
华创证券· 2025-09-24 07:30
核心观点 - M1同比自24年9月见底-3.3%后持续回升至25年7月的5.6%,上行幅度达1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类现金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趋势基本一致,表明M1上行主要由企业现金流改善驱动[1][7][10] - 非金融企业经营现金流25Q2显著同比多增近1万亿元,成为现金及等价物增长的主要正贡献,投资和筹资现金流负贡献收窄,符合新一轮现金流周期开启特征[1][7][17] - 行业分化显著:经营现金流改善主要来自成本端支出收缩("买的少了"),而非收入端扩张("卖的多了"),且景气加速行业集中于科技制造和地产链[2][8][20] M1与企业现金流周期对应关系 - M1同比24年9月至25年6月上行11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现金及等价物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两者趋势高度一致,验证M1回升与企业资金行为联动[1][10] - 非金融现金及等价物净增额TTM从24Q3的-1万亿元回升至25Q2的-339亿元,经营现金流贡献自24Q2负贡献见底后持续改善,25Q2同比增量近1万亿元[10][17] - 参考历史周期(14-19年典型周期、20-24年非典型周期),当前经营现金流改善、筹资与投资现金流负增收窄符合新一轮周期起始特征[1][15][17] 经营现金流改善的行业分化 - 整体非金融经营现金流改善主要贡献来自"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少增扩张(支出收缩),而非"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扩张(收入增加)[2][20][25] - 成本支出收缩("买的少了")在历史上较为罕见,11年以来仅15Q1-16Q2出现,主因价格低位、企业去库及产能利用率走低[2][20] - 净流入扩张行业分为两类: - 下游景气驱动(收入扩张):汽车(净流入同差1313亿元)、机械(984亿元)、电子(969亿元)、有色(803亿元)、化工(745亿元)[2][8][25] - 降本显著驱动(支出收缩):建筑(净流入同差2697亿元)、交运(1959亿元)、地产(641亿元)、公用(549亿元)、电新(670亿元)[2][8][25] - 结合"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判断景气加速行业:机械、电子、通信、家电、军工、美护、社服,表现为收入扩张与资产负债表健康扩张[2][35] 全A现金增量贡献领先行业 - 24Q3-25Q2非金融现金及等价物同比上升8.6个百分点,贡献领先行业包括: - 建筑(+1.4pct):化债救助地方财政传导至经营现金流改善,加杠杆放缓[2][3][49] - 电新(+1.3pct):反内卷政策与产业周期共振,资本开支收缩[2][3][50] - 地产(+1.0pct):去库缩表减少成本支出,现金流边际企稳但资金循环仍放缓[2][3][51] - 电子(+1.0pct):AI景气带动经营现金改善(销售现金同差+6.9pct),加杠杆加速(融资贡献2.5pct)[2][3][52] - 负贡献行业: - 煤炭(-0.6pct):经营承压(销售现金同差-2428亿元)但开支逆势提升(CAPEX同增0.7pct)[3][66] - 食饮(-0.2pct):投资消耗现金(投资净现金消耗提升0.3pct)为最大拖累[3][67] 行业现金流行为细节 - 建筑行业:化债政策下经营现金流改善(销售购买净现金贡献1.9pct),加杠杆行为放缓(融资贡献0.6pct,还债提升1.4pct)[49] - 电新行业:销售购买净现金贡献1.1pct,资本开支收缩贡献0.5pct,反内卷政策助推开支审慎[50] - 电子行业:AI驱动经营现金显著改善(销售现金同差+6085亿元),加杠杆(融资贡献2.5pct)与扩开支(CAPEX同增0.6pct)同步[52] - 煤炭行业:供需矛盾下销售承压,但CAPEX逆势扩张(同增0.7pct),拖累现金流[66] - 食饮行业:投资消耗现金(金融资产扩张)导致净增贡献为负,股东回报转化仍需时间[67]
策略深度报告:A股主升初期调整后的应对策略
华鑫证券· 2025-09-17 14:42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主升初期回调已基本到位 本轮回调持续6个交易日 全A指数调整2.35% 热门行业回撤28.5% 接近历史平均调整幅度 随着成交缩量至2万亿和非银触底 资金开始承接 市场将开启震荡整固 蓄力冲击前高[5] - 建议关注三大投资主线:降息交易相关行业(TMT、非银、有色等)、PPI止跌受益行业(有色、化工、机械、电力设备及消费板块)、成长轮动机会(AI硬件、创新药、国防军工等)[5][8] A股主升初期回调复盘 - A股主升行情伴随居民存款加速入市 7-8月社融数据显示居民存款减少1万亿 非银存款增加3.32万亿 存款搬家趋势明显 2025年1-8月非银存款累计增加5.87万亿 创历史同期新高[13][17][18] - 主升初期加速攀升阶段平均持续2.3个月 全A指数平均上涨28.43% 其中2014-2015年上涨52.6% 2016-2017年上涨12.89% 2019-2021年上涨19.81%[23][26][27] - 主升阶段首次回调平均持续11个交易日 全A指数平均回调幅度4.86% 回调原因包括宏观数据疲软、监管冲击、流动性收紧及重要节点前集中止盈[6][29][32] - 止跌特征表现为成交地量见低价 非银金融板块率先触底 回调后期有资金承接 反弹后指数均突破前高 2015年因杠杆资金助推上行斜率陡峭 2017和2020年上行斜率放缓[6][42][44] 回调前后风格行业规律 - 2015年回调前后成长风格全程占优 前期领涨的一带一路板块(建筑、交运)领跌 科技成长(TMT、军工)反弹领涨[7][37][40] - 2017年风格从周期切换至消费 前期领涨的供给侧改革行业(钢铁、煤炭)和金融领跌 消费板块(食品饮料、家电)反弹居前[7][52][55] - 2020年风格从成长切换至周期和消费 前期领涨的TMT板块领跌 周期(有色、化工)与消费(食品饮料、汽车)接力上行[7][66][67] - 风格切换取决于基本面 水牛行情(如2015年)中成长风格延续 业绩牛行情(如2017、2020年)向消费、周期切换[7][92][93] 后续A股策略应对展望 - 本轮回调动因包括融资交易偏热(融资买入额占比临近+2σ)、TMT成交占比超过40%、外媒新闻利空冲击及93国庆阅兵前集中止盈[8][95][98] - 止跌条件已基本具备:全A成交额缩量至2万亿(缩量37%)、非银金融触底、ETF和融资再度净买入 行业主题ETF资金从光伏、AI转向新能源、机器人、黄金等热点[103][105][109] - A股大势展望内外宏观叙事共振 三大再平衡(海外弱美元、国内反内卷、资产荒缓和)支撑震荡慢牛格局 中枢有望逐步上移[113][114][116] - 风格难有切换 PPI转正任重道远 水牛行情中科技成长占优 反弹阶段通信、电子、电力设备等成长行业领涨[8][117][118]
重塑消费链路:2025小红书四大营销趋势引领新增长
搜狐财经· 2025-09-16 10:21
小红书2025年营销趋势与行业洞察 平台趋势洞察 - 高客单价与高决策成本产品在小红书TOP2000 SPU中迎来爆发式增长 在家居和家电行业大盘增长低于10%的背景下 小红书平台家居家装和家用电器GMV增长超100% 医疗健康在行业负增长情况下GMV增长60%以上[1][9][10] - 平台UGC内容包含13亿属性词和7500万情感词 情感词成为品牌与用户沟通的重要桥梁 情绪化种草成为关键营销策略[1][11][12] - 消费者从被动购买转向主动消费 通过询问和分享等高自主意识行为参与消费全链路 品牌需要激发用户在购买链条中的主动性[2][14][15] - 营销策略从自然内容分发转向KFS投放打法 最终演进为精细化种草和全链路转化 通过反漏斗破圈策略实现高确定性增长[16][17] 高增长行业趋势 母婴行业 - Z世代父母成为母婴消费主力军 追求精细化、科学化和个性化育儿方式 消费决策更加多样化和谨慎[2][24] - 品牌需要回归"具体的人×具体的场景"洞察需求 针对备孕期、孕期、新生儿等不同阶段提供针对性产品策略[2][25][26] - 通过高频率场景与高关联品类结合 将母婴场景细分为多个真实生活片段 实现从人群识别到场景渗透的闭环式营销[28][29] 健康行业 - 健康人群划分为四大核心人群:大运动人群、大游戏人群、大生活人群和大娱乐人群 兴趣圈层日益多元[2][32][33] - 运动健康需求显著增长 相关热搜词搜索量达1.4亿次 美容抗衰需求搜索量达8.8亿次[33] - 肝脏养护与气血养护需求旺盛 养肝相关话题阅读量达3600万次 气血不足话题阅读量达18亿次[35] - 肠道健康与体重管理需求突出 调理肠胃话题阅读量达3.4亿次 易胖体质话题阅读量达38.9亿次[36] 美妆香氛行业 - 帕斯蒂尔风妆容搜索量同比增长1223% 中式美学热妆容搜索量同比增长1306% 国风妆容相关词搜索同比上升139%[41] - 彩妆吃谷潮趋势显著 乙游/潮玩IP联名大热 mini彩妆搜索量增长145% 挂件气垫搜索量增长11600%[43] - 多功效+多功能产品受欢迎 妆养一体相关搜索趋势同比增长829% 一物全能妆相关搜索增长9430%[45] - 香氛趋势向能量调频香和东方香韵风发展 能量香水搜索量同比增长165% 中式线香搜索量同比增长163%[49] 食品饮料行业 - 消费决策从"吃饱"转变为"吃爽" 追求体验"新"和高情绪价值"心"成为主要趋势[3][52] - 65%消费者对新品保持高度热情 27%消费者在品牌笔记评论区提出产品改进建议 27%参与品牌发起的投票/设计活动[55] - 品牌需要通过共创机制让用户参与产品定义 将用户真实反馈转化为原生广告素材 实现内容生产与转化的闭环[55] 营销实战案例 母婴行业案例 - Babycare通过新品PPSU奶瓶带动系列声量 实现季度外溢增长1200倍以上 阿里AIPL人群同比增长300%[57] - 采用KFS策略助力营销效果放大 新客占比60%以上 达人粉丝人群与品牌4i人群交集占比达85%以上[57] 保健品行业案例 - Wordon聚焦人群多角度内容沟通 整体ROI超过0.8 口腔益生菌品类排名GMV达10-30万[58] - 分品搭配策略实现高效转化 叶黄素产品ROI超过2 某些产品ROI高达5.66[58] 美妆行业案例 - KIKO在粉饼红海赛道突围 通过打造爆款种草笔记实现小红书产品声量增长200% 外溢支付转化130%[58] - 抛光粉饼自带磨皮滤镜的卖点包装 通过关键词预埋和送图挂靠策略提升曝光[58] 食品饮料行业案例 - 莫小仙通过外溢方向内容铺设 实现站内站外双开花 单品手淘搜索增长110%[59] - 站内高质量曝光多触达辅助外溢 相关性系数高达0.76 站内检索增长129%[59] 营销技术服务 - 辰木开发CSE种草效率模型 可预测外溢效果实现转化收割 外溢转化率预测误差0.5%[64] - 模型基于上百客户数据验证 笔记数据和CSE的拟合数检测通过率大于95%[64] - 提供销策一体服务团队 包含5年以上品牌策划经验人员 多行业品牌服务经验[63]
【太平洋研究院】9月第三周线上会议
远峰电子· 2025-09-14 20:46
01 主题:光伏板块中报总结 时间: 9月15日(周一)10:00 主讲:刘强 院长助理&电新首席分析师 钟欣材 电新分析师 参会密码: 649722 02 主 题:山外山深度报告 时间: 9月15日(周一)16 : 00 主讲: 谭紫媚 医药首席分析师 参会密码: 466554 03 主 题:高值偏离修复回顾 时间: 9月16日(周二)16 : 00 主讲: 郭梦婕 食饮首席分析师 参会密码: 429355 05 主题:怎么看我们推荐的鸿蒙智行连创历史新高 时间: 9月16日(周二)19 : 00 主讲: 刘虹辰 汽车首席分析师 参会密码:454158 06 主题: 从重点公司半年报看化工新材料行业的投资机会 时间: 9月19日(周五)10 : 30 主讲:王亮 院长助理&化工首席分析师 王海涛 化工分析师 参会密码:269619 时间: 9月15日(周一)21 : 30 主讲: 刘晓锋 金工首席分析师 参会密码:347672 04 主题: 如何看待近期泡泡玛特的股价回调 刘 Eith 150 E 版 理 长 新 新 7571 助行 行业分析 播 亦 首席分析 叮币 Urb 识别二维码立即参会 会议号码: ...
2025七夕电商营销大赏:哪些品牌策略脱颖而出?
搜狐财经· 2025-09-02 03:14
奢侈品行业营销策略 - 萧邦与泡泡玛特DIMOO WORLD合作推出七夕限定套装 包含三款DIMOO公仔及ICE CUBE系列珠宝 通过明星直播间在小红书引发互动热潮但品牌与IP融合被指生硬且客群定位不清晰[1][8] - LOEWE通过微短剧《鹊定爱》结合喜鹊文化 在微博与小红书平台实现精准人群渗透 短剧"土味"元素对品牌高端形象造成冲击[1][16] - Tiffany采用《我 是爱的主语》七夕电台形式 与头部播客及明星合作 在小红书成功传递品牌理念[1] 美妆行业营销实践 - 自然堂回归喜马拉雅源头并与非遗梭织技艺结合推出广告片 在线下发起互动活动 以抖音为主要传播阵地且内容形式多样[3] - SK-II再次联手五月天发布大片并推出特别礼盒与快闪店 以情怀和日常生活为核心内容 在小红书和抖音获得广泛关注[3] 快消与食饮行业营销特点 - 伊利聚焦银发群体推出"黄昏恋的100个理由"企划 在抖音引发子女群体共鸣但部分受众认为主张与现实存在差距[3] - 霸王茶姬推出"凤凰于飞"七夕限定系列 结合畲族婚俗传统 在抖音和小红书均衡投放并围绕产品包装展开传播[3] 平台营销活动表现 - 淘宝闪购与林一合作打造广告大片与主题企划 通过杭州1314路"痛车"等线下活动激发用户打卡热情 小红书成为主要传播平台[5] 数据表现与渠道效果 - 萧邦联名活动总声量达467 总互动量249.7万次 小红书话题萧邦IceCube获得超500万次浏览 小红书渠道占比98%的声量和86%的互动量[8][13] - LOEWE短剧在微博借势明星实现精准渗透 小红书通过解读类内容深度破圈 总互动量达369.5万(微博)和365.9万(小红书) 抖音声量占比96%[16] - 萧邦商业笔记互动均值510次 头部达人互动量8,198次 腰部达人2,995次 初级达人3,183次[13] - LOEWE投放62篇内容 预估金额69万元 商业笔记互动均值抖音1,634次 小红书6,302次 微博810次[16]
2025七夕营销大赏:五大行业品牌实战案例与消费者趋势深度剖析
搜狐财经· 2025-09-01 22:55
核心观点 - 艺恩报告复盘2025年七夕五大行业营销策略 涵盖奢侈品、美妆、快消、食饮及平台领域 通过案例与数据分析揭示品牌效能与消费者趋势 [1][6][10] 奢侈品行业 - Chopard萧邦联合泡泡玛特IP DIMOO WORLD推出七夕限定礼盒 含三款公仔及ICE CUBE系列珠宝套装 礼盒含「沉光之形」与「鎏金之影」公仔配项链 「纯粹构筑」大娃需消费10万元获赠 [11] - Chopard营销以小红书为主 话题萧邦IceCube浏览超500万次 声量467 互动量249.7万 但品牌与IP融合生硬且目标客群不明确 [1][15] - LOEWE采用微短剧《鹊定爱》融合七夕传说与喜鹊意象 借助微博明星陈都灵、陈哲远及小红书深度解读实现破圈 但土味风格冲击高端形象 [1] - Tiffany通过《我是爱的主语》系列内容探讨爱情个体主体性 联合头部播客及代言人唐嫣、张若昀 在小红书深度传递品牌理念 [1] 美妆行业 - 自然堂联合非遗"梭织绑典"推出广告片《遇见彩虹 自然好运》 以抖音为平台通过会员预热、联名礼盒及线下活动构建消费者深度联系 [2] - SK-II再度携手五月天发布大片《恋爱ing 晶喜ing》 推出限量花束礼盒及主题快闪店 通过小红书与抖音KOL投放借助情怀触达用户 [2] 快消行业 - 伊利聚焦银发群体与孟非合作推出"黄昏恋的100个理由"项目 在抖音引发子女群体共鸣 但部分受众认为主张与现实脱节 [4] 食饮行业 - 霸王茶姬推出"凤凰于飞"七夕限定系列 携手畲族展示婚俗传统 在抖音和小红书均衡投放 围绕产品包装与展示内容传播 [4] 平台行业 - 淘宝闪购与林一合作推出广告大片及"全城热恋"主题项目 线上线下联动 以小红书为主传播平台 线下曝光激发用户打卡热情 [4]
电商运营:2025七夕营销复盘
搜狐财经· 2025-09-01 22:30
核心观点 - 七夕已成为品牌下半年营销布局的关键节点 品牌通过限定产品、主题体验等方式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 传递独特的情绪价值[4][5][9] 奢侈品行业营销回顾 Chopard萧邦 x 泡泡玛特联名 - 萧邦与泡泡玛特旗下DIMOO WORLD联名推出七夕限定套装 包含三款DIMOO公仔[12] - 小红书为主要投放渠道 占比86% 微博互动主要来自明星内容[18] - 总声量467 互动量249.7万 小红书话题萧邦IceCube浏览超500万次[12] - 投放达人49位 预估投放金额72.3万元 商业笔记互动量集中在头部达人(8,198)和腰部达人(3,183)[18] - 品牌与IP融合生硬 客群定位模糊 被部分受众质疑联名策略[18][19] LOEWE七夕《鹊定爱》短剧 - 携手演员陈都灵、陈哲远推出五集原创微短剧 以"鹊"为文化意象贯穿全片[22] - 总声量945 互动量1,172.8万 小红书话题鹊定爱浏览超200万次[22] - 微博借明星实现精准渗透 陈哲远互动量369.5万 陈都灵互动量365.9万[26] - 投放62篇内容 预估投放金额69万元 92.7%集中在小红书平台[26] - 短剧"土味"印象对品牌高端调性形成一定冲击[27] Tiffany七夕电台企划 - 推出《我 是爱的主语》系列播客 联合唐嫣、张若昀等探讨爱中个体主体性[29] - 总声量3,597 互动量95.2万 小红书话题我是爱的主语浏览超100万次[29] - 小红书为核心传播渠道 占比72% 通过深度内容实现品牌理念传递[32] - 构建五大内容主题矩阵 最高单条互动量达9.6万[32] 美妆行业营销回顾 自然堂《遇见彩虹 自然好运》 - 携手非遗梭织绑典推出广告片 重回喜马拉雅源头进行文化溯源[36] - 总声量3,429 互动量44.8万 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超300万次[36] - 抖音为主要传播阵地 内容类型多元 包括非遗传承人故事讲述[36][37] - 发起"吸好运"活动 将七夕祝福升华为面向全体女性的集体祝福[36] SK-II《恋爱ing 晶喜ing》 - 再度联手五月天发布广告大片 推出神仙水花束礼盒与线下快闪店[7] - 以小红书、抖音为核心投放渠道 侧重初级及腰部KOL投放[7] - 内容融合音乐情怀、爱情主题与日常生活场景[7] 快消行业营销回顾 伊利"黄昏恋的100个理由" - 联合主持人孟非聚焦银发群体情感需求 讲述黄昏恋故事[7] - 抖音平台引发子女群体共鸣 但部分受众认为主张与现实存在差距[7] 食饮行业营销回顾 霸王茶姬"凤凰于飞"限定系列 - 推出七夕限定产品 携手畲族展现传统婚俗文化[7] - 抖音、小红书均衡投放 围绕包装改造、产品展示等内容传播[7] 平台行业营销回顾 淘宝闪购全城热恋企划 - 联合艺人林一打造广告大片与线下主题企划[7] - 小红书为主要传播平台 杭州1314路"痛车"等线下曝光激发用户打卡热情[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