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造船业
icon
搜索文档
非凡“十四五”,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央视网· 2025-10-17 10:46
制造业发展 - 全部工业增加值从2020年31.3万亿元增长至2024年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从26.6万亿元增长至33.6万亿元 [7] - “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7] - 中国造船业在全球新船订单中承接了64.2%的订单,较“十三五”期间高出15.1个百分点 [7]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花城号”建造进度达85%,建造效率较首制船提升20% [7] - 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常态化商业运营,累计获得国内外订单超过1000架 [12] 基础设施建设与重大项目 - 广西平陆运河、渝厦高铁重庆菜园坝长江铁路隧道、CR450高铁等重大工程取得进展 [4] - 全球最快高铁CR450在沈白高铁开展运行试验,运行速度屡次刷新 [4] - 山东日照港于2022年突破5亿吨吞吐量,成为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 [25] 科技创新与研发 - “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脉冲星数量达到1152颗,远超同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总和 [13] - “十四五”期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十位,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融合 [15] - 嫦娥六号任务于2024年6月取得圆满成功,携带月背样本安全返回 [17] 能源安全与可再生能源 - 每分钟中国风机发电近190万度,节约标准煤570吨;每日新增光伏装机超100万千瓦;每月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2900亿度,相当于英国年发电量 [19] - 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19]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累计建成超10亿亩高标准农田 [23] 经济总体表现 - “十四五”期间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台阶,2024年预计达140万亿元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7] - 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 [7] - 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体系,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 [23]
韩国好像也帮不动了,美国造船业想回暖怕是有点难
搜狐财经· 2025-10-17 10:18
今年年初,美国 "杜鲁门" 号核动力航母在苏伊士运河附近撞了船。这事儿本身就够丢脸了,更讽刺的 还在后头。 海军成立 250 周年庆典上,特朗普站在航母前发表演说。他身后立着块巨幅海报,乍一看挺气派,仔细 琢磨才知道,那是用来遮丑的 —— 挡住航母被撞的破口呢。 美国网民差点笑出声:这么个 "小伤",愣是修了 8 个月没搞定。其实哪是修不好,是压根排不上队。 全美能容下 10 万吨级航母的干船坞就那么几个,还全被占着。"杜鲁门" 号回了本土,也只能在港口里 干等着。 这就是美国造船业的现状,惨得有点魔幻。有人说,找韩国帮忙啊,人家造船业不是全球第二吗?可最 近看下来,韩国这 "救星",好像也快撑不住了。 特朗普政府一直喊着 "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把宝押在了韩国身上。韩国韩华海洋更是积极,直接 收购了美国费城造船厂,还砸了 50 亿美元升级设备。目标挺唬人:把年产量从不到两艘提到 20 艘。 8 月份的时候,韩国总统李在明还专门去费城造船厂站台。他出席了 "缅因州" 号的命名仪式,那架 势,仿佛美国造船业马上就要起死回生。 韩华海洋也确实接了活儿。今年 3 月,他们在韩国巨济船厂把美军的 "沃利・谢拉号" ...
拿到法国航运巨头3亿美元船舶订单,印度欢呼
环球时报· 2025-10-17 06:56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苑基荣】"印度造船业迎来了一个'历史性时刻'。"印度《经济时报》15日报道 称,法国航运巨头、全球第三大集装箱运输公司达飞海运集团与印度科钦造船厂签署了6艘液化天然气 动力集装箱船的"巨额订单",价值约3亿美元。不少印媒直呼,这是印度第一次获得如此大的国际订 单,使得印度能够成为中国、韩国等造船大国的"替代者"。 据报道,签署的集装箱船每艘将容纳1700个标准箱,并使用液化天然气推进,这与达飞海运集团对航运 脱碳的承诺保持一致。该协议可以说是印度造船商的一项重大成就,该行业近来致力于在全球建立自己 的地位。目前,印度造船业在全球排名第16位,市场份额不到1%,印度目标是到2030年进入前10名, 到2047年进入前5名。达飞海运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鲁道夫·萨德表示,虽然公司的大型船只仍主要 由中国和韩国建造,但印度为小型船只建造提供了机会。 但在造船方面,印度也面临诸多挑战。有印媒分析认为,几个主要挑战包括基础设施成本高昂、劳动力 和零部件缺口大等,像发动机、推进系统和导航设备等关键部件,印度目前依旧严重依赖进口。数据显 示,与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同行相比,印度造船厂的成本可能会高出25 ...
商务部:全球供应链安全稳定需要世界各国共同维护
期货日报网· 2025-10-17 01:42
中美贸易摩擦与中方反制措施 - 中方按照两国元首通话和中美经贸会谈共识,主动就美方"301"调查限制措施进行磋商沟通并提出合作建议,但美方态度消极并执意实施限制措施 [1] - 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包括依法依规对涉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该行为被视为维护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的必要防御行为 [1] - 美方在短短20余天内密集出台20项对华打压措施,包括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穿透性规则,将数千家中国企业延伸列入"实体清单",并于10月14日落地对华造船"301"调查港口费措施 [2] 美方措施的影响 - 美方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及限制措施被指为典型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严重损害中国相关产业利益,并会推高美国国内通胀,损害美港口竞争力和就业 [1] - 美方措施落地影响了全球供应链稳定,造成全球航运业混乱 [1] - 美国贸易代表声称中国措施将对全球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手机、汽车、家用电器、国防等多个行业造成广泛影响 [3] 中方稀土出口管制政策 - 中方近期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措施是依据法律法规完善自身出口管制体系的正当做法,目的是防止稀土非法流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不当用途 [3] - 纳入管制的境外稀土产品只包括中国出口管制清单里已列管的稀土磁材及相关零部件、稀土靶材等产品,并非针对特定国家和地区 [3][4] - 中方在措施发布前向美、欧、日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了通报,并正就出口管制措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继续就便利化开展友好沟通 [3] 中方政策立场与沟通 - 中方对美方一系列做法强烈不满并坚决反对,希望美方珍惜经贸会谈成果并立即纠正错误做法,愿在相互尊重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各自关切 [2] - 中方在相关措施出台前已通过双边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向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通报,澄清政策目标以减少误解误判,部分国家和地区表示理解并愿与中方沟通协作 [2] - 中方将在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许可流程,缩短审核时间,积极考虑适用通用许可、许可豁免等便利化措施以促进合规贸易 [4]
China's tariff threats backfire as US businesses give unexpected response
Youtube· 2025-10-16 23:50
中美贸易紧张局势 - 中国对稀土矿物实施更严格的出口管制,美国指责其进行市场操纵并计划设定价格下限以应对 [1] - 特朗普政府宣布自11月1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100%的额外关税,并威胁可能阻止中国食用油进口 [1][2] - 美国贸易代表指出,中国正通过控制全球供应链采取行动,似乎意图与世界经济脱钩 [3][4] 中国经济状况评估 - 中国青年失业率超过20%,经济增长面临结构性挑战,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增长潜力耗尽 [5] - 经济存在巨大制造业产能过剩,正寻求其他市场出口产品,美国对其公布的4%-5%经济增长数据持怀疑态度 [5][6] - 中国控制全球近70%的稀土供应,特别是在稀土精炼环节占据主导地位,引发对美国依赖度的担忧 [7][15][16] 美国应对策略与产业政策 - 美国政府通过股权投资方式支持国内关键矿产开发,如投资Mountain Pass矿区和阿拉斯加关键矿产项目 [8][9] - 私营部门积极响应,例如摩根大通宣布设立1.5万亿美元基金投资美国制造业和关键领域 [10] - 政策目标是通过关税保护国内生产,重塑工业基础,减少对全球化供应链的依赖,并寻求与盟友合作降低中国杠杆效应 [12][13][17] 关税政策与贸易措施 - 美国对加拿大实施35%的关税(针对不符合USMCA规则的商品),并对钢铁、铝、车辆等产品征收更高关税 [28][29] - 关税设计分为国别性互惠关税和行业性关税,两者不叠加征收,旨在保护国内生产者并减少贸易逆差 [32][33] - 政府强调使用《AIPA紧急权力法》实施关税是正确工具,同时通过此手段与其他国家协商以控制巨额赤字 [24][25][26] 航运与造船业措施 - 美国与中国相互实施新的港口费用,中国对韩国造船企业韩华海洋的美国关联单位实施制裁 [18][19] - 美国措施旨在复兴本国造船业,已获得韩国在费城船厂的投资及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订单,并称中国扭曲全球航运市场 [19][20][21] - 美国表示其港口费并非仅针对中国,主要承运商已表示不会因此向客户增加费用,措施经过精心设计以促进造船和出口 [21][22] 北美贸易关系与能源合作 - 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的贸易关系涵盖汽车、能源、农业等多个重要领域,美国作为最大经济体寻求确保协议比例性受益 [27][28] - 加拿大新政府更倾向于开发能源资源,Keystone XL管道等项目可能重启,但改善贸易关系需涵盖农业、服务市场准入等更多内容 [38][39][40] - 美国欢迎外资尤其是绿地投资,支持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制造业领域的外国投资,前提是需惠及美国经济、工人和工资增长 [36][37]
取消韩企项目,新西兰选择中企造船
环球时报· 2025-10-16 07:00
【环球时报记者 杨舒宇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新西兰铁路部长温斯顿·彼得斯14日证实,新西兰政府已将建造两艘大型渡轮的订单,交给中国 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广船国际,以取代此前被取消的由韩国现代尾浦船厂承建的 iReX项目。据新西兰《邮报》14日报道,由前任工党政府主 导的iRex项目原计划由韩国现代尾浦船厂承建,但由于港口基础设施成本激增,新西兰政府于2023年12月取消了原来的合同。彼得斯14日表示, 此次采购将为纳税人节省"数十亿新西兰元"(1新西兰元约合4.1元人民币)。 基建设施同步升级 多年来,更换老化的岛际渡轮一直是新西兰的政治焦点。据澳大利亚媒体"The Conversation"网站此前报道,今年7月,连接新西兰南北岛的库克 海峡渡轮再次发生故障。目前,该国渡轮船队的平均船龄已高达28年,故障频发与"罢航"已成常态。而南北岛之间的交通高度依赖渡轮,船体老 化、维护成本高昂,正迫使当局寻找新的跨岛交通方案。 为应对南北两岛之间的交通问题,2020年,新西兰国营铁路公司KiwiRail正式启动名为 iReX 的跨岛系统项目,旨在用两艘大型铁路渡轮取代老化 的岛际渡轮船队,还包括对惠灵顿和皮克顿 ...
造大船,集齐“三颗明珠”(“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硬核突破①)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6 06:56
"爱达·魔都"号国产邮轮。俞方平摄(人民视觉)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新造"G175k-1"号LNG运输船。朴峰摄(人民视觉) 在江苏省泰兴市长江沿岸,多家造船企业生产一派繁忙。计海新摄(人民视觉) 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爱达·魔都号"大型邮轮建成运营,大模型闪耀全球第一梯队,中国制造"跟 跑"加快、"并跑"增多、"领跑"涌现。 "深地塔科1井"在地下万米完成钻探,"华龙一号""国和一号"核电机组单台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度,大洋 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大国重器"钻山探海,彰显中国实力。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十四五',我们见证这些硬核突破",一起回顾这些了不起的突破。 ——编者 山东省荣成市石岛湾畔修造船产业基地。杨志礼摄(人民视觉) "十四五"以来,中国取得了一批在世界上"数得着""叫得响"的产业创新突破。 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大型液化天然气 (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十四五"期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三大顶级船型完整建造能力的 国家。这不仅是吨位上的突破,更是中国造船工业的历史性跨越。 造船国际市场份额稳居世界第一 船舶 ...
五家子公司登上中国反制清单,韩华海洋股价一日蒸发超10%
搜狐财经· 2025-10-15 22:53
事件概述 - 中国商务部于10月14日发布2025年第6号令,将韩华海洋株式会社的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禁止中国境内组织和个人与其进行任何交易与合作,该决定自公布当日起施行 [1] 市场反应 - 反制措施公布当日,韩华海洋股价午后一度暴跌超过10%,最低触及99,600韩元,收盘于103,100韩元 [1] - 韩国三大造船巨头股价集体下挫,三星重工收跌4.72%,报21,200韩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050韩元 [1][9] - 韩国业界担忧中国可能对在“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MASGA)框架下深化与美国合作的韩国企业施加更大压力 [10] 制裁背景与缘由 - 此次反制是对美国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开展“301调查”并采取限制措施的回应 [4] - 中方指出韩华海洋在美子公司“协助、支持美国政府相关调查活动,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4] - 此次反制是系列措施的一部分,中国已于10月10日宣布将对涉及美国元素的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 [4] 公司背景与战略 - 韩华海洋前身为大宇造船海洋,2022年被韩华集团收购后更名,采用商用造船与军用舰艇并行的“双轮驱动”策略 [5] - 公司在全球造船市场份额稳定在5%至8%之间,跻身全球前十 [6] - 韩华集团与美国关系密切,其航空航天与防务公司长期为美军提供弹药装备 [7] - 韩华海洋大举进军美国市场,去年末以1亿美元收购美国费城造船厂,并于今年8月宣布向其新增投资50亿美元 [8] 反制策略分析 - 反制目标精准,仅针对韩华海洋的5家美国子公司,未扩大至韩国本土母公司 [8] - 分析认为此举是双重打击,既牵制美国重振造船业计划,也瞄准韩华使用中国稀土元素的国防产品 [9] 潜在业务影响 - 韩华海洋在造船中高度依赖中国零部件与材料,船用钢材、阀门等关键设备几乎全部来自中国 [11] - 制裁生效后,供应链替代将使其建造成本上升约10%,削弱其在民用船舶市场的竞争力 [11] - 若中方将韩华海洋母公司视为关联实体,或中国企业切断联系,其在华业务将面临巨大压力 [11] 行业背景 - 在“制造业回流”政策下,美国正试图重振造船业,但目前每年仅能造出不到5艘商船 [12] - 相比之下,中国商船年产量已超过1700艘,市场份额差距悬殊 [12]
被精准制裁后韩华海洋股价大跌,韩政府急忙和中方沟通
观察者网· 2025-10-15 17:20
路透社报道,中国商务部宣布反制韩华海洋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之后,韩华海洋股价10月14日收盘下跌 5.8%,此外,韩国现代重工股价也下跌4.1%。 14日,韩华海洋股价大跌 路透社9月报道,韩华海洋的竞争对手、全球最大造船企业现代重工也在与相关企业洽谈收购美国造船 厂事宜。 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表示,美国需要日本、韩国等盟友的帮助,以重振陷入困境的造船业。目前美国造 船业落后于中国,在军舰建造领域尤其差距明显。 特朗普政府今年还公布计划,对与中国相关的船舶征收费用,旨在削弱中国对全球海事行业的影响力, 同时提振美国造船业。 据韩联社报道,14日,韩国总统室表示,韩国政府正同中方进行沟通,希望最大限度降低韩企将蒙受的 损失。 韩国总统室表示,今后有必要综合考虑中方措施是否会影响到"MASGA"(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的简称,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项目。考虑到被反制韩企和中国企业之间的交易不多,预 计中方措施给相关企业造成的影响将"有限"。中方是否会进一步制裁尚难断言,韩国政府将对相关动向 保持密切关注。 韩国外交部则在声明中表示,目前正评估制裁带来的影响,并与中 ...
韩国急忙表态:正与中方沟通
环球时报· 2025-10-15 15:09
美国对华贸易限制措施 - 美国于10月14日依据301调查结果,正式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实施港口费等限制措施 [1] - 中国商务部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认为美方措施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并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1][3] 中国反制措施 - 中国已于10月10日宣布,将对涉及美国旗、美国造、美国公司拥有、参股或经营等美国元素的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 [1] - 中国商务部10月14日发布公告,决定将韩华海洋株式会社的5家美国相关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单 [1][3] - 中方反制措施禁止中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韩华海洋被列子公司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 [3] - 中方将韩华海洋在美子公司列入清单的原因是其协助、支持美国政府相关调查活动,危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3] 对韩华海洋的影响 - 10月14日,韩华海洋股价收盘下跌逾5% [3] - 韩华海洋表示已获悉中方决定,正在密切评估其潜在的业务影响 [3] - 该公司近年来大举进军美国市场,于2024年底收购费城造船厂,并在2025年宣称追加对美投资50亿美元 [3] - 业内人士担忧,中方措施影响可能波及韩国母公司及关联企业,若中方将母公司视为关联实体,其在中国业务将面临巨大压力 [4] 韩国业界与政府反应 - 中方决定震动韩国造船业,业界担忧中国可能对在"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框架下深化与美国合作的韩国企业施加更大压力 [3] - 韩国总统府14日发布声明,表示为将影响降至最低,正通过启动韩中贸易渠道进行沟通与应对 [4] - 韩国总统府表示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评估中方反制措施对韩美造船合作计划的潜在影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