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

搜索文档
德生科技:深耕数据要素产业,助力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13:47
数据要素与资本市场融合 - 数据要素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融入资本市场创新体系[1] - 证监会围绕"数据要素×资本市场"等方向推进试点与示范项目[1] 德生科技在政务领域的布局 - 公司深度参与广州数据交易所(天河)服务专区建设运营[1] - 2024年7月专区运营大厅启用形成"天河服务专区模式"闭环体系[1] - 该模式整合数据服务、产品孵化、企业培育等功能[1] 企业服务能力建设 - 公司获得ISO55013数据资产管理体系认证[2] - 完成北京新城热力等企业首批数据资产确权登记[2] - 2024年3月与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合作推动ISO55013标准本地化[2] 民生服务产品创新 - 推出职业背景调查、婚恋交友、家政服务等个人数据产品[2] 平台运营成效 - 广州天河数据交易平台累计成交金额超13亿元占全市50%以上[2] - 服务专区配备专业团队提升交易效率与质量[2] 产业生态培育 - 累计培育天河区248家数据要素型企业[3] - 平台上架交易标的达452项[3] - 通过专题培训等形式提升企业数据运营能力[3] 行业协会角色 - 作为天河区数据要素产业协会秘书长单位[3] - 聚焦数据确权、登记、流通等关键环节[3] - 深化政务、产业、民生领域数据应用创新[3]
AI爆发了,数据走到了哪儿?
搜狐财经· 2025-06-24 10:59
数据规模预测 - 2025年全球数据量预计达到213.56ZB,2029年将增长至527.47ZB,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1] - 中国市场2025年数据量预计为51.78ZB,2029年增长至136.12ZB,增速显著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1]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部署 - 中国部署10个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北京、浙江、安徽、辽宁、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海南、贵州),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等核心区域 [2][3] - 试验区目标为培育数据经营主体、繁荣数据市场,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 [2] - 试验区联动可建立初步数据要素市场生态,覆盖工业、农业、商贸等多行业 [3] 北京试验区发展 - 北京实施"一区三中心"框架,打造国家数据管理中心、资源中心、流通交易中心 [5] - 公共数据体系汇聚超7000亿条数据,共享数据2.4万亿条,开放1.8万个数据集 [5] - 金融数据专区服务60余家金融机构及70万市场主体,累计服务超3.7亿次 [5] - 推动京津冀数据协同,签订战略协议,构建三地数据互信互认机制 [6] 贵州试验区发展 -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2024年交易额73.95亿元,同比增长超200% [7] - 贵州算力规模超77EFLOPS,智算占比98%,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节点 [7] - 颁布《贵州省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等法规,优化数据流通环境 [7] 海南试验区发展 - 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为2022年的1.7倍 [10] - 建成海底智算中心集群,利用海水冷却降低能耗,打造"陆数海算"模式 [10] - 设立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完善跨境海缆布局,推动数据安全流动 [11] 数据要素市场挑战 - 跨区域数据流通需解决安全问题,区块链和隐私计算技术为潜在解决方案 [13] - 地方数据制度差异大,需建立通用规则以促进跨省互认 [14] - 数据确权制度尚不完善,"三权分置"产权机制需细化规则 [15] 行业影响与前景 - 试验区探索为全国数据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经验,推动数字经济"中国模式" [16] - 生成式AI用户达2.5亿,数据要素流通加固AI发展基石 [15]
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潜能(创新谈)
人民日报· 2025-06-16 05:52
数字经济与数据要素 - 国家数据局将在北京、浙江、安徽等地部署建设10个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支持培育经营主体和繁荣数据市场[1] - 数据要素是指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参与价值创造的数据资源,2020年被纳入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1] - 数据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开发数据要素资源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新动能[1] 产业数字化与数字技术应用 - 产业数字化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要途径,例如模具生产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实现精准定价和高效排产[2] - 数字技术是培育新兴产业的有力手段,中国钢研团队通过"材料数据工厂"将高温合金研发周期从10年以上压缩到1年[2] - "人工智能+"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数据要素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和催生新业态[2] 数据资源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ZB),相当于1300多万部3D动画电影的数据量[3] - 我国算力总规模达280EFLOPS,八大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达175EFLOPS[3] - 全球新公开的4.5万件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中,我国占比达61.5%[3]
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深圳必将不负使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23:00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定位 - 深圳被赋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 重点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制度性探索创新 [1][4] - 改革目标聚焦提升创新效率与发展新兴产业 提出更细致的制度性改革要求 尤其在产学研协同、新兴领域规则制定等方面 [1][3] 科技创新机制突破 - 强化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和"出题人"角色 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 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 [2] - 深圳医学科学院作为改革范例 采用不定编制、不定级别的社会化用人制度 已吸引丹扬院士等国际顶尖人才加入 [2] - 试点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 赋予其在团队组建、经费支配等方面更大权限 要求兼具技术、管理、市场三重能力 [2] 产业与人才发展路径 - 推动工程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支持高校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型工科人才 探索职业技能培训链与先进制造业集群衔接模式 [3] - 重点突破人工智能医疗设备准入、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制度、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三大领域 深圳在场景应用和标准制定方面具备先发优势 [3] 制度创新方向 - 遵循技术变革特征进行顶层设计 探索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的路径 目标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4] - 改革突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 要求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等教育体系改革 匹配新兴产业需求 [3]
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深圳必将不负使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2 21:09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与科技创新 - 《意见》鼓励深圳在破解教育科技人才领域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等方面继续探索 [1] - 新一轮改革试点目标更聚焦于创新,尤其在提升创新效率与发展新兴产业两大方面提出更细致的制度性改革要求 [1] - 深圳企业和产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面临更多制度性与技术性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产学研高效协同问题 [1]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 《意见》强调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与"出题人"角色,因其处在技术与产业变革前线 [2] - 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与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以吸引全球顶尖人才 [2] - 深圳医学科学院实行社会化用人制度,已吸引丹扬、陆伟等国际顶尖学者加入 [2] 科研管理机制创新 - 提出科研项目"经理人"制度,赋予其在项目甄选、团队组建、经费支配等方面更大权限 [2] - 该制度要求经理人兼具科研技术素质与项目管理能力,需"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 [2] 先进制造业与人才培养 - 深圳加快建设全球领先的先进制造业中心,需推动技术、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3] - 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探索职业技能培训链与产业链衔接模式 [3] 新兴产业制度突破 - 赋予深圳探索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准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任务 [3] - 三大产业因缺乏机制与标准阻碍产业化,深圳在技术应用与场景创造方面具有先行优势 [3]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 - 《意见》突出深圳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制度性探索 [4] - 遵循市场规律与技术变革特征,探索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路径 [4]
数字经济成湖北发展新引擎 数智融合加速演进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10:09
湖北大数据集团成立 - 湖北大数据集团注册资本50亿元 定位为数字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主体 数据要素汇集流通开发利用主体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主体 [1] - 该集团将整合政府 行业 科研和社会数据资源 打通数据要素流通利用的难点堵点 [1] - 有望牵头建立具有湖北特色的数据所有权 交易 流通和治理机制 推动数据成为"类资产"并进入市场流通 [1] 湖北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湖北数字经济规模从2023年的2 6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万亿余元 增长15 4% [1] - 数字经济占湖北GDP比重从47%增长至50% 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引擎 [1] - 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 将带动GDP增长0 2% [1] - 武汉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700亿元 近3年年增速超30% [3] - 武汉聚集人工智能企业逾1000家 [3] 数字技术应用案例 - AI"火眼金睛"实时感应货物重量 协助机械臂装货 [1] - "智慧大脑"协调车辆进出 [1] - AI集群路由器支撑算网升级 构筑数字经济"高速公路" [1] - 数字经济在湖北的工业互联网 数字医疗和光电子信息产业已产生大批成熟应用案例 [2] - 中国光谷拥有包括光纤通信 激光技术 光电显示等在内的全产业链集群 [2] 未来发展计划 - 依托中部数据流通服务中心 打造中部数据要素流通枢纽 [2] - 聚焦政务 制造 交通 医疗 教育等领域 打造一批行业AI大模型 [2] - 推动人形机器人与脑机接口 智能大模型等融合发展 [2] - 武汉将推动20个以上行业大模型赋能应用 打造垂类大模型应用矩阵 [3] - 重点开展制造业 政务 医疗 交通等场景的模型训练和优化 推动模型从"可用"向"好用"转变 [2] - 加强人工智能伦理安全建设 探索脑机接口 仿人机器人等前沿技术监管框架 [2] 关键支撑要素 - 算力支撑是实现从"九省通衢"向"数智通衢"跨越的关键 [2] - 需加快制定区域数据交换协议 接口标准和所有权确认模式 建设"中央数据高速公路" [2] - 人工智能是数字经济的技术基础和增长引擎 [2]
晚报 | 6月6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6-05 22:31
商业航天 - Globalstar公司扩大第二代"D2D"卫星星座计划,苹果公司支付11亿美元以增强iPhone的非地面网络连接能力,并斥资4亿美元收购Globalstar20%股权[1] - 全球商业航天领域加速发展可回收火箭和低轨星座组网,中国商业航天迎来"技术突破"和"规模爆发"双重拐点[1] - 火箭制造端多家企业开展可复用液体火箭飞行验证,卫星制造端产能提升且成本降低,应用端涌现手机直连卫星、汽车直连卫星等新场景[1] - 中国商业航天产业链进入高景气周期,低轨卫星发射加速驱动"卫星制造-发射-应用"全链条升级[1] 军工 - 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重组,汽车业务独立为央企,军工资产证券化率提升预期强烈[2] - 分立后兵装集团资产负债率有望降至50%以下,融资成本优势凸显[2] - 2025年军工行业订单或迎拐点,新技术、新产品、军贸等方向蕴含更大弹性[2] 折叠屏 - 华为新款三折叠手机下半年亮相,升级处理器和影像功能,首代产品激活量达42万台[3] - 华为MateXT三折叠手机首销秒罄,二手平台加价至6.8万元,鸿蒙系统加持下新款有望再掀热潮[3] - 三星今年也将推出三折叠产品[3] 二甲双胍 - 研究发现服用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女性活到90岁及以上几率提升30%,大脑年轻6岁[4] - 二甲双胍可能通过激活AMPK、促进自噬等机制发挥抗衰老作用[4] 数据要素 - 国家部署建设10个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探索数据价值释放路径[4][5] - 试验区将促进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数据资产入表或创造100万亿元新增资产规模[5] 行业动态 - 工信部印发《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英伟达市值重回全球第一[10] - 能源局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试点,虚拟电厂概念活跃[11] - 京东稳定币进入沙盒测试第二阶段,区块链板块受关注[11] - 宇树科技新机器人即将亮相,机器人概念股异动[12] - 创新药密集获批且龙头出海成效显现,医药板块受提振[12] - 山东高密化工车间爆炸事故涉及农药生产,农药板块波动[12] 市场数据 - 5月全国乘用车零售193万辆,同比增长13%[7] - 东数西算/算力板块多股上涨,包括华脉科技、天津普林等[10] - 军工重组概念股如东安动力、湖南天雁等受分立重组消息刺激[11][12]
乘数效应加速释放,关注数据要素投资机遇
长江证券· 2025-06-04 08: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29日国家数据局举办“数据要素×”首场新闻发布会,展现我国数据要素产业进展,数据要素已逐渐进入落地阶段,有望迎来价值重估,惠及全产业链,建议关注具备海量数据资源及在数据处理、管理和分析方面有深厚积累的企业 [2][4][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数据要素产业现状 - 企业对数据开发利用热情持续提升,中央企业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约66%的行业龙头企业购买过数据,还有一批以数据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成功上市,展现了数据要素产业巨大潜力与广阔空间 [9] 数据要素赋能行业成效 - 医疗领域,截至2025年5月26日,国家医保局累计采集药品追溯信息392.36亿条,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建设 [9] - 工业领域,大型龙头企业汇聚产业链数据,实现高端产品研发周期、采购交付周期缩短30%以上,库存周期从3个月降低到1个月 [9] - 农业领域,种植企业通过数据赋能施肥环节综合提升产量5.5%,养殖企业实现海洋牧场海洋生物资源总量增加5.3倍 [9]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情况 -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启动,与去年相比,今年大赛在成果评价方面更关注数据治理,有助于实现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促进数据交易体系建设,数据要素交易有望进入快车道 [9]
尾盘!批量涨停
证券时报· 2025-05-29 17:00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股指全线走高 深证成指涨1.24%报10127.2点 创业板指涨1.37%报2012.55点 北证50指数涨2.73%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2136亿元 较此前一日增加近1800亿元 [1] - 港股大幅拉升 恒生指数涨超1%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 石药集团涨超12% 药明生物涨约10% 药明康德涨近7% [2] - 场内超4400股飘红 半导体 创新药 数据要素等板块表现强势 [1] 半导体板块 - 半导体板块强势拉升 EDA概念表现亮眼 概伦电子 广立微20%涨停 华大九天涨近15% 台基股份涨逾9% [3][4] - 消息面上 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将要求一些当地企业停止向中国出口与半导体设计技术相关的软件 受影响企业包括Cadence Synopsys及Siemens EDA等 三家公司合共占中国EDA市场约八成 [5][6] 创新药概念 - 创新药概念大幅走高 睿智医药 益方生物 舒泰神20%涨停 常山药业涨超15%创出新高 三生国健涨超12% 华森制药涨停斩获3连板 [7][8] - 舒泰神公告 STSA-1002注射液完成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Ib/II期临床试验入组 并收到顶线数据初步统计分析结果 [8] -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将举行 中国药企入选临床研究达70余项 包括恒瑞医药 信达生物 荣昌生物等 [9] 数据要素概念 - 数据要素概念走势强劲 拉卡拉 雄帝科技 万马科技 天阳科技 朗新集团20%涨停 优博讯涨超14% 京北方 捷顺科技等亦涨停 [10][11] - 国家数据局表示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已启动 旨在打造更多数据应用新场景 新业态 推动数据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11] - 机构认为 数据要素领域重磅政策持续落地 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公共数据运营等环节释放重要价值 医保数据等领域商业价值最清晰 [12] 其他板块及个股表现 - 无人物流车 环卫车等无人驾驶概念延续强势 玉禾田连续两日涨停 云内动力 通达电气斩获4连板 [1] - 久盛电气 拉卡拉 贝斯美 国芳集团 融发核电等多股尾盘拉升涨停 [2] - 老铺黄金盘中一度涨超9% 突破900港元大关 再创历史新高 [2]
尾盘!批量涨停!
证券时报· 2025-05-29 16:55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涨0.7%报3363.45点,深证成指涨1.24%报10127.2点,创业板指涨1.37%报2012.55点,北证50指数涨2.73%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2136亿元,较此前一日增加近1800亿元 [1] - 场内超4400股飘红,半导体、创新药、数据要素、无人驾驶等板块表现强势 [1] 半导体板块 - 半导体板块强势拉升,EDA概念表现亮眼,概伦电子、广立微20%涨停,华大九天涨近15%,台基股份涨逾9% [5] - 消息面上,特朗普政府拟要求部分美国企业停止向中国出口半导体设计技术相关软件,涉及Cadence、Synopsys及Siemens EDA等占中国EDA市场约八成的企业 [7] 创新药概念 - 创新药概念大幅走高,睿智医药、益方生物、舒泰神20%涨停,常山药业涨超15%创出新高,三生国健涨超12%,华森制药涨停斩获3连板 [9] - 舒泰神公告STSA-1002注射液完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b/II期临床试验入组并收到顶线数据初步统计分析结果 [12] - 2025年ASCO年会中国药企入选临床研究达70余项,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公司均有新药研究入选,反映国内医药研发蓬勃态势 [12][13] 数据要素概念 - 数据要素概念走势强劲,拉卡拉、雄帝科技、万马科技、天阳科技、朗新集团20%涨停,优博讯涨超14% [15] - 国家数据局启动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旨在推动公共数据和企业数据应用,打造新场景新业态 [17] - 机构认为数据要素领域政策持续落地,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公共数据运营释放重要价值 [17] 港股市场 - 石药集团涨超12%,药明生物涨约10%,药明康德、华虹半导体涨近7%,老铺黄金盘中涨超9%突破900港元创历史新高 [2] 国际消息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暂停特朗普政府4月2日宣布的一揽子加征关税政策生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