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奢侈品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富人被盯上!又一家奢侈品牌用户数据被泄露
凤凰网财经· 2025-06-04 21:49
数据泄露事件概述 - 知名奢侈品牌卡地亚发生用户数据泄露事件,涉及全球市场的部分客户 [1][4] - 泄露信息包括客户姓名、出生日期等,但不涉及银行信息 [2][4] 卡地亚事件细节 - 卡地亚官方确认泄露消息属实,已向监管部门报备并联合外部网络安全专家进行调查 [4] - 公司表示将加强对系统和数据的保护措施 [4] 迪奥事件关联 - 迪奥在2025年5月7日发现客户数据被未经授权的外部人员获取,主要涉及姓名、性别、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 [4] - 迪奥已采取措施并聘请网络安全专家团队进行调查,同时建议客户保持警惕 [4] 行业动态 - 近期奢侈品牌连续出现数据泄露事件,凸显行业网络安全问题 [4] - 两家公司均表示泄露数据不包含财务信息,但客户个人信息安全仍受威胁 [4]
LV老板罕见炮轰欧盟:谈判“开局太差”,学学英国吧,该让步要让步
华尔街见闻· 2025-05-22 14:54
欧美关税谈判进展 - 全球奢侈品巨头LVMH掌门人Bernard Arnault罕见批评欧盟与美国的谈判"开局不利",敦促欧盟采取建设性立场并借鉴英国与华盛顿达成贸易协议的成功案例 [1] - Arnault强调美国作为全球最大市场对欧洲的重要性,认为当前谈判进展不利可能冲击奢侈品行业销售 [1] - 欧盟预计将向美国提交修订后的贸易提案,但谈判进展缓慢,欧盟委员会官员明确表示不会接受类似美英之间的关税妥协 [2] 谈判双方立场 - 欧盟贸易部长明确拒绝以美英保留10%关税的协议为模板,坚持不妥协立场 [2] - 美国贸易代表私下警告欧盟,若继续拒绝提供书面提案,可能面临特朗普4月2日全面恢复关税的风险 [2] 行业影响 - LVMH作为欧洲市值最大的企业之一,其掌门人Arnault与特朗普的私人关系可能影响谈判进程 [1] - 奢侈品行业本就面临销售放缓,关税问题可能进一步冲击行业表现 [1]
提醒:LVMH集团创始人Bernard Arnault和他的儿子Alexandre Arnault出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椭圆形办公室。
快讯· 2025-05-20 05:08
公司动态 - LVMH集团创始人Bernard Arnault和他的儿子Alexandre Arnault出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椭圆形办公室 [1]
历峰集团首席执行官:美洲地区的业务表现良好。除大中华区外,其他市场均实现增长。
快讯· 2025-05-16 14:20
历峰集团业务表现 - 美洲地区业务表现良好 [1] - 除大中华区外 其他市场均实现增长 [1]
奢侈品开餐厅, 还是玩票吗?
36氪· 2025-05-16 08:33
奢侈品牌跨界餐饮趋势 - Prada在上海荣宅开设首家独立餐厅"迷上",由王家卫参与创意设计,主打中意融合菜品,采用预约制并收取300元订金,用餐时间限制为90-120分钟[1] - 奢侈品牌在中国跨界餐饮早有先例,Gucci、Chanel、Tiffany等曾试水咖啡店,但多为快闪店或零售店附属项目,主要作为营销手段[2] - 路易威登2022年在成都开设亚洲首家正餐厅"THE HALL",由云觅餐饮集团运营,太古地产透露Maison Margiela咖啡馆日销峰值达4万元[2] 奢侈品牌餐饮战略逻辑 - 品牌餐饮项目多由第三方专业团队运营,如THE HALL由云觅餐饮负责,该集团同时运营上海网红餐厅Da Vittorio[3] - 餐饮本质是品牌打造生活方式体验的工具,通过"品味教育"引导消费者为主营业务买单,如40元咖啡可能转化为美妆消费,4000元正餐可能带动包包销售[3] - 行业策略转向线下流量获取,"先把顾客引进门"成为共识,餐饮成为连接商品与体验的重要媒介[3] 商业地产的配套升级 - 澳门永利推动餐饮转型,旗下运营数十家高端餐厅(含米其林星级),4月将新开综合餐饮项目"馥乐庭",涵盖高端餐厅与大众美食[4][5] - 永利举办中国葡萄酒大赛,联动旗下餐厅推广近900款参赛酒,总裁陈志玲强调需从单纯购物转向体验消费,面临服务转型与人才培养挑战[4][5] 奢侈品消费市场变化 - 澳门永利皇宫零售租金收入环比下降8%,仅为2019年同期的74%,反映奢侈消费下滑,可能主动降租挽留品牌[6] - 2024年前三季度澳门旅客消费总额562.1亿澳元(+8%),但人均消费2168澳元(-17%),内地旅客人均消费跌幅达21.7%[6] - LVMH一季度总营收同比下降2%,时装皮具销售额降5%,中日市场同步下滑,显示奢侈品价格差优势丧失[7] 行业文化战略反思 - 欧洲奢侈品牌在华面临文化认同危机,老铺黄金等本土品牌崛起,显示其数十年对中国富人"品味驯服"策略阶段性失败[7] - 2010年代中国富裕阶层通过奢侈消费彰显品味的模式已过时,行业需重新思考在地文化融合策略[7]
裁员18%!奢侈品寒冬下,巴宝莉降本自救
华尔街见闻· 2025-05-14 17:33
行业困境与公司转型 - 奢侈品行业面临寒冬,行业巨头正经历艰难转型 [1] - 巴宝莉计划在未来两年内额外节省6000万英镑(8000万美元)开支,并裁减多达1700个职位,占全球员工的18% [1] - 这是继2020年疫情期间裁减500个职位后的又一次大规模裁员 [1] 成本削减与财务表现 - 此次成本削减计划是在2023年11月宣布的4000万英镑节省基础上的加码,涉及采购和房地产等领域 [3] - 裁员相关一次性成本预计总计8000万英镑,大部分为现金支出 [3] - 公司第四季度销售额下滑幅度小于预期,全年经调整营业利润为2600万英镑,高于分析师预测,但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18亿英镑 [3] 市场环境与品牌挑战 - 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消费信心削弱和生活成本危机影响"有抱负消费者"对品牌的吸引力 [4] - 市场对设计师Daniel Lee作品的接受度不高 [4] - 标志性风衣产品因耐用性限制了重复购买频率,与潮流单品相比业务挑战明显 [5] 战略调整与品牌重塑 - 首席执行官Joshua Schulman自2023年7月上任后,重点提升外套产品(如2000英镑经典风衣)人气,减少对手袋产品的关注 [4] - 推出以英国名人为主的广告活动,试图吸引更全球化客户群体 [5] 资本市场反应 - 裁员消息公布后股价单日飙升近10%,创一个多月最大涨幅 [1] - 截至公告日,公司股价年内累计下跌16%,且已被踢出富时100指数 [1]
Gucci正在“哭泣”:销售额暴跌25%,成开云集团最大“拖油瓶”|贵圈
新浪财经· 2025-05-07 09:07
Gucci业绩下滑现状 - 2025年一季度Gucci营收15.7亿欧元,按可比销售额下跌25%,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6.2亿欧元[5] - 同店销售额暴跌25%,比预期的23.6%降幅更严重,连续多个季度表现不佳[5] - 2024年每季度销售额同比降幅分别为21%、20%、25%和24%[5] - 今年以来已关闭上海静安寺商圈两家门店,去年还关闭太原、沈阳、香港等地门店[2] 对母公司开云集团的影响 - 开云集团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大跌14%至38.83亿欧元[5] - Gucci成为集团最大"拖油瓶",拖累整体业绩[4] - 开云股价自年初累计下跌超25%,最新市值218亿欧元,仅为LVMH的十分之一[6] - 高盛将开云目标价从180欧元下调至168欧元,维持"卖出"评级[6] 产品与品牌问题 - 最近一次现象级爆款是2019年的1955系列,此后六年无全民热议单品[8] - 品牌调性模糊,未能精准触达Z世代消费者[10] - 产品设计被指"妈感"太强,不符合当下流行的"老钱风"审美[8] - 过度依赖过往成功经验,创新乏力,未抓住年轻化、休闲化趋势[11] 二手市场表现 - 酒神、塞尔维亚等系列二手价仅为专柜价的1-3折(2000-6000元vs专柜2万多元)[14] - GG Marmont交易量增150%,但二手均价仅为专柜价40%[14] - 定价不统一(国内2万vs国外1.8万)和奥莱店3-5折销售伤害品牌价值[15] 专家建议的改进方向 - 重塑品牌形象,重回顶级奢侈品牌行列[17] - 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和研发投入[17] - 利用数字化手段提高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18] - 重视圈层营销,重振高端客户信心[18]
明起,爱马仕美国涨价,中国不跟进!| 贵圈
新浪财经· 2025-04-30 08:18
公司动态 - 爱马仕自5月1日起全面上调美国市场售价,涨幅6%~7%以转嫁关税成本[3] - 中国大陆市场暂未收到调价通知,定价策略无固定周期,主要基于汇率和原材料成本[4] - 公司澄清所有产品均在法国、意大利或瑞士生产,否认中国代工厂传闻[5] - 截至4月29日市值达2863.97亿美元,超越LVMH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5][7] 财务表现 - 2025年Q1营收41.29亿欧元,同比增长9%(恒定汇率+7%),低于预期的41.6亿欧元但优于LVMH同期3%的下滑[7] - 增长动能减弱:2024年Q1增速17%,2025年Q1降至个位数[7] - 皮具与马具收入同比增长10%,成衣配饰+7.2%,珠宝家居+6.1%,腕表业务下滑10%[7] - 日本市场增长17%至4.2亿欧元表现最佳,亚洲(不含日本)仅微增1.2%至19.7亿欧元[7] 行业趋势 - 2020-2024年头部品牌普遍采取"一年一涨"策略,爱马仕2025年初部分饰品涨幅达19%,Birkin25涨价12%突破10万元[12] - 路易威登2023-2025年多次调价,DIANE法棍包从1.86万涨至1.92万元[12] - 香奈儿经典款2.55手袋2020-2025年价格从3.7万飙升至超8万元[13] 竞争策略 - 通过配货规则维持稀缺性,Birkin25配货比达1:2-2.5,需累计消费50-100万才有购买资格[16] - 坚持单一品牌策略,拒绝LVMH收购,核心产品手工限量生产形成与Gucci等大规模生产的差异化[17][18] - 控制供应链避免过度商业化,Birkin包在中国市场长期缺货强化稀缺形象[16][18] 市场挑战 - 亚洲市场(占营收近五成)增速放缓至1.2%,面临消费降温和竞争压力[7][8] - 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当前欧盟出口美国关税为10%,可能进一步上调[8] - 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2024年销售额预计下降18%-20%,2025年或与2024年持平[15]
《明起,爱马仕美国涨价,中国不跟进! | 贵圈》
新浪财经· 2025-04-30 07:53
美国市场涨价策略 - 公司宣布自5月1日起全面上调美国市场售价,通过6%~7%常规涨价叠加额外提价,将美国加征的10%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1][5] - 最终美国关税政策尚未确定,未来可能面临更高对等关税 [6] 中国市场动态 - 中国大陆市场暂未收到调价通知,定价策略基于汇率波动和原材料成本等市场因素 [2] - 明确澄清中国代工厂传闻,强调产品主要在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生产 [2] 财务表现与市值 - 2025年Q1营收达41.29亿欧元(同比增长9%),略低于预期的41.6亿欧元,但优于LVMH同期3%的下滑 [3] - 市值达2863.97亿美元,超越LVMH(2846.28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 [2][3] - 2024年Q1营收增速为17%,2025年Q1增速放缓至个位数 [3] 业务板块分析 - 皮具与马具收入支柱同比增长10%,腕表业务大跌10% [4] - 日本市场增长17%至4.2亿欧元,亚洲市场(不含日本)仅微增1.2%至19.7亿欧元 [4] - 美洲市场增长11%至7亿欧元,中东等其他区域增长14.1%至1.9亿欧元 [4] 行业涨价趋势 - 2025年初部分饰品涨幅近19%,Birkin铂金包25涨幅12%突破10万元大关 [8] - 路易威登2023-2025年多次调价,部分产品涨幅超11% [9] - 香奈儿经典款2.55手袋2020-2025年价格从3.7万元涨至超8万元 [9] 品牌战略与竞争力 - 通过配货规则(如Birkin25配货比1:2-2.5)维持稀缺性 [12] - 单一品牌策略聚焦手工制作与限量供应,与LVMH多品牌扩张形成对比 [14] - 高净值客户群体支撑稳定需求,产品转售价值高 [13] 行业挑战与展望 - 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2024年销售额预计下降18%~20%,2025年或持平 [11] - 行业从扩张提价转向销售网络整合与绩效提升 [12]
LVMH: 2024 Dividend
Globenewswire· 2025-04-18 22:30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17日LVMH年度股东大会批准支付2024财年每股13欧元股息,扣除2024年12月4日已支付的5.5欧元,余额7.5欧元将于2025年4月28日支付,含股息权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4月23日 [1] 公司业务 - 葡萄酒和烈酒品牌组合包括酩悦香槟、唐培里侬、凯歌香槟等 [2] - 时尚和皮革制品部门包括路易威登、迪奥、赛琳等 [2] - 香水和化妆品领域有迪奥香水、娇兰、纪梵希香水等 [2] - 手表和珠宝部门包括宝格丽、泰格豪雅、蒂芙尼等 [2] - 通过DFS、丝芙兰等开展精品零售及其他业务 [2] 公司联系人 分析师和投资者 - Rodolphe Ozun,联系电话+ 33 1 44 13 27 21 [3] 媒体 - 法国Jean - Charles Tréhan,联系电话+ 33 1 44 13 26 20 [3] - 法国Charlotte Mariné,联系电话+33 6 75 30 43 91 [3][4] - 法国Axelle Gadala,联系电话+33 6 89 01 07 60 [3][4] - 意大利Michele Calcaterra、Matteo Steinbach,联系电话+ 39 02 6249991 [4] - 英国Hugh Morrison、Charlotte McMullen,联系电话+ 44 7921 881 800 [4] - 美国Nik Deogun、Blake Sonnenshein,联系电话+ 1 212 333 3810 [4] - 中国Daniel Jeffreys,联系电话+ 44 772 212 6562、+ 86 21 80 36 04 4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