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闲鱼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闲鱼再亮相联合国气候大会,数字化赋能让减碳成为每个人的日常
扬子晚报网· 2025-11-20 18:39
公司业务表现与运营数据 - 平台日均发布闲置物品达700万件,日均交易商品数量同比增长30% [1] - AI智能基座的应用带动新发布商品的当日动销率提升10% [3] - “公益宝贝”功能上线两年,累计约560万用户发布3850万件公益宝贝,捐赠总额超3910万元 [4] - 与蚂蚁森林合作的“神奇鱼塘”入口上线两个月,已产生近1400吨绿色能量,相当于种植7700棵梭梭树 [7] - “给物社”闲置精准送频道上线后,超过90%的用户已认领2次及以上公益需求 [7] 公司战略与技术应用 - 公司核心战略是通过数字化和AI技术降低闲置交易门槛,提升交易效率,从而推动消费侧减碳 [3] - 利用AI技术解决交易痛点,包括为卖家提供AI发布、AI智能托管,为买家提供AI智搜、AI行情 [3] - 公司致力于构建专属闲置交易的AI智能基座,以精准理解商品内容和价格,克服物品非标准化和用户非专业性的制约 [3] - 公司提出“SEED”减碳模式,目标是到2030年助力社会累计减碳5500万吨 [8] 行业背景与社会价值 - 全球约三分之二的碳排放与家庭消费相关,凸显消费侧降碳的紧迫性 [3] - 闲置物品交易和再利用被定位为普通人参与消费侧减碳的重要途径,能有效避免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3] - 公司通过将公益嵌入交易(如公益宝贝)和创建趣味互动场景(如神奇鱼塘),激发用户参与绿色减碳的内在意愿 [4][7] - 公司探索闲置物品与公益需求的精准匹配链路,使闲置资源直接对接特定受助人群(如乡村教师、流浪动物站) [7]
【财经观察】从“双11”战报看电商消费新趋势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06:59
电商平台战略转型 - 各大电商平台在“双11”期间不再公布GMV具体数据,转而强调品牌表现和消费趋势等高质量指标 [1] - 电商平台积极向大消费平台转型,业务从实物商品扩展到餐饮、文旅、票务等多元服务性消费,例如淘宝App口号从“万能的淘宝”改为“购物·外卖·旅行” [4] - 平台通过融合商品与服务,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体验需求,以创造独特价值 [11] 电商渗透率与消费趋势 - 2024年1-10月,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103,984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2% [2] - 中国电商渗透率在2023年达到27.6%的顶峰后,2024年回落至26.8%,2025年维持在25%左右 [2] - 行业观点认为,随着“远场电商”与“近场电商”的业态分化,以及商品消费与服务消费的融合,单纯用电商渗透率衡量消费趋势并不科学 [2][3] - 2024年美国电商渗透率为22.7%,低于中国,但该数据不能直接判定两国消费水平高低 [3][4] 年轻人消费新趋势 - 年轻人热衷的“新三样”消费为潮玩、户外和智能产品,这些品类是情绪消费的代表 [5][6] - 2025年二季度,闲鱼平台潮玩订单量同比提升330.2%,交易额增长309.7% [6] - “兴趣消费”风口逐年变化,例如2021年闲鱼平台棉花娃娃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00%,2023年卡牌销售额同比增长170%,2024年“谷子”市场增速超100% [6] - 服务性消费在年轻群体中快速增长,闲鱼平台消费服务年度购买用户达3800万人,同比增速超过67.8%,主要为00后用户 [7] - 中国Z世代规模逾2.5亿,其消费范式为在日常消费上追求高性价比,但愿意在爱好上花费数百甚至数千美元 [8] 非遗与情感消费 - 淘宝非遗商品连续两年成交额突破千亿大关,保持双位数增长 [7] - 在淘宝购买过非遗商品的2.5亿消费者中,90后、00后用户占比超过一半 [7] - 年轻人对非遗产品的消费源于文化认同、寻找家族记忆或地域身份的情感需求,并偏好限量版或不可复制的小众产品 [8] 银发群体消费潜力 - 报告预测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消费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万亿元 [9] - “有钱有闲”的55-74岁银发群体被视为未来5-10年消费市场的“潜力股”,其消费侧重于保健食品、旅游、养老及医疗等服务 [9] - 今年“双11”银发消费亮点包括:中国风服装、健康品类双位数增长、智能科技产品、宠物消费、兴趣消费及文旅消费增势迅猛 [10][11] 服务消费增长空间 - 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为46.1%,前三季度进一步提升至46.8%,相比发达国家60%-70%的占比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11] - 专家指出,人均GDP超过1万国际元后,服务消费将快速增长并占据居民消费主要比重,促进消费繁荣必须从服务业入手 [11]
卢浮宫被盗,闲鱼成“销赃”渠道?
36氪· 2025-10-24 19:58
事件概述 - 10月19日,卢浮宫发生重大珠宝盗窃案,八件十九世纪的珍贵珠宝被盗 [1] - 有用户在中国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发布这些被盗珠宝的出售信息,但被普遍认为是虚假的“整活”或营销手法 [3] - 闲鱼客服回应称,平台通过多维度监测此类信息,并鼓励用户举报,由人工专员审核处理 [4] 闲鱼平台定位与运营模式 - 闲鱼在内部被定义为社区而非单纯的交易平台,其创始人谌伟业在任五年间以运营论坛的方式发展闲鱼 [5] - 平台更看重社区流量和用户活跃度,而非交易效率,这种社区导向是其核心运营思路 [5][7] - 闲鱼在阿里集团中的核心任务是为淘宝导流,为阿里的基本盘电商业务提供活水,其流量导向的运营思路决定了其对C2C业务的坚持 [6][7] - 二手交易本身盈利能力不强,阿里集团对闲鱼的营收期望不高,近期开始收取服务费被视为“弯腰捡钱”,而非根本性的商业模式转变 [6][30][31] 平台治理与内容审核 - 相较于其他交易平台,闲鱼的审核机制更为宽松,这与其社区定位和流量优先的策略相符 [4][5][7] - 平台对类似“卢浮宫珠宝”等明显不实或具有争议的帖子,采取“非必要不下场”的治理思路,即在引发广泛关注后才进行人工介入处理 [7][19][24] - 尽管平台会下架部分违规内容,但缺乏完善敏捷的交易信息审核机制,导致类似帖子反复出现 [24] 社区生态与用户行为 - 闲鱼以其商品的多样性和用户创造力著称,被用户调侃为“万能的闲鱼”、“赛博黑市”或“中文暗网” [11][12][15] - 用户发布如“爱因斯坦的脑子”、“发霉的橘子”等抽象或行为艺术式的内容,虽难以促成真实交易,但能产生破圈的传播效果,为平台带来宝贵流量 [12][16] - 这种用户自发的“整活”和创造新梗的行为,是激发社区活力的有效手段,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默认、允许甚至鼓励此类行为 [16] 平台数据与战略重要性 - 根据QuestMobile数据,今年3月份闲鱼月活跃用户数量已突破两亿,同比增长接近20% [26] - 闲鱼在阿里集团内部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今年年初集团创始人马云曾亲自视察闲鱼工区 [26] - 阿里集团存在持续的流量焦虑,闲鱼作为重要的流量来源,其核心价值在于其流量思维,而非GMV或营收 [27][28]
闲鱼首席执行官丁健:以数字之力激活闲置价值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搜狐财经· 2025-09-22 18:20
行业地位与市场概况 - 闲置经济正成为扩大消费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 [1] - 线上闲置交易市场2023年交易额超过5500亿元,约占整体闲置交易市场的40% [2] - 闲鱼平台拥有6亿注册用户,其中青年用户占比超过60% [1] 业务模式创新与生态构建 - 平台率先引入对话交易、一键转卖等数字化功能服务,构建线上闲置物品流通体系 [2] - 一站式闲置物品回收服务覆盖手机、数码、大家电等60多个品类,支持邮寄、上门、到店三种回收方式 [2] - 致力于打造“线上数字平台+线下城市循环网络”融合生态,2024年起首次落地二手实体店“循环商店” [2] 技术应用与智能化体验 - 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入闲置交易全链路,覆盖超3000万用户 [3] - 在商品发布环节,“智能发布”功能用户采纳率已达85% [3] - 通过“AI+人”协作模式为卖家提供24小时“智能托管”服务,包括智能回复、动态定价等 [3] 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 - 平台循环订单量过去一年同比增长近50%,超1亿人在平台挂出闲置物品 [4] - 研究显示城市闲置二手电商交易额每增加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便增加0.1% [4] - 超945万年轻人利用自身技能在平台拓展职业边界,催生伴宠师、体重管理师等超过300种技能服务 [4] 绿色影响与未来规划 - 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用户通过参与交易与回收累计减碳1180万吨,相当于740万户家庭年用电碳排放 [5] - 平台将人工智能作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深耕科技与商业创新、服务与体验升级、生态与社区共建三大战略 [5] - 未来将推出“新兴职业孵化器计划”等举措,帮助青年群体开展灵活多样的就业创业实践 [5]
闲鱼不能再闲了
远川研究所· 2025-09-02 21:06
市场地位与规模 - 中国二手电商交易市场规模过去十年增长140倍 用户规模增长60倍[2] - 闲鱼 转转 爱回收三大平台占据近90%市场份额[2] - 闲鱼2024年6月月活用户突破2亿 与小红书 B站同属第一梯队[2] - 2020财年闲鱼交易额达2000亿元 用户超3亿 月活居行业首位[4] 平台定位演变 - 初始定位为C2C社区平台 强调用户活跃度而非GMV考核[3][4] - 2019年起战略转向电商化 陆续引入直播带货和7天无理由退货政策[5] - 2023年升级为淘天集团一级业务 定位调整为"年轻人的兴趣社区"[3][16] - 平台允许30%订单通过线下交易完成[3] 商业模式转型 - 2023年6月开始向高频高额卖家收取1%服务费(月超10笔且成交额超1万元)[6] - 2024年9月全面征收0.6%基础服务费(单笔60元封顶)[6] - 曾明确承诺不收取交易佣金 现行收费政策违背初始承诺[5][7] - 尝试推出验货宝等增值服务 但因投诉频发未能成功推广[20]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二手电商仅占电商零售总额3.5% 日本市场达10.4%[12] - 日本Mercari平台收取10%佣金 2025财年营收约90亿元人民币[12] - 爱回收采用C2B2C模式 手机销售价差率达50%(2000元回收3000元售出)[19] - 转转筹备上市四年未果 爱回收市值缩水近90%[13] 生态特征与挑战 - 形成"赛博黑市"生态 涵盖虚拟商品(爱因斯坦脑子) 服务代购(黄金代购)等非标交易[2][4] - 用户创造性地规避平台规则 出现"1元商品+999元运费"定价模式[20] - 黑猫投诉平台二手交易品类中闲鱼长期位居投诉榜首[20] - C2C模式导致交易效率低下 职业卖家曾遭平台抵制[16] 集团战略关联 - 阿里电商市占率从2017年70%降至2024年37%[12] - 闲鱼承担"流量生产者"职能 为淘系电商导流[16] - 淘天集团单季营收增速曾低于5% 闲鱼成为新的增长点[12] - 马云2023年亲自考察闲鱼业务 显示集团重视程度[3] 盈利困境 - 平台客单价极低 大量商品标价1元 难以抽取有效佣金[14] - 缺乏高价值品类基础(如奢侈品 房产) 无法复制贝壳4%佣金模式[24] - 用户形成"省钱共同体"消费习惯 买卖双方就小额运费反复议价[22] - 小红书等平台分流闲鱼经济生态 形成跨界竞争[20]
闲鱼破界:从闲置交易到多元生态,盈利与内容化之路如何走?
搜狐财经· 2025-07-24 04:57
平台转型与用户增长 - 闲鱼从闲置交易平台转型为多元业务融合的创新平台 知名导演于正在平台招募演员收到超4万份简历 [1] - 注册用户突破6亿 其中95后占比43% 00后占比22% 年轻用户占比达65% [1] - 日均GMV超10亿元 年活跃卖家达1亿 月活用户突破2亿且增速位居电商APP前列 [1] 商业化探索 - 开始向全体卖家收取0.6%基础服务费 收入模式与用户规模直接挂钩 [2] - 职业卖家收费机制已实施 但表格数据显示移动购物行业整体活跃增长率达19.7% TGI指数118.59 [2] 内容化运营困境 - 生活娱乐内容与种草笔记未能改变用户对平台"买卖闲置"的核心认知 [3] - 内容生态建设遭遇阻力 类似淘宝微淘的历史失败案例 [3] 非标品交易痛点 - 商品非标准化导致高仿泛滥 职业卖家伪装个人闲置批量售假 [5] - C2C模式信任机制受损 需建立全链路责任闭环解决质量评估难题 [7] 平台功能与界面特征 - 推出"闲鱼奥莱"频道 主打正品保障(假一赔三)和48小时发货服务 [8] - 设置清仓专区(3.9元起抢购)和拍卖功能(1元起拍) 商品覆盖数码/服饰/食品等类目 [8] - 页面突出显示"精选品牌折起捡漏"和"超电尖货"等促销标签 [8]
闲鱼2025年平台反诈治理成效显著 日均向用户发送反诈安全提醒500万次
央广网· 2025-07-23 16:07
反诈宣传活动 - 公安部联合多部门举办"全社会反诈青年在行动"启动仪式 参与单位包括中央网信办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人民银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全国性群众组织 互联网公司反诈青年志愿者等500余人参加[1] 电信网络诈骗整体治理成效 - 电信网络诈骗成为发案最多 上升最快 涉及面最广的犯罪类型 2024年以来公安部刑侦局下发资金预警指令183.8万条 拦截诈骗电话46.9亿次 短信33.7亿条 处置涉案域名网址1181万个 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151亿元 各地公安机关见面劝阻477.8万人次[3] 平台反诈治理成果 - 闲鱼累计处置涉诈账号超80万个 日均发送反诈安全提醒500万次 撤回2万条涉诈信息 覆盖用户超400万人[4] - 平台构建"事前宣传-事中阻断-平台垫赔"反诈防范体系 通过站内外双阵地宣传 推出20余条反诈教育视频[4] - 依托算法模型实现风险用户精准识别 采用提醒卡片 弹窗警示 交互问卷等多元方式实现全流程防护[4] 平台安全机制升级 - 闲鱼平台欺诈发生率大幅下降 2024年9月向用户发放交易安全金 覆盖410万用户 最高可赔偿300元[5] - 2025年7月18日至8月18日开展反诈宣传月活动 用户参与反诈知识答题可领取300元交易安全金 保障范围和时间将全面升级[5] 行业合作与未来规划 - 平台将持续优化反诈技术 深化与政府 警方及行业上下游合作 推动形成"全民反诈"社会共识[5]
闲鱼,当今互联网的「神奇」非标品
后浪研究所· 2025-06-23 16:31
核心观点 - 闲鱼平台已超越传统闲置交易功能,演变为集交易、社交、文化共创于一体的数字生态,用户开发潜力不足1% [6][19][24] - 平台通过C2C基因和弱算法干预形成独特"神奇生态",2024年注册用户突破6亿,95后占比超40% [14][18][20] - 交易场景延伸至科研材料、影视道具等非标领域,电子设备租赁交易额同比增长217%,奥莱频道交易额增长370% [8][22] - 情感联结与文化共创构成平台壁垒,形成"谷圈黑话""闲鱼文学"等亚文化符号 [13][16] - 商业模式突破传统边界,从商品交易扩展到技能服务、权益转让等,构建全民副业平台 [22][23] 生态特征 用户行为 - 奥运冠军孙杨发布拼装模型晒单,中传教授通过平台研究人类学族谱 [1][5] - 科研人员采购发霉橘子标本,剧组淘到20年前肯德基中古玩偶作为影视道具 [7][8] - 95后租用索尼A7M4相机追星,节省3万元设备购置费,影像设备租赁占比达43% [8] - 母亲继承去世儿子的3D打印店铺,获游戏公司致敬植入角色,店铺持续运营2年 [12] 数据表现 - 2023年电子设备租赁交易额同比增长217%,影像设备占比43% [8] - 2024年注册用户突破6亿,日均GMV超10亿元,日均发布闲置物品400万件 [20] - 2025年3月MAU突破2亿,增速位列电商类APP第一 [20] - 奥莱频道交易额同比增长370%,卡券类目新增120个细分品类 [22] 运营机制 平台策略 - 上线"神鱼开发者大会"入口鼓励创意,用户通过100件闲置换毕业设计灵感 [6][19] - 平均每笔交易产生45句聊天,形成"交易-交流-交情"关系链 [14] - 弱算法干预实现去中心化,3点赞手作商品仍能被精准搜索 [18] - 产品迭代由用户需求驱动,如副业频道、闲鱼夜市等功能 [19] 文化构建 - 形成"谷圈黑话""十动然鱼"等平台特有语言体系 [13] - 香水爱好者创建50万成员圈子,收藏绝版香水价值超房产 [14] - 95后分享2万件时装藏品建立同好圈,吸引明星模特关注 [15] - 代骂恋爱脑、老板意图分析等Z世代新型副业形态涌现 [18] 商业价值 模式创新 - 从商品扩展到服务:程序员接单月入3万,化妆师开展线上教学 [23] - 非标服务标准化:代遛狗、代相亲等长尾需求获得曝光 [18] - 权益交易规模化:机场贵宾厅、演唱会代排队形成新赛道 [22] 行业影响 - 重新定义闲置边界,品牌微瑕商品5折出售成为省钱选择 [22] - 构建开放世界逻辑,用户成为生态节点自主创造玩法 [19] - 打破传统电商流量分配机制,形成去中心化热带雨林生态 [18]
闲鱼CEO丁健:平台上的青年占比超6成,是诚信生态的重要共建者
环球网· 2025-06-12 12:46
公司战略与定位 - 闲鱼CEO强调闲置流通创造社会价值增量 以网络诚信为根基与青年共建网络文明 [1] - 平台定位闲置经济本质为"人的信任" 依托数字技术构建诚信体系支撑非标交易 [3] 平台机制与技术应用 - 构建全周期诚信交易体系:售前"鱼力值"信用评分 售中"验货宝"鉴定服务 售后"小法庭"社区共治 [3] - AI技术显著提升效率:鱼力值缩短用户匹配时长13.66分钟 AI升级小法庭提升纠纷解决精准度 [3] 用户规模与环保效益 - 注册用户突破6亿 日均发布闲置物品超400万件 [4] - 2025财年减碳1180万吨 相当于740万户家庭年用电碳排放量 [4] 青年群体生态贡献 - 青年用户占比超60% 小法庭评审员中青年占70% 参与2100万件公益宝贝超半数来自青年 [5] - 945万年轻人开展副业 催生宠物托管师等300种技能服务 年服务消费者超3000万人 [5]
“中国抽象谷”曝光!闲鱼成最大赢家
创业邦· 2025-05-15 11:11
平台定位与用户行为演变 - 闲鱼从传统二手交易平台转型为"中国版抽象谷",成为年轻人整活和表达自我的社交化平台[3][4][6] - 用户行为从单纯捡漏/转卖演变为发布"出售老板""转让工作"等荒诞内容,形成独特的UGC生态[3][8][11] - 平台包容性极强,允许半包辣条、李白签名等搞笑帖存在,日均发布闲置物品超400万件[11][22] 用户增长与消费特征 - 2025年3月MAU达2.09亿,同比增长19.36%,增速位列电商类APP第一[18][19] - 高线城市渗透率全网居首,2000元以上消费能力用户占比29.3%,反超千元以下用户[20] - Z世代成为主力用户,其娱乐付费意愿与平台年轻化策略高度契合[18][20] 商业价值与战略地位 - 日均GMV突破10亿元,注册用户超6亿,升级为淘天集团一级业务[22] - 差异化优势明显:循环经济政策支持+阿里生态协同(淘宝/支付宝/饿了么联动)[22] - 被视作阿里对抗拼多多/京东的潜在增量场,与1688等并称"四小龙"[22] 技术驱动与未来潜力 - AI技术深度应用:智能托管服务论文入选WWW25顶尖成果,假货防控等黑科技提升体验[23] - 马云亲自站台传递战略信号,明确AI服务年轻用户的定位[22][23] - 娱乐属性与交易功能形成独特壁垒,但需平衡内容边界风险[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