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约车
icon
搜索文档
证监会开绿灯 曹操出行IPO接近冲线
BambooWorks· 2025-04-22 08:45
上市进展 - 曹操出行耗时一年的港股上市计划接近完成,已获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许可,下一步需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1] - 公司一年前首次提交港交所申请未果,去年10月重新提交,此次上市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预计募资规模达数亿美元[1][2] 业务模式与竞争优势 - 公司采用自研定制车辆模式,由吉利生产后出售或租赁给司机,2023年专用车占GTV 26.4%,目标覆盖全部司机[4][5] - 利用吉利体系内换电站及维修网络为司机创造成本优势,2023年实现首次毛利润4.29亿元,毛利率从5.8%提升至7.0%[5][7] - 母公司吉利持股84%,可依托吉利汽车(0175 HK)、沃尔沃(VOLCAR US)、极氪(ZKR US)等上市资源协同发展[4] 市场扩张与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进入32个新城市,业务覆盖城市数量增长超60%达83个,带动收入同比增长25%至61.6亿元(8.44亿美元)[1][7] - 同期滴滴营收增速仅7.5%,如祺增长14%,嘀嗒下降3.4%,公司市场份额4.8%,仅次于市占率75%的行业龙头[7] - 营销费用占比从2021年7.1%升至8.4%,但通过压缩行政和研发费用实现整体成本优化[7] 行业趋势与技术应用 - 聚合应用程序订单占比从2018年3.5%提升至2023年30%,预计2028年达50%,带动获客成本占比从23.6%降至18.1%[6] - 行业估值分化明显,Uber市销率3.7倍、Grab达5.9倍,如祺和嘀嗒分别为0.79倍和1.25倍,公司或可获3倍市销率对应400亿元估值[8]
证监会开绿灯 曹操出行IPO接近冲线
BambooWorks· 2025-04-22 08:45
上市进展 - 曹操出行耗时一年的港股上市计划接近完成,已获中国证监会批准,即将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1][2] - 上市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和广发证券(香港),预计募资规模达数亿美元 [2] - 上市后将与嘀嗒出行(2559 HK)、如祺出行(9680 HK)等同行竞争,滴滴也可能重返港股市场 [2] 股东背景与竞争优势 - 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持股84%,依托吉利系资源(沃尔沃、极氪、路特斯等上市资产)形成协同优势 [4] - 采用定制车辆模式(吉利生产并租赁/出售给司机),2023年定制车贡献GTV达26 4%,目标覆盖全部司机 [5] - 聚合应用程序订单占比从2018年3 5%提升至2023年30%,预计2028年达50%,降低获客成本(GTV占比从23 6%降至18 1%) [6]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3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5%至61 6亿元(8 44亿美元),增速远超滴滴(7 5%)、如祺(14%)和嘀嗒(-3 4%) [1][6] - 同期毛利润翻倍至4 29亿元,毛利率从5 8%提升至7 0%,首次实现年度毛利润 [6] - 营销费用率从2021年7 1%升至2023年上半年8 4%,但通过压缩行政与研发费用率实现整体优化 [6] 市场扩张与行业地位 - 2023年上半年新增32个城市,覆盖城市数扩张超60%至83个 [1][6] - 目前市场份额4 8%,位居行业第二(滴滴占75%),目标估值400亿元(市销率3倍,对标优步3 7倍) [6]
热闻丨花1400多选择独享顺风车,7座车却挤了8个人,哈啰回应
齐鲁晚报· 2025-04-16 16:44
哈啰顺风车事件核心问题 - 乘客选择"不拼车"服务并支付1400元车费 但司机违规额外接载2名乘客 导致7座车超载至8人[2][4] - 全程600公里存在严重拥挤 且司机存在绕路 边开车边电话聊天等危险驾驶行为[4] - 平台最初仅退还45元车费 引发乘客强烈不满[6] 平台处理措施 - 哈啰顺风车确认车主违规拼客事实 对涉事车主账号实施永久封禁[8] - 承认系统自动判责的45元退款不合理 承诺后续将提供令用户满意的补偿方案[8] 用户投诉渠道 - 可通过平台内部举报按钮提交投诉 需记录客服工号并要求查验司机网约车双证[9] - 若平台处理不力 可依次联系12315消费者热线或12328交管局热线投诉[9] - 举报需提供具体时间 地点 车牌及违规细节 视频照片等证据将加速处理流程[10][11] 法律应对方案 -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8条 乘客可直接报警处理超载行为[12] - 报警需提供车牌号 超载人数及位置信息 并配合警方调查取证[13][14] 舆论反应 - 事件引发网友广泛共鸣 普遍质疑顺风车"独享"服务的可靠性[7]
滴滴,大动作!投入20亿!
券商中国· 2025-04-14 22:02
滴滴追加投入专项资金 - 公司宣布追加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 聚焦"稳就业促消费"和助力制造业"走出去" [1] - 2025年将追加投入10亿元 通过增加补贴、优化收入和权益保障等措施 帮助出口重点区域新增司机群体顺利过渡 [2] - 2024年已有数百万网约车司机通过滴滴获得收入 [2] 稳就业促消费政策响应 - 公司积极响应八家协会倡议 对接外贸企业需求 化解外贸企业燃眉之急 [1] - 2025年追加投入10亿元用于乘客补贴 稳定司机收入水平 提升用户出行频率 带动关联消费活力 [3] - 出行消费作为服务消费重要组成部分 具备显著乘数效应 [3] 国际业务拓展与增长 - 计划2030年前在墨西哥市场引入10万辆国产电动车 [5] - 依托滴滴巴西旗下"99出行" 协同建设1万个国产公共充电桩 [5] - 2024年国际业务总订单量达36.13亿单 同比增长35.8% 总交易额913亿元 同比增长34.8% [5] - 国际业务连续四个季度GTV保持30%以上增速 [5] 海外出行服务创新 - 开通试行"海外出行"功能 支持中文界面、线上支付和中文客服 [5] - 首期服务覆盖"一带一路"国家超80个旅游热门城市 [5]
Uber:自动驾驶真能杀死“美版滴滴”?
海豚投研· 2025-04-08 22:16
切入视角上,本文要探讨的是当自动驾驶成为一个日常技术之后,对出行以及网约车行业会产生哪些影响,自动驾驶技术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时间节点,以及哪 (几)家公司、那种技术路径会最终胜出不在我们讨论之列,因此我们直接做出一下2点假设,作为后文分析的基础: * 注意:以下内文中涉及隐藏估值部分,公众号未完全展示,感兴趣的用户可进入长桥 App 后搜索 " 海豚投研 " ,查看同名文章,免费畅读完整内容。 作为海豚投研先前最看好的、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的标的之一,Uber在快速发展的自动驾驶技术(尤其是Tesla风头正盛且高调宣布Robotaxi计划之时)对整个汽车及 出行产业造成革命性改变的担忧下,往日被市场一致看多的风光不再。在24.10.14~24.12.月中旬期间股价从$87下跌到$60以下,相当于近1/3的回撤,明显跑输同期 标普指数上涨的表现。 但尽管如此,市场围绕Uber的多空博弈实际仍相当激烈,先有著名投资人Bill Ackman高调宣布看多Uber,JPM在1月初的投资者调研中Uber也名列Mid-cap内最被看 好的标的。而分歧正是机会的来源之一,创造去投资被一致看多因此估值性价比不足的好公司的机会。 因此 ...
做不好自动驾驶,滴滴可就做难了
虎嗅APP· 2025-03-24 18:09
文章核心观点 - 滴滴2024年四季度财报不及预期致股价下跌 但业务有亮点且整体业绩相对稳健 不过自动驾驶技术落后是其未来发展隐患 [1][22][23] 分组1:股价下跌原因 - 截至3月21日收盘 滴滴(ADR)三个交易日内股价下跌10.39% 原因是2024年四季度财报不及预期 虽宣布2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仍未奏效 [1] - 业绩未达预期一是2024全年EBITA利润仅43.27亿元 利润率2.09% 远低于预期;二是海外业务扩张步伐放缓 本季度国际业务订单量10.16亿单 同比增速29.8% 较上季度33.4%放慢 [1] 分组2:业务看点之量升价跌 - 本季度滴滴核心平台交易量42.66亿单 同比增长14.8% 中国出行业务交易量32.50亿单 增长10.8% 对应GTV为784亿元 增长9.3% 国内市场表现稳健 淡季交易量环比增长3% [4] - 滴滴中国出行客单价降至24.1元/单 创历史新低 环比和同比均下滑0.4元/单 表明市场供大于求 公司通过让利消费者稳住市场份额 [4] - 本季度国内出行营业收入474.01亿元 同比增长5.64% 低于GTV增速 意味着乘客补贴增加 [5] - 网约车网络效应不强 用户转换成本低 行业竞争激烈 滴滴难有强大定价权 [7] - 滴滴让利消费者未侵蚀利润 [8] 分组3:业务看点之越补贴越赚钱 - 2024年四季度滴滴净亏损13.36亿元 去年同期净利润4900万元 但经调整后的EBITDA盈利3.22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12.75亿元 反差源于2023年四季度出售智能汽车业务获21亿元一次性处置收益 [10][11][13] - 经调整净利润排除股权激励费用、无形资产摊销等非现金项目影响 不影响实际现金流 中概股常见此披露方式 [14] - 调整后利润表现好的关键因素一是向成本端要利润 本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2.36个百分点至18.15% 得益于业务规模扩大和业务结构优化;二是费用端瘦身提效 期间费用率为16.57% 同比减少2.86个百分点 源于研发费用缩减 [16] - 滴滴曾放弃“橙心优选”项目 逐步收缩业务范围 专注提升核心业务效益 [17][18] - 公司依靠国内出行业务盈利支撑国际业务扩张和创新业务发展 本季度海外业务和其他业务亏损收窄 释放利润空间 [20] - 2024年第四季度滴滴中国出行调整后EBITA为21.82亿元 同比增长60.1%;国际业务调整后EBITA亏损7.06亿元 同比减少36.45% 亏损率收窄;其他业务调整后EBITA亏损11.54亿元 同比降低24.43% 亏损率同步收窄 [21] - 公司业绩相对稳健 截至2024年末账面资金达536亿元 [22] 分组4:业务远虑 - 自动驾驶技术落后是滴滴最大硬伤 关乎公司未来命运 [23] - 自动驾驶成熟会颠覆传统网约车业务 且能提高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24] - Waymo和萝卜快跑在自动驾驶领域领先 滴滴虽有海量出行数据和成熟出行平台优势 但在技术突破、硬件研发和大规模商业化上面临挑战 [25][26] - 若无法突破技术瓶颈、降低成本和创新商业模式 滴滴自动驾驶业务可能一直追赶甚至被淘汰 [27]
滴滴:国内熟透了还得防,海外故事慢慢讲?
海豚投研· 2025-03-23 15:46
核心运营数据 - 2024年4季度滴滴国内出行GTV达784亿元,同比增长9.3%,增速较上季提升1.5pct,环比增长0.3%,为2021年以来首次在4Q实现环比增长 [1][8] - 国内出行订单量同比增长10.8%,增速较上季的10.6%小幅提升,显示业务量增长趋于平稳 [1][8] - 滴滴App及花小猪App MAU在24年底至25年初显著提升,而其他平台未见类似变化,表明市场领先地位巩固 [1][9] - 国内业务平均客单价同比下滑1.4%,但下滑幅度逐步收窄,主要受特惠、拼车等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10] 营收与补贴策略 - 国内出行板块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落后GTV增速3.7pct,推测因消费者端补贴加大 [2][13] - 国内平台销售额(GTV-消费激励)同比增长23%,增速高于GTV和收入,显示司机分成占GTV比重同比下降 [2][14] - 国内业务平台变现率(平台销售额/GTV)达21.3%,环比提升0.7pct,连续4季度同环比提升 [14] 海外业务表现 - 海外业务GTV同比增长16%,剔除汇率影响后实际增速为32%,订单量增速30%,客单价受汇率影响同比下滑11% [2][11] - 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35%至30.1亿元,平台收入增长22%至23.9亿元,金融性收入增长强劲 [3][15] - 海外业务adj.EBITA亏损7.1亿元,亏损率2.8%,同比收窄(去年同期5.1%),但环比扩大 [4][17] 利润与费用 - 国内业务adj.EBITA利润21.8亿元,环比下降3.1亿元,利润率(占GTV)从3.2%降至2.8% [3][16] - 整体adj.EBITA利润3.2亿元,环比大幅下降(上季17.4亿元),主要因海外和创新业务亏损扩大 [4][17] - 四项经营费用占收入比重环比上升1.4pct,营销和管理费用同比显著提升,显示投入力度加大 [6][18] 未来关注点 - 国内业务增长中枢或维持在10%左右,关注单均利润释放及自动驾驶等变革性技术 [8] - 海外业务需验证能否通过规模增长或快速扭亏成为第二曲线 [5] - 公司未上调25年国内业务adj.EBITA指引(120亿元),且未明确海外扭亏时间点,引发市场对投入计划的担忧 [6] - 当前估值对应国内业务15x adj.EBITA倍数,高于同行,需通过利润释放或海外超预期增长支撑股价 [6]
滴滴的2024:稳局者的慢跑与疾奔时刻
雪豹财经社· 2025-03-20 20:43
文章核心观点 - 2024年滴滴国内业务稳中有升,出海和自动驾驶撑起新的增长叙事,未来战略围绕国内市场增长、全球化布局推进和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展开 [2][12] 国内出行 - 2024年全年核心平台交易量160.05亿单,同比增长18.8%;核心平台GTV 3927亿元,同比增长16.2%;全年营收2068亿元,同比增长7.5%;经调整EBITA为43.3亿元,实现扭亏 [5] - Q4中国出行订单量同比增长10.8%至32.5亿单,日均订单突破3530万单;GTV达784亿元,同比增长9.3%,国内GTV环比增长0.3% [5] - 2024年全年中国出行总订单量123.92亿单,较2023年增长14.6%;GTV为3014亿元,较2023年增长11.3% [5] - 中国出行业务季度增速基本维持在10%左右,增速与行业增速基本一致,部分月份月订单量增速高于大盘 [6] - 若维持国内市场70%以上份额,收入增速有望长期维持两位数以上,营收增速还有上涨空间 [6] 国际化业务 - 2024年国际业务连续四个季度GTV增速超30%,订单量达10.16亿单,同比增长29.8%,日均订单突破1100万单,季度GTV达249亿元,同比增长32% [8] - 2024年全年国际业务总订单量36.13亿单,较2023年增长35.8%;总交易额913亿元,较2023年增长34.8%,已实现经调整EBITA盈利 [8] - 海外网约车业务覆盖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面临与海外巨头竞争及各地情况不同难照搬国内经验的挑战 [8][9] - 从2017年开始布局海外业务,已形成相对成熟商业模式 [9] AI与Robotaxi - 2024年4月与广汽埃安成立合资公司打造Robotaxi量产车,首款车型计划2025年量产 [11] - 2024年10月完成C轮2.98亿美元融资,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加速首款Robotaxi量产车上市 [11] - 预计2026年左右Robotaxi规模化落地,2030年全球广泛采用,2030年中国和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分别达4888亿和8349亿元,2024 - 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超200% [11] 股票回购 - 2025年3月董事会授权未来24个月内不超过2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12] - 2023年11月披露的两年内不超过10亿美元回购计划已完成大半,截至2025年2月28日,已回购约1.976亿ADS,约合8.5亿美元 [12]
滴滴2024年业绩出炉!20亿美元回购计划公布
券商中国· 2025-03-18 19:04
文章核心观点 - 滴滴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延续增长趋势,各业务表现良好,国际业务增长显著,公司将继续深耕主业并推动创新 [1][2][3] 分组1:整体业绩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核心平台交易量达42.66亿单,同比增长14.8%,核心平台GTV达1032亿元,同比增长14.5% [1] - 2024年全年核心平台交易量为160.05亿单,较2023年增长18.8%,全年核心平台GTV为3927亿元,较2023年增长16.2% [2] - 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2068亿元,经调整EBITA 43.3亿元 [2] 分组2:中国出行业务情况 - 四季度中国出行订单量同比增长10.8%,达到32.5亿单,季度日均订单量突破至3530万单,季度GTV为784亿元,同比增长9.3% [2] - 2024年全年中国出行总订单量达123.92亿单,较2023年增长14.6%,中国出行GTV为3014亿元,较2023年增长11.3% [2] 分组3:国际业务情况 - 2024年国际业务连续四个季度GTV保持30%以上增速 [2] - 四季度国际业务订单量达到10.16亿单,同比增长29.8%,季度日均订单突破至1100万单,季度GTV为249亿元,同比增长32% [3] - 2024年全年国际业务总订单量达36.13亿单,较2023年增长35.8%,总交易额为913亿元,较2023年增长34.8% [3] - 2024年国际出行业务已实现经调整息税摊销前盈利 [3] 分组4:公司发展规划 - 进入2025年,公司继续深耕主业,坚持“负责任的创新”,推动自动驾驶发展和AI应用,为乘客、司机和生态伙伴带来更优质服务 [3] 分组5:财务及回购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滴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理财投资余额合计为536亿元 [3]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已按2023年11月披露的2年内不超过10亿美元的回购计划回购约1.976亿ADS,约合8.5亿美元 [3] - 2025年3月公司董事会已授权新一轮未来24个月内不超过20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 [3]
上汽、吉利、比亚迪起诉欧盟;抖音本地生活上线打车服务;“特朗普交易”3.0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1-24 23:02
中国车企欧盟反补贴诉讼 - 上汽集团、吉利控股和比亚迪向欧盟普通法院提起诉讼,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其中比亚迪被加征17%关税,吉利为18.8%,上汽集团最高为35.3% [1] - 欧盟认为中国企业通过政府补贴压低出口价格导致不公平竞争,但上汽集团表示调查过程中存在信息遗漏和认定错误 [1] - 上汽集团是受欧盟反补贴关税影响最大的厂商,2024年在欧洲市场销量达24.5万辆,占其海外总销量108.2万辆的22.6% [1] - 上汽集团计划2025年通过智己汽车LS6、L6两款产品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 [1] 抖音本地生活业务拓展 - 抖音在"我的钱包"菜单中新增"打车"入口,实际由高德聚合提供服务,平台通过向服务商卖订单赚佣金 [2] - 抖音自2019年开放与出行服务商合作接口,但未来没有自建打车平台的计划 [2] - 网约车行业新玩家难以撼动市场格局,高德凭借地图场景切入成功,日均订单达几百万笔,腾讯和美团聚合平台日均订单在几十万到上百万笔 [2] 特朗普政策影响 - 特朗普上任第一周创造了至少4800亿美元的财富机遇,包括加密货币、AI基建和汽车政策调整等领域 [3][4][5] - 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娅发行的官方迷因币$TRUMP和$MELANIA市值分别达到92亿美元和6.2亿美元 [4] - 星门计划宣布将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带动甲骨文、软银市值周内合计上涨847亿美元,微软、Arm和英伟达市值合计上涨3825亿美元 [5] - 特朗普撤回拜登政府的电动车帮扶政策,推动福特、通用、Stellantis三大传统车企市值上涨45.8亿美元 [5] 短剧市场发展 - 小红书推出短剧栏目,前期限时免费,后续将引入付费模式 [6] - 2023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元,约半数短剧通过广告变现,直接和间接带动64.7万个就业机会 [6] - 大多数微短剧拍摄成本在20-30万元之间,单个热门剧目收益可达300-400万元 [6] 手游行业表现 - 2024年全球手游产业收入809亿美元,中国前三十名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达234亿美元,占全球前一百名发行商收入的36% [7] - 腾讯、网易、米哈游位列国内前三,《菇勇者传说》《绝区零》等新游戏贡献数十亿美元收入 [7] 企业动态 - 字节调整员工福利政策,新增商业保险覆盖范围,2026年起取消春节红包 [8] - 三菱汽车考虑不加入日产和本田合并计划,若参与合并后公司总市值将达580亿美元,不参与则为540亿美元 [9] - 特斯拉召回120.68万辆汽车,小米召回3.1万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比亚迪召回6843辆方程豹豹5 [9] - LG新能源2024年Q4净亏损2.9亿美元,为三年来首次亏损,计划削减2025年30%的资本开支 [10][11] - OpenAI推出AI代理工具Operator,能够像人类一样使用网页浏览器完成任务 [12] - 阿迪达斯计划在德国总部裁员500人,2024年营业利润13.27亿欧元,不到2021年的70% [13] - 五粮液下调专卖店和渠道运营商第八代五粮液计划供应量,最高调减比例达50%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