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轮足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5亿融资引爆预期差!机构早已异动?
搜狐财经· 2025-07-09 22:50
公司融资与市场反应 - 云深处科技完成近5亿元融资 被市场称为"杭州六小龙"之一 在具身智能领域表现突出 [1] - 公司轮足机器人"山猫M20"的应用场景受到关注 并获得达晨财智等顶级机构背书 与多家上市公司达成合作订单 [1] - 市场交易逻辑聚焦于预期而非现实 普通投资者关注技术参数时 专业投资者已在分析机构资金动向和产业链带动效应 [2][3] 行业与赛道分析 - 具身智能赛道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存在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7] - "杭州六小龙"集体冲刺资本市场可能产生资金抽血效应 [7] - 具身智能可能是未来十年的大赛道 但需区分科幻愿景与可量化进展 [11] 投资逻辑与数据验证 - 机构资金活动是股价走向的关键指标 表面四连阴但机构库存活跃的标的可能走出翻倍行情 [6] - 缺乏机构支持的"绩优股"可能在利好兑现后见顶 [6] - 需通过量化工具监测交易行为特征变化 提前感知资金态度转变 [7] 产品与商业模式 - 山猫M20轮足机器人的设计理念体现投资哲学 需兼顾趋势把握与复杂环境应对能力 [9] - 扩建产线时需评估产能爬坡难度和下游客户付款能力 这些"摩擦力"决定企业实际运营表现 [9] - 投资决策需建立三维认知:行业逻辑 市场情绪 资金动向 三者共振才是黄金机会 [7]
快讯|湖北设百亿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稚晖君”人形机器人即将规模化出货,首程控股旗下基金追加投资星海图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9 21:38
人形机器人领域动态 - 智元机器人推出灵犀X2-N轮足机器人,灵感源自哪吒神话,具备双足/双轮形态切换能力,足式可盲走上台阶并负重,轮式适应复杂地形,具备情绪表达功能 规划2025年下半年规模化出货,2026年底达数千台规模 [1] - 湖北设立10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分两期组建(首期50亿元),重点投向链主企业及低空经济等领域 目标吸引千亿社会资金,规模全国领先 [13] 机器人技术创新 -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磁流体液滴机器人操控平台,集成144个电磁线圈实现多点独立驱动 提出协同路径跟踪控制策略,展示自主排序/图案重构等复杂任务能力 成果发表于《IEEE机器人学汇刊》 [4] 产业资本动向 - 首程控股旗下北京机器人基金追加投资星海图人工智能科技 此前已于2025年3月完成首轮投资,显示持续看好其发展潜力 [7] 行业应用进展 - 粤港澳建筑机器人大赛首日吸引32家企业实战比拼,25家展示技术 中建四局机器人完成墙面铺装 现场达成40余个签约意向 大赛将持续至7月底并在港澳举办赛事 [10] 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名录 - 覆盖工业机器人(埃斯顿/埃夫特等18家)、服务特种机器人(亿嘉和/普渡等7家)、医疗机器人(元化智能/天智航等12家)、人形机器人(优必选/宇树等22家)、具身智能(跨维智能/科大讯飞等18家)及核心零部件(绿的谐波/思岚科技等25家) [18][19][20][21]
“杭州六小龙”云深处科技宣布!完成近5亿元新融资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18:52
融资情况 - 云深处科技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 由达晨财智 国新基金等联合领投 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前海母基金 央视融媒体基金 富浙基金 华映资本 物产中大投资等机构跟投 老股东继续加持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与产品研发 场景应用与拓展 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 巩固四足机器人领域领先地位 加快人形机器人 轮足机器人等新产品商业化落地 [1] - 公司累计完成约7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邦盛资本 深智城产投 华建函数投资 方广资本 赛智伯乐投资等多家机构 其中多家具有国资背景 [2] 资金用途与战略规划 - 本轮融资重点投向四足机器人产线扩建 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及高端人才引进 [2] - 公司发展进入规模化量产新阶段 未来将持续引领具身智能技术产业落地浪潮 深度赋能行业智能化变革 [2] - 领投方国新基金认为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下一个浪潮 此次投资是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 聚焦具身智能和AI应用的重要布局 [2] 行业地位与技术优势 - 公司专注于人形 四足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 在电力巡检 应急救援等B端应用领域位于前列 [4] - 2018年推出国内首个完成上下楼梯 自主导航和智能交互的四足机器人 2019年发布全国首个完成自主充电的四足机器人 [4] - 公司拥有授权专利100多项 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 在机器人运动控制 多模态感知 自主决策等关键环节具备全栈自研能力 [5] - 2022年成为全球首个推出应急消防解决方案的四足机器人企业 自主研发的绝影X系列在电站 工厂 管廊巡检 应急救援 消防侦查等场景落地应用 [5] - 2024年4月发布全球首款专为复杂地形和危险环境设计的行业应用轮足机器人山猫M20 可在-20℃至55℃极端环境作业 [5] 商业化合作 - 多家A股上市公司与公司展开合作 好上好 长盛轴承在技术层面合作 申昊科技 建科院 中控技术在应用端合作 梅安森 大中矿业已采购公司产品 [6]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全球具身智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 公司作为全球商用具身智能机器人先行者与领导者 技术成熟度与量产能力在国内领先 [2] - 2025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处于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落地"跃迁关键节点 公司将持续推动技术突破 开拓更多落地场景 助力产业升级 [6] 区域资本动态 - "杭州六小龙"加速资本化 宇树科技计划科创板IPO 估值超百亿 群核科技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3] - 2025年7月杭州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包含315家公司 云深处科技 群核科技等上榜 [3]
“杭州六小龙”云深处再融近5亿元,达晨、国新入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6:57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 由达晨财智、国新基金联合领投 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前海母基金、央视融媒体基金、富浙基金、华映资本、物产中大投资等机构跟投 老股东继续加持 [1] - 融资资金将用于技术与产品研发、场景应用与拓展、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 重点投向四足机器人产线扩建、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及高端人才引进 [1][2] 公司定位与技术路线 - 公司专注于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全球销售与服务 在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B端应用领域已成为行业第一 [1] - 公司拥有全栈自研能力 涵盖核心零部件、运动控制、智能感知算法 已拥有授权专利100多项 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 [3] - 公司技术成熟度与量产能力在国内领先 具备机器人运动控制、多模态感知、自主决策等关键环节的全栈自研能力 [2] 产品与性能 - 公司2018年推出国内首个完成上下楼梯、自主导航和智能交互的四足机器人 2019年发布全国首个完成自主充电的四足机器人 [5] - 绝影X30拥有IP67工业级防护 可在夜间自主导航和作业 灵活上下45°工业镂空楼梯 属于行业旗舰级产品 [5] - 山猫M20为全球首款专为复杂地形和危险环境设计的行业应用轮足机器人 自重33kg 可攀爬80厘米高台 支持自主感知、自主导航和全向避障 [5] 商业化落地 - 公司已实现600+行业项目落地 覆盖电力能源、应急消防、安防巡逻、教育科研、建筑测绘、交通隧道、文化娱乐等领域 [6] - 2022年成为全球首个推出应急消防解决方案的四足机器人企业 同年首次参加抗震救灾实战演习 [6] - X30四足机器人在新加坡国家电网项目中实现落地应用 是国内第一台在海外电力系统落地应用的行业级四足机器人 [7] 行业前景与战略 - 全球具身智能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 公司发展进入规模化量产新阶段 [2] - 公司将持续推动技术突破 开拓电力巡检、消防应急、物流配送、科研探索等更多落地场景 [7] - 公司响应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 聚焦具身智能和AI应用的重要布局 [2]
杭州六小龙之一「云深处」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加速具身智能产业化布局
IPO早知道· 2025-07-08 11:29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 由达晨财智 国新基金联合领投 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 前海母基金 央视融媒体基金 富浙基金 华映资本 物产中大投资等机构跟投 老股东钧山资本 方广资本及爱施德智城基金继续加持 [2] - 本轮融资将重点投向四足机器人产线扩建 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及高端人才引进 [2][7] - 融资将助力公司在技术与产品研发 场景应用与拓展 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等方面巩固四足机器人领域领先地位 并加快人形机器人 轮足机器人等新产品商业化落地 [2] 公司技术及产品 - 公司专注于人形机器人 四足机器人及其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 精益生产 全球销售与专业服务 [3] - 2018年推出国内首个完成上下楼梯 自主导航和智能交互的四足机器人 2019年发布全国首个完成自主充电的四足机器人 [3] - 多款机器人产品的多项性能指标位居全球领先水平 [3] - 明星产品X30机器狗已在全球多个场景广泛落地应用 [5] - 山猫M20轮足机器人将开拓电力巡检 消防应急 物流配送等应用场景 [8] 商业化进展 - 公司在电力巡检 应急救援等B端应用领域已成为行业第一 [3] - 已率先实现600+行业项目落地 覆盖电力能源 应急消防 安防巡逻 教育科研 建筑测绘 交通隧道 文化娱乐等领域 [6] - 行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均处于行业前列 积累了大量真实场景的应用案例 [6] 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产业落地"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重点强化核心部件 运动控制 环境感知 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 [9] - 致力于推动中国四足/人形机器人技术持续突破 保持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国际前沿水平 实现更多"从0到1"的技术创新及"从1到N"的场景落地 [9] 行业前景 - 2025年全球机器人产业正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落地"跃迁 [6] - 具身智能是人工智能下一个浪潮 公司技术成熟度与量产能力在国内领先 [7] - 公司将助力产业升级 在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的浪潮中锻造全球科技变革的中国方案 [6]
云深处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
第一财经· 2025-07-08 10:45
融资信息 - 云深处完成5亿元新一轮融资 [1] - 达晨财智、国新基金联合领投 [1] - 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前海母基金、央视融媒体基金、富浙基金、华映资本、物产中大投资等机构跟投 [1] - 老股东继续加持 [1] 资金用途 - 融资将用于技术与产品研发 [1] - 资金将投入场景应用与拓展 [1] - 用于人才引进 [1] - 加快人形机器人、轮足机器人等新产品的商业化落地速度 [1]
8点1氪|青岛大学回应宿管离世事件并公示采购7217台空调;特朗普宣布征收日韩25%关税;猫眼回应周杰伦演唱会500元只能看大屏
36氪· 2025-07-08 08:09
上市动态 - 星源材质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并于7月7日刊登申请资料 [1] 行业事件 - 罗马仕因充电宝召回事件导致多平台官方旗舰店关闭,每月损失或达1-2亿元 [3][4] - 民航华北局数据显示北京两场自弃充电宝数量从首日1.6万件降至8000件,降幅50% [7] - 泡泡玛特带动义乌潮玩收纳盒产业创新,当地商家研发可拆卸自由组合式产品 [9] - 上海海关前5月查获侵权泡泡玛特货物6.3万件,同期口岸玩具出口增长8.2%至超80亿元 [12] 公司业绩 - 华友钴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6-28亿元,同比增长55.62%-67.59% [16] - 国力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400-3800万元,同比增长130.91%-158.08% [17] - 燕京啤酒预计上半年净利润10.62-11.37亿元,同比增长40%-50% [18] 投融资 - 云深处科技完成数亿人民币融资,将用于人形机器人等产品商业化落地 [14] - 星动纪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与量产 [15] 产品与技术 - 飞渡科技发布"峥嵘大模型",在City3D评测中建模精度全球领先 [13] - 阿里通义开源网络智能体WebSailor,部分性能超越DeepSeek R1等闭源模型 [14] 行业趋势 - 小米数据显示东北内蒙空调销量最高达去年同期20倍 [7] - 李斌指出电动车电池增大会增加车身重量,对公共设施造成更大破坏 [10]
月球科考有了地球实验场 我国首个“类月球地下空间”教学基地落成
环球网资讯· 2025-07-01 23:03
类月球地下空间教学实习基地 - 我国首个"类月球地下空间"教学实习基地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镜泊湖火山地下熔岩管道建立 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高校及研究机构共同参与 [1] - 该基地选址镜泊湖火山熔岩管道因其地质构造接近月球地下环境 环境相对稳定兼具科研与战略价值 旨在为国家探月工程提供支持并培养复合型行星科学人才 [1] - 基地教学科研涵盖地质勘察 地下结构CT成像 具身智能巡检 数字孪生等前沿领域 具有科学与工程交叉特色 [3] 探测机器人技术研发 - 针对月下熔岩管复杂地形研发两款探测机器人原型机:"食蚁兽"可移动柔性臂机器人采用柔性机械臂与刚性移动平台结合设计 侧重复杂环境自主探索与多功能操作 [3] - "蝾螈"可变形软体轮足机器人擅长复杂地形灵活移动与环境勘查 基地将作为两款原型机的实地测试环境 为深空探测具身智能技术提供实验支撑 [3] 陨石坑比较行星学基地 - 北京大学联合西北大学 香港大学 中南大学等在辽宁鞍山岫岩满族自治县陨石坑建立"陨石坑比较行星学"教学实习基地 通过研究我国陨石坑为理解其他天体撞击坑特征提供地球参照 [4] - 该基地以"地球版月宫"为切入点 推动"太空采矿"等月面资源原位利用技术发展 [4] 具身智能与行星科学战略 - 具身智能技术有望代替人类从事危险劳动 2045年或全面超越人类并代表人类进行星际探索 类行星环境将成为具身智能的训练实战基地 [4] - 行星科学强国建设需实现"科学-技术-工程"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4] 行业影响与科普价值 - 类行星环境教学基地将激发社会对深空探测事业的关注 成为科普教育重要窗口 培养公众宇宙探索兴趣 [5] - 基地将作为行星科学研究创新试验田 助力我国在月球及其他行星科学领域研究发展 [5]
东阳光药拟零募资港股上市;本末科技完成数亿元融资丨东莞金融市场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5 17:34
金融要闻 - 东阳光药二次递表港交所,计划以"介绍上市"方式在香港主板上市,不涉及新股发行及融资,核心目标为整合两大医药资产,形成聚焦感染、慢病及肿瘤治疗的单一港股主体 [1] - 东阳光药2024年实现收入40.1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3.09亿元,毛利率76.11% [2] 融资动态 - 本末科技完成B轮及B+轮数亿元融资,累计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资金将用于电机柔性化设计与生产、提升直驱关节模组规模化交付能力和加速机器人产品迭代及多场景商业化 [3] - 本末科技研发团队超150人,轮足机器人累计交付数千台,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覆盖教育、工业巡检、物流配送等场景 [3] 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 - 东莞五家企业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东阳光药获中国专利金奖,南兴股份获中国专利银奖,众生药业、易事特、马可波罗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4] - 南兴装备已取得515项专利授权,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15项,2023年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4] 上市公司动态 - 东莞控股子公司宏通公司清算退出东莞福民鸿泽一号股权投资基金,收回出资款及对应收益1000万元,不会对财务状况及日常经营造成实质性影响 [4] - 东莞控股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3.66亿元,归母净利润2.19亿元 [5] 环保与绿证交易 - 东实环境下属新东元公司完成首批绿证交易,成交数量19997个,对应清洁电力19997兆瓦时 [5] - 新东元公司累计申领绿证约91万个,已挂牌绿证约14万个,未来将深度参与碳交易、绿证、绿电等多元化市场 [6] 生物识别技术 - 熵基科技多模态生物识别技术被认定跻身国际先进水平,累计获得18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开发出一体化智能终端和云端管理平台 [7] - 熵基科技多模态识别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金融、智慧园区等领域,已申请发明专利8件(授权4件),登记软件著作权6项 [7] 股东与股权变动 - 怡合达股东众慧达和众志达完成合计2998万股非交易过户,占公司总股本4.72%,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8] - 怡合达2025年一季度实现收入6.20亿元,归母净利润1.22亿元 [8] 司法拍卖与业绩 - 正业科技股东楚联科技所持395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0.77%)将被司法拍卖,若完成过户,楚联科技将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9] - 正业科技2024年营业收入7.11亿元,同比下降6.27%,归母净利润-2.23亿元,连续第三年亏损,已终止光伏项目投资,回归工业检测智能装备制造主业 [10]
干掉减速器!李泽湘弟子用直驱技术拿下百万订单,获数亿元投资
创业邦· 2025-06-13 18:03
公司概况 - 公司全称为东莞市本末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聚焦无减速器的直驱型精准动力方案和轮足机器人业务 [2] - 创始人张笛为李泽湘弟子,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ECE机器人学院深造,专注机器人动力系统与控制方向 [6] - 公司已完成7轮融资,最新B轮及B+轮融资达数亿人民币,由北京市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领投 [2][3] - 公司已实现关节模组出货超百万台,轮足机器人售出数千台,是机器人赛道中罕见的盈利企业 [2] 技术创新 - 公司核心创新为去掉传统机器人中的减速器,节省安装空间,减弱噪音,提升续航能力和产品寿命 [3] - 直驱技术缩短动力传输链路,消除传动机构损耗,器械寿命更长、系统更稳定可靠,续航更久 [17] - 在扫地机器人应用中,直驱技术较原先节省至少60%安装空间,提升30%续航能力 [17] - 公司形成"机器人本体+核心部件"双重研发体系,具备从设计到认证的全链条闭环能力 [4] 产品与商业化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M6和M15直驱电机,以及搭载M15的"刑天"双轮足机器人 [14] - 刑天是全球首款直驱型双轮足机器人,可完成平面行驶、上下楼梯、站立等复杂动作,运行安静 [14] - M0603A系列直驱关节电机发布不到2年累计交付量超150万台,出口至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17] - 轮足机器人已覆盖工业巡检、物流配送、智能园区等场景,全球出货数千台 [24] 行业背景 - 工业机器人成本构成中,32%是减速器,22%左右是伺服电机,12%左右是控制器 [7] - 精密减速器技术长期由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掌控,哈默纳科和纳博特斯克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7] - 预计到2030年,全球四足机器人销量将超过56万台,市场规模超8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30% [19] - 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技术路线尚未收敛,直驱模组因成本低、传动效率高具备替代潜力 [24] 团队与战略 - 研发团队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名校,以及大疆、IBM等知名企业 [11] - 公司命名"本末"寓意"识本舍末",重视根本,修减微末,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9] - 公司定位为"独角骆驼",既具备硬科技独角兽潜力,又脚踏实地不追求速度 [24] - 融资资金将用于电机柔性化设计和生产、提升直驱关节模组规模化交付能力、加速机器人产品开发迭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