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

搜索文档
2025职教拐点:分数超211? “三江合流”奔赴职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9:46
职校发展现状与趋势 - 国家首批职业本科大学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的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备受考生青睐 [1] - 2025年职校发展迎来拐点,三股潮流推动跃迁:办学质量提升(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达87所,"新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扩至220所)、赋能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70%新增从业人员来自职校)、吸引力增强(部分录取线超211高校)[1]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919所,其中高职(专科)学校1554所,占比53%[3] 职校质量提升路径 - "本升专"现象凸显: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25年三个专科专业仅招本科毕业生,计划135人,反映产业对"理论+技能"复合型人才需求 [4] - 本科职业大学快速扩容:2025年新批复36所,累计达87所,如苏州职业技术大学由百年名校升格而来 [4][5] - "新双高计划"启动:以点带面推动职教体系提质升级,目标建设"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院校 [6] 职校对产业的人才支撑 - 职校贡献现场工程师红利:我国工程师总量从2000年521万增至2020年1765.3万(年均增速6.3%),职校是现场工程师重要供给方 [8] - 深圳职院毕业生戴胜军通过技术攻关累计节约成本超1000万元,典型案例显示职校人才价值 [8] - 现代制造业/新兴产业70%一线新增从业人员来自职校,佛山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库卡学院"订单班培养140余名机器人领域人才 [9][11] 职校吸引力增强表现 - 录取分数线显著提升: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2024年招到602分考生,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物理类最低线559分(超本科线117分)[12] - 职教高考制度推进: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生,未来将向普高学生开放,打通技能人才专属通道 [13] - 广东拥有7所职业本科大学,数量全国第一,与区域制造业地位匹配 [11] 职教改革方向 - 产教融合形成"一体两翼"模式:省域体系建设+市域联合体/行业共同体,强化政企校协同 [9] - 科教融汇成为新方向:职校参与应用技术研发转化,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专业100%对接江苏省先进产业 [10][11] - 专业设置聚焦高端产业:云计算、AI等领域,服务企业技术升级需求 [11]
以技为桥,共育英才:鲁班工坊谱写中哈职教合作新篇章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11 14:22
鲁班工坊发展概况 - 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典范,以中国古代工匠鲁班命名,旨在为合作国家培养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 [2] - 2016年中国在泰国建立首个海外鲁班工坊,目前已在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建设34家,其中10家位于上合组织国家(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2] - 2023年12月首家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投入试运行,由天津职业大学与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共建,培训约400名学生,聚焦运输设备及技术专业 [2] 哈萨克斯坦第二家鲁班工坊建设 - 天津职业大学正在为哈萨克斯坦第二家鲁班工坊开展师资培训,培训周期为2024年6月23日至7月16日,为期近四周 [2] - 培训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展开,根据哈方需求定制,涵盖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工业互联网安全4门课程 [3] - 哈萨克斯坦在智慧农业、智慧矿业、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领域存在较大人才需求,中国成熟技术可帮助培养应用型人才 [3] 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 - 哈萨克斯坦教师表示培训内容(如无人机、机械臂、人脸识别、物体识别技术)将直接应用于本土教学,推动该国技术教育发展 [3] - 鲁班工坊成为国际职业教育合作平台,既输出中国前沿技术促进当地发展,又培养国家间友好交往的使者 [3] - 参与培训的15名哈萨克斯坦欧亚国立大学教师通过实时翻译软件与中方互动,体现跨文化协作模式 [2]
潮生活惠民百事通:以科技重塑教育,用创新定义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7-11 13:04
科技赋能教育 - 公司自主研发智能学习系统 通过捕捉学员点击 作业 测验数据构建立体学习画像 实现个性化学习方案定制[3] - AI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全链条 智能诊断知识盲区 为不同基础学员推送差异化内容 提升学习效率[3] - 创新设计"认知-实践-产出"三阶教学闭环 结合AI导师解析 虚拟实训舱模拟 全流程创作实践 首月吸引超千名学员参与[3] 创新服务生态 - 构建覆盖职业发展全周期的支持网络 课程体系涵盖AI训练师 健康管理师等新兴职业及学历提升 城市落户等现实需求[4] - 采用"1+N"陪伴式辅导模式 300余位跨领域专家组成导师团 提供专属顾问规划 行业导师指导 技术团队支持等多维服务[4] - 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证书认证 已帮助超10万用户实现职业跃升 打通学习到就业的信任链条[5] 用户场景适配 - 开发语音交互学习助手 支持职场人利用通勤 午休等碎片时间进行学习[5] - 为宝妈群体设计15~20分钟微单元课程 弹性匹配生活节奏[5] 未来发展规划 - 即将上线"职业成长图谱"系统 整合技能认证 项目经历 行业评价等数据 提供动态能力升级建议和持续十年的成长导航[7] - 构建终身学习生态 实现从技术驱动到生态构建 单点服务到终身陪伴的升级[7]
会议通知 | 2025年中国通用咨询投资公司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大会
DT新材料· 2025-07-10 22:15
大会背景 -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驱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2][7] -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创新构建"职教链+产业链"双轮驱动模式,整合政企校研资源打造全链条价值闭环 [2][7] - 2025年天津举办夏季达沃斯论坛与上合峰会之际,大会聚焦"职教出海"与"新兴产业人才赋能"议题 [2][7] 大会主题 - 产教融合赋能职教出海与新兴产业,协同育人共筑标准互鉴与技术创新 [7][10] 时间地点 - 2025年8月6日—8日在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举行 [5][13]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中国通用咨询投资有限公司,协办单位:青岛中徕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单位: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DT新材料 [11] 大会亮点 - 紧扣职教出海与新兴产业议题,解构前沿技术迭代趋势与全球人才需求新图景 [3][10] - 政企校研四维联动,探索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路径 [3][10] 拟定议程 - 8月6日上午:领导致辞、主旨发言,下午:职教出海培训及"鲁班工坊"成果分享 [13] - 8月7日上午:半导体产业人才需求与技能培养新路径,下午:智能制造产业技能升级 [13] 参会人员 - 教育部、机械行执委、天津市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双高职业院校领导及产业专业课程教师 [9]
数字课堂跨越国界,这堂“云课”很精彩
新华网· 2025-07-10 17:22
Russia Luban Worksho 斯盘班 型号 H H L B H T T i TH l d 1 iタ n 44 ig 很精 彩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联合出品 新华社天津分社 B 新华社天津7月10日电(记者尹思源)5G物理网络搭建区、5G应用综合实训区、空中课堂……位于莫斯 科国立通讯与信息技术大学的俄罗斯鲁班工坊内,学员们不仅能够汲取最前沿的数字技术知识,还能通 过项目实操,不断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授课老师们借助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的5G设备,为学员们讲述着前沿的数字技术知识。这些授课老师 讲的内容,是此前在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到的。 "我们通过定制化开展工程实践创新项目师资培训,培训内容涵盖5G、物联网等数字经济前沿领域,截 至目前已累计培训俄方教师1246人次,完成研修680学时。"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现代通信技术专 业教研室主任钱国梁介绍,俄罗斯鲁班工坊紧密对接俄罗斯数字经济产业需求,中国通信行业企业深度 参与鲁班工坊教学,教学资源应用于产业实践,构建起跨越国界、学用结合的数字课堂。 由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与塔什干国立交通大学合作共建的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同样将培养 ...
职教微光点亮产业星河:中国东方教育《大行业小人物》背后的时代答卷
新浪证券· 2025-07-10 16:22
近日,中国东方教育集团(00667.HK)与新华社"中国名牌"共同发布了最新的品牌故事视频《大行业 小人物》。视频镜头聚焦四位职教名师,他们在教学一线的坚守与自我精进,正是中国东方教育数万名 职教老师的生动缩影。短短数日,视频曝光量突破千万,无数网友在弹幕中写下"致敬职教老师""技能 改变人生"的感言。 这部引发广泛共鸣的故事片,绝非简单的教师群像展示,而是通过微观叙事,解码职业教育机构如何深 度嵌入产业肌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隐形引擎。 锚定产业变革:构建动态适配的人才供给体系 周后超指导学生中餐实训课堂操 作(图片截选品牌故事) 餐饮业5万亿元市场规模与2000万就业岗位的背后,是新东方烹饪教育构建的"技艺传承—心态培育—产 业适配"三维培养模型。周后超老师"教一百道菜不如种一颗种子"的教育理念,实则暗合餐饮业从传统 后厨到现代餐饮管理的升级需求。70万名毕业生不仅填补了基础岗位缺口,他们大多数成为连锁餐饮品 牌的技术骨干或自主创业者,推动行业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这种人才供给不是被动响应,而 是通过跟踪餐饮业态变化,将分子料理、智能厨房等前沿技术融入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 的 ...
中国职教再迎上市公司 优蓝国际以“产教融合”挂牌纳斯达克
财富在线· 2025-07-10 12:23
公司概况 - 中国最大的蓝领人才服务商优蓝国际即将完成纳斯达克挂牌,成为中国新增的"职教"概念上市公司 [1]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覆盖职业教育、人才招聘、雇员管理和市场服务的全链条蓝领人才终身服务模式 [2] - 旗下天坤教育是中国最大的职业教育服务品牌,形成"中高职并举、中高本贯通、学历和非学历同行"的全产业链布局 [2] 业务模式与规模 - 职业教育领域合作办学近100所,与地方政府共同管理中职学校数十所,是中国最大的中职教育服务商 [2] - 高职领域以5G现代通信、现代服务为特色产业学院共建方向,合作院校规模达数十所 [2] - 人才招聘领域为500强等大型用工企业提供服务,连续12年成为中国人力资源百强机构 [2] - 按2023/2024学年职业学校数量计算,是中国最大的职业教育管理服务提供商 [3] - 蓝领员工管理服务收入位居行业第一 [3] 职业教育特色 - 天坤教育提供从校园扩建到就业服务和产教融合基地运营的全方位支持 [4] - 在5G现代通信、现代服务等成熟领域外,计划布局低空经济、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4] - 积极开展国际化探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产教融合"模式 [4] 技术与全球化战略 - 计划推出基于AI的智能系统"深蓝大脑",利用大模型算法实现人才与岗位高效匹配 [6] - 布局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提升平台安全性、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 [6] - 赴美上市是国际化战略关键一步,计划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复制中国成功的"产教融合"模式 [6] 行业前景 - 中国蓝领领域拥有近4亿潜在用户,年复合增长率达13.3%,市场规模达1.2万亿 [7] - 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制造业高端化转型推动蓝领人才职业发展需求爆发式增长 [7] - 公司的"蓝领终身服务模式"精准契合市场需求,具备巨大增长潜力 [7]
广西供销绘就现代农业飞防新图景
广西日报· 2025-07-10 09:47
这支无人机服务队的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在北流市萝村千年荔枝林,创新"立体喷洒作业法",使病 虫害防治效率提升3倍,获种植户高度认可。农忙时节,服务队携带弥雾无人机逆行,为玉林、贵港60 余所校园义务消杀;走进30余所中小学开展科普巡演;奔赴春耕前线,实施精准施肥作业,在多个领域 展现担当。 近日,在玉林市博白县东平镇4500亩生态果园上空,十余架无人机列阵飞行,药雾如纱,绘就一幅 壮观的现代农业飞防图景。这是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无人机实训基地的日常,该校无人机服务队正以 科技之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的支持下,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构建起"田间课堂+认证赋能+名师领航"特 色育人体系。依托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基地,学校配备256万元专业设备,开展沉浸式田间实训教学;建 成AOPA无人机考试中心,年培训超1000人次;作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机构,年均服务考核600人 次。专业教师团队实力雄厚,100%持有无人机驾驶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名"广西技术能手",超半数 拥有CAAC教员证。目前,该校培养的500余名专业飞手,已在农业领域大展身手,累计开展植保作业 超万亩,助农节本增收300余万元 ...
中国东方教育盘中最高价触及7.04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7-09 16:46
股价表现 - 7月9日收盘价6.930港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59%,盘中最高触及7.04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493.17万港元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安徽合肥,全国30个省份及香港地区开设234所院校 [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在校生约15万人,员工1.1万余人 [1] - 2019年6月12日港股上市,成为教育行业最大规模IPO [1] 品牌与荣誉 - 旗下七大职教品牌:新东方烹饪教育、新华电脑教育、万通汽车教育、华信智原、欧米奇西点西餐教育、美味学院、欧曼谛时尚美业教育 [1] - 获"品牌中国金谱奖——中国教育行业年度十佳品牌"、"改革开放30年中国民办教育成功典范"等多项殊荣 [1] 社会贡献与行业地位 - 为社会输送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 [2] - 开创直营连锁职业教育模式,被媒体誉为"职教航母",成为行业发展典范 [2] 研发与创新 - 设立职业教育自主研发机构新华教育研究院 [2] - 探索特色服务产品体系、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 [2] - 未来目标为"办世界最好的职业教育" [2]
仙桃职教锚定“本科梦” 打造区域产教融合新高地
中国发展网· 2025-07-09 14:12
职业教育升级 - 仙桃职业学院正推进办学升级,目标是创建职业本科大学,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职教动能" [1] - 学院推动"思想之变、状态之变、作风之变",以"五于"要求(高于标准、快于节奏、好于预期、优于过往、强于同行)为行动指南 [1] - 强化党建引领,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建设教育部试点"一站式"学生社区和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 [1] 专业建设与产业对接 - 学院重点打造非织造技术专业和护理专业两大"王牌",对接仙桃千亿级非织造布产业和市内三甲医院需求 [2] - 加速布局水产养殖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新专业,形成"传统优势专业做精、新兴紧缺专业做强"的专业集群 [2] - 师资队伍"提质扩容",培育"双师型"名师名匠,柔性引进企业技术骨干,东校区和南校区加速建设为产教融合提供硬件支撑 [2] 产教融合与服务地方经济 - 学院与恒天嘉华等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学生毕业即可上岗,黄鳝产业学院每年带动千余农户增收 [3] - 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支持,开展"万名裁缝""万名护工"滚动培训 [3] - 深化职教集团实体化运作,目标是"留鄂留仙就业创业人数逐年增加",服务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和仙桃"3+2"现代产业体系 [2][3] 未来发展目标 - 学院以创建职业本科大学为总牵引,推进专业、课程、师资等关键要素改革,目标是"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 [3] - 从培养技能人才转向培育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区域职教标杆",助力仙桃成为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