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ew Energy
icon
搜索文档
“励”精图治十五载 “新”火相传启华章——华夏银行合肥分行服务安徽高质量发展十五周年巡礼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6 10:06
公司发展历程 - 华夏银行合肥分行成立于2010年8月16日,深耕安徽市场15年,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 [1] - 十五年来累计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腾飞,从合肥一域扩展至全省范围 [1] - 截至2025年6月末,一般性存款余额381亿元,较上年增长16.43亿元;贷款余额436.58亿元,较上年增长27.06亿元 [5] 党建与业务融合 - 构建"党委-支部-党员"三级联动机制,创新"党建搭台、业务唱戏"融合路径 [3] - 制定《党业融合发展三年(2025-2027)行动方案》,目标市场份额提升至1%以上 [4] - "三创一促"工作法入选《北京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案例汇编》 [4] 制造业金融服务 - 为奇瑞汽车创新打造"数贷通"服务方案,实现全流程数字化闭环 [6] - 2024年以来对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累计授信突破71亿元,贷款余额31.25亿元 [6] - 支持合肥新晶集成电路12吋晶圆制造项目,批复15亿元固定资产专项贷款,已投放3.99944亿元 [7] 外贸金融服务 - 创新推出"龙汇易贷"授信方案,为进出口小微客户提供最高500万元信用支持 [8] - 落地首笔490万元普惠"外贸贷",采用"结算回款锁定+退税账户转移"双重增信机制 [8][9] - 为安徽合力控股子公司提供贸金特色产品信保买断,优化其应收账款流动性 [8] 科创企业服务 - 构建"政银协同+平台赋能+产品创新"三位一体模式,推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科创金融产品 [10] - 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投放科技创新贷款2000万元、技术改造贷款2.29亿元 [11] - 支持芜湖宏景电子从1000万元信用授信提升至2.1亿元项目贷款,助力其进入IPO辅导期 [11] 数字金融创新 - "阳光新能源订单数贷通3.0"项目获总行产业数字金融项目创新突破奖,已支持91户生态客户获1.42亿元融资 [12] - "奇瑞捷途汽车经销数贷通"项目助力46户经销商获得2.77亿元融资 [12] - 构建"科技+场景"生态圈,强化制造业、战新产业、科技型企业数字化服务能力 [11][12] 普惠金融服务 - 创新"烟商贷"产品,实现15分钟线上审批80万元信用额度 [14] - 截至2025年6月末,两增贷款余额36.41亿元,较年初增长14.64% [15] - 民营贷款余额达97.91亿元,年内累计投放22.12亿元 [15] 乡村振兴服务 - 推出"种业贷""上市贷"等特色产品,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新增1.95亿元,增幅35% [16] - "种业贷"产品已完成12户审批,授信金额近2000万元 [16] - 开展乡村振兴公益活动,为蒙城县邵楼村近百名村民和教师提供免费健康体检 [5] 消费金融服务 - 以"龙e贷"+"菁英贷"双轮驱动消费信贷增长,抓住汽车、家电、家装"以旧换新"机遇 [16] - 推出系列利率优惠活动如"购物季·集结号""新春送福"等激活内需市场 [16] - 深度嵌入居民消费新业态,塑造"菁英贷"特色品牌 [16]
“通缩” 过度。“反内卷” 初步成效- “Deflation” is excessive. Initial results of “Anti-involution”
2025-08-14 10:44
行业与公司关键要点总结 **1 宏观经济与通胀** - CPI 7月同比持平(0% y/y),高于彭博预测中值(-0.1% y/y)[5] - 食品CPI同比下降1.6% y/y(基数效应主导),能源CPI降幅收窄至-4.3% y/y(5月为-6.1% y/y)[5] - 核心CPI连续上升至0.8% y/y,为2023年9月以来最高(排除春节干扰)[5] - 工业领域通缩更显著:PPI同比-3.6% y/y(与5月持平),为2023年7月以来最低[6] - 工业品PPI(权重75%)降幅五个月来首次收窄,显示“反内卷”政策初步见效[7] **2 房地产政策与市场** - 北京取消郊区(五环外)购房套数限制,但仅针对本地户籍或连续2年社保/个税缴纳者,影响有限[8] - 北京、上海、深圳仍保留购房限制(海南除外),全面放开或加剧其他城市需求外流风险[9][10] - 政策设计旨在保护本地居民住房可负担性,中央反对虹吸效应[9] **3 生育与消费刺激政策** - 北京推出两项措施:3岁以下儿童每年补贴3600元(约500美元),免除幼儿园大班保教费[11] - 预计全国秋季学期减免费用覆盖1200万儿童,总额200亿元(财政部数据)[13] - 政策效果有限:补贴对消费的乘数效应弱于消费券,短期内难提振生育率[13] **4 金融与产业政策前瞻** - 央行联合六部委发布文件,优先支持三类领域融资:[14][15] - **工业链技术**:集成电路、机床、医疗设备、基础软件等 - **资本市场多层融资**:下一代IT、智能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等 - **长期资金投入**:未来制造、信息、材料、能源等前瞻产业 - 文件或为2025年10月发布的“十五五”规划草案预演[14] **5 稳定币监管** - 北京禁止稳定币研究与推广会议,延续对互联网金融的强监管立场[16] - 央行数字货币(e-CNY)仍是首选,香港可能作为稳定币试验场[17][18] **6 地缘政治动态** - 习近平与普京通话(普京主动请求),讨论对特朗普关税威胁的立场协调[19][20] - 特朗普分化金砖国家策略:印度面临25%关税压力,中国或保持观望[22][23] **7 其他经济数据** - 出口韧性:受转口贸易和倾销支撑,抵消美国关税压力[29] - 美元走强增加人民币汇率管理难度[26] **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 北京生育支持政策实际为3月政府工作报告承诺的落地,后续措施需待2026年报告[12] - 工业PPI改善或反映产能过剩问题局部缓解,但房地产下行趋势难逆转[7][10] (注:原文未明确提及具体公司名称,分析以宏观与行业层面为主)
“高产田”里成长出一众知名品牌,看深圳福田的“品牌引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8-10 18:53
福田区经济与品牌发展概况 - 福田区以占深圳4%的土地面积贡献了深圳超16%的经济总量 地均GDP和地均税收多年稳居深圳第一 [3] - 福田区汇聚了深圳近六成持牌金融机构和三分之一的市级总部企业 [3] - 福田区被描述为"品牌浓度"最高的城区之一 创新密度和产业浓度为品牌发展提供肥沃土壤 [3] 产业布局与集群发展 - 福田区培育"8+3"产业集群 聚焦科创 金融 时尚"三大产业" [4] - 科创产业聚集荣耀终端 华为数字能源等企业 形成软件与信息服务 新能源 智能终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5] - 金融产业拥有全市近七成金融科技企业 中国平安 招商银行等总部扎根 [5] - 时尚产业近三年引进超330家城市首店 "首店经济"持续领跑 [5] 品牌节活动与政策支持 - 2025中国品牌节主题为"AI与出海" 与福田产业布局高度契合 [3] - 品牌节将聚合国内外资源 助力福田品牌创新发展 [3] - 福田区搭建出海服务平台 提供政策咨询 资源对接 法律支持等一站式服务 [4] 区域发展规划 - 通过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香蜜湖新金融中心 环中心公园活力圈"三大新引擎"拓展发展空间 [4] - 福田区投资促进局重点推介产业结构 政策体系及产业空间 [3]
大族激光(002008) - 2025年7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31 16:34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半年度预计净利润4.5亿元 - 5亿元,同比下降59.18% - 63.26%,主要因上年同期处置股权影响约8.90亿元;扣非净利润2.2亿元 - 2.65亿元,同比增长0.00% - 20.00%,得益于消费类电子市场回暖及AI驱动 [2][3] PCB业务经营及产品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大族数控营业收入9.59亿元,同比增长27.89%;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83.60%;扣非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90.14% [4] - 公司构建PCB立体化产品矩阵,提供一站式工序解决方案,2024年部分创新型产品达批量推广水平,部分已获大批量订单,针对AI服务器高多层板提供相关设备 [5] 新能源领域业务情况 - 锂电设备增长重点转向海外,公司深化大客户合作,拓展海外市场,提升竞争力和占有率 [6] - 光伏设备受行业景气度影响订单有一定影响,公司获主流电池厂家主制程设备批量订单,开发验证核心装备,拓展海外业务,钙钛矿技术领域占有率领先 [6][7] 通用工业激光加工设备市场情况 - 公司坚持研发创新、爆品打造和质量为本,三维五轴切割头首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推出全球首台150KW超高功率切割机,与多家客户合作,提升高功率激光切割设备市占率 [8] 海外布局发展情况 - 东南亚设备需求上升,公司扩充海外团队,抓住供应链多元化机会 [9] - PCB海外市场中,东南亚PCB产业投资项目投产,美国、欧洲IC封装基板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8.3%及40.6% [9] 公司回购及注销情况 - 2025年2月6日公告完成股份回购,累计回购22,589,592股,占总股本2.15%,支付资金500,244,727.76元 [10] - 2025年7月1日完成股份注销,最新总股本1,029,603,408股 [11] 公司质押情况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控股股东股份质押比例为79.89% [12]
U Power Partners with Shandong Hi-Speed New Energy Group and BOCOM International to Scale Battery-Swapping in Hong Kong and Accelerate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Prnewswire· 2025-07-30 20:00
合作框架与战略目标 - 签署三方谅解备忘录 共同在香港建立商用电动汽车换电生态系统 合作方包括山东高速新能源集团和交银国际控股[1] - 计划在香港建设50个智能零碳换电站 山东高速新能源负责投资建设 交银国际提供专项融资解决方案[2] - 探索在泰国和葡萄牙等香港以外地区复制相同合作模式[1] 技术方案与运营模式 - 采用专有UOTTA™电动汽车换电技术 提供AI驱动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1][7] - 推出Battery-Token创新方案 结合Web 3.0区块链技术和代币经济模型[3] - 负责技术运营支持 确保换电站符合香港客户服务和电动汽车运营标准[2] 市场定位与发展规划 - 目标将香港商用车辆队转化为绿色电动汽车 推动可持续城市交通体系[3] - 已建立包含出租车运营商、汽车制造商、电池生产商、清洁能源服务商和金融机构的合作伙伴生态[4] - 通过合作加速关键市场布局 同时探索现有市场强化和新市场扩张机会[4] 合作方背景与资源优势 - 山东高速新能源集团专注光伏、风电和清洁供热业务 项目遍布中国20多个省市 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5] - 交银国际是交通银行在香港唯一证券及金融服务综合平台 为香港最大证券机构之一 拥有横跨内地、香港及全球的资源网络[6] - 三方合作标志着山东高速新能源拓展香港、泰国和葡萄牙等国际市场的重要里程碑[5]
20cm速递|科创创业ETF(588360)涨超1%,硬科技研发投入与并购活跃度受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1:57
科创创业ETF表现 - 科创创业ETF(588360)7月29日早盘涨超1% [1] - 该ETF跟踪科创创业50指数(931643),单日涨跌幅可达20% [2] - 指数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 [2] 科创板发展现状 - 科创板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总额达1680.06亿元,同比增长6.4% [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中位数达12.67%,持续领跑A股各板块 [1] - 涉及生物医药、新能源、半导体等多个产业 [1] 科创板市场机制 - 通过分层管理、专业机构参与和领域拓展化解未盈利企业融资困境 [1] - 2025年新增披露73单交易已完成,重大交易单数13起 [1] - 股权激励、分红、回购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1] 投资产品信息 - 无股票账户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科创创业50ETF发起联接C(013307)和A(013306) [2]
38家深企上榜《财富》中国500强,腾讯、平安最赚钱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17:36
深圳企业在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中的表现 - 共有38家深圳企业上榜,8家进入前100名,包括中国平安、华为、比亚迪、腾讯、招商银行、万科、顺丰和深投控 [1][4] - 中国平安排名第13位,是粤港澳大湾区排名最高的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1586.27亿美元,利润175.96亿美元 [4] - 腾讯和中国平安上榜最赚钱企业前十名,腾讯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65%,达269.72亿美元 [4] - 3家企业首次上榜:永道控股集团、瑞声科技和广深铁路股份 [1][6] 行业分布与排名变化 - 深圳上榜企业呈多元布局,聚焦新兴产业,新能源企业表现亮眼 [2] - 比亚迪排名上升13名,跻身深企前三,欣旺达、格林美等新能源企业排名分别提升33、43名 [2][6] - 汇川技术排名从456名上升到377名,上升79个名次,是深圳名单中排名提升最多的企业 [6] - 鹏鼎控股、传音控股、汇川技术等消费电子和智能制造企业排名大幅提升 [2][6] 深圳创新"四姐妹"表现 - 中国平安、华为、比亚迪、腾讯被称为深圳创新"四姐妹" [4][5][6] - 华为2024年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同比增长22.42%,研发投入1797亿元,占收入20.8% [5] - 比亚迪2024年全球销售新能源汽车427.21万辆,研发投入542亿元,占营业收入6.97% [5] - 截至7月23日收盘,腾讯、比亚迪、中国平安总市值分别为5.06万亿、1.17万亿、1.09万亿港元 [6] 电子信息产业表现 - 华为、中国电子、中兴通讯分别位列第24、105、187名,年利润均超10亿美元 [9] - 深圳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超4100家,2023年产值2.52万亿元,占全国六分之一 [9] - 瑞声科技2024年营收273.3亿元,归母净利润17.97亿元,同比增长142.7% [6] 新能源与人工智能领域发展 - 格林美排名上升43名,与韩国ECOPRO共建印尼IGIP园区 [10] - 欣旺达跻身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2024年营收超560亿元,动力电池、储能业务增速分别超40%、70% [10] - 汇川技术布局人形机器人业务,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2%,净利润42.9亿元 [11] - 深圳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1424亿元,同比增长16.9% [11][12]
链群发力筑基石 项目引擎促跃升
长沙晚报· 2025-07-23 07:34
债券发行与园区经济表现 - 振望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非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规模5亿元,全场认购倍数3.88倍 [1] - 望城经开区2025年上半年累计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51%,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 [1] 产业发展与产业链建设 - 智能终端、新型合金材料、健康食品三大产业上半年产值分别同比增长5.0%、14.7%、10.9% [2] - 比亚迪电子二期项目加速建设,投产后可新增年产量1000万台的产能,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 [2] - 利亚德长沙LED产业园项目主体结构封顶,预计年底投产,与154家链上企业形成紧密协作 [2] - 蒙星纳米磷酸锰铁锂材料能量密度比传统产品提升10%至20%,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0亿元 [3] - 茶颜悦色项目持续推进,澳优乳业产品矩阵日趋完善,完善健康食品产业链 [3] 项目建设与投资进展 - 上半年园区共有84个项目开工建设和84个项目竣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 [4] - 金凯循环动力电池高端原材料产业园项目投资50亿元,投产后将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 [4] - 省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55.1%,市级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59.2%,新建项目开工率76.5% [4] - 围绕"产业链招商"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 [4] 企业服务与营商环境 - 英泰实验仪器预计年底投产后年产值5亿元,园区提供"一对一"服务 [6] - 蒙星纳米设备安装难题通过三方协调办公解决,松源利得项目加快审批流程 [6] - 湖南恩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获亿元授信,总投资2亿元的项目基地投产后总产值将达20亿元 [6] - 长沙全球量子研发中心从注册到发布国内首台套光腔锁频仪仅用不到一年 [7] - 3.15平方公里的科创示范区正在规划建设,将成为创新企业的"成长乐园" [7] 招商引资策略 - 园区建立企业需求快速响应机制,确保企业"愿意来、马上落" [5] - 招商逻辑是比企业更早发现其需求,制定对接方案 [5]
加强经贸合作 共享“上合机遇”
科技日报· 2025-07-21 08:36
经贸合作成果 -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在青岛举办,主题为"共谋区域合作、携手创新发展",汇聚上合组织各国政府、企业及机构代表 [1] - 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吸引约360家参展商,特色商品展区吸引近3000名采购商洽谈合作 [2] - 巴基斯坦展馆的盐灯、骆驼皮灯、羊绒围巾等产品销售表现突出 [2] - 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8900亿美元 [2] 产业合作与创新 - 大会设置机械装备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展等五大专业展,推动技术、产品输出与项目落地 [2][4] - 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对接会展示数字赋能新能源、超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等先进解决方案 [4] - 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市能源局希望中国企业家、投资者及技术专家参与该国新能源项目建设 [4] - 海洋物联网产业发展国际交流合作对接会探讨海岸带污染监测、海洋牧场、海洋预报与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合作 [5] 区域合作展望 - 上合组织秘书长指出各国在市场、经济结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方面优势互补,聚焦数字经济、绿色能源、创业创新等领域合作 [3] - 商务部欧亚司强调地方合作是上合组织务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吁加强经贸交流和项目对接 [3] - 吉尔吉斯斯坦国会议员期待上合组织推动基础设施和数字经济项目以深化区域合作 [3] - 青岛计划从技术突破、基建升级、产业集聚等方面深化全球海洋物联网产业合作 [5]
《2025年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指南》发布,聚焦智能制造与装备等关键领域(附申报建议及案例)
仪器信息网· 2025-07-10 12:08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指南核心分析 1 核心观点 - 2025年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智能制造与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关键领域,旨在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 - 智能制造与装备领域被列为核心方向,重点关注工业自动化、智能检测、数字孪生等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2] - 申报需突出技术创新性、产业关联性和成果落地潜力,并具备高水平科研团队 [4] 2 申报重点领域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5G/6G通信等 [1] - **医药健康**: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等 [1] - **智能制造与装备**:工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等 [1] - **新材料**:高性能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等 [1] - **新能源**:清洁能源、储能技术、碳中和相关技术等 [1] 3 申报条件与要求 - 依托单位需为北京市内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法人主体 [3] - 企业单位需满足销售收入和研发投入等条件 [3] - 联合建设实验室需明确依托单位并签署共建协议 [3] - 研究方向需凝练科学问题,团队需具备扎实研究基础或成果积累 [4] 4 申报流程与时间节点 - 申报通知已于2025年4月9日发布,具体截止时间需关注后续官方通知 [6] - 需提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申报书》及单位资质、科研成果等证明材料 [6] - 评审由专家委员会负责,重点考察创新性、可行性及产业价值 [6] 5 智能制造领域政策支持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筹)聚焦工业互联网、智能检测等前沿技术,目标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7] - 鼓励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申报 [7] 6 申报建议 - 聚焦卡脖子技术如高端传感器、工业软件、精密加工装备等 [8] - 强化产学研合作,形成协同创新网络 [8] - 突出专利布局、标准制定、示范应用等产业化潜力 [8] - 可联系专业机构获取申报指导以提升材料质量 [8] 7 参考案例 - **高熵能源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聚焦能源材料研发,开放课题申报截止2025年7月31日 [9] - **数智中医慢病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展示人工智能与中医药融合的跨学科研究范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