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30万吨大豆,换上包装出口中国,中方做法太解气
搜狐财经· 2025-05-06 10:01
科技防线与贸易欺诈 - 近红外光谱仪检测出34.9%蛋白质含量,0.7%差异暴露美国大豆基因特征[3] - 区块链溯源系统发现货轮在密西西比河抛锚72小时,20万吨"巴西大豆"实为美国原产[3] - 碳同位素检测仪确认中西部元素配比,贸易欺诈成本暴增300%,每吨需支付8美元审计保险费[3] 美国农业危机 - 爱荷华州积压2470万吨大豆,每日霉变率0.3%,23%家庭农场申请破产保护[5] - 农业板块遭对冲基金做空,ADM和邦吉市值蒸发230亿美元[5] - 关键农业州对现政府支持率跌破40%,大豆协会控诉视频获TikTok 470万次转发[5] 阿根廷投机崩盘 - 比索汇率单日跌幅8%,农产品出口份额缩水15%[7] - 圣菲省港口大豆无人问津,农民每吨亏损120美元抛售,卡车司机封锁9号国道[7] - 阿根廷企业曾以340%增速套利美国低价大豆转售中国,后被量子溯源系统识破[7] 数据主权与新贸易秩序 - 深圳海关实时监控全球2300个港口物流数据,智能合约取代传统信用证[8] - 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量达美国3.5倍,黑海供应商开放种植数据接口[10] - 量子追踪系统可回溯货物三年流转路径,船舶钢板量子纠缠印记实现全周期监控[10] 行业历史与规则重构 - 区块链和光谱仪成为新贸易壁垒与公平守门人,数据主权取代关税手段[11] - 巴西大豆出口优势凸显,俄罗斯供应商获中国年度大单[7][10] - 全球粮食贸易危机模式迭代,科技赋能重构供应链透明度[11]
中国大豆市场扛住了美国关税“压力测试”
第一财经· 2025-05-05 21:33
中国大豆市场现状 - 中国是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 美国曾是主要供应国之一 但受关税影响进口量锐减 4月10日当周进口7.28万吨骤降至4月17日当周仅1800吨 降幅超97% [1] - 国内豆粕价格4月上旬出厂均价累计涨幅达三成 下旬回落 4月第四周全国豆粕平均价格3.70元/公斤 同比下跌1.1% [1] - 预计2024年中国大豆进口量9460万吨 市场价格仍在合理区间运行 [1] 市场韧性原因 - 替代、减量和增产是维持健康发展的三大核心思路 南美大豆产量创新高 订单转移 头部饲料企业寻求豆粕减量饲养方案 [2] - 通过套种、育种等方式提升国产大豆产量 2023年产量较2018年增长30% 黑龙江主产区亩产量从120公斤提升至130公斤 [9] - 食用大豆年需求1300万吨可自给 油用和饲用需求超1亿吨依赖进口 [10] 进口结构变化 - 2025年3月大豆进口量350.3万吨 同比减少36.8% 创十七年最低值 巴西装运延迟及避开美国大豆是主因 [4] - 2024年美国大豆进口量2213万吨 同比降5.7% 份额降至21% 巴西大豆进口7465万吨 同比增6.7% 份额升至71% [5] - 4月一周预订40船约240万吨巴西大豆 集中在5-7月交付 部分企业转向国产大豆压榨 价差缩窄至627元/吨 [4] 巴西大豆优势与风险 - 巴西大豆到岸价420美元/吨 低于美国451美元/吨 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更高 杂质更少 预计产量1.69亿吨创历史新高 [6] - 巴西与中国试点本币结算降低美元依赖 但集中上市期为4-9月 单纯依赖可能引发阶段性短缺 产业链中美国资本占比较高 [6] - 建议关注巴西装运进度、国内政策导向及天气风险 灵活调整采购与库存策略 [6] 政策与行业应对 - 国务院提出实施生物育种重大专项 选育高油高产大豆品种 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 目标2030年豆粕用量占比降至10% [8][10] - 新希望研发"猪禽多元化日粮应用技术"入选豆粕减量替代典型案例 牧原股份使用低豆日粮提升饲料经济性 [11] - 发改委表示美国饲料粮和油料可替代性强 国际市场供应充足 国内储备资源充足 不采购美国产品对供应无影响 [11]
想蒙混过关?30万吨美国大豆披上阿根廷马甲,中国海关技高一筹!
搜狐财经· 2025-05-04 20:57
贸易战背景 -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发起全球贸易战后,中方反制减少从美国进口大豆等农产品,美国彻底失去中国这个最大市场 [1] - 中美贸易战导致美国大豆每吨成本暴涨600元人民币,彻底丧失价格优势 [7] - 巴西自此取代美国成为中方大豆最大供应国,采购量达至少40艘货轮240万吨 [5] 市场格局变化 - 2025年中国进口大豆1.2亿吨,美国份额暴跌至15%,巴西以8500万吨占比70.8%成为最大供应国 [40] - 巴西大豆到岸价每吨420美元,比美国便宜531元人民币,中国企业直言巴西大豆性价比完胜 [9] - 进口豆粕报价突破4200元/吨,美国豆农收入下降23%,部分农场因价格跌破成本价破产 [11][12] 美国贸易商违规操作 - 美国贸易商与阿根廷中间商合谋,将大豆经南美港口"洗白身份"规避关税 [14] - 3月一艘货轮20万吨"巴西大豆"被海关发现实为美国中西部产 [15] - 4月又一艘30万吨"阿根廷大豆"因麻袋内层美国编码和35.5%蛋白质含量被全数退回 [28][30] 海关检测技术 - 中国海关通过蛋白质光谱分析发现美国大豆蛋白质含量普遍高于35.1%,南美大豆仅34% [19] - 构建全球首个区块链溯源平台,记录大豆从种植到运输的12项数据,实时上传不可篡改 [22] - 物联网监控系统覆盖全球2000多个港口,实时追踪货轮装卸记录、舱内温度、航行速度 [34] 贸易影响与后果 - 海关查验流程升级:100%开箱检测、随机指派检查员、通关时间延长至30天以上 [36] - 青岛港、天津港货轮排起长队,贸易商抱怨成本涨三成且被列入信用黑名单 [38] - 美国大豆因多次"换马甲"被查导致企业信用降级,未来进出口将面临"重点关照" [42] 行业反应 - 美国艾奥瓦州豆农协会主席控诉成为政治博弈牺牲品 [44] - 中国海关强硬态度实为守护粮食安全底线,大豆关乎14亿人食用油、饲料和生物燃料 [46] - 中国已用科技与规则重塑贸易逻辑,失去中国市场信任的代价远非关税战能承受 [48][50]
30万吨美国大豆披上阿根廷马甲,企图混过关,中国海关技高一筹!
搜狐财经· 2025-05-04 19:58
中美大豆贸易格局演变 - 贸易战前2017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3285万吨,占当年总进口量9554万吨的34% [8] - 2018年贸易战开始后,中国进口美国大豆降至1664万吨,占比降至19% [10] - 2024年贸易战期间,中国进口美国大豆2213万吨,远低于进口巴西大豆的7465万吨 [12] 2025年贸易战升级影响 -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125%关税,导致中美大豆贸易暂停 [3][14][16] - 高关税环境下,美国粮食公司面临大豆库存积压和亏损压力 [16] - 中国买家转向巴西、阿根廷等国家采购大豆 [14] 美国大豆"洗产地"行为及中方应对 - 2025年4月中国海关查获30万吨标注阿根廷产但实际为美国产的大豆并退回 [5][21][23] - 美国商人通过将大豆转售至巴西或阿根廷公司进行"换马甲"操作 [17][19] - 中国海关联合主要供应国实施大豆溯源系统,要求实时上传产地、收获时间、航行轨迹等信息 [25] - 通过检测大豆蛋白质含量差异识别真实产地,美国大豆因种植环境不同蛋白质含量更高 [27][29] 中国大豆市场供需分析 - 2024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达1.05亿吨,主要用于榨油和饲料生产 [5] - 大豆作为养殖业核心蛋白来源,目前尚无理想替代品 [5] - 美国大豆因含油量高、品质统一,豆粕饲料适用性佳 [8] 市场影响评估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消费市场之一,有能力从其他国家弥补美国大豆缺口 [12][31] - 贸易战导致豆粕报价突破4200元/吨,饲料价格上涨50-100元/吨 [34] - 美国失去中国市场后难以找到同等规模的替代市场 [31]
见识到中方的强硬手段后,美方罕见承认犯下大错,中美局势生变?
搜狐财经· 2025-05-04 12:09
贸易战对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 中国在截至4月17日的一周内取消了1.2万吨美国猪肉订单,创2020年以来最大单周取消规模,导致当周美国对华猪肉出口总量骤降至5800吨,较前一周暴跌72% [1] - 同期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从7.28万吨锐减至1800吨,降幅超97%,直接冲击芝加哥期货市场,瘦肉猪期货结算价下跌0.2% [1] - 市场分析师警告若持续出现大规模订单取消,可能引发更剧烈的市场反应 [1] 中美贸易战态势转变 - 中国采取反向断供措施,明确要求美国将对华关税降至零,否则不会停止反制 [6] - 美国对华态度明显软化,不再强调消除贸易逆差或吹嘘关税战优势 [6] - 贸易战导致美国股市、债市和汇率出现不利波动 [6] 美国对华政策评估 - 特朗普政府承认在制定关税策略时误判中国反应,原以为中国会率先寻求妥协 [3] - 美国政府内部存在对华政策分歧,强硬派与主张合作派缺乏统一框架 [6] - 前官员指出缺乏有效沟通渠道可能加剧贸易和军事领域的误判风险 [6] 中国国际地位认知 - 美国政策制定者认识到中国已成为拥有硬实力的全球关键参与者,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 [8] - 中国在机器人等尖端技术领域的投入引起西方国家警觉 [8] - 任何对中国的低估或误判都可能造成重大战略后果 [8]
中美大豆暗战升级:阿根廷“套牌”产业链遭区块链溯源一网打尽
搜狐财经· 2025-05-04 05:57
贸易骗局事件 - 2025年4月青岛港查获30万吨冒充阿根廷大豆的美国大豆 涉及金额超2亿美元 [1] - 美国企业通过阿根廷中间商转口规避35%对华关税 2024年阿根廷对华大豆出口量暴增217% 美国对阿根廷大豆销售激增340% [3] - 中国海关区块链溯源平台要求提供种植地坐标、收割机编号等数据 基因检测技术可识别产地气候特征 误差率低于0.01% [3] 全球供应链技术升级 - 中国海关查获50万吨假冒产地大豆(30万吨阿根廷标签+20万吨巴西标签) 导致美国大豆库存飙升至2474万吨 中西部农场主被迫降价30%抛售 [6] - 中巴共建区块链"天眼"系统覆盖6.8万个农场和1200艘货轮 数据不可篡改 [10] - 中国建成85国作物DNA数据库 AI抽检系统使查获走私农产品价值同比增182% [10] 阿根廷贸易困境 - 阿根廷比索汇率年内暴跌41% 通胀率达210% 农民通过转口美国大豆每吨获利55美元 [8] - 2025年Q1中国取消12笔阿根廷大豆订单 转向俄罗斯等替代供应商 [8] - 阿根廷被列入中国"农产品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面临进口配额限制风险 [8] 国际贸易规则重构 - 中国新版市场准入清单将"诚信追溯"列为强制标准 107个领域实施"终身禁入"制度 [15] - 中国与53国签署《清洁供应链协议》 未接入溯源系统企业将被排除 [15] - 欧盟采用中国区块链标准换取农产品准入 沃尔玛自担25%关税恢复采购中国商品 [16] 行业影响与趋势 - 美国农业部每日需采购4700吨大豆用于生物燃料以消化库存 [12] - 全球农产品贸易进入科技监管时代 技术手段成为贸易战核心武器 [14] - 中国2.3万亿美元进口市场向合规企业开放 诚信体系成为新竞争门槛 [16]
饲料养殖产业日报-20250430
长江期货· 2025-04-30 10: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饲料养殖产业各品种价格走势不一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品种供需格局不同,投资策略需根据其短期和中长期情况制定[1][2][4][7] 各品种总结 生猪 - 4月30日多地生猪现货价格稳定,月底月初规模企业缩量、散户抗价支撑价格,但二育出栏、供应增加,需求端五一备货需求有限,供需博弈加剧,猪价震荡[1] - 中长期看,2024年5 - 11月能繁母猪存栏缓增,2024年11 - 2025年2月仔猪同比增加,二季度出栏压力大,供强需弱猪价有下跌风险;2024年12月开始产能去化幅度有限,四季度供应压力仍大[1] - 策略上空单逐步止盈,待反弹逢高空,关注07合约13800 - 13900压力位、13200 - 13300支撑位,09合约14600 - 14700压力位、13700 - 13800支撑位,逢高卖07、09虚值看涨期权部分止盈,待反弹再介入[1] 鸡蛋 - 4月30日鸡蛋多地报价稳定,短期蛋价涨至高位,下游采购谨慎去库限制涨幅,五一节日提振消费、库存压力不大支撑蛋价,但开产多、惜淘致供应充足,节后或施压蛋价[2] - 长期看,24年12月 - 25年3月补栏量高,二季度新开产蛋鸡多,供应持续增加,关注老鸡淘汰对阶段性供应的影响,下半年供应预计维持增势[2] - 策略上06合约五一节后限仓,轻仓过节,短期区间震荡,关注3100压力及2950支撑表现;08、09大逻辑偏空对待,关注饲料端及淘汰扰动[2] 油脂 - 4月29日美豆油主力7月合约跌2.26%,马棕油主力7月合约跌0.53%,国内棕油、豆油、菜油价格有不同程度变动[4] - 棕榈油方面,国际豆棕价差转正刺激中印购买,4月1 - 25日马棕油出口量环比大增,但4月产地增产,预计库存继续增长,印度调整关税结构带来压力,国内4月进口少、消费压缩,5月开始大量到港[4] - 豆油方面,24/25年度巴西大豆收割达95%、阿根廷开始收割,二季度南美供应压力大,美豆生物柴油政策有望转好、播种面积或下降支撑价格,国内大豆到港上升但清关慢,5 - 7月预计大量到港[5] - 菜油方面,加拿大旧作供需紧张,新作播种面积预计下降且可能面临干旱,国内菜油库存高位,二季度菜籽到港量预计减少,库存将逐步去库[6] - 短期国内油脂有上行动能,但棕油产地库存预计回升、豆油面临大豆大量到港压力,二季度供需转宽松预期强,上方承压,短期震荡;长期二季度供应增加后震荡下跌,三季度因北美新作播种面积下降及天气炒作偏强震荡[7] - 策略上豆棕菜油09合约短期观望,关注7800 - 8000、8300 - 8400、9600压力位表现,临近五一假期控制仓位[7] 豆粕 - 4月29日美豆07合约收盘至1052.5美分/蒲,国内现货报价大幅回落[7] - 短期随着4月底国内大豆到港增加、油厂五一节后开机率上升、下游备货尾声,价格预计回落,09合约受5 - 8月大豆到港量压制表现弱势[7] - 长期关税政策导致美豆进口成本上涨、供应减少,国内转向南美,推动南美大豆远月价格上涨,美豆播种面积或下调,天气扰动加剧,国内豆粕价格偏强运行[7] - 策略上09合约短期逢高偏空,已有空单持有;中长期逢低做多,关注2900支撑表现;9 - 1价差正套为主[7] 玉米 - 4月29日锦州港、山东潍坊兴贸玉米收购价上涨,基层售粮结束,粮源转移至贸易端,其他物料挤占玉米饲用需求,下游建库尾声,港口库存高位限制涨幅,但市场看好后市[7] - 中长期新作产量减产、进口替代品减少,玉米价格有向上驱动,但减产量级不大、种植成本下移、政策投放及新季小麦上市等替代品补充,价格上方空间受限[7] - 策略大方向稳中偏强,盘面等待回调做多,谨慎追涨,07关注2400压力、2280 - 2300支撑表现,09关注2320 - 2330支撑[7] 今日期市概览 - 展示了CBOT大豆、豆粕、玉米、豆油、BMD棕榈油、ICE油菜籽、鸡蛋、生猪等品种上一日和上二日收盘价及日涨跌情况[8]
ST沪科(600608) - ST沪科2024年年度经营数据公告
2025-04-28 22:14
业绩总结 - 商品贸易营收17226735.08元,毛利率41.55%,营收降88.42%[3] - 化工产品营收13622171.44元,毛利率26.76%,营收降90.67%[3] - 农产品营收3604563.64元,毛利率97.48%,营收增37.91%[3] 用户数据 - 化工产品采购量9632.20吨,降46.68%,销售量10451.90吨,降46.72%[5] - 农产品采购量57660.00吨,增40.79%,销售量55810.00吨,增107.36%[5]
约40艘巴西大豆船本月停靠宁波舟山港
快讯· 2025-04-28 07:33
智通财经4月28日电,最近,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从美进口农产品数量锐减。与此同时,多艘巴 西大豆船已靠岸宁波舟山港老塘山作业区。今年4月靠岸巴西大豆船艘次同比增加约48%,减载量增加 约32%。 (玉渊谭天) 约40艘巴西大豆船本月停靠宁波舟山港 ...
日本拟增加进口美国玉米
日经中文网· 2025-04-27 11:19
日本扩大美国玉米进口的战略意图 - 日本政府计划增加从美国进口玉米,包括饲料用玉米和加工成生物乙醇的玉米,作为日美谈判的筹码 [1] - 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日本试图通过替代中国增加美国农产品进口来换取美国在谈判中的让步 [1] - 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于4月25日对利用玉米进口作为谈判筹码的观点表示支持 [5] 美国玉米在日本市场的地位 - 美国是日本最大的玉米进口来源国,2024年占日本玉米进口总量的近80% [3] - 美国产玉米主要被日本用作饲料 [3] - 中国因贸易摩擦减少美国农产品进口,为日本扩大进口创造了机会 [3] 生物乙醇的发展前景 - 生物乙醇可混合于可再生航空燃料(SAF)和汽车用汽油中使用 [3] - 日本政府计划将汽油中生物乙醇混合比例从目前的3%提高到2030年度的10% [3] - 美国和巴西是生物乙醇主要进口来源国,美国正大力推动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乙醇出口 [3]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报告要求日本增加生物乙醇使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