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船

搜索文档
新“超级船厂”诞生!同城两大船厂年内正式合并
搜狐财经· 2025-08-30 15:54
合并重组计划 - HD现代重工与HD现代尾浦将于2024年12月完成合并 新公司名称为HD现代重工 合并需经股东大会批准及企业合并审查程序 [2] - 合并换股比例为HD现代重工1股换HD现代尾浦0.4059146股 合并后存续公司为HD现代重工 HD现代尾浦将解散 [5] - 合并日程定于10月23日股东大会批准 12月1日完成合并登记 [5] 战略目标与市场背景 - 合并旨在实施海洋军工领域"超级差距"战略 整合技术经验以引领全球海洋军工市场增长 [2] - 全球海洋军工市场未来10年新合同规模达3600亿美元 各国计划新增超过2100艘舰艇 [2] - 公司目标到2035年军工业务年营业收入达10万亿韩元(约71.6亿美元/512亿元人民币) [3] - 将拓展破冰船等特种船舶市场 应对北极圈开发需求 [3] 协同效应与竞争优势 - 合并通过规模大型化实现协同效应最大化 增强全球造船市场绝对竞争优势 [2] - 整合HD现代重工舰艇建造经验与HD现代尾浦中型船坞设备及熟练劳动力 形成多规格军用舰艇生产能力 [3] - HD韩国造船海洋将加速技术整合 集中研发设计力量以减少技术风险并提升开发速度 [3] 海外市场布局 - 新加坡投资法人将于2024年12月成立 负责管理越南、菲律宾等海外生产基地及新业务合作 [4] - 利用海外船厂竞争力恢复散货船油船等普通商船市场份额 同时简化决策流程提升效率 [4] 财务业绩与目标 - 2024年HD现代重工营业收入144865亿韩元(约760亿元人民币) 营业利润7052亿韩元(约37亿元人民币) 营业利润率4.87% [6] - 2024年HD现代尾浦营业收入4.63万亿韩元(约243亿元人民币) 营业利润885亿韩元(约4.64亿元人民币) 营业利润率1.91% [6] - 2025年接单目标合计135.51亿美元(约969亿元人民币) 其中HD现代重工97.51亿美元 HD现代尾浦38亿美元 [8] - 2024年第一季度HD现代重工营业利润率11.35% HD现代尾浦5.79% 第二季度分别为11.37%和7.24% [7] 业务整合规划 - 合并后将优先安排HD现代尾浦4座船坞中的2座用于特种船建造 [5] - 新公司将在韩美造船合作项目MASGA中发挥主导作用 并扩大美国军工业务并购及联合建造 [5][6]
从社交到悦己 :情绪消费助推“微醺”潮流
消费日报网· 2025-06-27 10:49
微醺消费趋势 - 以适度"微醺"为特征的新型消费风潮正在年轻消费群体中兴起,成为一种情绪释放和生活方式的表达 [1] - DIY调酒方式因操作简单、价格亲民成为"Z世代"的情绪出口,抖音"便利店调酒"话题总播放量突破33亿 [2] - 中国18至30岁潜在酒饮人数达4.9亿人,年消费规模超4000亿元,其中70%消费者更青睐低度酒 [5] 便利店调酒市场 - 便利店DIY调酒成本显著低于酒吧,50元即可自制一大杯鸡尾酒,而酒吧200ml鸡尾酒价格在50-100元 [2] - 7-Eleven、罗森等连锁便利店设置专门"微醺"角落,售卖调酒三件套或四件套并附配比攻略 [2] - 便利店24小时营业、无最低消费的特性为年轻人提供随时开启"微醺"时刻的便利 [2] 线上线下融合场景 - 百利得与名创优品合作在北京大吉巷打造限时快闪"小酒馆",通过"微醺特调台"吸引年轻人打卡 [3] - KKV、WOW COLOUR等新品牌推出"夏日微醺专区",配套售卖联名杯子、情绪贴纸等周边产品 [3] - 美团数据显示5月以来"调酒套餐"销量环比增长近40%,"懒人配方"成为热销选项 [4] 产品与消费行为特征 - "可乐朗姆""落日珊瑚"等新潮调酒配方在快闪活动中热度较高,售价集中在20-60元区间 [3][4] - 年轻人饮酒动机从"融入"转向"释放",更注重边界感与自我主导权 [5] - 茶味鸡尾酒、花果低醇酒等新品类持续涌现,反映口味创新与健康理念的平衡需求 [6] 行业竞争与挑战 - 产品同质化严重,调酒组合多停留在换包装阶段,缺乏口感创新和体验差异 [6] - 未成年人饮酒防控、酒精饮品储存运输规范等监管缺位问题亟待解决 [6] - 品牌流量争夺导致用户疲劳期风险,需警惕市场过热后的可持续性挑战 [6]
关税谈判遇阻,日本向美递出“投名状”
齐鲁晚报· 2025-06-16 15:39
谈判进展与策略 - 日美部长级关税谈判已进行五轮未达成协议 第六轮于13日在华盛顿举行[1] - 日本提出应对中国的一揽子方案作为讨好美国的筹码[1][2] - 日本计划借G7峰会举行日美首脑会谈 需先在部长级谈判取得实质性成果[1] 关税分歧与经济影响 - 日本要求美国撤销对汽车和钢铝产品的对等关税 美国坚持维持10%基准关税[2] - 美国对日本钢铝关税已于6月4日从25%提高至50% 对等关税暂缓措施7月9日到期[2] - 日本36家主要上市企业预计2025财年因美国关税导致利润损失合计2.6万亿日元(约179亿美元) 汽车产业占比达七成[2] 日本让步方案 - 日本提出采购美国液化天然气和农产品 提供军舰维修及破冰船建造技术[3] - 承诺进口1万亿日元(约69.9亿美元)美国芯片产品 协助生产芯片制造材料[3] - 在稀土供应链提供加工技术 探索石墨和镓领域合作[3] 谈判障碍与地缘政治因素 - 英美达成关税协议将10万辆以内汽车关税降至10% 削弱日本谈判地位[3] - 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展 日本担心在美国谈判优先级下降[3] - 美国谈判团队内部协调不足 官员在第五轮谈判中发生公开争执[4] 行业具体影响 - 日本汽车行业面临重大利润压力 钢铝关税上调直接加重制造业成本[2] - 日本造船业已呈萎缩态势 在美投资面临技术工人短缺和成本过高问题[3] - 农产品进口可能冲击自民党票仓的农民群体利益[3]
稀土技术换关税豁免!日本献“反华投名状”,中方已警告反制措施
搜狐财经· 2025-06-16 14:46
美日贸易谈判策略 - 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赴华盛顿就关税问题谈判,提出针对中国的一揽子计划,重点涉及稀土管制和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问题 [1] - 日本计划向美国提供稀土加工、回收利用及集约化使用技术,并协助处理全球开采的稀土 [3] - 日本提议在石墨、镓等矿产领域与美国展开合作,并扩大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及数十亿美元半导体产品 [3] - 日本考虑与美国联合建造破冰船,配合美国北极战略以对抗中俄极地航道开发 [3] 日本贸易顺差现状 - 日本对美国年贸易顺差约600亿美元,难以仅通过减少顺差满足特朗普政府要求 [5] - 日本采取"牺牲第三国利益保全自身"策略,在稀土、半导体等领域跟随美国步伐 [5] - 若7月底前未获关税豁免,日本车企可能年损失数百亿美元并加速失去美国市场 [5] 美国内部谈判分歧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主张适度让步,曾推动90天关税缓冲期 [5] -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持强硬立场,认为"即使关税引发衰退也值得" [5] -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虽影响力较小,但可在细节领域对日本设障 [5] - 谈判中三名美方高官暂停与日方对话转而相互争执,导致G7峰会前达成协议概率降低 [7] 中国立场与影响 - 中国明确表示不接受任何国家牺牲与中国贸易换取美国关税豁免的企图 [7] - 中国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7]
谈判暂停,美国要求日本做出让步,石破茂调转“枪口”对准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6-11 11:35
美日关税谈判僵局 - 第五轮美日关税谈判因美国三位关键代表(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贸易代表格里尔)政见分歧陷入僵局,谈判一度暂停[1][3] - 贝森特主张将关税作为短期谈判筹码,卢特尼克坚持高关税保护本土制造业,格里尔视关税为长期战略武器以缩小贸易逆差[3] - 日本提出"全面取消关税"诉求遭强硬派反对,温和派可能因日本投资或采购条件让步[3] 日本"制华礼包"策略 - 日本在第五轮谈判中首次抛出"制华礼包",试图以遏制中国换取美国关税让步[3][9] - 日本计划在稀土领域与美国合作,但其60%稀土进口依赖中国,此举可能冲击本国电子、新能源等行业[4][5] - 日本承诺购买更多美国半导体产品,但美国半导体企业30%全球销售额依赖中国市场[7] 能源与造船业合作影响 - 日本计划扩大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可能面临更高成本和供应不稳定风险,同时破坏中日在能源领域的互利合作[7] - 日本与美国联合建造破冰船可能分散其造船业资源,削弱全球市场份额,并破坏地区造船业竞争秩序[8] 行业潜在影响 - 稀土行业:中国可能优化出口政策并加强关键稀土产品管控,日本相关产业将受冲击[12] - 半导体行业:日本推动与美合作可能影响其与中国正常贸易,并引发美国半导体企业对华市场顾虑[7] - 能源行业:日本过度依赖美国液化天然气将损害地区能源合作稳定性[7]
美国被拿捏,特朗普放低姿态,石破茂一步不让,不出意外又谈崩了
搜狐财经· 2025-06-09 12:27
日美关税谈判核心博弈点 - 日本谈判团队展现出强硬姿态 明确表示不会对美做出无原则妥协 [1] - 特朗普政府紧盯美日贸易逆差问题 要求日本在汽车 钢铁等领域大幅让步 [1] - 日本握有美债作为关键筹码 机构已开始抛售美债止损 若进一步释放万亿持仓将冲击美国金融市场 [1] - 美国财政部美债拍卖结果持续低迷 利率攀升 全球持有美债的国家和资本陷入恐慌 [1] 日本对美提出的合作方案 - 稀土领域:提供加工 回收利用及减少用量技术支持 协助美国利用全球开采稀土 探索石墨和镓合作 [3] - 半导体领域:计划从英伟达等美企购买数十亿美元产品 协助生产芯片制造所需晶圆材料 [3] - 能源领域:扩大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 支持阿拉斯加新项目开发及路易斯安那州 得州增产 [3] - 造船领域:计划与美国联合建造破冰船 意图制衡中国 [3] 美国谈判团队内部矛盾 - 财政部长贝森特属温和派 注重市场逻辑 曾说服特朗普暂缓征收关税 [3] -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为强硬派 秉持"即便关税导致经济衰退也值得"理念 [3] - 贸易代表格里尔角色弱化 三人因历史恩怨竞争 职责重叠导致策略混乱 [3] - 谈判时当场争论并分别向日方施压 形成"三头马车"困局 [5] 中国在博弈中的立场 - 坚决反对任何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的交易 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 [5] - 强调尊重平等磋商解决经贸分歧 维护国际经贸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 [5] 美日关系历史性转变 - 日本不再一味妥协 基于经济筹码和国际格局调整策略 [8] - 借助G7峰会争取谈判主动权 吸引海外科研人员提升竞争力 [8] - 美国陷入既要缩减贸易逆差又担忧日本抛售美债的两难境地 [8]
搞不动中国,美与日本谈判,石破茂态度突变,给了美“当头一棒”
搜狐财经· 2025-06-09 11:11
日美关税谈判背景 - 日美贸易逆差达每年约600亿美元,美国要求日本采取措施减少逆差 [1] - 美国对日本汽车、钢铁等领域关税态度强硬,拒绝协商 [1] - 日本此前有妥协意愿,但近期态度逐渐转变 [1] 日本谈判策略 - 提出涉华合作方案换取美国关税让步,包括稀土、石墨、镓等领域技术合作 [1] - 计划从英伟达等美国公司购买数十亿美元半导体产品 [1] - 考虑协助生产芯片制造所需的晶圆等材料 [1] - 能源领域拟扩大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支持阿拉斯加新项目开发 [3] - 造船领域计划与美国联合建造破冰船,"以中国为考量因素" [3] 美国谈判团队状况 - 财政部长贝森特(温和派)、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强硬派)、贸易代表格里尔三人立场分歧 [3] - 三人职责重叠,常在谈判中公开争论并暂停会谈 [3] - 美国内阁各层级信息共享不足,导致谈判进程受影响 [3] 日本谈判筹码 - 持有万亿美债,机构抛售行为曾使特朗普暂停对75国制裁 [5] - 大规模抛售美债将对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压力 [5] - 中国在与美国博弈中展现的实力给了日本谈判信心 [5] 中国立场影响 - 中国商务部明确反对任何国家牺牲中国利益达成贸易协定 [5] - 日本涉华合作方案若损害中国利益将引发对等反制 [5] - 中国态度为日本谈判策略增加了风险因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