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空探索
icon
搜索文档
故意的!马斯克新公司申请“巨硬”商标剑指微软,揭开与盖茨宿怨
搜狐财经· 2025-08-05 12:47
公司命名与竞争背景 - xAI通过Grok模型打造多代理人AI软件公司,生成数百个专精于编码、影像及影片生成与理解的AI代理人,这些代理人将在虚拟机器中模拟人类互动行为 [1] - 公司以"Macrohard"为名提交商标申请,名称语意反讽Microsoft,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为明确的竞争宣言 [3] - 外界普遍认为这是马斯克向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发出的挑衅 [5] 马斯克与盖茨的宿怨 - 冲突源于盖茨据称做空特斯拉股票,马斯克批评其双重标准 [6] - 盖茨警告狗狗币炒作风险,马斯克怒斥其为"大骗子" [6] - 马斯克指控盖茨暗中资助媒体抹黑自己,并公开嘲讽其体态 [9] Macrohard技术蓝图 - 核心技术架构基于Grok语言模型,负责生成原始代码并理解多媒体内容 [10] - 多代理人架构生成数百个AI代理人,专精于程序设计、影片生成、图像理解等领域 [10] - AI模拟人类用户与软件的互动过程,在虚拟机器中持续迭代优化 [11] - AI自动审查并改良彼此的输出,形成闭环式进化流程,目标是从零开始构建复杂软件应用 [12] 行业竞争与愿景 - 微软通过OpenAI合作推出GitHub Copilot与Microsoft365 Copilot,成为AI赋能开发领域的领军者 [14] - Macrohard的愿景更为宏大,AI将作为工程团队负责设计、执行、测试和部署应用程序 [14] - 若实现,软件开发将进入AI自主创作阶段,编程语言退居为AI代理人之间的沟通语言 [14] 马斯克的商业风格与历史 - "巨硬"名称看似恶搞,但马斯克的玩笑往往蕴含认真野心,类似此前成立的Boring公司 [15] - Boring公司成立初期被质疑,但2024年C轮融资后估值达56.8亿美元 [17] - 特斯拉和SpaceX初期均遭嘲笑,如今分别成为全球市值最高车企和NASA主要合作伙伴 [18]
币圈大佬孙宇晨:豪赌纳斯达克,又转身飞向太空?
钛媒体APP· 2025-08-01 14:58
波场借壳上市 - 孙宇晨通过借壳SRM Entertainment将波场区块链平台送上纳斯达克,交易结构包括1亿美元股权投资用于推动波场币资金管理计划,交易完成后SRM将更名为Tron Inc [2] - SRM Entertainment原为玩具纪念品设计公司,去年营收431万美元亏损433万美元,消息公布后股价单日暴涨647%,10个交易日翻十倍 [2] - 交易幕后推手为纽约投行Dominari Securities,其母公司Dominari Holdings董事会年初新增小唐纳德·特朗普和埃里克·特朗普作为特别顾问 [5] 特朗普家族关联 - 孙宇晨2024年底投资7500万美元于特朗普家族加密货币项目,2025年5月以"特朗普币最大持有人"身份出席总统晚宴 [5] - 波场链上帮助特朗普家族项目发行稳定币USD1,埃里克·特朗普公开称孙宇晨为"好朋友"和"加密领域标志人物" [5] - 美国SEC曾于2023年3月起诉孙宇晨涉嫌出售未注册证券和操纵市场,但2025年2月突然同意暂停诉讼 [5] 营销策略与品牌建设 - 2019年花费456.8万美元拍下巴菲特午餐,通过"突发肾结石"等事件制造话题,最终实现全球曝光 [6] - 2024年11月以624万美元拍下意大利艺术家卡特兰作品《喜剧演员》(一根用胶带粘在墙上的香蕉),引发全球热搜 [9] - 2021年以2800万美元拍下蓝色起源首次载人飞行席位并将资金捐赠给STEM教育,2025年7月确认将参与NS-34太空飞行 [11] 波场业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波场全球用户超过3.13亿,链上锁定资产总值超过200亿美元,仅次于以太坊位居全球第二 [15] - 波场成为稳定币领域霸主,仅USDT在波场上的流通量就超过820亿美元,占全网发行量50%以上 [15] 未来发展规划 - 太空飞行计划被包装为"加密货币与太空探索是人类文明升级的一体两面"的宏大叙事 [11] - 规划区块链在太空领域的应用包括月球土地确权、火星矿产确权、Web3社区众筹太空项目等 [11] - 孙宇晨社交媒体发文暗示35岁只是"下半场"开始,展现持续野心 [13][14]
与马斯克“分手”后,贝索斯或成特朗普政府防务合同新伙伴
第一财经· 2025-07-24 14:32
特朗普与贝索斯关系转变 - 贝索斯与特朗普近期在白宫会晤持续一个多小时,具体日期和内容未公开[1] - 贝索斯在特朗普第二任期态度转为积极,公开祝贺其连任并捐款100万美元[3] - 特朗普公开称赞贝索斯改版《华盛顿邮报》社论版面,称其"很棒"且是"好人"[4] 太空领域合作动态 - 蓝色起源CEO曾前往白宫,双方谈话内容部分涉及政府合同[6][7] - SpaceX、ULA和蓝色起源赢得美国太空军135亿美元火箭发射合同,蓝色起源获7次任务价值23亿美元[7] - 特朗普启动1750亿美元"金穹"计划,原SpaceX主导地位因双方关系恶化被削弱,政府转向接洽亚马逊等企业[8] 商业与国防项目进展 - 亚马逊"柯伊伯计划"已发射78颗低轨卫星,贝索斯承认该卫星群可用于国防用途[8] - SpaceX在"金穹"合同中获28次任务价值59亿美元,ULA获19次任务价值53亿美元[7] - 特朗普政府因担忧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研究SpaceX替代方案[8]
比特币交易所最新税改:免征房产资本利得,XBIT平台迎政策红利
搜狐财经· 2025-07-24 09:09
美国税收政策变革 - 美国政府考虑取消房屋销售资本利得税 此举可能为房地产市场和相关金融服务带来巨大影响 [1][2] - 政策调整显示出政府对减税的积极态度 更多有利于投资者的税收改革措施可能陆续出台 [2] - 税收政策优化将为数字资产投资创造更好环境 比特币交易所可能成为高净值个人重要资产配置选择 [2] 传统金融机构布局加密货币 - 摩根大通积极探索加密货币贷款业务 标志着传统金融机构对数字资产态度的根本性转变 [4] - SpaceX宣布转移比特币资产 显示科技巨头对数字货币的战略重视 [4] - XBIT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提供无需身份验证、无账户限制的交易环境 私钥由用户自主掌控 [4] 代币化股票发展 - Robinhood和Gemini等平台在欧盟推出代币化股票 允许用户24/7全天候交易苹果、特斯拉等模拟股票 [6] - 2026年美国Form 1099-DA和OECD全球加密税务框架上线 链上股票将迫使加密税务体系追赶传统金融 [6] - AMBRx作为亚洲首支链上股票 已在Kraken平台上线交易 由Backed Finance提供1:1股票支持 [6] 去中心化金融技术创新 - XBIT去中心化交易所采用区块链地址匿名化技术保护用户隐私 交易记录公开透明但难以追溯真实身份 [8] - 用户资产存储在个人钱包中 通过私钥自管机制确保资产控制权完全归属用户 [8] - 平台设计理念与政府推动的金融服务创新趋势高度契合 助力加密货币行业迈向成熟发展阶段 [8]
制裁马斯克后的连锁反应,也许恰好证明,这一次特朗普不是胡来
搜狐财经· 2025-07-17 14:18
市场反应与股价波动 - 特斯拉股票盘中突跌,市值蒸发超千亿美元 [1] - 新能源板块惨烈下挫,机构撤资,散户爆仓 [1][3] - 欧洲特斯拉装配线一度停工,亚洲股市同步下挫 [5] 政策与行业影响 - 白宫削减新能源补贴,五角大楼中止发射合约审查 [1] - 特朗普政府推动削减绿色能源预算,转向传统能源复苏 [1] - 白宫要求联邦资金承接企业进行"政治中立性"审查,特斯拉进入红线范围 [7] - 欧洲议会警告美国新能源政策损害全球环保战略 [5] 公司战略调整 - 马斯克暗示削减美国本土投资,加码中东与亚太市场 [7] - 特斯拉董事会商讨调整CEO风险敞口,合规部门需向国防部解释 [5] - 马斯克拆分卫星服务对外融资,资金净流入数亿美元 [15] - 特斯拉在多个州购置土地,注册新型能源公司以分散法律风险 [15] 供应链与合作关系 - 芯片商、电池供应商、太空通信企业重新评估与特斯拉合作 [3] - NASA科研计划因"合作方不稳定"无限期延后 [7] - 马斯克与拉美国家洽谈卫星网络覆盖,与阿联酋建立AI实验平台 [19] 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 - 马斯克公开AI人脑对接研究数据,吸引全球研究机构合作 [15] - 拉斯维加斯完成高速地下通道展示,被称为"城市交通独立方案" [15] - X平台推出"社区评分"功能,打破中央审查机制 [15] 舆论与品牌形象 - "马斯克被制裁"话题登顶X平台,美联社形容为"史无前例" [1] - 马斯克形象二极分化,部分人视其为"民间之声",部分人视为"资本狂徒" [17] - X平台用户数激增,成为选战舆论核心平台 [20] 资本与估值调整 - 华尔街调整AI与新能源估值模型,加入"政治干预风险"因素 [7] - 私募基金减持马斯克系股票,加仓传统能源与军工 [7]
财经观察:印度抛来橄榄枝,马斯克商业版图能否延伸?
环球时报· 2025-07-16 06:48
特斯拉进入印度市场 - 特斯拉在印度孟买开设首家展厅,正式进军印度市场,展出Model Y车型,定价为69770美元,是全球主要市场中最高的 [1][2] - Model Y在印度的零售价预计将维持高位,因印度对整车征收70%进口关税及其他附加费,新车将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先期销售的Model Y车型产自特斯拉上海工厂 [2] - 特斯拉曾考虑在印度建立制造厂,但最近消息表明公司对此已失去兴趣,未来产品将以进口形式在印度销售,继孟买之后还计划在德里设立展厅 [2] 特斯拉与印度的关税谈判 - 特斯拉对印度市场的兴趣可追溯到2016年,但印度对整车进口征收高关税的政策是主要障碍,2021年马斯克称印度关税是"全球最高" [3] - 印度对价格4万美元及以下的进口汽车征收70%关税,对4万美元以上的征收100%关税,特斯拉曾寻求大幅关税减免,但印度政府明确表示不会为单一汽车制造商调整政策 [3] - 特斯拉印度裔首席财务官坦言高额关税是推迟进军印度市场的重要因素,去年马斯克曾计划访问印度并宣布投资20亿至30亿美元,但最终取消行程 [4] 特斯拉全球市场表现与印度战略 - 特斯拉进入印度正值全球销售放缓之际,二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3%,公司在中美两大核心市场遭遇挑战 [5] - 特斯拉选择此时进入印度的目的不在于追求销量目标,而是为获取重要市场信息,未来将面临来自比亚迪及塔塔汽车的竞争 [5] - 摩根大通预测特斯拉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可能从2023年的55%下滑至2025年的44%,因特朗普政府计划终止电动汽车7500美元税收抵免政策 [6] 马斯克商业帝国的其他动向 - 马斯克的星链业务已获得印度政府批准,可在印度启动互联网服务,成为第三家获准在印度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的公司 [7] - 星链仍需建设地面基础设施并获得频谱,才能推出商业服务 [7] - SpaceX决定向xAI投资20亿美元,马斯克正动员商业帝国其他部分推动对xAI的资金整合,xAI与社交媒体平台X合并后估值达1130亿美元 [8][9] 印度市场的吸引力 - 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拥有约2亿中产阶级的消费潜力、低成本生产优势及不断优化的政策,为特斯拉提供新增长点 [6] - 印度期望通过引入特斯拉推动制造业升级与本土化,加速绿色能源转型,拓展数字经济,提升太空技术能力 [8] - 印度此举可能也在考虑通过吸引美国尖端技术投资,减少对单一供应链的依赖 [8]
跟特朗普“离婚”,马斯克会把商业帝国搬到中国?
观察者网· 2025-07-15 08:11
特朗普与马斯克关系紧张 -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亿万富翁马斯克因税收和支出法案彻底翻脸,特朗普威胁驱逐马斯克,马斯克扬言成立新政党[1] - 两人紧张关系引发猜测马斯克可能将商业帝国迁往中国,尤其是在监管、补贴、审查或税收等问题上[1] - 马斯克商业帝国已从政府合同、贷款、补贴和税收抵免中获得380亿美元[5] 马斯克业务迁往中国的可能性 - 中国拥有先进的供应链和基础设施,可能成为受欢迎的搬迁目的地,但完全转移商业帝国因出口管制和国家安全壁垒不可行[1] - 选择性知识转移、象征性结盟和制造业迁移是可能的,尤其是电动汽车业务[1] - SpaceX因在美国国防、卫星通信和太空发射服务中的作用基本不可转让,转移关键太空技术可能被视为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1]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表现 - 2020年特斯拉占中国电动汽车总销量的16%以上,但面对比亚迪和小鹏等中国竞争对手,去年份额已降至6%[3] - 中国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已经领先于美国,电动汽车商业生态环境成熟[3] - 特斯拉在中国的业务有助于加速当地电动汽车公司的发展,但将知识产权全部转移到中国将在美国引发政治反弹[3] 马斯克其他业务在中国的可能性 - 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和超级高铁公司Boring Company在中国落地可能面临问题[4] - 超级高铁理念作为灵感来源比现实项目更成功,在中国建造原型可成为未来交通系统的技术示范[4] - 中国可利用马斯克在美国被边缘化的处境,强化自身科技叙事,吸引外国投资者和中国科学家[4] 中国社交媒体反应 - 一些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对马斯克表示欢迎,认为中国会欢迎富有、有创造力、有创新精神的人才[5] - 网民评论称如果马斯克没有国家,中国欢迎他,特斯拉汽车将变得更便宜[5]
马斯克再失一员大将:X首席执行官宣布离职
财富FORTUNE· 2025-07-12 21:07
X公司高管变动 - 琳达·亚卡里诺辞去X首席执行官职务 她在2023年6月加入X 任职两年 此前在NBC和特纳广播公司有数十年媒体与广告行业经验 被评价为"坚韧的高管"[1][2] - 亚卡里诺离职正值马斯克商业帝国动荡期 她表示加入X是因认同马斯克打造"万能应用"的愿景 但未透露具体离职原因[2][3] - 近期X公司还有多位高管离职 包括全球内容主管布雷特·韦茨(2025年6月离职)、媒体战略主管戴夫·海因辛格(2025年3月离职 仅任职4个月)、产品工程主管王浩飞(2025年3月离职)[10][13][14] 特斯拉高管变动 - 特斯拉北美及欧洲销售主管奥米德·阿夫沙尔上月离职 他曾是马斯克高级助手 在马斯克离司期间担任代理人[3][4] - 人力资源总监珍娜·费鲁阿在特斯拉工作7年后于2025年6月离职[5] - Optimus人形机器人团队负责人米兰·科瓦奇在特斯拉工作9年后于2025年6月离职 他被视为"马斯克万亿美元机器人梦想背后的智囊"[6] - 电池架构负责人维奈特·梅塔在特斯拉任职18年后近期离职 其离职令业界意外[7][8] 其他马斯克关联公司高管变动 - SpaceX商业业务副总裁汤姆·奥奇内罗于2024年2月离职 他是极少数从SpaceX离任的高管之一[15] - X公司全球事务副总裁尼克·皮克尔斯在任职10年后于2024年9月离职[16] - X公司全球数据保护官雷纳托·莱特·蒙泰罗于2024年9月离职 他是马斯克接管后留任的少数"推特旧部"之一[17] X平台运营现状 - 马斯克承认难以平衡政府效率部和其他业务[2] - 自2022年马斯克接手后 X平台用户大量流失 竞争对手Bluesky等获得更多用户青睐[3] - 近期马斯克旗下AI公司推出的Grok聊天机器人在X发布反犹太主义内容 引发争议[3]
政治生涯充满戏剧性,任命之际赶上大裁员,美交通部长成NASA临时局长
环球时报· 2025-07-11 06:53
人事任命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现任交通部长肖恩·达菲将暂时担任NASA局长职位[1] - 达菲拥有市场营销学位和法学博士学位 曾是世界伐木竞技冠军并因参加真人秀节目而知名[3] - 达菲2010年以共和党人身份进入国会 2019年辞去议员职务转投福克斯新闻 2025年回归政府出任交通部长[3] 提名争议 - 特朗普去年12月提名Shift4支付创始人贾里德·艾萨克曼担任NASA局长 但今年5月底白宫突然撤回提名[4] - 撤回提名原因是艾萨克曼与马斯克关系密切 而马斯克旗下公司与NASA有业务往来 特朗普认为任命"不合适"[4] - 达菲与马斯克曾在3月内阁会议中发生激烈争执 达菲批评马斯克裁减空中交通管制员影响政府效率[4] 组织调整 - 美国政府正推动NASA裁撤2100余名高级员工 这些员工大多属于科学研究、载人航天等核心技术领域[4] - NASA表示将继续推进太空探索工作 确保美国在登月、登陆火星等关键目标保持领先[5] - 特朗普政府2026财年预算案计划将NASA经费削减25% 并裁撤超过5000名员工 若通过将是NASA自60年代以来最小规模运作[5] 行业影响 - 业内人士担忧裁员计划将导致NASA经验和技术专长流失 影响后续运作[5] - 美国行星学会指出裁员将削弱NASA管理能力 对未来目标实现构成挑战[5] - 预算削减和裁员可能对美国太空计划产生深远影响[5]
真急了,“特朗普要将太阳系拱手让给中国”
观察者网· 2025-07-10 12:02
NASA预算削减计划 - 特朗普政府计划将NASA科学预算从73.3亿美元大幅削减至39亿美元,裁撤或终止包括火星探测器在内的多个太空项目[1][2][4] - 预算削减幅度达到近50%,理由是NASA科研任务过多且开支不可持续[2][4] - 该预算案将使NASA科学预算降至自1984年以来的最低点[9] 受影响的具体项目 - "奥德赛"火星探测器面临终止,其2025年运行预算仅为1000万美元,不到发射成本的1/22[12] - "哈勃"太空望远镜2025年运营成本约9300万美元,"韦伯"望远镜预算从1.87亿美元削减至1.4亿美元[5] - "MAVEN"火星轨道器和"朱诺"号木星探测器同样面临终止[9][12] - 喷气推进实验室(JPL)年度资金可能从22亿美元降至8.9亿美元,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可能失去近一半员工[9] 行业影响与反应 - 七位NASA前科学任务理事会主任联名反对,认为这将损害美国在太空科学领域的领导地位[1][5] - 科学家警告预算削减将导致错误增加和任务意外终止[16] - 中国被视为在太空领域快速崛起的竞争者,美国科学家担心单方面削减预算将让出优势[5][9] - 机器人探索项目正逐渐被边缘化,新科学任务数量逐年减少[12][15] 预算重新分配 - "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项目获得重点支持,但技术挑战使其官方时间表难以实现[6] - 预算削减节省的资金理论上可用于采用更先进技术的新任务,但实际上新项目屈指可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