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botics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机械:机器人产业深度(十三):无触不成手,触觉传感或迎万亿蓝海
触觉传感器行业核心观点 - 触觉传感器是通用人形机器人硬件侧的关键瓶颈,未来具备从手部向全身渗透的潜力,成长空间巨大[1] - 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落地的硬件侧核心,触觉传感或迎万亿蓝海市场,当人形机器人年产量达1亿台时市场规模或达1.3万亿元[1][2] - 触觉传感技术路线呈现百家争鸣态势,多技术路线融合的平台公司更具竞争力[1] 触觉传感器技术路线 - 主流技术路线包括压阻(占37%)、电容(占28%)、磁电霍尔效应和视触觉(VBTS)[2] - 当前国内产业落地端电容与磁电霍尔效应占优,未来或为多技术路线融合取长补短[1] - 柔性触觉传感器生产需要材料、制造与算法端复合能力,切入壁垒较高[1] - 柔性触觉传感器未来发展方向包括阵列化、多模态融合、边缘计算和自供电等[1] 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 全球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2024年为153.3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355.9亿美元,CAGR12.8%[2] - 当人形机器人产量达1000万台时,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约0.24万亿元;达1亿台时约1.3万亿元[2] - 单一技术路线占据全部市场时,1亿台产量对应市场规模:压阻3010亿元、电容1.25万亿元、磁电霍尔效应2.5万亿元、视触觉3.76万亿元[2] 应用场景与发展阶段 - 当前主要下游为制造业/航空航天&国防等,人形机器人应用方兴未艾[2] - 人形机器人灵巧手尚处触觉落地初期阶段,整体处于L3及以下水平(类似4-7岁儿童)[2] - 伴随任务复杂度提升,触觉或从手向手臂、足部、躯干和脸部等部位延伸[2]
重磅分享!VR-Robo:real2sim2real助力真实场景下的机器人导航和运动控制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7-08 17:31
技术框架 - 提出"真实-仿真-真实"框架,通过多视角图像进行3D高斯溅射(3DGS)场景重建,构建兼具照片级真实感与物理交互特性的"数字孪生"仿真环境 [2] - 框架支持视觉导航与运动控制的协同学习,实现纯RGB输入的仿真到现实策略迁移 [2] 应用场景 - 方法在家庭和工厂场景中具有应用潜力,支持视觉目标追踪任务 [2] - 实验表明该方法能促进策略在新环境中的快速适应与高效探索 [2] 技术优势 - 解决"仿真与现实差距"问题,特别是缺乏真实感视觉渲染阻碍高阶任务的问题 [2] - 通过3DGS场景重建技术提升仿真环境的真实感与物理交互特性 [2] 相关资源 - 论文标题为《VR-Robo: A Real-to-Sim-to-Real Framework for Visual Robot Navigation and Locomotion》 [3] - 项目链接和论文链接已公开 [3]
“杭州六小龙”云深处再融近5亿元,达晨、国新入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6:57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 由达晨财智、国新基金联合领投 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前海母基金、央视融媒体基金、富浙基金、华映资本、物产中大投资等机构跟投 老股东继续加持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与产品研发、场景应用与拓展、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 重点投向四足机器人产线扩建、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及高端人才引进 [1][2] 公司定位与技术路线 - 公司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全球销售与服务 在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B端应用领域已成为行业第一 [1] - 公司拥有全栈自研能力 涵盖核心零部件、运动控制、智能感知算法 已拥有授权专利100多项 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 [3] - 公司技术成熟度与量产能力在国内领先 具备机器人运动控制、多模态感知、自主决策等关键环节的全栈自研能力 [2] 产品与性能 - 公司2018年推出国内首个完成上下楼梯、自主导航和智能交互的四足机器人 2019年发布全国首个完成自主充电的四足机器人 [5] - 绝影X30拥有IP67工业级防护 可在夜间自主导航和作业 灵活上下45°工业镂空楼梯 属于行业旗舰级产品 [5] - 山猫M20为全球首款专为复杂地形和危险环境设计的行业应用轮足机器人 自重33kg 可攀爬80厘米高台 支持自主感知、自主导航和全向避障 [5] 商业化落地 - 公司已实现600+行业项目落地 覆盖电力能源、应急消防、安防巡逻、教育科研、建筑测绘、交通隧道、文化娱乐等领域 [6] - 2022年成为全球首个推出应急消防解决方案的四足机器人企业 同年首次参加抗震救灾实战演习 [6] - X30四足机器人在新加坡国家电网项目中实现落地应用 是国内第一台在海外电力系统落地应用的行业级四足机器人 [7] 行业前景与战略 - 全球具身智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 公司发展进入规模化量产新阶段 [2] - 公司将持续推动技术突破 开拓电力巡检、消防应急、物流配送、科研探索等更多落地场景 [7] - 公司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 聚焦具身智能和AI应用的重要布局 [2]
国泰海通:人形机器人催化触觉传感市场 多技术路线融合成趋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5:58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执行通用任务的机器人要求心灵手巧,灵巧手为人形机器人 落地的硬件侧核心,无触不成手。触觉传感具备从手指向全身渗透的潜力,当人形机器人年产量至1亿 台,触觉传感或迎万亿蓝海。重点推荐触觉传感器行业。人形机器人降本超预期,人形机器人泛化能力 超预期,头部厂家加快落地触觉传感,触觉传感渗透超预期为行业股价催化剂。 人形机器人应用方兴未艾,触觉传感或迎万亿蓝海 根据VMR数据,全球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2024年为153.3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355.9亿美元, CAGR12.8%。主流技术路线为压阻(占37%)和电容(占28%)。主要下游为制造业/航空航天&国防等,人 形机器人应用方兴未艾。当前,人形机器人尚在灵巧手落地触觉的初期阶段,整体仍处于L3及以下水 平,类似人类儿童(4-7岁)水平。灵巧手为触觉落地第一环,伴随任务复杂度提升及应用场景拓展(工商 业到家庭),触觉或从手向手臂、足部、躯干和脸部等部位延伸,成长空间巨大。 根据测算,当人形机器人产量达1000万/1亿台时,对应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各技术路线融合)分别约 0.24/1.3万亿元。若仅考虑单一技术路线占据全 ...
登顶国际顶刊!华科大团队这项研究让中国智造再添利器!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8 14:18
航空制造技术挑战与创新解决方案 - 航空制造领域面临弱刚度和变刚度工件精密磨抛的技术挑战,核心制约因素为力控系统的精度与稳定性,直接影响材料去除均匀性和表面完整性 [1] - 传统刚性末端执行器缺乏柔顺性导致接触力波动,柔性末端执行器因固定刚度特性难以应对复杂几何特征和时变刚度工况 [1] - 现有电磁变刚度执行器存在三大局限:电磁弹簧非线性导致工作行程不足、力-刚度耦合效应、电磁结构参数优化困难 [1] EMVSA创新设计与核心技术 - 华中科技大学团队设计新型电磁驱动变刚度力控执行器(EMVSA),采用双模块架构实现力与刚度解耦控制,LM模块负责力控制,EVSS模块实现±15mm大行程线性刚度调节 [2][6][7] - 建立精确磁场数值模型,提出电磁参数物理可行联合优化方法,优化23个关键参数,LM输出力常数提升14.89%,EVSS刚度系数常数提升27.12% [4][24][26] - 创新采用平面Halbach阵列设计EVSS模块,优化11个电磁参数构建非均匀磁场,刚度系数线性度达0.9991 [13][26][27] EMVSA性能验证与实验结果 - 样机测试显示LM模块输出力常数23.22N/A(误差1.28%),EVSS刚度系数常数1.34N/(A·mm),模块间磁场耦合可忽略且温控稳定 [27][37][39] - 机器人磨抛实验中,EMVSA实现0.03324N平均磨抛力误差,较串联弹性驱动器力控精度提升60.49%,材料去除精度提高74.76%,表面粗糙度降低59.12% [5][46] - 残差加权平均滤波算法有效解决刚度估计噪声问题,自适应刚度估计方法在5Hz噪声下仍保持稳定性能 [32][35] 控制系统与工程应用价值 - 开发非线性PI控制策略提升LM模块力响应鲁棒性,基于Lyapunov函数的环境刚度估计方法实现动态匹配 [31][32] - 控制系统仿真验证显示在刚度连续/阶跃变化及噪声干扰下均保持高鲁棒性,临界阻尼比控制律有效抑制系统振荡 [33][35] - 研究成果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为机器人精密力控加工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5][50]
6月机器人融资回暖!49起融资背后,资本正在悄悄转向这些赛道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8 14:18
行业融资概况 - 2025年6月中国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49起,环比5月43起上升14%,但未披露金额事件占比回升至53% [1] - 6月融资规模预估34亿-74亿元,较5月53亿-97亿元区间收窄,规模中枢下移 [1] - 亿元级融资缩减至5起(环比下降58.3%),千万级融资增至18起(占比36.7%),资本从"哑铃型"转向"金字塔型"分布 [1] - 早期投资占比达80%(种子/天使轮11起+A轮28起),中后期轮次呈现结构性调整:B轮5起持平,C轮3起环比增长200%,D轮及股权融资各1起 [2] 细分领域表现 - 服务机器人以12起融资领跑,其中人形/四足机器人占比66.7%,早期项目占91.7%(种子/天使轮5起+A轮6起),C轮1起显示头部企业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2][4] - 核心零部件领域11起融资,新型零部件占45.5%,传统"三大件"占36.4%,A轮7起(63.6%)为主流,B轮2起(18.2%)显示部分企业进入产品验证期 [2][17] - 工业机器人领域9起融资中仓储物流应用占比44.4%,医疗机器人8起中手术机器人占62.5% [2] - 人工智能领域6起融资中具身智能占5起,结合人形机器人赛道热度显示"AI+机器人"融合创新成为资本新锚点 [2] 重点企业分析 银河通用机器人 - 完成11亿元新一轮融资,成立两年累计融资超24亿元,投资方包括宁德时代、国家开发银行等 [5] - 专注具身AGI机器人研发,已发布三大VLA大模型:GraspVLA(十亿级仿真数据预训练)、GroceryVLA(零售商业化端到端模型)、TrackVLA(产品级导航大模型) [7][8] - 智慧零售解决方案在北京近十家门店常态化运营,新店部署时间缩短至1天,工业领域与博世中国达成战略合作 [10] 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 获成都国资超亿元投资,成立一年累计融资近3亿元,成为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人形机器人企业之一 [12] - 拥有30余项国际顶尖研发成果,视觉扩散架构模型R-DDPRM/R-DDIRM使算力需求降低、推理速度提升10倍 [14] - 推出25kg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贡嘎一号",负载5.5kg且续航8小时,已应用于文旅文创和能源工程领域 [14][16] 本末科技 - 完成数亿元B轮及B+轮融资,设立机器人和核心部件两大事业部,研发团队超150人 [18][19] - 构建谱系化直驱关节模组产品矩阵,覆盖泛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自主设计建成十余条自动化生产线 [21] - 在具身智能赛道推出开源轮足机器人平台,包括刑天、TITA等多款产品,实现"核心零部件+整机"双线战略 [21]
云深处科技完成近5亿元融资 由国新基金等机构联合领投
凤凰网· 2025-07-08 12:30
融资情况 - 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 [1] - 本轮融资由达晨财智、国新基金联合领投,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前海母基金、央视融媒体基金等多家机构跟投,部分老股东继续加持 [1] - 所融资金将主要用于四足机器人产线扩建、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及高端人才引进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专注于四足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 [1] - 产品在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B端领域已有应用 [1] - 拥有多项授权专利,产品包括具备IP67防护等级、可在复杂环境中作业的绝影X30四足机器人 [1] - 今年4月发布全球首款行业应用轮足机器人山猫M20,融合轮式速度与足式灵活性,自重33kg,可在-20℃至55℃温度范围工作,具备攀爬和自主感知导航能力 [1] 商业化进展 - 产品已在全球实现600多个行业项目落地,涉及电力、应急消防、安防巡逻等多个领域 [2] - 四足机器人曾参与国内应急演习,并在新加坡国家电网项目中实现应用 [2] - 计划进一步开拓电力巡检、消防应急、物流配送等场景 [2] 投资方观点 - 达晨财智看好公司深厚的技术积累、产品创新能力及其商业化进程 [1] - 国新基金认为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下一个重要方向,并认可公司在机器人运动控制、多模态感知、自主决策等关键环节的全栈自研能力及量产能力 [1]
杭州六小龙之一「云深处」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加速具身智能产业化布局
IPO早知道· 2025-07-08 11:29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 由达晨财智 国新基金联合领投 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前海母基金 央视融媒体基金 富浙基金 华映资本 物产中大投资等机构跟投 老股东钧山资本 方广资本及爱施德智城基金继续加持 [2] - 本轮融资将重点投向四足机器人产线扩建 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及高端人才引进 [2][7] - 融资将助力公司在技术与产品研发 场景应用与拓展 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等方面巩固四足机器人领域领先地位 并加快人形机器人 轮足机器人等新产品商业化落地 [2] 公司技术及产品 - 公司专注于人形机器人 四足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 精益生产 全球销售与专业服务 [3] - 2018年推出国内首个完成上下楼梯 自主导航和智能交互的四足机器人 2019年发布全国首个完成自主充电的四足机器人 [3] - 多款机器人产品的多项性能指标位居全球领先水平 [3] - 明星产品X30机器狗已在全球多个场景广泛落地应用 [5] - 山猫M20轮足机器人将开拓电力巡检 消防应急 物流配送等应用场景 [8] 商业化进展 - 公司在电力巡检 应急救援等B端应用领域已成为行业第一 [3] - 已率先实现600+行业项目落地 覆盖电力能源 应急消防 安防巡逻 教育科研 建筑测绘 交通隧道 文化娱乐等领域 [6] - 行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均处于行业前列 积累了大量真实场景的应用案例 [6] 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产业落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重点强化核心部件 运动控制 环境感知 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 [9] - 致力于推动中国四足/人形机器人技术持续突破 保持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国际前沿水平 实现更多"从0到1"的技术创新及"从1到N"的场景落地 [9] 行业前景 - 2025年全球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落地"跃迁 [6] -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下一个浪潮 公司技术成熟度与量产能力在国内领先 [7] - 公司将助力产业升级 在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的浪潮中锻造全球科技变革的中国方案 [6]
云深处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
第一财经· 2025-07-08 10:45
融资信息 - 云深处完成5亿元新一轮融资 [1] - 达晨财智、国新基金联合领投 [1] - 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前海母基金、央视融媒体基金、富浙基金、华映资本、物产中大投资等机构跟投 [1] - 老股东继续加持 [1] 资金用途 - 融资将用于技术与产品研发 [1] - 资金将投入场景应用与拓展 [1] - 用于人才引进 [1] - 加快人形机器人、轮足机器人等新产品的商业化落地速度 [1]
谷歌AI制药将进行人体试验;阿里开源网络智能体WebSailor;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
观察者网· 2025-07-08 09:19
谷歌AI制药进展 - 谷歌DeepMind分拆公司Isomorphic Labs由AI设计的抗癌药物准备启动首次人体试验 [1] - Isomorphic Labs利用AlphaFold技术开发药物 AlphaFold 3模型可"以前所未有的准确度预测所有生命分子的结构和相互作用" [1] 阿里开源网络智能体 - 阿里云通义正式开源网络智能体WebSailor 其构建方案及部分数据集已在Github开源 [1] - WebSailor-32B和WebSailor-72B在BrowseComp评测中表现优于DeepSeek R1、Grok-3等闭源模型 仅次于OpenAI DeepResearch [1] 腾讯3D生成模型 - 腾讯混元推出业界首个美术级3D生成大模型Hunyuan3D-PolyGen 解决3D资产生成中布线质量和复杂物体建模难题 [2] - 该能力已上线腾讯混元3D AI创作引擎 旨在提升美术师建模效率 [2] 智元机器人新品 - 智元发布双形态人形机器人灵犀X2-N 可在轮式和足式之间自由切换 [3] - 足式状态下可盲走上台阶并手持12斤重物 轮式形态可应对单边桥、斜坡等复杂地形 [3] 国产机器狗破纪录 - "新一代黑豹2.0"以10.3米/秒速度打破波士顿动力WildCat保持8.89米/秒的机器狗世界纪录 [4] - 该纪录已沉寂十年之久 [4] 字节跳动TikTok动态 - 字节跳动否认将TikTok美国业务出售给甲骨文牵头的美国财团 [5] - 交易仍需中美两国政府批准 美国政府设定的最终截止日期为9月17日 [5] 苹果欧盟罚款 - 苹果就欧盟5亿欧元(5.86亿美元)罚款提起上诉 称该决定"远远超出了法律的范畴" [6] - 欧盟委员会根据《数字市场法》于4月对苹果处以该罚款 [6] 中国电动车行业 - AlixPartners报告预测中国129家电动车品牌到2030年仅15家能实现财务可持续发展 [7] - 残酷竞争将引发行业洗牌 多数品牌将被迫退出市场 [7] 长鑫存储上市 - 国产DRAM内存芯片大厂长鑫存储启动上市辅导 中金、中信建投担任辅导机构 [7] - 公司注册资本达601.9亿元 第一大股东合肥清辉集电持股21.67% [7] 美国加征关税 - 美国对14国加征关税 日本、韩国等面临25%税率 老挝、缅甸面临40%最高税率 [8] - 新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 特朗普将关税谈判截止日期推迟至同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