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滴滴出行
icon
搜索文档
QuestMobile2025 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12.69亿人月均使用178.2小时,三大动能推动用户黏性高速攀升
36氪· 2025-11-04 11:09
行业整体态势 - 截至2025年9月,全网用户规模达12.69亿,同比增长2%,行业进入稳态格局 [1] - 用户黏性显著提升,月人均使用时长达到178.2小时,同比增长8.2%,增速创近一年最高值 [1][13] - 用户结构持续优化,一线城市用户占比达11.2%,同比增加0.8%;线上消费能力在1000-2999元区间的用户占比63%,同比增加0.9% [1][15] - 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增速趋于平稳,行业增长引擎转向用户深度运营与存量价值挖掘 [11] 用户与市场增长驱动力 - 生成式AI技术推动移动互联网服务向高频刚需场景渗透,智能设备、手机游戏、教育学习、移动视频、出行服务、生活服务成为月活跃用户规模同比增长前六的行业,增长率分别为10.2%、7.2%、5.2%、4.6%、4.2%、4.1% [1] - 46岁以上中老年群体占比提升1.1%,用户持续向一线城市流动 [15] - 暑期节点有效带动文旅营销,即时零售业务竞争提升营销曝光 [52]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发展 - AI产业进入快速迭代阶段,技术追求从“大而全”转向“精而强” [29][30] - 2025年9月,移动端AI应用整体用户规模占全网57.4%,用户规模达7.29亿;其中原生App、应用插件及手机厂商AI助手用户规模分别为2.87亿、7.06亿和5.35亿 [30][34] - 头部互联网集团高频进行模型升级,百度、阿里巴巴、腾讯、抖音在2025年1-9月共完成182次大模型发布/更新/迭代,平均每5.7天一次 [30] - AI搜索、AI综合助手、AI专业顾问、AI出行助手月活跃用户规模分别突破6.80亿、6.59亿、1.32亿、1.31亿 [2] - 在教育学习领域,AI从辅助工具向智能协同伙伴演进;AI赋能办公已深入到文档处理、会议效率、流程管理等多个方面 [18][20] 互联网企业竞争与资本市场表现 - 头部互联网公司市值显著波动,2025年9月末腾讯控股市值重回5.5万亿元,小米集团、阿里巴巴、网易和快手展现出强劲增长动能,市值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3.4%、61.8%、57.2%和55.6% [9] - 企业流量方面,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稳居第一梯队,小米、京东、美团为增速TOP3,企业流量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6%、14.5%和6.2% [9] - 互联网平台业务边界加速消融,淘宝、京东、抖音、美团APP间用户重合度持续提升 [17] - 京东主动承受短期利润压力发展外卖业务,美团、携程国际业务实现强劲增长 [9] 线上娱乐与内容生态 - 短视频行业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11.29亿,活跃渗透率近90% [70] - 在线视频行业在暑期效应和短剧内容驱动下保持高活跃度,用户月人均使用时长超20小时 [77] - 热门短剧APP扰动行业格局,红果免费短剧跻身TOP4,河马剧场月活跃用户规模突破5千万 [79] - 抖音精选APP月活跃用户规模近3500万,同比增长140.3%;“AI搜索+短视频”的AI抖音APP月活跃用户规模峰值突破千万,9月同比增长41倍 [73] - 免费小说模式持续领跑,番茄免费小说APP月活跃用户规模达2.45亿,同比提升11.4% [90] 大消费与电商领域 - 综合电商平台积极入局本地生活赛道,竞争激烈 [96] - 2025年第三季度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达1875.1亿元,同比增长6.4% [2][44] - 消费品牌作为互联网广告市场增长核心引擎,媒介头部效应显著,广告主预算向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倾斜 [44][47][49] - 2025年“双11”战火提前点燃,周期拉长、玩法简化,抖音商城大促首日吸引1528万流量,同比增速达223.6% [108][111] 旅游出行与汽车行业 - 旅游服务行业流量呈现普涨,尤其非寒暑假时期显示出错峰出游需求 [110] - 出行服务平台进行商业拓展,滴滴会员权益覆盖“吃、住、行”生活场景,其微信小程序月人均使用时长环比增长17.3%至14.2分钟 [121] - 2025年成为汽车市场分水岭,新能源汽车广告投放已超过燃油车 [126] - 汽车网联化发展带动智能汽车APP用户快速增长,比亚迪APP月活用户规模突破1000万 [133]
11.11用这“招”,至高返现1111元
招商银行App· 2025-10-18 12:34
活动概览 - 招商银行App推出多项用户激励活动 涵盖支付、生活和出行等场景 [2][3][4][5][6][7] - 活动分为不同场次和报名阶段 包括第1场、第2场和群3场 [2] 支付类活动 - 京东平台首绑支付可获双重礼 包括首绑礼和支付礼 [2] - 完成京东首绑支付且单笔满188元可抽至高88元 并可获得至高128元京东支付券包 [2] - 抖音平台首绑支付可获至高168元支付券包 单笔支付满188元可抽至高88元 [2] - 绑卡支付活动用户可享至高298元支付券包 [3] - 数币闯关抽奖活动可抽至高888元数币红包 [3] 生活服务类活动 - 水电燃暖查缴服务可参与抽奖 奖品为至高188元水电燃券 [4][5] - 查保险服务可参与抽奖 奖品为至高288元消费返现券 [6] 出行类活动 - 曹操打车为新户提供礼包 可领至高80元券包 [7] - 滴滴出行福利季活动可领5元无门槛打车券 [7]
滴滴宣布投入20亿稳就业促消费,2024年营收超两千亿
搜狐财经· 2025-10-10 17:49
公司战略与投资 - 公司宣布追加投入20亿元专项资金,聚焦“稳就业促消费”以及助力制造业“走出去”[1] - 计划于2025年追加投入10亿元,通过增加补贴、优化收入和权益保障等措施帮助出口重点区域的新增司机群体[3] - 计划于2025年追加投入10亿元用于乘客补贴,旨在稳定司机收入并提升用户出行频率[3] - 计划于2030年前在墨西哥市场引入10万辆国产电动车,并依托巴西业务协同建设1万个国产公共充电桩[3] - 公司将推动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6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924亿元增长7.5%[3] - 2024年全年经调整EBITA为43.27亿元,而2023年为亏损20.85亿元[3] - 2024年全年净利润为12.75亿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47.52亿元[3]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调整EBITA盈利3亿元,其中国内市场盈利22亿元,国际市场亏损7亿元,其他业务亏损12亿元[4] 运营与市场地位 - 2024年已有数百万网约车司机通过平台获得收入[3] - 公司平台被描述为就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3] - 国内业务已进入稳定盈利增长期,国际业务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4]
又强制广告,我们的安全谁来买单?
金投网· 2025-09-03 16:26
百度地图广告争议事件 - 百度地图在用户叫车流程中强制跳出弹窗广告 关闭按钮设计隐蔽且颜色与背景几乎融为一体 引发用户强烈不满 [1] - 公司回应称关闭按钮明显且用户可随时关闭 但未否认存在弹窗广告的事实 [1] 历史广告问题与用户安全风险 - 今年5月百度地图因在导航路径上直接铺设文字广告(如"累了困了喝某某特饮")遭全网吐槽 广告文字铺满道路并遮蔽地面标志 同时自动配语音播报且无法关闭 [3] - 用户质疑地图类应用涉及行车安全 广告设置应更为审慎 国家广告法明确禁止在交通安全设施上设置广告 [3] - 导航界面线上属性等同于线下交通设施 理应受到相应监管 [3] 百度业绩压力与广告战略 - 公司二季度在线业务收入下滑15% 广告等核心业务净利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滑34% [7] - 搜索引擎市场份额从2023年近70%降至今年6月的50% 主因广告过多及AI工具替代 [7] - 自动驾驶业务"萝卜快跑"规模有限 AI业务"文心一言"被DeepSeek等后起之秀抢占市场 [7] - 为维持业绩被迫将广告植入地图等产品 [7] 行业普遍现象与监管要求 - 高德地图、滴滴出行等应用在打车流程中同样存在弹窗广告 关闭按钮设计与百度地图类似 [8] - 工信部年初通报31款侵害用户权益APP 高德地图因开屏弹窗广告"乱跳转"和关闭难问题被点名 [10] - 监管部门要求导航软件不得频繁弹窗干扰用户 广告必须提供清晰可见的一键关闭标志 [10] - 目前各大地图APP普遍未在首页或显著位置提供广告关闭选项 [10] 商业与公共服务的平衡 - 导航行业需在商业利益与公共服务之间找到平衡点 [10] - 技术升级应服务于用户体验 商业变现不能损害公共利益或威胁使用安全 [10]
百度地图广告无法关闭?官方回应:与实际情况不符
新浪科技· 2025-09-01 17:05
百度地图广告关闭按钮设计争议 - 媒体报道和用户反馈百度地图APP打车服务广告关闭按钮设计隐蔽难以寻找 [2] - 公司回应称报道截图与实际情况不符 强调提供明显关闭按钮且关闭后当日不再触发 [2] - 公司表示正在联系首发媒体和用户核查截图问题 并承诺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2] 行业同类现象 - 除百度地图外 高德地图和滴滴出行等打车应用在流程中也出现类似弹窗广告 [2] - 行业普遍存在广告关闭按钮设计相似的情况 [2]
滴滴二季度GTV破千亿大关 国际业务增速近28%创新高
凤凰网· 2025-08-28 18:27
财务表现 - 核心平台交易总额(GTV)达到1096亿元 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5.9% [1] - 中国出行业务GTV为825亿元 同比上涨12.2% [1] - 国际业务GTV达271亿元 固定汇率下同比激增27.7% [1] - 二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31亿元 [3] 业务规模 - 核心平台二季度完成订单44.64亿单 同比增长15.2% [1] - 国内出行服务订单量33.76亿单 日均订单达3710万单 [1] - 海外市场贡献订单10.88亿单 日均订单量1196万单 [1] - 连续第10个季度实现订单量同比双位数增长 [1] 战略转型 - 从单一出行服务向综合生活服务平台转型 [1] - 会员体系进行重大升级 与希尔顿、亚朵、华住会、海底捞等知名品牌建立会员权益互通机制 [1] - 业务范畴从"行"扩展至"吃、住、行"全场景覆盖 [1] 国际市场拓展 - 国际业务覆盖拉美、亚太、非洲三大区域的14个国家 [3] - 巴西市场用户规模突破5500万 [2] - 99外卖业务在戈亚尼亚市上线45天完成100万订单 [2] - 圣保罗市场已吸引2万家餐厅入驻 5万名摩托车骑手参与配送 [2] - 99平台在巴西拥有70万摩托车骑手资源 [2] - 99外卖业务计划2026年年中扩展至巴西100个城市 [2] - 墨西哥市场覆盖70多个城市 服务用户超过3000万 [2] 业务协同 - 巴西市场骑手可同时承担客运和货运配送任务 形成供给侧协同效应 [2] - 国际业务以出行服务为核心 同时探索外卖、金融等本地化多元服务模式 [3] - 墨西哥业务线从出行延伸至金融和外卖领域 超级应用生态雏形初现 [2] 技术投入 - 持续聚焦AI应用和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方面的投入 [3] - 注重用户体验和司机生态建设 [3]
滴滴千亿交易规模持续攀升 二季度GTV同比增长15.9%
搜狐财经· 2025-08-28 18: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核心平台交易额(GTV)达1096亿元 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15.9% [1] - 中国出行GTV为825亿元 同比增长12.2% 国际业务GTV达271亿元 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27.7% [1] - 核心平台订单量同比增长15.2%至44.64亿单 其中国内订单33.76亿单(日均3710万单)增12.4% 国际订单10.88亿单(日均1196万单)增24.9% [1] - 实现经调整净利润31亿元 [3] - 订单量连续10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同比增长 [1] 业务战略布局 - 升级会员体系并与希尔顿、亚朵、华住会酒店及海底捞实现会员权益互通 构建覆盖"吃住行"的多元会员生态 [1] - 国际业务近一年保持25%以上增速 目前覆盖14个国家 [2] - 巴西市场99出行平台用户突破5500万 外卖业务上线45天完成100万单 已覆盖圣保罗等城市 [2] - 巴西拥有70万摩托车骑手资源 可实现送人、送货、送餐业务协同 [2] - 墨西哥市场从出行拓展至金融和外卖 服务超3000万用户 覆盖70多个城市 [2] 运营与发展规划 - 公司持续挖掘细分出行场景需求 拓展出游相关服务 [1] - 计划2026年年中将巴西外卖业务扩展至100个城市 [2] - 注重用户体验与司机生态建设 推动AI应用及自动驾驶技术发展 [3] - 通过多元化服务提升运营效率与产品服务能力 [3]
滴滴:二季度GTV达到1096亿元,同比增长15.9%
新浪科技· 2025-08-28 17: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核心平台交易额(GTV)达1096亿元 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15.9% [1] - 中国出行GTV为825亿元 同比增长12.2% 国际业务GTV达271亿元 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27.7% [1] - 实现经调整净利润31亿元 [2] 订单量表现 - 核心平台总订单量同比增长15.2%至44.64亿单 [1] - 中国出行订单量同比增长12.4%至33.76亿单 季度日均达3710万单 [1] - 国际业务订单量同比增长24.9%至10.88亿单 季度日均达1196万单 [1] - 订单量连续10个季度保持同比双位数增长 [1] 国际业务拓展 - 国际业务覆盖拉美、亚太和非洲14个国家 [1] - 巴西市场99出行平台用户突破5500万 99外卖业务上线45天完成100万单 [2] - 99外卖在圣保罗州吸引2万家餐厅入驻 超过5万名摩托车骑手加入送餐队伍 [2] - 墨西哥市场服务超3000万用户 业务拓展至金融和外卖领域 [2] - 计划2026年年中将外卖业务拓展至巴西100个城市 [2] 运营效率与战略方向 - 产品服务及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2] - 将用户体验和司机生态作为发展根本 [2] - 积极推动AI应用和自动驾驶发展 [2] - 拥有70万摩托车骑手资源实现送人送货送餐多场景协同 [2]
滴滴:联合惠州多家医院共建滴滴车站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16:04
公司业务进展 - 滴滴出行在惠州与10家医院合作落地"惠民就医出行新体验"项目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优化就医市民出行体验 [1] - 公司采用线上发放优惠券与线下滴滴车站引导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1] - 滴滴车站建设规模已超4000座 覆盖范围包括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杭州 武汉 惠州等200多个城市 [1] 市场覆盖情况 - 公司基础设施覆盖200多个中国主要城市 包括一线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 [1] - 惠州成为最新落地智慧出行项目的城市 显示公司正持续扩大区域市场渗透 [1]
中国互联网十大杰出人物,中国互联网最具影响力人物,十大中国互联网企业家
搜狐财经· 2025-08-13 12:39
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概况 - 1994年中国正式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开启网络时代,现已发展为全球最大互联网市场,拥有最多网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 [1] - 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创新生态活跃,深刻改变生活方式并推动社会进步 [1] - 互联网大潮中涌现出一批商界领袖,形成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家群体 [1] 中国十大互联网企业家 马化腾(腾讯) - 1998年创立腾讯,2000年推出QQ(首个超10亿用户产品),2011年推出微信重塑移动互联网生态 [3] - 核心产品包括QQ、微信、腾讯游戏(全球最大在线游戏公司之一),业务覆盖社交、支付、视频、音乐等12个领域 [3] - 2004年香港上市(首家内地互联网港股),2014年入选《财富》中国商界领袖榜首 [3] 马云(阿里巴巴) - 1999年创立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改变全球电商格局,2004年支付宝开创移动支付新时代 [5] - 2013年余额宝革新互联网金融,2014年纽交所上市创全球最大IPO记录 [5] - 2019年获福布斯终身成就奖,4次问鼎中国首富 [5] 李彦宏(百度) - 2000年创立百度(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2005年纳斯达克上市 [7] - 2010年布局AI,在语音识别、自动驾驶等领域领先,2023年入选时代百大AI领袖 [7] - 2008年入选改革开放30人,2018年成首位登《时代》封面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家 [7] 张一鸣(字节跳动) - 2012年创立字节跳动,推出今日头条(个性化推荐算法革新信息分发) [9] - 2016年抖音/TikTok成为全球短视频标杆,2018年TikTok登顶苹果商店下载榜 [9] - 2019年成80后白手起家首富,入选《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精英 [9] 王兴(美团) - 2010年创立美团,2013年外卖业务两年内超越饿了么,2015年合并大众点评 [11] - 2018年港交所上市(同股不同权第二股),2019年市值中国互联网第三 [11] - 业务覆盖团购、外卖、旅游、共享单车等O2O全生态 [11] 丁磊(网易) - 1997年创立网易,推出中国首个免费邮箱,2002年开发首款成功国产网游 [13] - 2003年成双料首富(胡润/福布斯),旗下《梦幻西游》《阴阳师》等游戏爆款 [13] - 转型推出网易云音乐、考拉海购等产品,现为中国第二大网游公司 [13] 张朝阳(搜狐) - 1998年创立搜狐(首家全中文搜索引擎),2000年成首家纳斯达克上市中文门户 [15] - 2005年成奥运首个互联网赞助商,2008年创1小时访问量破亿记录 [15] - 2017年旗下搜狗上市,成为首个拥有3家美股上市公司的中国互联网企业 [15] 黄峥(拼多多) - 2015年创立拼多多,社交电商模式通过微信裂变快速获客 [17] - 2018年纳斯达克上市,2022年推出Temu登顶美国应用商店 [17] - 2024年市值超阿里成中国电商第一,同年8月登顶中国首富 [17] 程维(滴滴) - 2012年创立滴滴,2016年合并Uber中国成网约车霸主 [19] - 2016年入选《财富》全球年度商业人物,2021年纽交所上市后因监管退市 [19] - 首创一站式出行平台,改变国人出行方式 [19] 周鸿祎(360) - 2006年创立360,首创免费安全模式颠覆行业,成最大互联网安全服务商 [21] - 业务扩展至浏览器、杀毒、手机助手等,2011年纳斯达克上市 [21] - 以"互联网斗士"著称,曾与腾讯、百度激烈竞争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