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要素×
icon
搜索文档
“融合创新15条”出台 最高支持2亿元
苏州日报· 2025-07-11 08:16
增强高质量科技创新供给 - 争取建设牵头类全国、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给予最高2亿元、2000万元支持 [2] - 支持布局建设一批高等研究院,深化校地联动发展机制 [2] - 对省市自然科学联合基金项目、市基础研究(学科)项目、市基础研究试点单位给予最高500万元、600万元、1000万元支持 [2] - 组织实施全球"揭榜挂帅",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2] - 支持企业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2] - 对新获批的苏州顶尖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3000万元支持 [2] - 对"赢在苏州"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获奖项目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 [2] - 建立青年科学家发布制度,给予50万元支持并直接认定为苏州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2] 构建现代化产业创新体系 - 对制造业企业设备投入5000万元以上的增资扩产或技术改造项目,按照设备投资额5%给予奖励 [3] - 将生产性服务业纳入制造业培育体系,对新获评的服务业领军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3] - 坚持"核心产业+"理念,打造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3] - 强化与国家、省联动,探索设立新兴产业创新联合基金 [3] - 推动"人工智能+"和"数据要素×"融合发展,对国家人工智能重大工程和应用场景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 [3] - 对高新园区新纳入国家级新赛道培育库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3]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 建设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并给予集成支持,对其新建的全球研发中心给予最高1亿元支持 [4] - 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攻关任务,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4] - 对新获批的国家、省级创新中心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支持 [4] - 实施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创新专项,对新获批的外资研究院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 [4] - 每年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的市级产业技术创新项目数不低于总立项数的90% [4] - 实施"科创指数惠",集成惠企政策给予最高3000万元政策性奖补 [4] 推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 - 支持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苏州)建设,打造高校技术成果展示交易、引育孵化集成式转移转化平台 [5] - 支持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工程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给予最高2000万元支持 [5] - 建设"苏创荟"智能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全天候一键式实现信息畅通 [5] - 布局建设苏州高校成果转化办公室(SOTT)并每年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5] - 鼓励"校企双聘",支持高校选派科技人才赴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企业高管到高校兼职"产业教授" [5] - 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先使用后付费"苏转保"专项保险产品,对企业投保费用给予最高30万元支持 [5] - 推广S-Lake先进技术发展中心模式,鼓励优质企业、创投机构与政府共设专项"资金池" [5] 打造开放共享创新生态 - 推出"科创指数"投、贷、保、担联动融资新模式,对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科技信贷所产生的损失给予最高1000万元风险补偿 [6] - 支持企业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每项给予50万元支持 [6] - 加强PCT国际专利布局,对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给予最高250万元一次性奖励 [6] - 实施知识产权与标准融合计划项目,每项给予100万元支持 [6] - 对新获批国家、省"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给予最高1000万元、200万元支持 [6] - 加快建设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对新布局的给予最高500万元建设支持 [6][7] - 支持建设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对新布局的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 [7]
国家文物局:扩大基础数据规模 累计文物数据总量超180TB
新华财经· 2025-06-24 20:26
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建设进展 - 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中国文物云)累计汇聚文物数据总量超180TB [1] - 通过全国馆藏珍贵文物调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长城资源调查等重大项目持续扩大数据规模 [1] 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 - 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等文件 [1] - 编制《国有文物资源数据管理办法》推动文物数据开放共享 [1] 数字治理能力提升 - 建成文物保护领域首个科学数据中心并建立数据汇交共享机制 [2] - 整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并将文物资源空间信息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 [2] - 研究文物数字化标准体系构建全流程数据架构提升规范化水平 [2] 文物数字资源服务创新 - 全国7046家博物馆推出线上展览13万余个举办线上教育活动4.7万余场 [2] - 博物馆网站访问量超20亿人次 [2]
“数据要素×”行动成效显现 银行积极布局赋能展业
中国经营报· 2025-06-24 15:50
数据要素×大赛及政策推动 - 国家数据局举办的"数据要素×"大赛已吸引超过1.9万支队伍约10万人参赛 涌现一批可复制 可推广 高价值的数据开发利用项目 [1] - 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通过试点 大赛 典型案例挖掘优秀数据解决方案 [1] - 七部门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推进金融领域"数据要素×"试点 运用大数据 隐私计算优化金融产品和风控模型 [1] 银行机构数据要素应用实践 - 邮储银行加强全域数据资源梳理 依托大数据自主研发道路模式和新一代数据治理体系 强化数据资产高效供给 [2] - 光大银行推出"企业数据资产估值工具" 探索数据资产授信融资业务 总授信额度超亿元 支持数据要素型企业发展 [2] - 商业银行对数据价值挖掘与管理的资源投入持续增加 但隐私计算产品技术标准独立导致信息共享交互困难 [2]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与数字金融发展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提出围绕可信流通 高效调度 高速互联 安全可靠构建体系化能力 赋能行业数据融合与智能化发展 [3] - 数字金融发展推动金融业融资方式 获客渠道 信用评价 货币流通变革 通过技术耦合降低交易成本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3] - 数字金融 科技金融 产业金融生态化融合形成多方互利共赢商业生态模式 促进产业生态共同发展 [3]
看过来!“数据要素×”首场新闻发布会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新华财经· 2025-05-30 17:13
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进展 - 国家数据局联合16个部门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旨在强化场景需求牵引,带动数据要素高质量供给,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2] - 中央企业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约66%的行业龙头企业购买过数据,全社会"用数"氛围更加浓厚[2] - 数据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不断拓展,如交通赛道聚焦高速公路、多式联运等场景提升交通效率,应急管理聚焦风险识别、安全生产破解安全预警难题[3] - 数据价值释放路径更加多元,从提升产业运行效率、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到推动创新范式变革[3] "数据要素×"大赛创新亮点 -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在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北京、江苏、山东、新疆等多地分赛已启动报名[4] - 大赛政策新导向包括更突出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更重视数据治理、更好赋能高质量发展[4] - 新增开放性创新赛道,以场景牵引数据价值化,以数据应用破解行业发展难题[4]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4部门加入赛事组委会,各地分赛联合部门更多强化纵横联动[4] - 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可参与城市治理、应急管理等特定赛道,激励更多公共数据供出来、用起来[4] 多部门协同推进重点领域 - 交通运输领域设置7个赛题,包括公路水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综合货运枢纽智能化水平等[7] - 农业农村领域设置10个赛题,包括促进农业生产数智化水平提升、促进产业链数据融通创新能力提高等[7] - 应急管理领域设置3个赛题方向,包括提升安全生产监管能力、提升自然灾害监测评估能力等[7] - 医疗保障领域设置5个赛题,包括提升医保数据赋能管理能力、提高医保便民利企服务水平等[8] - 科技创新赛道围绕筑牢数据基石、赋能特定场景、变革科研范式设置赛题[8]
财经早报:美法院恢复实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摩根大通称外资对中国资产已重新高配
新浪证券· 2025-05-30 07:43
头条要闻 -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批准特朗普政府请求,暂时搁置禁止执行对多国加征关税措施的裁决,相关判决和禁令将暂时中止 [2] - 摩根大通亚太区股票研究部主管苏文杰表示外资对中国资产已重新高配,看好中国科技股价值重估及服务型消费扩大带来的投资机会 [3] - 外交部回应美国吊销中国学生签证,表示坚决反对并已提出交涉,强调美方做法损害留学生权益和两国人文交流 [4][5] - 国家数据局正抓紧编制"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旨在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6][7] - 国内机票燃油附加费6月5日起下调,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位旅客每航段收取10元,800公里以下免收 [9] - 教育部发布2025年高考预警信息,提醒考生防范涉考诈骗和作弊行为 [10] 话题公司 - 胖东来名誉权纠纷案宣判,被告段某需赔偿40万元并公开道歉30天 [11] - 哪吒汽车"债转股"方案失败,仅化解20亿元债务,上海总部LOGO因场地到期被拆除 [12][13] - 宇树科技更名为股份有限公司,业内人士猜测或为上市做准备,公司回应称系常规变更 [13] 行业热点 - 新能源电量全面入市推动运营交易环节转型,国际EDA巨头或对华限售带动A股厂商上涨 [14] - 露营经济受关注,可控核聚变行业投资价值凸显,5月电影票房突破15亿元 [14] -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钨价站上历史高位,供求紧平衡格局或长期存在 [14] 行情动态 - A股三大指数29日集体上涨,上证指数涨0.70%至3363.45点,软件开发、计算机设备等板块领涨 [14]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大涨2.46%,美团涨6.6%,快手涨近5%,恒指升超300点 [15] - 美股道指涨0.28%至42215.73点,纳指涨0.39%,标普500涨0.40%,欧股集体收跌 [15] 市场策略 - 中泰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徐驰认为6月A股底部夯实,中期看好中国资产重估,外资配置拐点预期增强 [16][17] 新股申购 - 科创板影石创新29日申购,发行价47.27元,市盈率20.04倍,申购上限0.65万股 [18] 公告速递 - 理想汽车一季度净利润6.47亿元同比增9.4%,中国建筑获82.3亿元重大项目 [19][20] - 丰茂股份拟投建15亿元汽车零部件基地,小商品城子公司5.69亿元竞得土地使用权 [20] - 特宝生物怡培生长激素注射液获批上市,泽璟制药盐酸吉卡昔替尼片获上市批准 [21]
A股收评 | 三大利好消息影响 指数放量反弹!成交突破万亿
智通财经网· 2025-05-29 15:17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涨0.70%报3363.45点,深成指涨1.24%报10127.20点,创业板指涨1.37%报2012.55点 [2] - 市场成交额超1.1万亿,两市上涨4472家,下跌831家,119股涨停,16股跌停 [1][2] - 科技金融板块领涨,数字货币概念中御银股份等多股涨停,EDA概念中概伦电子等多股涨停,汽车产业链中通达电气7天6板,启明信息等多股涨停 [1] 驱动因素 - 美国贸易法庭裁定阻止特朗普全球关税,美股期指涨幅扩大,富时中国3倍做多ETF盘后涨近6% [1] - 英伟达Q1业绩超预期,盘后股价大涨5%,公司表示全球对其AI基础设施需求强劲 [1] - 外资机构密集上调2025年中国经济发展预期,释放看好A股信号 [1] 资金动向 - 主力资金重点抢筹软件开发、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板块,净流入居前个股包括山子高科、中超控股、四方精创 [3] 行业动态 - 国家数据局正在编制"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推动数据要素行动走深走实 [4] -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实现百万安培亿度H模,聚变三乘积达10的20次方量级 [5] 机构观点 - 广发证券认为红利资产6月可能进入逆风期,但对长线投资者是介入时机 [6] - 华创证券预计指数短期维持区间震荡,建议红利底仓+小盘成长哑铃配置 [7][8] - 东方证券认为指数震荡、题材轮动行情将延续,看好黄酒、可控核聚变、无人驾驶等细分行业 [9]
“数据要素×”行动取得积极进展
新华社· 2025-05-29 13:36
数据要素市场化进展 - "数据要素×"行动实施一年多来显著促进数据融入社会化大生产,释放其作为生产要素的独特价值,数据乘数效应有力释放 [1] - 全社会"用数"氛围浓厚,中央企业成立近500家数字科技类公司,约66%行业龙头企业购买过数据 [1] - 数据在交通高速公路等场景应用拓展,催生创新场景:工业龙头企业通过产业链数据缩短高端产品研发周期30%以上,库存周期从3个月降至1个月;种植企业数据赋能施肥环节提升产量5.5% [1] 政策与未来规划 - 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已启动,旨在推动公共数据和企业数据共享,打造更多数据应用新场景、新业态 [1] - 国家数据局将强化场景牵引,推进公共数据示范场景建设,编制"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 [2] - 加快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创建,联合部门开展试点,重点解决数据在场景应用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2]
“三强计划”解码县域引才“方程式”
苏州日报· 2025-05-20 06:59
张家港"三强计划"政策概述 - 张家港同步发布"强基计划"、"强链计划"和"强芯计划"三项人才政策,形成"精准滴灌"式引才体系 [1] - 政策包含住房补贴、孵化空间、产教融合班、项目启动资金等务实举措,最高提供1亿元项目资助 [1][5] - 目标是通过"引育留用"全链条创新构建引才生态,推动城市经济创新发展 [3] 强基计划:青年人才吸引措施 - 提供3万元"来港大礼包"体验券和7天免费住宿吸引大学生 [2] - 求职者可获最高2000元交通补贴(海外学子额外1000元),青年驿站提供30天免费住宿 [2] - 应届毕业生可享每月800-1500元租房补贴,往届本科生最高1000元公寓补贴,购房补贴最高15万元 [2] - 设立20平方米三年免租孵化空间和5000万元青年创业基金,单个项目最高资助600万元 [2] 强基计划:制度创新突破 - 推动校企共建"人才定制班",就业满1年可获50%学费补贴 [3] - 开发"港才通"小程序集成28项服务,实现"即申即享"政策兑现 [3] - 对符合条件者免评审直接认定领军人才,赛事获奖者可直认紧缺型人才 [3] 强链计划:人工智能产业支持 - 对顶尖团队最高给予1亿元资助,领军人才最高600万元支持 [5] - 人才一号母基金二期设人工智能专项,提供最高1000万元股权融资 [5][6] - 设立"免评即享"机制,优质项目直接获30万元启动资金 [5] - 计划到2027年引育50个人工智能项目,集聚300名人才,建设2个特色产业集聚区 [6] 强链计划:产才融合措施 - 聘请专家担任引育顾问,支持校企"校地双聘"模式 [6] - 在智能制造等八大领域发力,目标赋能超百家企业智能化转型 [6] - 提供最高3000万元"人才贷"强化金融支持 [6] 强芯计划:半导体产业成果 - 多维科技8寸晶圆产线100%国产化,累计引进10名国家级人才 [7] - 全市拥有200多家半导体企业,80%为人才企业 [7] - "筑芯计划"实施3年引进300名半导体人才 [7] 强芯计划:政策升级内容 - 形成13项全生命周期政策组合,设立最高1000万元融资支持 [8] - 针对芯片研发关键环节提供最高200万元分项补贴 [8] - 建立"以产定才"评价体系,纳入股权占比等市场化指标 [8] - 打造"研发-测试-量产"一站式生态链和芯片设计全流程服务平台 [8][9] 强芯计划:发展目标 - 到2027年集聚100家半导体人才企业,引育1000名产业人才 [9] - 目标形成百亿级特色半导体产业集群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