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芯片
搜索文档
AI芯片制造商Cerebras撤回IPO申请 称招股书已过时仍计划上市
华尔街见闻· 2025-10-04 08:18
公司IPO计划变动 - 公司撤回首次公开募股计划 目前不打算进行拟议中的发行 但没有给出原因 [1] - 公司发言人表示仍希望尽快上市 [1] - 撤回IPO决定的时间点正值美国政府关门第三天 但发言人表示政府停摆并非决定因素 [2][3] - 公司CEO认为去年提交的初始招股书已经过时 尤其是考虑到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2] 公司融资与估值 - 公司在几天前宣布在一轮私人融资中筹集11亿美元资金 [1][2] - 此轮融资使公司估值达到81亿美元 [2] - 公司CEO表示 面临巨大机会时 不应因缺乏资金而错过机会 [2] 公司业务与客户 - 公司最初提交IPO申请时 正准备挑战英伟达 打造可运行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处理器 [1] - 公司严重依赖一个客户 即总部位于阿联酋的微软支持的G42 而G42同时也是公司的投资方 [1] - 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曾审查其与G42的关系 公司于今年3月表示已解决与CFIUS所有未了事项 [1] - 公司逐渐将重点从销售系统转向提供云服务 接受用户对运行在其芯片之上的模型进行查询 [1] 行业动态与竞争 - 资金雄厚的科技公司正迅速签署新合同 以建设更多基础设施应对需求 [2] - 云服务商CoreWeave与Meta签署一份价值142亿美元的协议 租赁英伟达芯片 [2] - ChatGPT运营商OpenAI承诺从甲骨文采购价值3000亿美元的云服务 [2] IPO相关细节 - 公司提交IPO申请已超过一年 [1] - 当时的招股书中 主导IPO的顶级投行没有被列为承销商 [1] - 公司的审计机构是BDO 并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 [1]
“寒王”定增,大赢家曝光!
中国基金报· 2025-09-30 22:21
定增发行概况 - 公司本次定增发行价为1195.02元/股,发行股份数量为333.49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9.85亿元 [2] - 发行价与发行底价(1081.32元/股)的比率为110.51%,有效报价区间为1081.50元/股至1348.08元/股 [5] - 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3名,广发基金获配股数101.09万股及获配金额12.08亿元均排名第一,国泰海通获配股数22.18万股及金额2.65亿元 [6][7] 募投项目与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拟用募集资金20.54亿元)、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拟用募集资金14.52亿元)和补充流动资金(拟用募集资金4.79亿元) [8][9] - 募投项目实施旨在提升公司在大模型领域的芯片和软件技术综合竞争实力,形成面向大模型规模应用领域的算力软硬件技术能力矩阵 [7][9] 公司财务状况与业绩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为84.20亿元,净资产为67.55亿元,分别较上年度末增长25.34%和24.58% [10][1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8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30亿元 [10][11]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50元/股,上年同期为-1.27元/股 [12]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 - 大模型技术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迈向全新阶段,带动人工智能算力市场需求高速增长 [9] - 公司持续从事人工智能芯片研发与设计,认为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持续推动技术和产品迭代优化以保持市场地位和核心竞争优势 [10]
“寒王”定增,大赢家曝光!
中国基金报· 2025-09-30 22:17
定增发行概况 - 公司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价为1195.02元/股,发行股份数量为333.49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9.85亿元 [2] - 本次发行价格为发行底价1081.32元/股的110.51%,有效报价区间为1081.50元/股至1348.08元/股 [6][7] - 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3名投资者,包括广发基金、UBS AG、新华资产等机构 [7][9] 主要发行对象 - 广发基金获配股数101.09万股,获配金额12.08亿元,在13名发行对象中获配股数与金额均排名第一 [8][9] - 国泰海通证券获配股数22.18万股,获配金额2.65亿元 [8][9] - UBS AG获配36.40万股,金额4.35亿元;新华资产获配35.15万股,金额4.20亿元 [9]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拟投资总额290,000万元,拟用募集资金205,427.94万元)、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拟投资总额160,000万元,拟用募集资金145,207.77万元)及补充流动资金(拟用募集资金47,897.02万元) [11][12] - 项目实施旨在提升公司在大模型领域的芯片和软件技术综合竞争实力,形成面向大模型规模应用领域的算力软硬件技术能力矩阵 [11] - 大模型技术发展推动人工智能算力市场需求高速增长,公司需持续推动技术和产品迭代以保持市场地位和核心竞争优势 [12]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为84.20亿元,净资产为67.55亿元,分别较上年度末增长25.34%和24.58% [13][1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为10.38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5.3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13][14]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2.50元/股,稀释每股收益为2.48元/股 [15]
寒武纪,最新公告!
证券时报· 2025-09-30 20:51
定增发行核心信息 - 公司完成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价格为1195.02元/股,发行股数为333.49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9.85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39.53亿元 [2] - 本次发行对象最终确定为13家机构投资者,均以现金方式认购,所有发行对象认购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有6个月的限售期 [2][3][4] - 本次发行价格1195.02元/股较公司9月30日收盘价1325元/股存在一定折价 [2][7] 募集资金用途与战略意义 - 募集资金将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面向大模型的软件平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4] - 公司表示,募投项目实施将显著提升其在大模型领域的芯片和软件技术综合竞争实力,形成面向大模型规模应用领域的算力软硬件技术能力矩阵 [4] - 本次发行旨在强化公司面向大模型市场的技术竞争力,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巩固市场地位,发行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4] 公司近期业绩与市场表现 - 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营业收入达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38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6]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价报收1325元/股,总市值为5543亿元,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01.37% [7] - 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 [6]
2025人工智能计算大会|洪源:AI正加速从“认知引擎”转向“智能行动主体”
环球网· 2025-09-28 11:28
“北京方案”核心规划 - 联合人工智能芯片、系统厂商、大模型开发企业、应用创新企业,发展超节点创新联合体,开发面向特定场景的“行业智能体”[3] - 规划和实施基于开放技术生态,芯片、硬件、框架、模型、工具软件等各个领域均支持开放标准[3] - 联合体研发的各类方案统一兼容昆仑芯、壁仞、太初元碁、摩尔线程等国产人工智能芯片,支持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Kimi、Qwen等业界主流大模型[3] 太初元碁产品与技术 - 公司发布基于异构众核架构AI加速卡与高密液冷技术打造的国产智算底座Teco SuperPod 128高密液冷智算集群,空间利用率较传统方案提升100%[3] - 该智算集群助力智算中心系统PUE值降至1.1,已经服务200余家高校与企业,支持超1200P算力需求[3] - 公司展示多款自研智算产品,包括元碁T100与T110两款AI加速卡、AI计算平台元碁T1118以及太初AI工作站[3] HPC+AI融合战略与应用 - 公司以高性能计算加人工智能(HPC+AI)作为突破口推动AI与数据深度融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4] - 公司与合作伙伴成功实现AlphaFold3蛋白预测模型的全复现,打造国产医药大模型[4] - 公司构建全国首批面向新能源深度优化场景下的行业应用大模型基座,支持高精度气象预测、极端天气预警、发电量预测等任务[4] 技术架构与行业经验 - 公司AI加速卡采用异构众核架构,单核能力强,兼顾CPU和AI计算需求,能很好应对HPC+AI融合场景[4] - 随着“AI+”在更多产业场景落地,HPC+AI融合需求逐渐增多[4] - 公司深耕高性能计算,积累超20个领域高性能计算应用优化经验,包括千万核级别大规模并行计算系统建设和优化经验[4]
寒武纪-U大宗交易成交1205.1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23:42
大宗交易数据 - 9月26日大宗交易成交量0.90万股,成交金额1205.10万元,成交价1339.00元,与当日收盘价持平[1] - 买方为华泰证券北京雍和宫证券营业部,卖方为国泰海通证券总部[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1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1.26亿元[1] 股价及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1339.00元,下跌3.44%,日换手率1.81%,成交额102.27亿元[1] - 主力资金单日净流入7070.38万元,近5日资金合计净流入5.04亿元[1] - 近5日股价累计下跌0.76%[1] 融资余额变动 - 最新融资余额138.63亿元,近5日减少4.67亿元,降幅3.26%[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03月15日[1] - 注册资本41835.0224万元人民币[1]
寒武纪-U大宗交易成交1236.6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21:56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24日大宗交易成交0.90万股 金额1236.60万元 成交价1374.00元与收盘价持平[1] - 买方为国泰海通证券总部 卖方为华泰证券泰州分公司[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0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达1.14亿元[2] 股价与资金流向 - 当日收盘价1374.00元 单日上涨1.75% 日换手率2.41%[2] - 全天成交额137.21亿元 主力资金净流入1.12亿元[2] - 近5日股价累计下跌4.72% 但资金合计净流入5.58亿元[2] 融资数据 - 最新融资余额139.28亿元 近5日减少10.92亿元[3] - 融资余额降幅达7.27%[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6年03月15日[3] - 注册资本41835.0224万元人民币[3]
寒武纪-U成交额达100亿元,现跌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3 10:57
公司交易表现 - 寒武纪-U单日成交金额达100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股价当日下跌幅度超过2% [1]
寒武纪半年狂赚10亿却备26亿存货,高管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23:3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1][6] - 归母净利润达到10.38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1][6] - 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至9.11亿元 上年同期为-6.31亿元 [6] - 总资产达84.2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5.34% [8] 市场表现与行业前景 - 股价一度突破1500元 市值达5945亿元 [1] - 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持续增长 带动智能服务器等算力设备进入创新增长周期 [3]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消费国家 为行业带来广阔市场空间 [3] - 高盛上调12个月目标价至2104元 2025年净收入预测上调34% [9] 产品与客户 - 云端产品线在运营商、金融、互联网等重点行业实现规模化部署 [7] - 产品支持LLaMA、GPT、BLOOM、GLM等主流开源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任务 [7] - 存货较期初增长51.64%至26.9亿元 主要因云端产品线备货增加 [9] 研发投入与技术布局 - 研发投入4.56亿元 同比增长2.01% [11] - 研发团队792人 占员工总数77.95% 其中80.18%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11] - 累计申请专利2774项 已获授权专利1599项 [11] - 推进39.85亿元定增 用于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和软件平台项目 [12][13] 战略规划 - 持续聚焦人工智能芯片设计领域技术创新 提升核心竞争力 [3][14] - 新一代智能处理器将对大模型训练推理场景进行重点优化 [11] - 通过募投项目构建覆盖不同类型大模型任务场景的系列化芯片方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