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七巨头

搜索文档
美股巨头升势如潮 A股连涨让海外交易台也“动了心” 或有更多海外资金配置中国市场
第一财经· 2025-08-15 07:21
中美股市表现 - 美股标普500和纳斯达克连续两天创历史新高 科技七巨头总市值超18万亿美元 其中英伟达成为全球首家4万亿美元市值公司 [1][3] - A股逼近3700点大关 过去8个交易日涨6天 成交额达2.1万亿元创2月以来新高 散户保证金贷款突破十年高位 [1][6] - 恒生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过去12个月绝对回报率达54%和48% 上证综指和沪深300指数回报率约30%和27% [6] 美股科技巨头 - 英伟达年内上涨33.5% Meta上涨32.5% 微软上涨22.8% Palantir涨幅达145% [2] - 亚马逊预计2025年在线销售2680亿美元 AWS收入1270亿美元 广告收入660亿美元 [2] - 微软预计核心业务1290亿美元 Azure收入860亿美元 个人计算550亿美元 苹果产品收入3130亿美元 服务收入1110亿美元 [2] A股市场动态 - 高盛现金交易台显示A股为8月13日资金流入第二大市场 买入集中在医疗保健和汽车 [6] - 沪深300指数有望实现四个月连涨 为2020年以来最长连续涨势 [6] - 摩根士丹利6月下旬转向看好A股 上证综指和沪深300分别跑赢恒生指数2.6和1.5个百分点 [7] 资金流向 - 6月外资净流入中国股票12亿美元 7月扩大至27亿美元 全球大型亚太基金减少低配持仓 [8] - 罗素2000指数本周累计上涨近5% 中小盘股补涨行情明显 [4] - 高盛对中国股市持超配观点 但国际长线资金配置仍处历史低位 [1] 行业趋势 - 东吴期货看好"反内卷行情" 推荐光伏和黑色产业链 偏好国企占比高和行业集中度高的品种 [8] - 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出现结构性改善 包括净资产收益率上升趋势和监管环境优化 [8] - 美国7月CPI同比上升2.7% 核心通胀同比上升3.1% 能源价格下跌1.1% 住房成本仅上涨0.2% [3]
关税冲击重挫“买入美国”时代,投资者路在何方?
财富FORTUNE· 2025-07-28 20:04
投资策略转变 - 过去十年"买入美国"策略主导市场 通过配置标普500指数ETF获得稳定收益 但该策略近期失效[1] - 科技七巨头估值过高导致投资组合结构性失衡 市值加权法加剧集中度风险[4][5] - 当前建议转向主动管理策略 提升地域多样性配置 降低美股集中度[2][6] 美股配置调整 - 保留美股配置但需降低权重 标普493指数(剔除科技七巨头)仍具投资价值[7] - 高股息股票(如辉瑞6% 福特6%)替代债券配置 因债券波动性上升且与股票负相关性减弱[8] - 推荐三只标普493成分股:Intuitive Surgical手术机器人 Arista Networks数据中心设备 Gap Inc转型企业[13][14][15] 欧洲市场机遇 - 欧洲斯托克50指数ETF成为核心配置选择 估值达历史低位且政策环境改善[16][17] - 德国扩大国防开支 法国意大利推出促增长政策 私营部门活力提升[8][9] - 黑石集团和阿波罗高管认为欧洲资产处于价值洼地 过度监管时代可能终结[9] 亚洲投资机会 - 中国科技板块因AI突破重获关注 阿里巴巴腾讯吸引力提升[19] - 日本公司治理改革见效 推荐索尼东京电子等出口企业[20] - 印度宽基ETF受益于美印关系深化及产业蓬勃发展[21] 黄金投资分析 - 2024年黄金表现亮眼 4月22日创3500美元/盎司历史新高[24] - 实物黄金渠道:开市客金条溢价仅2% 美国金鹰币加拿大枫叶金币具观赏性但溢价高[24][26] - 黄金ETF成本最低但无法持有实物 资本利得税最高达28%[24][29] 资产配置建议 - 35岁投资者建议75%美股+欧洲大盘股ETF 搭配亚洲科技股及比特币黄金[10] - 临近退休者推荐60/40股债组合 债券侧重短期品种[10] - 专业顾问可帮助构建复杂组合 防止非理性撤资 但需权衡管理费成本[10]
恒生科指聚齐“科技七巨头”,比拼美国科技七姐妹!
智通财经网· 2025-06-09 16:21
恒生科技指数调整 - 恒生科技指数于6月9日实施季度检讨调整,比亚迪股份(01211)纳入成分股名单,同时剔除阅文集团,成分股数量维持在30只不变 [1] - 调整后恒生科技指数成功集齐"科技七巨头",包括小米、联想、比亚迪、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美团 [1] 港股科技核心资产 - 中国科技核心资产正在向增值链上游迈进,具备明显的相对盈利优势和经营韧性,有望成为"蓝筹发动机"带动更多核心资产重估 [2]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兼具硬科技与新消费属性,成分股深度聚焦AI产业链上中下游,包含阿里、腾讯、小米、美团、中芯国际、联想等 [2] - 恒生科技指数超一半权重分布在电商零售、汽车、家电、消电、旅游等可选消费板块,包含"蔚小理"、小米、联想等硬件厂商 [2] 科技七巨头受益逻辑 小米(01810) - 端侧AI落地主要受益者,2024年切入智能电动车行业 [3] - 2025年关注点包括新车发布推动汽车业务增长、手机业务毛利率和全球市占率提升、大家电出海推动智能硬件增长、DeepSeek在边缘AI落地 [3] 联想(00992) - AI投资带动PC等业务需求回暖,关注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长机遇 [4] - 2025年关注点包括AI助理/AI智能体落地推动AI PC和AI手机渗透率提升、DeepSeek商业化落地带动企业IT投资、中东市场布局加速 [4] 比亚迪(01211) - 2024年全球销量427万辆同比+41%,全球第五大、中国第一大销量车企 [4] - 2025年挑战550万销量目标,加速高阶智驾功能在中低端车型渗透,推进高端化与出海战略 [4] 中芯国际(00981) - 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企业,产业链重构主要受益者 [5] - 主要驱动力包括在地化生产需求驱动成熟产线稼动率饱满、先进产线良率稳步提高 [5] 阿里巴巴(BABA US/09988) - 国内领先云服务厂商,受益AI需求迸发 [5] - 2025年关注点包括引领国内云服务厂商及互联网AI应用价值重估、电商场景强化应用探索 [5] 腾讯(00700) - AI赋能社交广告,混元大模型未来可期 [6] - 2025年关注点包括AI+视频号广告加载率提升、AI+游戏加速研发进度、AI+云商业化落地 [6] 美团(03690) - 本地生活消费龙头,外卖下沉市场仍有增量 [6] - 2025年关注点包括外卖UE利润释放、到店业务利润修复、闪购和出海业务带来成长期权 [6] 港股市场展望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走出"N"型走势,中美元首通话释放积极信号,全球资金看待中国资产的长期态度有所改变 [1] - 中国科技核心资产地位上升,外资趋势性回流中国资产只是节奏和时机问题 [2]
恒生科指聚齐“科技七巨头”,这些就是中国科技核心资产!
格隆汇· 2025-06-09 16:14
恒生科技指数调整 - 恒生科技指数于6月9日实施季度检讨调整,比亚迪股份纳入成分股,阅文集团被剔除,成分股数量维持在30只 [1] - 调整后恒生科技指数成功集齐"科技七巨头",包括小米、联想、比亚迪、中芯国际、阿里巴巴、腾讯、美团 [1] - 华泰证券观点认为,美股"科技七巨头"(苹果、谷歌等)因业绩和创新能力成为核心资产,港股科技七巨头同样受到投资人关注 [1] 港股市场走势与外资回流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受DeepSeek、关税等因素影响呈现"N"型走势 [1] - 中信证券观点称,中美元首通话释放积极信号,出口链压力缓和,中国增长预期抬升,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的长期态度改善 [1] - 中国科技核心资产地位上升,具备相对盈利优势和经营韧性,外资趋势性回流中国资产只是节奏问题 [2] 恒生科技指数ETF配置逻辑 - 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兼具硬科技与新消费属性,在外围扰动下具备韧性 [2] - 硬科技方面,恒生科技代表中国AI核心资产,成分股聚焦AI产业链上中下游,阿里、腾讯等有望成为"七巨头" [2] - 新消费方面,恒生科技超一半权重在电商零售、汽车等可选消费板块,包含"蔚小理"、小米、携程等 [2] 科技七巨头受益逻辑 小米(1810 HK) - 端侧AI落地主要受益者,2024年切入智能电动车行业 [3] - 2025年关注点:新车发布推动汽车业务、手机业务毛利率和市占率提升、大家电出海、DeepSeek边缘AI落地 [3] 联想(992 HK) - AI投资带动PC等业务需求回暖,中东等新兴市场增长机遇 [4] - 2025年关注点:AI PC和AI手机渗透率提升、DeepSeek商业化带动IT投资、"中国+N"供应链优势、中东市场布局 [4] 比亚迪(1211 HK) - 2024年全球销量427万辆,同比+41%,全球第五大车企 [4] - 2025年挑战550万销量目标,推进智能化转型、高端化与出海战略 [4] 中芯国际(981 HK) - 中国最大、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企业,产业链重构主要受益者 [5] - 主要驱动力:在地化生产需求、先进产线良率提高 [5] 阿里巴巴(BABA US/9988 HK) - 国内领先云服务厂商,受益AI需求迸发 [5] - 未来展望:引领云服务及互联网AI应用价值重估、电商场景强化应用探索 [5] 腾讯(700 HK) - AI赋能社交广告,混元大模型未来可期 [6] - 关注点:AI+视频号广告加载率提升、AI+游戏加速研发、AI+云商业化落地 [6] 美团(3690 HK) - 本地生活消费龙头 [6] - 关注点:外卖下沉市场增量、到店业务利润修复、闪购与出海业务规模扩大 [6]
美股策略周报:就业稳定盈利双位数增长,大盘历史新高指日可待-20250609
艾德金融· 2025-06-09 13:46
经济数据 - 5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3.9万,高于预期12.6万,失业率4.2%符合预期;私营非农部门员工平均时薪环比增0.4%、同比增3.9%,均好于预期[3][12] - 5月ISM服务业PMI指数49.9、制造业PMI指数48.5,均低于预期且陷入萎缩;当周初请失业救济金人数24.7万,高于预期[7] - 4月职位空缺约740万,较3月增加19.1万,空缺率由4.3%升至4.4%;职位空缺数与失业人数之比为1.03,略有上升[9] 市场情绪 - 散户看跌股市占比41.4%,看涨占比32.7%,看涨与看跌比值为0.79;持中性态度散户占比25.9%[3][20]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周移动均值501,整体呈下降趋势;恐惧与贪婪指数收报63点,情绪高涨[3][20] 市场表现 - 全球权益市场周涨1.4%,新兴市场(2.2%)>发达市场(1.3%);标普500周涨1.5%,科技七巨头指数周涨2.1%,金龙指数周涨3.7%[3][26] - 36个二级行业中29个上涨,跑赢标普500的有20个;风格上小盘成长和价值优于大盘成长和价值[3] 估值与策略 - 标普500 Q1 EPS同比增约13%,PE(TTM)当前26.9倍,十年分位数80%;动态PE升幅0.7%,距高点约15%[3] - 预计大盘将很快创出历史新高,配置上维持多类别资产组合策略,推荐科技七巨头等ETF[3] 风险提示 - 存在宏观经济下行、通胀失控、利率高企、政策不确定、地缘政治冲突等风险[42]
摩根大通改口看多美股!上调标普500年底目标至6000点,称美股仍有新高空间
华尔街见闻· 2025-06-07 01:20
摩根大通调高标普500指数目标位 - 摩根大通将标普500指数年底目标位从5200点上调至6000点,较周四收盘价涨幅不到1%但预期显著改善[1] - 首席策略师认为只要没有重大政策意外,股市将继续创新高[1] - 高盛、德银、巴克莱等机构近期也转向看多美股[1] 机构转向乐观的驱动因素 - AI热潮持续发酵成为美股上涨核心动力[2] - 量化基金和CTA基金因市场波动率下降和动量信号增强而持续买入[2] - 主动基金在市场回调时逢低吸纳带来资金流入[2] 市场情绪转变背景 - 4月初因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混乱导致策略师集体下调预期,为2020年以来最大规模下调潮[2] - 机构投资者4月恐慌抛售股票给企业和散户后现正追高回补,可能引发逼空式上涨[2] - 大型科技股尤其是"科技七巨头"和半导体等AI受益公司将领涨[2] 潜在市场动态 - 经济放缓可能促使美联储提前降息,市场或炒作小盘股和周期股的短期反弹[2] - 当前美股估值已处于高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