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商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PDD(PDD)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20 22:21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Q4营收达110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4%;2024全年营收39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9%,营收增速有所放缓 [10] - Q4在线营销服务和订单收入为570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长17%;交易服务收入为536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长33% [33] - Q4总营收成本从2023年Q4的351亿人民币增加36%至478亿人民币;全年总营收成本增长68%至1539亿人民币,主要因履约费用和支付处理费用增加 [34] - GAAP基础上,Q4总运营费用从2023年同期的314亿人民币增加19%至372亿人民币;非GAAP基础上,Q4总运营费用从2023年Q4的293亿人民币增至351亿人民币 [35] - Q4非GAAP总运营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为32%,2023年同期为33%;2024年全年非GAAP总运营费用为1220亿人民币,高于2023年的903亿人民币 [36] - Q4非GAAP销售和营销费用为311亿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增长19%;非GAAP销售和营销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为28%,2023年同期为30%;2024年全年非GAAP销售和营销费用从798亿人民币增至1091亿人民币 [37] - Q4非GAAP总务和行政费用为9.98亿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74亿人民币;2024年全年非GAAP总务和行政费用为28亿人民币,去年为18亿人民币 [38] - Q4非GAAP研发费用为30亿人民币,GAAP基础上为38亿人民币 [38] - GAAP基础上,Q4运营利润为256亿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24亿人民币;非GAAP运营利润为280亿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46亿人民币;非GAAP运营利润率为24%,2023年同期为28%;2024年全年非GAAP运营利润从658亿人民币增至1183亿人民币 [39] - Q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74亿人民币,全年为1124亿人民币;Q4基本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收益为19.76人民币,摊薄后为18.53人民币,2023年同期基本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收益为17人民币,摊薄后为15.83人民币;Q4非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99亿人民币,全年为1223亿人民币;Q4非GAAP摊薄后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收益为20.15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7.32人民币 [40] - Q4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295亿人民币,2024年全年为1219亿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69亿人民币,2023年全年为942亿人民币 [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为3316亿人民币 [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在线营销服务和交易服务推动营收增长,Q4在线营销服务和订单收入570亿人民币,增长17%;交易服务收入536亿人民币,增长33% [3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物流支持措施推动偏远地区两位数订单增长,为近1亿消费者提供免费送货服务 [12] - 双11购物节前两轮超级加倍活动成交量超6100万 [24] - 春节期间,偏远地区物流支持管理带动季节性特产订单增长,西部地区多个热门品类增长显著 [2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2024年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将平台高质量发展愿景延伸至供应链,实施平台运营、商户服务、供应链和物流创新等措施 [8][9] - 下半年加速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出100亿费用减免计划、物流支持措施和高质量商户支持计划等 [11] - 2025年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战略,关注商户和供应链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商户权益保护,支持高质量商户,扩大平台优质供应 [15][16] - 加速向偏远地区供应高质量产品,增强产品供应,构建消费者、商户和社区共赢生态系统 [17] - 竞争是电商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公司密切关注竞争动态,优化平台生态系统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64][65] - 全球业务面临宏观条件和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但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品,坚持合规运营,投资供应链、服务质量和平台生态系统,探索新业务模式和创新解决方案 [69][70][7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外部不确定性和激烈竞争影响短期营收增长,增加商户支持和平台生态系统开发投资可能导致盈利能力波动,但公司相信持续投资和优化能创造健康电商生态系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81][82] - 公司近期支持优质商户、物流支持偏远地区和农业投资等举措已取得积极反馈,推动供应链优化和新消费趋势,形成良性循环 [82] - 电商行业向质量、服务、体验和创新方向转变,公司关注商户权益、支持优质商户和供应链改革符合行业发展需求,构建包容性生态系统将为公司带来可持续增长和长期回报 [87][88] 其他重要信息 - 设立商户权益保护委员会,建立与商户的定期沟通机制,推出亲商举措,优化商户体验和服务框架 [27][29] - 持续投资农业技术、供应链创新和下一代农民培训,多项农业相关举措取得成果 [13][1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如何看待平台生态系统发展的长期目标以及如何推动平台进一步增长,在消费者端近期做了什么以及未来战略重点是什么 - 自2024年第二季度以来,围绕保护商户权益推出系列举措,降低商户运营成本,推动供应链升级,带来更多优质商户和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好体验,形成健康生态系统 [49][50][52] - 第四季度促销活动中升级超级省钱计划,叠加100亿计划折扣,增加参与品牌和产品数量,提升订单量;双十促销活动推出100亿消费券;春节购物节为西部地区提供流量支持和促销活动;未来将继续在消费者端进行长期高质量投资,构建互利平台生态系统 [54][55][56] 问题2:国内电商市场竞争加剧,近期竞争格局有何发展,公司发展战略未来是否调整;全球业务面临宏观条件和政策变化,有哪些外部变化影响业务,公司计划采取什么措施应对 - 竞争是电商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公司密切关注竞争动态,优化平台生态系统和服务,战略投资取得实际成果,未来将继续加强优势,进行高质量投资 [64][65][67] - 全球业务面临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但公司致力于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投资供应链、服务质量和平台生态系统,探索新业务模式和创新解决方案,加强企业社会责任 [69][70][74] 问题3:公司近期营收增长放缓、利润波动,如何看待近期营收和利润趋势;过去两个季度管理层提到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公司希望通过平台责任实现什么长期目标,如何平衡与股东责任 - 外部不确定性和竞争影响短期营收增长,投资可能导致利润波动,但公司相信持续投资和优化能创造健康电商生态系统,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81][82] - 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符合对股东的长期责任,支持优质商户、物流支持偏远地区和农业投资等举措推动供应链转型,为商户和消费者创造价值,符合电商行业发展需求,构建包容性生态系统将带来可持续增长和长期回报 [84][85][88]
再见,仅退款,阿里动手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8 22:12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市场监管总局局长罗文表示,今年将着力优化监管方式和手段,大力促 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针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造成商户款货两空的突出问题,将督促 平台明确规则的适用范围和具体情形;针对平台实施"自动跟价" "全网最低价"规则等突出问 题,将督促平台规范促销行为。 总 体 来 看 , 不 管 是 监 管 部 门 还 是 平 台 , 都 在 着 力 于 以 合 理 透 明 为 目 标 , 降 低 中 小 微 商 户 负 担。 在新举措发布后,不少商家表示,保障针对商家权益的新政不断出台,会令他们更有信心投 入经营。 "仅退款"的边界在哪里? 近几年来,平台买卖双方对于"仅退款"的纠纷,引起多方不满,其背后是竞争的极限拉扯。 作 者丨陶力,实习生胡梓杨 编 辑丨张星,江佩佩 电商平台"仅退款"的乱象正在得到改善。 3月1 7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平台1 6 8 8表示,将全面取消"仅退款"。在处理商品品质问题的交 易纠纷时,将根据账号诚信情况来判定, 符合要求的将由平台出资补贴给买家,商家不用承 担相关费用。在补贴完成后,商品也不用退回,其他的退款申请交由商家自主处理。 这意味着,商家对退款申请将 ...
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积极信号
致富证券· 2025-03-12 14:42
报告核心观点 - 民营企业座谈会释放积极信号,决策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涉及战略转型、国际化布局、协同创新等方面,各部门也出台配套政策支持 [3][4][12] 领导讲话要点 - 高质量发展方面,决策层将改革重心转向质量跃升战略,构建全要素价值创新体系 [3] - 科技创新竞争力上,明确将资源配置向智能装备、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战略领域倾斜 [3] - 服务支撑体系中,税务系统“春雨润企”专项行动实现服务迭代,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务服务体系 [3] - 国际化布局里,民营经济成为全球资源配置先锋力量,政府构建“出海专业平台” [4] - 协同创新方面,产业协作模式将转变,“技术共生”模式改写产业竞争规则,产业政策进入3.0时代 [5][7] 参会企业家情况 - 参会企业家来自传统互联网大企业和小领域领头羊,涵盖高新技术、制造、民生消费等多个行业 [8][9] 各领域企业代表表现 - 硬科技派中,华为深耕通信技术,韦尔半导体专注芯片设计,宇树科技聚焦智能机器人,DeepSeek领跑人工智能,银河航天开拓商业航天 [10] - 制造业领军者中,小米实现跨领域发展,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领先,宁德时代参与全球产业链重构 [10] - 民生消费领域,新希望集团构建数字化农业生态,为传统农业注入科技动能 [11] 相关配套政策 - 发改委破除市场准入门槛,解决账款和融资问题 [14] - 工信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完善服务体系,支持数字化转型 [14] - 金管局加大信贷支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 [14] - 市场监管局实施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整治涉企乱收费 [14] - 央行解决融资问题,提供金融支持 [14]
首超1000亿的Shopee,苦守东南亚
虎嗅APP· 2025-03-07 21:43
核心观点 - 东南亚电商平台Shopee在2024年业绩显著改善,营收和GMV实现大幅增长,并在亚洲和巴西实现盈利 [1][3] - Shopee通过提高佣金和广告收入比率、优化物流、发展直播业务等多方面调整提升竞争力 [7][8] - 在东南亚市场面临TikTok电商的强劲挑战,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40%降至30% [4][11] - 巴西市场成为Shopee的重要增长点,2024年销售额翻倍并实现盈利 [14][15] 财务业绩 - 2024年第四季度Shopee营收37亿美元,同比增长41.3%,占Sea总营收的74% [3] - 2024年全年Shopee GMV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全年订单量超100亿 [3] - 2024年Shopee全年营收124亿美元,占Sea总营收的74% [3] - 第四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佣金率提高2个百分点 [7] 业务调整 - 提高变现能力:2024年逐步增加服务费,7月起所有地区佣金率提高2个百分点 [7] - 物流优化:自有物流SPX交付90%订单,亚洲近半数订单2天内送达,单位物流成本降低5美分 [8] - 越南每单物流成本仅约0.45美元,巴西每单物流成本约2-3美元 [8][17] - 直播业务占实物商品总订单量的15%,印尼市场保持最大直播电商平台地位 [8] 市场竞争 - 东南亚市场份额:Shopee从2018年40%降至30%,TikTok电商约15%,2025年有望升至20% [4][11] - 越南TikTok Shop市场份额超Shopee的三分之二,泰国TikTok份额约35% [12] - TikTok电商2025年增长计划60%-70%来自抢夺竞争对手市场份额 [12] - Shopee在巴西销售额达600亿雷亚尔(约103亿美元),是亚马逊收入的两倍 [14] 区域表现 - 东南亚:物流成本低、免费送货覆盖度高,卖家管理系统更成熟 [13] - 巴西:本土化程度高,跨境销售占GMV比例不到15%,受进口税上调影响有限 [17] - 巴西月活买家同比增长超40%,SPX交付超过70%的订单 [15][17] 未来展望 - 2025年Shopee预计全年GMV增长将达到20%左右 [18] - 直播业务GMV仅20%由内容驱动,优惠券刺激占比较大,存在被TikTok抢夺风险 [9]
Temu本地发货扩大至16国,盈利仍远?
日经中文网· 2025-03-04 11:02
业务扩张与模式转型 - 公司正在扩大从消费者居住地区发货的本地化服务,已覆盖日美欧等16个国家,旨在降低对中国跨境配送模式的依赖[1][2] - 本地商品板块展示美国仓库5天内送达的商品(如4美元润唇膏、7美元T恤),配送时间较跨境(1-2周)大幅缩短,并通过绿色标识引导消费[1] - 本地化机制招募当地库存卖家,商品品类从低价服装杂货扩展至大型家具等跨境运输困难品类,美国GMV中本地商品占比超20%[2]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2024年12月全球电商APP月度用户数超越亚马逊,发达国家节约意识推动用户增长[3] - 2024年美国GMV达232亿美元,仅为亚马逊5%,母公司拼多多国内业务净利润同比增长61%至249亿元,Temu仍处亏损[3] - 亚马逊设立20美元以下商品专区对抗公司低价策略,反映竞争加剧[5] 全球化战略与挑战 - 跨境电商业务覆盖90个国家和地区,较一年前翻倍,母公司CEO强调全球化竞争加剧下持续探索决心[2] - 面临美国对800美元以下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欧盟拟对150欧元以下进口商品征税等政策压力[5] - 东南亚地区限制中国电商平台使用,印度尼西亚等担忧廉价商品冲击本土产业[5] 商业模式对标与演进 - 公司试图复制拼多多国内成功路径:初期以低价无品牌商品渗透价格敏感市场,后期吸引苹果等品牌入驻[4] - 本地到本地(Local-to-Local)服务自2024年3月启动后扩展至16国,日本于2025年1月末开始招募卖家[2] 核心风险与未来焦点 - 关税政策落地后价格优势维持能力存疑,需加速本地化业务以应对保护主义[6] - 若中国电商限制政策持续收紧,盈利实现可能延迟[6]
GPT4.5更聪明也更贵;Prada收购范思哲,扩大版图;奇瑞递表港交所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3-01 19:54
奇瑞向港交所递表,计划 20 年的上市终于要实现了。 在奇瑞汽车 2004 年第一次公布上市计划的 20 年后,这家大型传统车企的上市终于有明确进度。它 也是中国整车制造企业中为数不多尚未上市的一家。今年 2 月,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说,2025 年奇瑞高质量上市是首要任务 OpenAI 发布 GPT-4.5,更聪明但也更贵了。 北京时间今日凌晨,OpenAI 再次用小型直播的方式发布了新模型 GPT-4.5,它拥有 1 万亿激活参 数,训练数据量高达 120 万亿 tokens,知识库更广泛,支持搜索、分析图片与协作编程,能处理的 任务更多,但在特定任务上不如一些推理模型。新模型主要提高了 "情商",降低了幻觉。但 GPT- 4.5 又涨价了,每百万 Tokens 价格为 75 美元,比 GPT-4o 贵了 30 倍,比 DeepSeek 淡季折扣价格 贵 1000 多倍。 CEO 奥尔特曼在医院照顾刚出生的孩子而没有出席发布会,他在晚些时候更新社媒,称 OpenAI 的 GPU 目前已经用完了,将在下周为 GPT-4.5 增加数万块 GPU。GPT 4.5 目前已对 Pro 用户开放,下 周开始下周将向 ...
蒋凡上春晚
投资界· 2025-01-30 15:04
核心观点 - 蒋凡回归淘宝后面对更激烈的竞争环境,需在组织调整、业务提振和流量挖掘等方面发力 [5][7][19] - 淘宝与拼多多的竞争格局已发生显著变化,拼多多完成市值反超并拓展海外市场 [5][10][13] - 春晚项目成为蒋凡回归后的首个重要战役,淘宝尝试通过游戏化互动提升用户参与度 [27][28][30] 竞争格局 - 2023年电商行业市占率预测:阿里42.2%、京东21.0%、拼多多20.3%、抖音11.4%、快手5.2%,相比2021年阿里52.1%的市占率显著下滑 [8] - 拼多多2021年春节日活用户达2.59亿,首次超越手机淘宝 [5] - Temu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拼多多完成对阿里市值的反超 [13] 组织调整 - 阿里电商事业群整合淘天集团、国际数字商业集团及1688、闲鱼等业务,蒋凡出任CEO [16][17] - 淘宝搜索推荐业务线重组,成立"搜推智能产品事业部"以解决搜索策略偏差问题 [16] - 原菜鸟国际业务400多人团队转入阿里电商事业群,直接向蒋凡汇报 [16] 业务挑战 - 淘宝直播GMV贡献率从2021财年6.7%增长至2024财年12.3%,增速缓慢且缺乏头部主播 [24] - 淘宝尝试接入微信生态,但未能充分挖掘微信流量,仍需进一步探索 [20][21] - 淘宝春节活动增加游戏化任务设计,模仿拼多多的互动玩法以提升用户参与时长 [28] 历史业绩 - 蒋凡曾推动手机淘宝日活达1.1亿,主导"猜你喜欢"改版并孵化淘宝直播 [19] - 2018年春晚淘宝互动家庭数超1亿,为平台带来显著曝光 [28] - 淘宝海外业务推出"全球包邮计划"和"出海增长计划",由蒋凡主导 [17] 未来展望 - 蒋凡需在3-6个月内熟悉淘天组织架构,才能有效推动业务变革 [9] - 春晚项目成为观察蒋凡能否重现流量奇迹的重要窗口 [30] - 淘宝需要系统性解决方案而非单点突破,以应对拼多多和抖音的竞争 [30]
淘宝百补开始区域竞价,推动商品降价;教培和电商不及预期,新东方股价大跌;OpenAI攒局千亿美元AI基建投资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1-22 21:56
淘宝百亿补贴区域竞价 - 淘宝百亿补贴上线区域竞价功能,商家可按省份竞价,前三名优先派单,天猫商家可享受交易佣金100%返还[1] - 调整目的是改善补贴商品价格不够低的情况,鼓励商家在区域内报出最低价并叠加官方补贴[1] - 拼多多2023年已实施类似模式,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在百亿补贴各环节学习拼多多但尚未动摇其用户心智[1] 新东方业绩下滑 - 新东方2023年9-11月营收同比上升19.4%至10.39亿美元,经营利润同比下降9.8%至1930万美元[2] - K12辅导等新业务收入增速跌至40%左右,公司未更新学校和学习中心数量[2] - 剔除东方甄选后,预计收入增速将下滑7个百分点至18%-21%[2] 东方甄选业绩收缩 - 东方甄选2023年6-11月销售额同比下跌16%至48亿元[3] - 销售费用上涨24.3%至4.59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八成至3270万元[3] - 业绩受与董宇辉分家影响,同时公司引导消费者向自有应用程序迁移[3] AI基础设施投资 - OpenAI、软银、甲骨文合资公司计划投入1000亿美元建设AI数据中心,未来四年追加4000亿美元[4] - OpenAI负责运营,软银负责财务,孙正义担任合资公司董事长[5] - 投资规模占美国GDP比重相当于阿波罗登月计划和曼哈顿计划[6] TikTok收购动态 - 特朗普对马斯克或甲骨文董事长收购TikTok持开放态度[7] - TikTok美国业务估值约500亿美元,若有运营许可证可能价值1万亿美元[7] - 中国2020年限制出口名单对TikTok算法出售构成障碍[7] 日本旅游消费 - 2024年中国大陆游客访日人均消费27.7万日元(约1.3万元人民币)[8] - 中国大陆游客消费总额1.73万亿日元位居各国之首[8] - 访日游客数量中国大陆以698万位居第二,仅次于韩国881万[8] AI领域投资 - Google向Anthropic追加10亿美元投资,此前已注资20亿美元[9] - Anthropic估值达600亿美元,其Claude系列是OpenAI GPT主要竞争对手[9] 阿迪达斯业绩 - 2024年阿迪达斯收入同比增长12%,营业利润同比翻五倍至13.37亿欧元[10][11] - 毛利率提升3.3个百分点至50.8%,但仍未达到长期目标[11] - Yeezy系列曾贡献10%收入,终止合作后公司依靠Samba等复古产品线提振业绩[11] 中国奢侈品市场 - 2024年中国内地奢侈品销售额下降18%-20%至3500亿元,跌回2020年水平[12] - 消费者倾向出国购买,日本奢侈品可能比中国内地便宜近30%[12] - 贝恩预测2025年内地奢侈品消费外流将加剧,销售额与去年持平[12] 中国汽车进口 - 2024年中国汽车进口量同比下降12%至70万台,连续三年下滑[13] - 2014年峰值143万台后年均下降8%,2021年短暂持平于93万台[13] - 2022年起逐年下降分别为88万、80万和70万台[13] 蔚来机器狗项目 - 蔚来组建20人团队调研机器狗项目,负责人为前Momenta算法专家徐抗[14] - 具身智能是AI落地热门方向,特斯拉、小鹏、广汽等车企均已涉足[14] - 理想汽车CEO表示会做人形机器人但节奏不是现在[14] 小米汽车交付 - 2023年12月小米SU7交付2.58万辆超过特斯拉Model 3的2.1万辆[15][16] - 上市不到7个月交付10万辆,2024年全年交付13.5万辆[16] - 目前订购小米SU7需等待20-27周[16]
巨亏1800亿
猫笔刀· 2025-01-15 22:19
碧桂园财报分析 - 2023年亏损1673亿 其中资产减值824亿(地皮和房子贬值) 金融资产及担保减值372亿 这两项占比超70% 剩余30%为推广费、行政费、财务费用等杂项亏损 [1] - 截至2023年底负债2496亿 其中流动负债1923亿 现金638亿中仅71亿可动用 2024上半年营收下降55% 亏损128亿 可动用资金缩减至50-60亿 [1] - 账面净资产741亿 但资产变现难度大 若强行处置可能大幅折价 实际残值或不足以抵债 [1] - 公司生存策略依赖债务重组展期 同时承担"保交楼"政治任务 现有资金优先用于建房交付 [1] - 行业对比显示万达因转型商业地产及被迫出售文旅资产实现高位减仓 新城地产因董事长涉案被动收缩经营 香港李嘉诚在行业高点主动抛售资产 [1] 小红书概念异动 - 美国用户渗透事件推动小红书概念股单日大涨8% 快手概念跟涨3% 连带电商及文娱板块反弹 [1] - 平台当前推荐机制倾斜美国博主 美国用户因文化猎奇及获取高关注度快速涨粉 但长期留存率存疑 [2] - 事件热度或持续至1月19日(TikTok关停美区节点) 后续可能降温 [2] 黄金价格预测 - 中金研报提出黄金十年价值中枢或升至5000美元 核心逻辑为全球央行年增1000吨储备需求 基础假设下十年目标价3300美元+ [6] - 若美国通胀飙至9% 央行年购金需求将升至1500吨 推动金价达5000美元 关键变量为美国通胀速率及美元信誉 [7] 其他市场动态 - 20万科06债单日跌20% 但成交额仅400余万 [9] - 硅片价格持续上涨 光伏企业称行业自律控制产能促价格修复 [9] - 中芯国际港股创4年半新高 A股股价刚恢复至IPO水平 [9] - 韩国总统尹熙悦任内被捕事件引发关注 A股当日成交1.18万亿 中位数跌幅0.74% [8]
双 11 转向:平台与商家的权力天平改变,品牌回归产品竞争
晚点LatePost· 2024-11-12 22:35
根据阿里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天猫双 11 有 589 个品牌成交额破亿,相比去年 402 个破亿品牌增长 46.5%;有 119 个直播间成交额破亿,比去年翻了一倍。88VIP 会员下单人数比去年增长超 50%。 从全面低价大战,到对抗内卷,变化在一年内发生。 基础设施相互开放后的第一次双11,刚刚落下了帷幕。 据国家邮政局公布,双 11 全周期(10 月 21 日至 11 月 10 日),全国揽收快递总量为 120.82 亿件,比去 年同期增长 21.4%。 天猫自 2022 年开始就不再公布双 11 的成交额数据,今年依然保持了增长,不过整个天猫双 11 的周期也 比去年更长。 根据易观分析数据,淘宝天猫在今年双 11 全程的成交额增幅达到 10.2%,在五家主要电商平台中的市场 份额占比为 50.1%。 细分到行业,作为天猫一直以来的基本盘品类,美妆、服饰仍在增长。美妆行业破亿品牌数有 79 个,服 饰行业破亿品牌 66 个。易观报告显示,淘宝天猫美妆成交额同比增长 18.3%,服饰成交额同比增长 8%。 过去两年,消费者购物决策越来越谨慎,对品牌的商品更加挑剔。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有一些品牌能够 脱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