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调整

搜索文档
盒马会员店全面停业,新零售探索之路何去何从?
搜狐财经· 2025-08-07 10:20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盒马X会员店迅速扩张,特别是在2021年6月进军北京市场后,更是迎来了发展高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盒马X会员店已经 在全国开设了10家门店,覆盖了上海、北京、南京、苏州等多个城市。 然而,就在人们以为盒马会员店业务将稳步发展时,却传来了全面停业的消息。7月29日,记者探访了盒马X会员店北京世界之花门店,发现店内多数货 架已经清空,仅剩少量商品在打折出售。在记者停留的半小时内,仅有五位顾客进店,且均未进行消费。 店员向记者透露,关店是因为盒马方面决定砍掉会员店业态。这一决定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毕竟,盒马X会员店曾被视为盒马对抗国际巨头 Costco的重要武器。 对于会员店停业的决定,盒马方面并未给出具体解释。但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关店是盒马主动进行的业务调整。盒马方面希望通过聚焦盒马鲜生及奥特 莱斯等核心业态,进一步强化其高品质生鲜供应链和即时配送能力,从而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业务模式。 近期,国内零售业传出重磅消息,盒马鲜生旗下的会员店业务将全面停止运营。这一变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据悉,盒马X会员店北京世界之花门店于7月29日贴出公告,宣布将于7月31日正式闭店。与此 ...
盒马会员店将全部停业
财联社· 2025-08-05 12:55
8月4日,据经济观察报消息,盒马会员店将全部停业。 7月29日,盒马X会员店北京世界之花门店的公告显示,该店将于两天后的7月31日停止营业;同在7月31日,盒马X会员店的苏州相城店、 南京燕子矶店也停止营业。此后,盒马X会员店在全国仅余一家,但经济观察报拨打盒马X会员店上海森兰店电话,客服确认该店也将于8月 31日停业。 至此,盒马的所有会员店全部停业。这意味着盒马彻底剥离了曾视作"第二增长曲线"、并号称对标Costco(开市客)的会员店业务。 店员告诉记者, 关店是因为盒马决定砍掉会员店业态。 盒马X会员店的会员分为258元/年的黄金会员和658元/年的钻石会员,会员费能筛选出以中产家庭和高端消费群体为代表的主要目标客 群。彼时任盒马CEO的侯毅在第一家盒马X会员店开业时曾介绍,"我们希望与Costco、山姆正面交锋,能快速、高效地提升我们自己的能 力"。 关于盒马X会员店全部停业的情况,知情人士曾回应称,此次关店系盒马主动做的业务调整。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认为,盒马基于自身资源优势和行业趋势,作出聚焦盒马鲜生及奥特莱斯等业态的战略调整。通过强化 高品质生鲜供应链和即时配送能力,盒马旨在构建更 ...
旅拍巨头铂爵“停摆”后续:中国婚博会承诺按合同免费转单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23:57
铂爵旅拍经营问题及解决方案 - 中国婚博会接到大量关于铂爵旅拍因经营不善导致全国订单无法履约的投诉,承诺将挑选优质商家按原合同条款免费转单并启动会员订单处理工作[1] - 中国婚博会成立专项小组为受损会员提供解决方案:已拍摄未拿成品的会员可获1000元补贴或由中婚完成后期制作;未拍摄会员可选择铂爵继续履约、转至知名品牌或改本地拍摄[2] - 处理将分三批进行:第一批为2025年10月底前婚期订单,第二批为12月底前,第三批为明年及以后订单[3] 铂爵旅拍业务调整 - 公司宣布对旅拍业务进行战略性调整,优化服务结构以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授权多地原摄化团队继续提供服务[8] - 公司承认自疫情以来旅拍业务持续亏损,决定缩减业务、关停部分亏损门店,但承诺100%履行已确认拍摄档期[10] - 针对已预约未拍摄客户承诺保障拍摄团队稳定性;对已拍摄未交付订单设立专项团队优先处理[10] 行业及市场反应 - 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管局表示已收到大量投诉,公司处于停业状态且所有业务已停止[12] - 李佳琦直播间宣布为下单用户提供先行退款方案:未拍摄用户获退款,已拍摄未拿底片用户获关怀金,未核销用户建议联系平台退款[12] - 公司内部员工反映欠薪数月且无高层回应,公告发布后工作安排暂未变动[11]
餐饮价格战加剧,恒天然调整相关业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09:06
恒天然业务调整 - 恒天然大中华区宣布将消费品牌团队与餐饮服务团队合并,旨在优化业务运营并推动协同效应 [1] - 餐饮服务业务通过"安佳专业餐饮"品牌供应奶油、奶酪等产品,消费品牌业务拥有安佳、安怡、安满等品牌 [1] - 2024财年餐饮服务业务营收23.77亿新西兰元(约101.33亿元),税后利润2.99亿新西兰元(约12.75亿元),消费品牌业务营收3.94亿新西兰元(约16.8亿元),亏损1500万新西兰元(约6394.5万元) [1] - 餐饮业务负责人戴俊琦与消费品牌负责人薄双宇的合并后人事安排暂未披露 [1] 行业竞争格局 - 妙可蓝多2024年餐饮工业系列营收同比增长14%至13.1亿元,国产奶酪品牌通过原料设备国产化降低成本 [2] - 餐饮行业价格战导致上游降价压力,2025年一季度太二、怂火锅、九毛九、肯德基等品牌客单价持续下滑 [2] - 恒天然餐饮业务毛利率在最近财季已出现下滑 [3] 市场趋势 - 恒天然的业务调整可能因市场变化而持续进行 [4]
英特尔CSO,离职!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28 10:21
高管变动与战略调整 - 英特尔首席战略官萨夫罗杜・叶博阿-阿芒克瓦将于6月30日离职,其职责包括监督增长计划、战略合作及股权投资等[1][2] - 部分战略职能由新任首席技术与人工智能官萨钦・卡蒂接管,英特尔资本部门将直接向CEO陈立武汇报[2] - 陈立武自2024年3月上任后已精简领导团队,直接监管数据中心、AI芯片及PC芯片部门,并引入新工程负责人[2] 组织架构优化措施 - 计划削减"臃肿、行动迟缓的中层管理架构",强调未来经理的KPI将不再以团队规模为核心[7] - 2024年计划削减5亿美元运营开支,2025年再削减10亿美元以提高运营效率[6] - 将营销职能外包给埃森哲,并逐步关闭汽车芯片业务以聚焦核心客户与数据中心产品[7][8][9] 财务与运营状况 - 2024年公司公布年度净亏损达188亿美元,为1986年以来首次年度净亏损[3] - 加州圣克拉拉总部计划裁员107人,涉及芯片制造部门15%-20%员工,包含物理设计工程师、云软件架构师等关键技术岗位[5][6][7] - 裁员计划7月15日启动,受影响员工将获得60天通知或4周通知附加9周工资福利[6] 管理层改革方向 - CEO陈立武认为需减少管理职位以加快决策速度,解决官僚主义问题[7] - 强调"最优秀领导者能用最少人力完成最多工作"的管理理念[7] - 改革措施源于制造领域长期挑战及在手机芯片、AI芯片领域的战略失误[3]
A股公司,“更名潮”!
证券时报· 2025-06-17 18:16
上市公司证券简称变更潮 - 今年以来A股市场超200家上市公司证券简称发生变更 [1] - 多数公司因财务指标未达标被实施风险警示或强制退市 [1] - 部分公司因财务指标好转撤销风险警示 [1] - 35家公司因经营发展变化、主营业务调整、战略转型或资产重组主动更名 [2] 业务调整驱动的更名案例 - 韦尔股份更名为豪威集团 反映2019年收购豪威科技后的三大业务体系(图像传感器、显示、模拟解决方案) [2] - 一汽富维更名为富维股份 体现降低对单一客户依赖 聚焦汽车内外饰、轻量化材料及智能视觉技术研发 [3] 资产重组驱动的更名案例 - 国泰君安更名为国泰海通 因吸收合并海通证券获证监会批复 [4] - 国联证券更名为国联民生 因收购民生证券99.26%股份完成 [4] - 格力地产更名为珠免集团 反映重大资产置换后主营业务转型 [4] - 中航电测更名为中航成飞 因完成收购成都飞机工业集团100%股权 [5] 行业趋势:科技化与智能化 - 富邦股份更名为富邦科技 突出技术创新导向的资源配置 [5] - 玉马遮阳更名为玉马科技 匹配产品功能属性与战略定位 [5] - 春光药装更名为春光智能 业务拓展至智能包装装备及智能仓储领域 [6]
A股公司密集更名折射四大现象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2:26
今年以来部分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 - 2025年以来超60家A股公司完成或启动名称变更,其中超30家涉及证券简称调整,仅5月就有10余家拟变更[1] - 证券简称变更反映业务调整、战略转型或资本运作动向,折射出A股公司主动拥抱市场变化的发展逻辑[1] - 变更原因包括业务扩展涉足多元领域、重大资产重组注入新动能、契合科技创新定位、规避行业估值影响等[1] 业务拓展引发"更名潮" - 韦尔股份拟从"韦尔股份"变更为"豪威集团",因其构建了图像传感器/显示/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2024年图像传感器业务收入191.9亿元占比74.76%[2] - 湘油泵更名为"美湖股份",因业务结构变化:2023年机油泵产品收入占比降至50.05%,新能源车用零部件占比提升至20.66%[3][4] - 上交所规定新业务收入占比低于30%需披露合理性及实施进展[3] 借力并购重组"焕新颜" - 格力地产通过资产置换置入珠免集团51%股权,更名为"珠免集团",战略定位变更为以免税业务为核心[5] - 卧龙地产收购多家新能源企业股权后更名为"卧龙新能",新能源业务将成为利润重要支撑[5] - 证监会支持上市公司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并购重组,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集聚[5] 证券简称更"智能"更"科技" - 郑煤机拟更名为"中创智领",反映其煤矿机械/汽车零部件/工业智能业务全面转向智能化[6] - 玉马遮阳更名为"玉马科技",因其功能性遮阳材料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7] - 多家公司提升简称中"科技"含量,如建科股份更名"联检科技"、龙星化工更名"龙星科技"[6] 去"环保"特色案例 - 朗坤环境更名为"朗坤科技",天源环保更名"武汉天源",中金环境更名"南方泵业"[8][9] - 奥福环保更名"奥福科技",因"环保"无法涵盖其在材料科技领域的多元化布局[9] - 更名反映业务重心转移或行业定位调整,部分企业借此拓宽市场边界[9]
新爱德集团(08412) - (1) 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中所载不发表意见之更新;及...
2025-05-30 18:00
业绩相关 - 拟提供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年度年报不发表意见的更新资料及业务最新状况[3] 业务策略 - 继续执行严格成本控制措施,监控、控制及降低营运及行政成本开支[5] 市场扩张 - 2025年3月底在中国正式开展瓶装水供应业务[5] - 近期在中国开展现有烈酒业务的初步工作[5] 资产变动 - 湾仔Amante雪茄店于2025年4月尾出售[5] - 与成都一家餐厅及酒吧股东订立股权转协议,正办理政府备案手续[5]
中顺洁柔(002511):主动调整业务 短期业绩承压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3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81.51亿元,同比下降16.84%,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下降76.8% [1]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1.95亿元,同比下降26.27%,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下降85.9%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68亿元,同比增长12.06%,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比下降30.05% [1] 业务分析 - 2024年生活用纸业务收入80.42亿元,同比下降16.77%,个人护理及其他业务收入1.09亿元,同比下降21.76% [1] - 生活用纸业务毛利率30.46%,同比下降2.51个百分点,公司整体毛利率30.7%,同比下降2.45个百分点 [1][2] - 公司调整低效业务并采取稳健销售策略,导致收入下降,同时行业竞争加剧挤压盈利空间 [1] 费用结构 - 2024年销售费用率21.6%,同比下降0.9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5.18%,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 [2] - 2024年第四季度销售费用率22%,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39%,同比上升0.74个百分点 [2] -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费用率20.39%,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04%,同比下降1.63个百分点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7.48/93.22/98.23亿元,同比增长7.3%/6.6%/5.4%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12/2.61/3.11亿元,同比增长174.4%/23.2%/19.1% [3] - 公司为高端生活用纸代表品牌,稳居行业第一梯队,长期经营优势未改 [3]
绿领控股(00061) - 正面盈利预告及业务更新
2025-03-13 17:23
业绩总结 - 预计2024年末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不少于13.5亿港元,2023年末亏损约18.03亿港元[3] - 2024年末业绩公告预期2025年3月底前刊发[4] 新策略 - 推出战略性重建措施,为煤炭营运取得新处所、升级设备及采纳先进技术[5] - 终止山西昌通能源煤炭贸易业务,提升利润率和聚焦核心业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