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二手电商
icon
搜索文档
转转全面转向“官方验”,以标准化重塑二手消费体验
搜狐财经· 2025-09-22 17:46
公司战略转型 - 转转集团于9月22日宣布全面转向“官方验”业务模式,并逐步关停“自由市场”业务 [1] - “官方验”是公司首创的模式,包括商品检验、鉴定真伪、售后保障等,旨在解决二手交易中的信任问题 [1] - 自2025年9月24日起关闭个人商品发布入口,5天后关停交易服务,客服售后通道将延长1个月至10月31日 [4] 业务模式演变 - 公司从C2C“自由市场”转向标准化的C2B2C“官方验”模式,核心是通过提升用户体验来做大行业蛋糕 [3] - C2C模式存在难以克服的天然缺陷,商品和服务难以标准化,消费者的体验很难得到保障 [4] - “自由市场”业务目前在平台整体GMV中所占比例已不足3%,“官方验”已成为主流选择 [7] 财务表现与运营基础 - 转转集团于2022年实现首次盈利,目前已连续多年实现规模化盈利 [8] - 公司已设立深圳、成都、青岛三大质检中心,拥有超过2500名质检工程师 [10] -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近3000名上门回收工程师,线下品牌门店数量已突破1000家,覆盖全国超300个城市 [10] 行业背景与挑战 - 二手行业仍未形成明确的价值评估体系,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5] - 二手手机回收方面尚未形成完整标准,导致回收效率不高,资源浪费 [5] - 消费者对二手交易市场信任度不高,担忧隐私泄露问题,抑制了回收意愿 [6] 技术投入与行业合作 - 截至2024年底,转转集团已申请超过200项专利,其中涉及质量检测技术的专利近百项 [12] - 公司自研了二手手机回收鉴定标准,包含367道工序,20项外观检测、55项功能检测 [12] - 公司积极参与了近30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包括全球首个二手交易平台碳减排核算标准 [12] 未来展望与市场定位 - 全面转向“官方验”后,公司将加速打通二手交易信任的“最后一公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9] - 公司于今年6月开出占地面积超3000平方米的“超级转转”全球首家多品类二手循环仓店,开业后连续多月位列大众点评热门榜榜首 [10] - 公司升级为循环经济产业公司,此举意在更好地抓住潜在的二手行业机会,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 [1][9]
知名二手电商平台宣布:将逐步关停“自由市场”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4:25
业务战略调整 - 转转集团宣布将逐渐关停旗下"自由市场"业务 [1] - 公司未来将全力聚焦二手"官方验"业务模式 [1] - 此举旨在为用户提供除"个人对个人"交易外更有保障的二手消费选择 [1] 关停决策背景 - 关停"自由市场"被描述为艰难但必须坚定的选择 [1] - "自由市场"业务为网络诈骗和灰色交易提供了空间 [1] - 公司难以找到妥当的方法改善交易双方的纠纷 [1] 业务表现数据 - 自2019年至今,转转"官方验"业务持续高速增长 [1] - "官方验"已成为用户在转转平台交易的主流选择 [1] - 二手"自由市场"业务目前在平台整体GMV中所占比例已不足3% [1] 运营影响 - 转转集团其他业务线仍正常运转 [1] - "自由市场"是转转的开端,承载了初创团队的心血和第一批用户的信任 [1] - 公司会尽全力做好"自由市场"业务的收尾工作 [1]
突发!知名二手电商平台宣布:将逐步关停“自由市场”业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14:01
编辑|程鹏 余婷婷 向江林 校对|陈柯名 每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编辑|程鹏 余婷婷 向江林 9月22日,知名二手电商平台转转集团发布官方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宣布将逐渐关停旗下"自由市场"业务。公告称,未来转转将全力聚焦二手"官方 验"业务模式,为用户提供除了"个人对个人"交易之外、更有保障的二手消费新选择。转转表示,集团其他业务线仍正常运转。 转转CEO黄炜在内部信中提到,关停"自由市场",是个艰难但必须坚定的选择。"'自由市场'是转转的开端,承载了初创团队的心血和第一批用户的信任; 但同时,它也为网络诈骗、灰色交易提供了空间,我们很难找到妥当的方法改善交易双方的纠纷。在这里,要向所有受影响的'自由市场'用户表示深深的 歉意,给您带来了不好的体验,我们会尽全力做好收尾工作。"黄炜表示。 据官方数据,自2019年至今,转转"官方验"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已成为用户在转转平台交易的主流选择,二手"自由市场"业务目前在平台整体GMV(商 品交易总额)中所占比例已不足3%。 记者|赵雯琪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资料图)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
转转创始人黄炜:我决定离开与闲鱼的战场
36氪· 2025-09-22 10:47
公司战略转型 - 转转集团于2025年9月22日宣布逐步关闭C2C业务线 全面转向100% C2B2C模式 提供回收 寄卖 挂售等多种交易方式并配套官方验服务[3] - 关闭C2C业务属于战略性撤退 该业务仅占集团总份额不足3%[3][9] - 公司自2019年起已启动C2B2C转型 首创官方验 七天无理由退货 上门验机等标准化服务[6] 市场竞争格局 - 中国二手市场规模超3万亿 参与者包括闲鱼 爱回收及抖音 快手等新入局者[5] - 闲鱼2025年3月月活用户突破2亿 2019年交易额达1894亿元(同比增长94%) 爱回收2024年营收163.3亿元[13][14] - 转转面临生态协同劣势 闲鱼与淘系 爱回收与京东形成强协同 而58同城为信息平台属性且用户量级存在差距[5][14] 财务与资本表现 - 2021-2025年转转落地青岛后累计营收超250亿元 注册用户超4亿 全国门店数量达上千家[6] - 10年间获腾讯 小米等机构投资近10亿美元 最新估值超210亿元[12] - 2022年7月实现盈利 但2023年因质检风波投入超2亿元扩大质检体系 短期财务出现波动[18][19][20] 线下业务拓展 - 2025年6月在北京开设占地超3000平方米的"超级转转" 覆盖200多个品类 30000多个SKU 试营业期间大众点评服装鞋服类排名第一[7][22][23] - 收购二手奢侈品平台红布林 依托其供应链与鉴定资质切入二手奢侈品赛道[24] - 全球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2024年达372亿美元 预计2033年将增长至77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5%)[24] 运营体系升级 - 全国设立深圳 成都 青岛三大质检中心 拥有近3000名上门回收质检工程师 质检员工数量占企业半数以上[19] - 截至2024年底申请专利超200件 其中质检相关专利近百件[19] - 对全流程进行标准化优化 为产品配置二维码实现全链路追踪[19]
4年250亿,青岛赚翻了
投中网· 2025-09-14 15:04
文章核心观点 - 转转集团作为二手电商独角兽 自2021年落地青岛西海岸新区后实现快速发展 四年累计营收超250亿元 纳税超5亿元 成为青岛招商引资的成功案例 其"全品类+标准化+C2B2C"模式与青岛产业基础形成协同效应 带动当地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 [3][4][6][8][9][10] 转转集团发展概况 - 公司脱胎于58集团2015年孵化的二手交易平台 2017年获腾讯2亿美元投资 最新估值达210亿元人民币 [4][12] - 2021年上半年完成C轮3.9亿美元融资(约25亿元人民币) 创国内二手电商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纪录 投资方包括GBA大湾区基金和青岛国资青樾基金 [6] - 2020年营收增速超200% 连续三年实现翻倍增长 2022年手机业务实现盈利后重启"百类千品"战略 扩展至奢侈品等30余品类 [14] - 2024年全资收购红布林 完成二手电商全品类布局 线下仓储店"超级转转"单日客流量超万人次 [15] 青岛招商引资策略 - 2021年通过国资平台青樾基金参与投资转转 实现"当年签约 当年注册 当年营收" 直接解决就业超1000人 本地员工占比超90% [6][8] - 建设全国最大二手商品智能质检中心 2023年经该中心出库的二手手机连起来接近400公里 带动数十家物流 维修企业形成产业链 [8][9] - 西海岸新区拥有海尔 海信等千亿级智能家电产业 为转转提供庞大二手商品存量和货源 港口优势方便二手产品出口东南亚 [9] - 相比同期引进的奇瑞汽车(144.5亿元投资)和每日优鲜(20亿元投资)项目 转转属于"高性价比"选择 [21][22][23]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1年政策红利集中释放:《十四五规划》写入"互联网+二手"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互联网+回收"模式 商务部将二手交易纳入绿色消费统计口径 [7] - 2021年二手电商交易规模突破4000亿元 用户规模达2.23亿人 万物新生登陆纽交所成为"中概股二手经济第一股" [7] - 行业形成转转 万物新生 闲鱼三足鼎立格局 转转通过"官方验" 7天无理由退货等服务建立二手手机交易市场第一地位 [14][16] 商业模式创新 - 首创"C2B2C"模式 通过统一质检 翻新 保修等服务深度介入交易环节 自建质检团队保障标准化 [13][14] - 2019年战略聚焦二手手机品类 收购找靓机平台后估值达18亿美元(约131.4亿元人民币) 步入独角兽行列 [14] - 将手机品类标准化经验复制到其他品类 通过入股和收购红布林整合时尚供应链 [14][15]
闲鱼不能再闲了
远川研究所· 2025-09-02 21:06
市场地位与规模 - 中国二手电商交易市场规模过去十年增长140倍 用户规模增长60倍[2] - 闲鱼 转转 爱回收三大平台占据近90%市场份额[2] - 闲鱼2024年6月月活用户突破2亿 与小红书 B站同属第一梯队[2] - 2020财年闲鱼交易额达2000亿元 用户超3亿 月活居行业首位[4] 平台定位演变 - 初始定位为C2C社区平台 强调用户活跃度而非GMV考核[3][4] - 2019年起战略转向电商化 陆续引入直播带货和7天无理由退货政策[5] - 2023年升级为淘天集团一级业务 定位调整为"年轻人的兴趣社区"[3][16] - 平台允许30%订单通过线下交易完成[3] 商业模式转型 - 2023年6月开始向高频高额卖家收取1%服务费(月超10笔且成交额超1万元)[6] - 2024年9月全面征收0.6%基础服务费(单笔60元封顶)[6] - 曾明确承诺不收取交易佣金 现行收费政策违背初始承诺[5][7] - 尝试推出验货宝等增值服务 但因投诉频发未能成功推广[20]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二手电商仅占电商零售总额3.5% 日本市场达10.4%[12] - 日本Mercari平台收取10%佣金 2025财年营收约90亿元人民币[12] - 爱回收采用C2B2C模式 手机销售价差率达50%(2000元回收3000元售出)[19] - 转转筹备上市四年未果 爱回收市值缩水近90%[13] 生态特征与挑战 - 形成"赛博黑市"生态 涵盖虚拟商品(爱因斯坦脑子) 服务代购(黄金代购)等非标交易[2][4] - 用户创造性地规避平台规则 出现"1元商品+999元运费"定价模式[20] - 黑猫投诉平台二手交易品类中闲鱼长期位居投诉榜首[20] - C2C模式导致交易效率低下 职业卖家曾遭平台抵制[16] 集团战略关联 - 阿里电商市占率从2017年70%降至2024年37%[12] - 闲鱼承担"流量生产者"职能 为淘系电商导流[16] - 淘天集团单季营收增速曾低于5% 闲鱼成为新的增长点[12] - 马云2023年亲自考察闲鱼业务 显示集团重视程度[3] 盈利困境 - 平台客单价极低 大量商品标价1元 难以抽取有效佣金[14] - 缺乏高价值品类基础(如奢侈品 房产) 无法复制贝壳4%佣金模式[24] - 用户形成"省钱共同体"消费习惯 买卖双方就小额运费反复议价[22] - 小红书等平台分流闲鱼经济生态 形成跨界竞争[20]
欧洲人省钱,省出个新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02 16:59
欧洲二手电商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欧洲二手电商市场规模达216亿欧元 预计2025年增长至238亿欧元 [2] - 2024年亚马逊在欧洲的二手销售额超过20亿欧元 流通产品超7.4亿件 [2] - 德国消费者购买意愿最强 过去一年交易规模达65亿欧元 英国达43亿英镑 [2] 市场渗透与品类扩展 - 二手电商渗透至时尚 电子产品 家具等多个消费类别 [2] - 欧洲超三分之二消费者购买过二手商品 [2] - 财务压力和环保意识重塑零售格局 创造新消费需求 [2] 行业发展阶段 - 2010年左右为起始阶段 二手概念诞生 [3] - 2015-2020年老牌平台扩张 新兴平台崛起 亚马逊等大平台入场 [3] - 2021-2024年为高峰时期 融资并购多发 诞生多家独角兽 [3] 主要平台发展历程 - Vinted 2008年成立 2024年估值50亿欧元 2023年GMV达125亿美元 用户超6500万 [4][10][15] - Vestiaire Collective 2009年成立 2023年估值11亿欧元 覆盖欧美亚多市场 [5][12][16] - Depop 2011年成立 2021年被Etsy以16.3亿美元收购 用户超3500万 [6][10][16] - Back Market 2014年成立 2023年估值58亿美元 GMV达21.57亿欧元 [13][17] - Swappie 2016年成立 截至2022年融资超1.49亿欧元 覆盖15个欧洲国家 [13][17] 平台融资与扩张 - Vinted 2019年融资1.28亿欧元成为立陶宛首家独角兽 2020-2024年通过收购扩张 [10][14] - Vestiaire Collective获得6轮约1.76亿美元融资 2012年开始全球扩张 [12][13] - Depop 2019年C轮融资6200万美元 2020年GMV达6.5亿美元 [10][16] 细分市场数据 - 2023年欧洲二手服装市场规模174.25亿美元 预计2032年达431.20亿美元 [14] - 西欧占欧洲二手服装市场45%份额 英国 德国 法国市场繁荣 [14] - 二手智能手机市场预计2022-2027年以10.23%年增长率增长 [17] 巨头参与情况 - 亚马逊2015年推出Amazon Warehouse 2024年升级为Amazon Resale [19][20] - 2023年亚马逊与Rent the Runway合作 2024年进军二手车市场 [19][21] - eBay 2020年启动eBay Refurbished计划 2024年推出奢侈品寄售服务 [24] - TikTok Shop 2023年组建二手奢侈品团队 2024年进入英国市场 [26] - SHEIN 2022年推出SHEIN Exchange 2024年登陆欧洲三国 [27] 区域市场特征 - 英国市场2023年翻新手机占比达25% 高于2021年的19% [17] - 亚马逊英国2022年售出超400万件翻新二手产品 2023年前9月销量增15% [22] - 欧洲是全球最大二手奢侈品市场 2024年规模372亿美元 [25]
从性价比到价值感:二手电商重塑消费心智
美股研究社· 2025-08-22 18:12
行业增长态势 - 2025年上半年二手电商在数字零售领域表现突出 成为增长黑马[2] - 二手电商用户规模突破6.6亿 交易规模超过6450亿元[2] - 万物新生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4% 创近50亿元历史新高[2] - 闲鱼日均交易额突破10亿[2] - 万物新生二季度全平台二手商品交易量达1030万单 同比增长22.6%[7] 政策支持 - 国务院2024年3月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制定二手电子产品信息清除国家标准[6] - 商务部等14部门2024年4月发布方案 培育二手商品流通龙头企业 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6] - 市场监管总局等7部门2024年4月推出行动方案 健全二手产品交易标准[6] - 商务部等5部门2024年12月工作方案目标到2027年完善二手商品流通政策体系[6] -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5年3月专项行动方案推动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建设[6] 消费趋势转变 - 二手交易从"性价比"转向价值消费场景 反映消费者心态转变[8] - 年轻消费者追求消费智慧满足感与高品质消费体验[8] - 绿色消费价值被重新定义 环保成为生活方式组成部分[8] - 万物新生二季度自营严选收入同比增长63.7%[8] - 平台自营产品销售收入达45.6亿元 同比增长34%[8] 品类扩展与回收增长 - 万物新生多品类回收GMV达18.7亿元 同比增长超过110%[8] - 黄金回收GMV同比增长118% 奢侈品回收GMV同比增长63%[8] - 转转五一期间回收单量实现40%增长[8] - 回收品类多元化 涵盖电吹风、吸尘器、电饭煲、单反相机等[8] 商业模式演进 - 行业从C2C模式向自营和C2B2C模式转型[12] - 万物新生自营产品toC收入占比提升至34.4%[12] - 转转主动收缩C2C业务 聚焦验机质检和质保服务[12] - 万物新生形成C2B回收、B2B分销、B2C零售和合规翻新的闭环模式[14] - 拍拍寄卖模式实现GMV同比增长128%[14] 线下基础设施 - 万物新生二季度共有804间爱回收门店开通多品类回收服务[15] - 包括自营店692间和加盟店112间[15] - 一线至四线城市用户选择线下交付履约比例达80%[15] 产业合作与升级 - 万物新生与京东、苹果、华为、小米、荣耀、大疆、中兴等品牌建立官方合作[20] - 中国二手渗透率个位数相比发达市场30%以上仍有巨大提升空间[22] - 平台深入品牌官方换新渠道 连接二手回收与新品销售[20] 社会经济价值 - 城市闲置二手电商交易额每增加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0.1%[23] - 万物新生去年回收处置废旧电子设备13.7万台 减少电子产品污染21.92吨[23] - 平台设立2030年碳减排目标[23] - 积分系统与回收挂钩 形成"回收-积分-消费"闭环[23]
三战港交所!闪回科技上市“生死局” 曾获小米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8-18 23:27
公司概况与上市动态 - 闪回科技第三次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清科资本为独家保荐人,此前曾于2024年2月26日和9月17日分别递表 [1] - 按2024年交易总额计,公司是中国第三大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均为1.3% [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深圳,法定代表人为刘剑逸 [1] 业务模式与品牌布局 - 核心业务模式:通过上游采购合作伙伴(如线下零售店、网上商城)的以旧换新交易获取二手电子产品,经检测分级后转售 [3] - 拥有两大品牌:线下回收品牌"闪回收"和线上销售品牌"闪回有品" [6] - 业务延伸至企业回收、线下批量销售及增值服务,覆盖上下游价值链 [3] 财务表现 - 2021-2025年(截至6月30日)收入分别为7.50亿元、9.19亿元、11.58亿元、12.97亿元、8.09亿元,呈增长趋势但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滑 [6] - 同期年内亏损分别为4870.8万元、9908.4万元、9826.8万元、6644.3万元、2463.3万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显著收窄 [6] - 2024年毛利率为4.8%(毛利62.1亿元/收入129.7亿元),较2023年的6.8%下降 [11] 行业背景与政策支持 - 2024年中国二手电商交易规模达6450.2亿元,同比增长17.56%,其中二手手机占比75% [8] - 二手电商渗透率38.9%,用户规模6.6亿人,政策持续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8] - 2025年国家推出手机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售价15%补贴,上限500元/件)刺激需求 [8] 竞争格局与市场份额 - 行业集中度低:2023年前五大供应商市场份额仅22.8%,爱回收(9.1%)、转转(8.4%)领先,闪回科技占1.4% [11] -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闲鱼、转转、爱回收等平台,用户投诉量显示行业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14] 战略规划与挑战 - 四大发展方向:强化上游合作、拓展销售渠道、加大AI技术研发、投资业务扩张 [15] - 计划进军东南亚市场,瞄准印尼、泰国等价格敏感型需求 [15] - 拥有53项专利,重点开发自动化质检和智能定价技术,但AI应用仍落后头部企业 [17] 风险因素 - 上游依赖严重:2024年上半年小米相关收入占比24.5%,存在议价能力弱(2023年促销折扣达3.3亿元)和供应链中断风险 [10] - 对赌协议压力:多轮融资附带IPO赎回条款,如D轮要求2024年底前完成上市 [10] - 现金流压力: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844.9万元,上市需满足持续为正条件 [17]
砍向自由市场,转转铁了心做“中间商”
36氪· 2025-08-18 15:09
公司战略转型 - 转转于7月11日突然限制C2C"自由市场"交易品类 仅保留手机 明星周边 兴趣玩具 游戏交易 票务卡券五个品类 导致用户商品被下架和流失 [1][3] - 公司从C2C领域战略撤退 将业务聚焦至C2B2C模式 创始人黄炜认为这是生存关键 旨在与闲鱼形成差异化竞争 [2][3][6] - 转转2022年对C2C业务补贴接近2亿元 该业务占比约30% 但一直依赖C2B2C业务覆盖其支出 并于当年开始收取C2C支付通道费 [5] 用户与市场表现 - 转转2020年底月活约1507.5万人 较2019年底的3500万人下降57% 2024年3月月活为2473.7万 同期闲鱼月活达1.75亿 [6] - 平台手机品类优势明显 iPhone 13近30天售出超3.1万件 但其他品类销量低迷 千元价位腕表仅售100多件 品牌洗衣机同期售出100多件 [13] - 闲鱼2024年上线B2C业务"闲鱼奥莱" 兴趣消费活跃人群规模超1亿 同时布局线下"闲鱼循环商店" 向兴趣生活平台演进 [6][13] 新业务拓展 - 转转在北京开设3000平米线下多品类循环仓店"超级转转" 涵盖200多个品类和3万个SKU 其中包袋占比超80% 为核心品类 [7][9] - 公司试图打造"二手生活方式电商" 通过线下门店激发用户兴趣 走"二手种草经济"道路 重塑品牌用户心智 [9][12] - C2B2C服务已延伸至图书 腕表 鞋靴等20余个品类 但除手机外其他品类销量有限 全品类拓展面临挑战 [13] 信任与质检挑战 - 转转2023年遭遇"猴大腕事件" 被曝出具二手手机阴阳检测报告 导致公司取消2024年增长目标 并增加2-3亿元售后投入 [10] - 二奢品类鉴定难度高于3C品类 因奢侈品工艺复杂且假货仿真度高 转转依赖收购的红布林进行质检 但红布林曾被曝出货不对板和假冒伪劣问题 [9] - 平台信任机制是二奢B2C模式的核心风险 用户对质检能力的疑虑可能动摇业务根基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