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中方已发放出口许可证”,欧盟官员仍对中国稀土喋喋不休
观察者网· 2025-06-27 08:55
稀土磁铁出口问题 - 中国商务部已批准来自欧盟一定数量的合规稀土磁铁出口申请 [1] - 欧盟消息人士证实中方开始向欧洲企业发放稀土磁铁出口许可证 [1] - 欧盟将此问题视为"结构性问题"并放在中欧双边议程首位 [2] 欧盟立场与诉求 - 欧盟官员声称不清楚中方是否"故意打击"欧盟企业或使其成为中美竞争受害者 [2] - 欧盟希望中方在2025年4月前恢复稀土磁铁开放流通或给予非军用企业出口豁免 [4] - 欧盟驻华大使称磁铁短缺对欧企造成"非常严重"影响并要求下月解决问题 [7] 中欧贸易数据 - 中国经济自2017年以来增长40%但欧盟对华出口下降30% [7] - 2024年前五个月中国对欧盟贸易顺差增长23%达1170亿美元 [7] 中方回应 - 商务部表示已依法加快审批并批准合规稀土出口申请 [8] - 中方愿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出口管制沟通对话促进便利贸易 [8] 国际背景 - 2024年4月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后中方对关键矿产和稀土磁铁实施出口管制 [5] - G7峰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批评中国对关键材料出口限制并展示磁铁道具 [5]
金力永磁:已陆续获得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中重稀土相关物出口许可证 出口区域包括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
快讯· 2025-06-26 21:11
出口许可证情况 - 公司在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措施出台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出口申报工作,并已陆续获得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出口许可证 [1] - 出口区域包括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 [1] 机器人领域进展 - 公司正积极配合世界知名科技公司的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研发和产能建设 [1] - 已有小批量的交付 [1]
德勤:稀土行业-2025稀土矿物及其在能源转型中的战略地位研究报告
2025-06-24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稀土行业、清洁能源行业、汽车行业、电子行业等;公司:Lynas Rare Earths Ltd、MP Materials Corp、特斯拉、雷诺、Vitesco Technologies、宝马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稀土元素特性与应用**:稀土矿物由17种化学性质相似的稀土元素组成,分为轻稀土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因其磁性、发光和电化学特性,在催化剂、电子、磁铁、玻璃、陶瓷等高科技领域有广泛应用 [10][13][14] - **稀土对能源转型的影响**:《巴黎协定》推动各国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稀土永磁体对提高电动汽车效率、尺寸和重量至关重要,在直接驱动风力涡轮机生产中也发挥关键作用,是推动绿色革命和能源转型的关键组成部分 [18] - **全球需求与供应趋势** - **需求**:转向清洁能源是稀土需求的关键驱动因素,预计到2040年需求将增加300 - 700%,清洁能源在总稀土需求中的占比将从2010年的13%上升到2040年的41%;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中约18%是电动汽车,预计到204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73%;全球风电装机容量从2022年的904吉瓦增加到2023年的1021吉瓦,增长13% [24] - **供应**:稀土供应远比石油和天然气行业集中,中国供应全球市场的60%,负责全球90%的加工运营;全球稀土估计总储量为1100万吨,主要分布在中国(440万吨)、越南(220万吨)、俄罗斯(210万吨)和巴西(100万吨);2023年中国稀土产量240,000吨,美国43,000吨,缅甸38,000吨,澳大利亚18,000吨 [33][34] - **供应安全问题**:对中国稀土供应和加工的依赖,使各国开始寻求供应多样化,但进展甚微;欧盟和美国已启动对潜在替代供应方案的调查,瑞典拥有大量稀土储备,南部和东部欧洲地区也有开采潜力 [38][39] - **稀土价格**:自疫情以来,RE市场价格呈下行趋势,主要受中国经济放缓和供过于求影响;短期内低价可能使供应链更具可预测性,但会影响未来投资,且美国新关税可能导致价格波动 [40][44] - **环境问题**:稀土提取会带来土地、水和空气污染,扩散有毒废物、森林砍伐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每开采一吨稀土会产生近2000吨有毒废料 [44][45] - **可持续发展途径** - **技术进步**:生物冶金、电流提取、替代材料等方法可使提取过程更可持续,但各有优缺点 [49][50][51] - **回收利用**:到2030年以后,回收利用过时电动汽车电池可缓解供应需求,但稀土元素难分离,回收成本高,目前投资有限 [54][55] - **新供应选项**:沙特阿拉伯拥有丰富稀土储备,与日本成立合资企业探讨开发项目,预计为市场带来更大稳定性 [5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稀土开采项目周期长,投资推迟可能导致市场紧张和价格不稳定;资源质量差会增加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 [35] - 特斯拉计划每辆车减少25%的重稀土,并目标使下一代电动汽车模型摆脱稀土;雷诺和Vitesco Technologies等公司发展EESM技术,有潜在供应链安全和可持续性优势 [34][35] - 中国白云鄂博矿的尾矿库放射性钍渗入地下水,可能影响黄河 [45] - 欧盟设定2035年平均回收15%“战略”原料的目标,但目前稀土回收对欧盟消费仅做出边际贡献 [61]
中国稀土卡脖子有多狠?印度稀土“双面操作”让日本傻眼了
搜狐财经· 2025-06-17 17:09
中印稀土外交事件 - 6月12日中印外交会谈中,印度请求中国放宽稀土出口管制以缓解国内车企压力,但中方仅表示"保持对话"未松口 [1][3][4][6] - 6月13日印度突然下令国有矿业巨头IREL暂停对日本所有稀土出口,涉及年供应量1000吨,占IREL年产量三分之一 [8][23] - 日本13%的稀土进口依赖印度,此次断供迫使日企紧急寻找替代供应商,但除中国外难寻稳定供应源 [25][27] 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垄断全球87%稀土精炼产能,4月起实施"一批一证"溯源制度,可追踪每克稀土流向 [12][32] - 印度虽拥有全球第五大稀土储量,但年产量仅2900吨且多为原矿石,精炼能力不足中国中型企业十分之一 [21][29] - 日本"城市矿山"回收计划成本是直接采矿三倍且效率不足30%,难以弥补供应缺口 [27] 行业影响 - 印度马鲁蒂铃木等车企因稀土短缺面临停产风险,影响莫迪政府"印度制造"战略核心项目 [18][19] - 日本日立金属、信越化学等稀土加工企业连夜启动风险评估 [27] - 印度2012年起与日本丰田通商的年供应1000吨稀土协议被单方面终止,影响电动车电机和风电设备永磁体生产 [23] 技术壁垒 - 中国稀土溯源系统曾识破印度企业伪造民用申报文件的行为,导致其申请被拒并影响信誉 [15][17] - 印度试图通过断供日本换取精炼技术转让,但可能损害国际信誉 [30][32] - 中国掌握从开采到应用的全产业链技术优势,形成实质性技术霸权 [32][34]
明天,开盘必读!
格兰投研· 2025-06-08 22:29
中美贸易博弈模式转变 - 中美贸易博弈从"明牌对决"转向以芯片、稀土为代表的产业链博弈与底牌对抗 [1] - 中国控制全球约70%的稀土产量和92%的加工市场份额 美国因稀土供应焦虑频繁采取制裁措施 [1] - 美国在巴西、澳洲重建稀土供应链需1.5~2年时间 中国稀土牌仍具战略优势 [1] 市场流动性及轮动特征 - 美元指数跌破100关口 弱美元周期启动 新兴市场获流动性支撑 A股港股韧性显现 [2] - 4月7日沪指跳空大跌7%后迅速修复 市场轮动面积达60% 但轮动高度仅6.5% 追涨易被套 [2] - 量化私募主导轮动 前三大百亿级量化私募单月备案产品达14只、13只、12只 估算增量规模超40亿 [3] 量化交易对市场结构影响 - 量化资金集中布局小票 通过反向设计散户行为算法实现高频轮动收割 [3] - 量化与游资在抱团股形成共振 推高少数个股股价 [3] - 主观基金谨慎加剧轮动现象 微盘股持续受量化增量资金支撑 [4][5] 科技板块投资机会 - 北美AI产业景气度与股价同步创新高 但A股科技板块出现景气度与股价背离 存在修复空间 [6] - 科技板块被预判为下一轮行情明确主线 [6] 短期市场风险节点 - 6月中旬量化管理人集中分红 叠加中美谈判结果催化 资金可能撤离微盘股导致集中兑现 [6]
商务部谈中重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第一财经· 2025-06-07 22:59
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 中国依法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 体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立场 [1] - 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 实施出口管制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1] - 随着机器人 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 各国对中重稀土在民用领域的需求量持续增长 [1] - 中国充分考虑各国在民用领域的合理需求与关切 依法依规对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申请进行审查 已批准一定数量的合规申请 [1] - 中国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 并愿与相关国家加强出口管制沟通对话 促进便利合规贸易 [1]
美国厂商抱怨:中国稀土提纯不合格,怀疑中国小动作?真相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6-07 13:11
稀土技术代差现象 - 美国厂商抱怨中国稀土提纯后性能比本土产品差30%,实际原因是技术代沟而非供应问题[1][3] - 2023年1-9月中国稀土出口量同比增长8.4%,但美国企业投诉合格率从99%骤降至72%[3] - 稀土元素微量差异导致性能剧变:钕铁硼磁体少0.5%镝则耐温从180℃降至80℃,激光晶体缺0.3%铒会导致光纤信号断连[3] 分子级标记技术突破 - 采用飞秒激光在稀土元素表面刻量子点阵,形成纳米级"身份证"记录产地、批次及最佳用途[5] - "配方锁"机制使材料在非预设环境(如特定温度、酸碱度)下自动重组分子结构,故意制造缺陷位错[5] - 技术类似设定葡萄酒风味阈值,包头矿与赣南矿被定向用于磁材和催化剂等不同场景[5] AI精炼系统优势 - 中国建成全球首个"稀土工艺链大脑",将百年冶炼经验数字化[7] - 美国厂商仍依赖90年代操作手册,导致成功率暴跌,被麻省理工教授称为"技术代差碾压"[8] 废料再生技术闭环 - 稀土利用率达98%,靶向溶解技术用离子液体按需分离废磁体元素[10] - 原位再生晶种技术使再生料性能媲美原生矿,美国回收能耗为中国3倍且纯度低15%[10] - 包头工厂3000台反应釜通过1.5万个传感器实现±0.1℃温控,纯度波动压至±0.001%(国际标准±0.5%)[10] 工业操作系统级竞争 - 中国稀土集团推出"元素套餐"服务,客户提交性能需求后云端自动匹配配方方案[12] - 构建"稀土精炼OS"战略体系,盟国接入可稳定生产,脱钩者面临技术壁垒[12] - 每公斤稀土提纯排放从2吨废水压缩90%,技术正在申请碳排放权交易凭证[12] 全球产业格局启示 - 资源≠能力:中国案例证明工艺知识产权价值超越矿脉资源[14] - 稀土云平台已授权6国企业(含法国奥兰),开放系统加速技术扩散[14] - 数字精炼技术正重塑全球工业规则链,类似荷兰光刻机对芯片行业的影响[14]
美日关税谈判继续推进 双方或于G7峰会期间宣布达成协议
快讯· 2025-06-06 12:14
美日关税谈判进展 - 日本和美国已开始最新一轮贸易谈判,日本代表团试图通过承诺在美国生产更多汽车及加强稀土领域合作争取关税豁免 [1] - 日本贸易谈判代表赤泽亮正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华盛顿会谈,讨论非关税壁垒、扩大贸易及经济安全合作等具体问题 [1] - 日本内阁秘书处声明显示,赤泽亮正预计在G7峰会前最后一轮工作讨论后返回日本 [1] 协议预期与谈判细节 - 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进行两次电话会谈,外界预期两人可能在G7峰会期间宣布达成协议 [1] - 日本自4月谈判初期提出机制:若日本企业在美生产汽车产量增加且出口美国车辆增加,25%汽车关税将按比例削减 [1] - 日本仍希望美国完全取消关税,但也将税率降低视为替代选项 [1] 行业合作方向 - 日本提出加强在稀土领域的合作作为争取关税豁免的条件之一 [1] - 汽车产业成为谈判核心,涉及在美生产量增加与出口配额调整的联动机制 [1]
整理:6月5日欧盘美盘重要新闻汇总
快讯· 2025-06-05 23:06
国内新闻 - 商务部回应美方对华采取新限制措施 表示将坚决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2] - 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期限为3个月(91天) [4] - 我国将在北京、浙江、安徽等地部署建设10个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 [4] - 商务部回应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 强调加强综合整治与合规引导 [4] - 商务部表示对符合规定的稀土出口许可申请将予以批准 [4] - 商务部回应美上调钢铝关税 敦促美方停止泛化和滥用国家安全概念 [4] 国际新闻 - 美国在降低对日本的额外对等关税方面表现出灵活性 [3] - 美国和印度谈判代表可能最终敲定关税削减和市场准入问题 达成临时协议 [3] - 日本要求美国全面减免关税的立场没有改变 [3] - 现货白银站上36美元/盎司关口 为2012年2月以来首次 [3] - 美国贸易逆差锐减55.5%至616亿美元 因特朗普关税导致进口大跌 [3] - 欧洲央行利率声明基本维持对未来利率路径的措辞 拉加德暗示降息周期将结束 [3] - 市场不再完全定价年内再降息25BP [3] 外交与高层动态 -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4] - 国家副主席韩正在北京会见中美高级别二轨对话美方代表团 [4] - 国家副主席韩正将于6月7日至13日赴法国尼斯出席联合国海洋大会并访问西班牙 [4]
稀土龙头ESG报告公布,北方稀土排放最高、增幅最大 | ESG信披洞察
新浪财经· 2025-05-09 14:46
稀土行业ESG报告核心观点 - 国内五大稀土龙头均发布2024年ESG报告,披露内容涵盖能源消耗、气候变化、环境及社会指标,但披露标准不统一[1] - 厦门钨业ESG报告篇幅最长(204页),盛和资源最短(85页),其余公司报告页数分别为北方稀土150页、广晟有色118页、中国稀土100页[1] - 五家公司均完整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包含范围一(直接排放)和范围二(外购能源间接排放)数据[1][3] 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 北方稀土排放总量最高(104.07万吨CO₂当量),是中国稀土(3.89万吨)的27倍[3][4] - 排放量排序:北方稀土>厦门钨业(79.06万吨)>盛和资源(21.4万吨)>广晟有色(4.38万吨)>中国稀土[3][4] - 北方稀土范围二排放同比激增132%,总排放量同比翻倍,主因外购电力增长10.8%至81.97万兆瓦时[6] - 广晟有色是唯一排放下降企业(降幅8%),其余公司排放增幅:盛和资源62%、中国稀土26%、厦门钨业17%[6] - 厦门钨业范围三排放达576.14万吨,远超北方稀土的22.75万吨[6] 其他环境指标 - 厦门钨业废水排放量最高(437万吨),其次为北方稀土171.99万吨、盛和资源71.88万吨、中国稀土35.4万吨,广晟有色仅披露工业废水102.98万吨[8] - 研发投入:北方稀土16.04亿元居首,厦门钨业14.56亿元次之,盛和资源3.96亿元、广晟有色1.2亿元、中国稀土0.58亿元[8] - 环保投入:北方稀土6.48亿元独占鳌头,超过其余四家总和(2.74亿元),厦门钨业1.27亿元、中国稀土0.59亿元、广晟有色0.47亿元、盛和资源0.41亿元[8][9] 碳减排措施 - 北方稀土建成5.93兆瓦光伏电站(年发电700万千瓦时),配套光伏停车场及充电桩,年省煤860吨[10] - 广晟有色通过天然气改造项目节省5.93万立方米天然气,减排123吨CO₂,清洁生产审核年减排832吨CO₂[10] - 厦门钨业子公司光伏装机达6MW,购入3471万kWh绿电,金龙稀土优先采购核电/风电/水电[10] - 盛和资源乐山基地设备升级年省天然气40万立方米,减排850吨CO₂[10] - 中国稀土子公司光伏项目投用,新型电机省电32.23%[12] 行业背景 - 金属生产占全球能源相关排放10%,矿石品位是影响环境足迹的关键因素[2] - 温室气体范围三排放包含价值链中所有间接排放,如原材料采购、物流及员工通勤等[7]